
华商报讯(记者郝蕾)西安企业的入驻,给天水面临流失的技术提供了发挥作用的平台。同样以装备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的天水,在与西安为主的“大关中”融入过程中,尝到了资源互补的甜头。
天水市装备制造的老企业――天水长城电工器材厂的“电器触头”技术一直位于全国该行业的领先地位,这个核心技术使该厂产品几乎占据全国七成以上市场。但由于工厂多年来资金注入不足,进入本世纪后难以维系、面临破产,而这个核心技术和老技术工人也面临流失。
在去年与关中相关企业联系后,位于西安的中国西电集团收购了该厂破产资产,这次收购可谓是给该厂注入了强心针。据天水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郭崇厚介绍,在西电集团1.2亿元的资金注入下,该厂淘汰了原先的旧厂房,正在天水工业开发区建设占地100亩的新厂址,全新的生产条件和成熟的技术相结合,原先濒临破产的天水长城电工器材厂重获新生,并利用这项核心技术将在天水建设国际一流的铜钨合金研发和生产基地。
郭崇厚说,这样的例子在“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实施过程中还有不少,天水在发展机械制造、电工电器、电子信息为主导的装备制造业格局中,“尽量与关中相关企业相融合”是具体方向之一。“我们有一些掌握技术的老企业,却苦于没有资金,西安有很多筹资能力强、基础好、市场广泛的大企业,正需要好的技术和老技术工人。我们的技术和西安的资金、市场相融合,资源优势互补取得的成果是双方共赢。”
有了“大关中”的广阔舞台,天水一些有技术含量的装备制造业可摆脱仅依靠自身发展的限制,提升产业总量,并通过与“大关中”的结合,不仅在天水甚至甘肃本地迅速崛起,并希望在全国相关行业中发展更快、占据优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