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八大工程”建设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去年我市农业增加值达31.7亿元

本报讯【记者赵蔓】过去的一年,我市农业部门以加快农业发展、实现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深入推进“八大工程”建设,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着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市农业增加值达到31.7亿元,增长14.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81.63元,较去年增加378.63元,增长21%。
粮食生产持续增收。在雨雪冰冻、病虫害等严重灾害交替发生的情况下,我市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创历史新高,首次突破100万吨大关。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73.57万亩,总产量达到103.36万吨,较上年增长17.4万吨,增幅达20.25%。

畜牧生产、果品生产、蔬菜生产、龙头企业建设以及农业产业化经营成效明显,促进了特色主导产业扩量、提质、增效,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
农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林业生态建设以中德财政合作造林、退耕还林、荒山造林,补植补造为重点,全年完成造林建园59.96万亩,占任务47.9万亩的125%;完成梯田13.22万亩,建成梯田化乡镇7个,梯田化村100个。以“六小”工程为重点的农村道路、安全饮水、农村沼气、小型水利、通讯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新修恢复各类小水利工程200处,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6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6万亩,全年灌溉面积56万亩;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6处,解决了15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扶贫开发稳步推进。全年共争取到位扶贫项目资金9346万元,较去年增加1149万元,增长14%,实现了全年争取财政资金突破9000万元的目标。这些资金的注入,有力地促进了我市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
劳务输转及劳务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共输转劳动力55.86万人,占全年目标任务55万人的101.56%,其中有组织输转33.02万人。劳务收入目前达到25.76亿元,占24亿元年任务的107.32%,预计全年完成27.5亿元,比上年增长6.5亿元,超出全年任务3.5亿元。
农业项目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市农业系统把项目建设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撑点、增长点和驱动力。目前,全市农口部门在建的国家和省上的投资项目228项,总投资约13.7亿元。

新农村建设省级试点村成效明显。去年市财政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支柱产业基本形成,8个试点村主导产业收入占到村级经济总量的7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通过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完成了试点村进村道路和村内巷道硬化、村组道路绿化、山区村实现梯田化,100%农户吃上了自来水和窖水,60%以上的农户用上了沼气、太阳能等洁净能源;农村“五保户”供养率、特困户救助率达100%,最低生活保障基本解决;试点村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达96%以上,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