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间赛跑
——天水市建设局系统开展抗震救灾工作纪实

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的特大地震袭击了我市,当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后,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在天水市建设局及时全面展开。(成雄 付建红)
紧急安排全面部署
灾情就是命令。地震发生后的半小时里,市建设局党委书记、局长赵建强立即召集局机关、企事业单位副科以上干部开会,并在第一时间紧急启动了《天水市建设局重大突发性事故应急预案》,向各县区建设局、各房地产开发、建筑施工、市政公用企业及有关单位下发《关于开展地震应急处置工作的紧急通知》,成立了抗震救援应急指挥小组,组织成立了五个应急组奔赴市区建筑工地、主要建筑物及供水、供热、桥梁、涵洞等基础设施现场,进行安全隐患排查,第一时间对我市建筑物的受损情况做出评价结论,妥善提出处置意见,对稳定市民情绪和社会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
从5月13日至26日,市建设局先后召开了紧急安排部署会、震后建筑物专家评估鉴定会、评估鉴定情况汇报会、紧急传达省市抗震救灾精神会等9次会议,全面贯彻落实省市有关精神,对抗震救灾有关工作进行了细致安排。
评估鉴定有序开展
建筑物的安全事关群众安危,事关人民的生产生活,事关老百姓在特殊时期的心态是不是平稳。为切实加强对市区房屋建筑安全管理,彻底消除震灾造成的安全隐患,确保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总体部署,针对我市的各类房屋建筑在地震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市建设局积极开展受损房屋建筑安全应急评估和安全鉴定工作。并及时向两区政府,市直各部门,驻市部、省属企事业单位,市属各企事业及有关单位下发了《关于开展市区受损房屋建筑安全应急评估鉴定工作的紧急通知》,对市区受损建筑鉴定评估工作做了统一安排。成立了评估鉴定小组,抽调市建设系统54名专家,会同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文卿邀请的3名省上专家,组成工业建筑与校舍工程组、市政公用设施组、公共建筑组等6个评估鉴定组,对市区规划区内因地震受损房屋建筑、城市公用基础设施进行全面评估鉴定。
评估鉴定结论按照轻微受损、不存在结构损伤和受损较重、存在结构隐患但仍具有使用条件和价值以及结构严重损坏、安全性存在危险三个层次,形成评估鉴定报告,并提出安全处置意见,印制意见书,及时书面告知。根据建筑物性质、轻重缓急区分,确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法和程序,重点加强对中小学校舍、医疗机构、工业建筑和超时限建筑的安全评估鉴定工作。
截止5月28日,市建设局共评估鉴定各类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393项,面积118.27万m2,震灾损失约1.6亿元。
1、市政公用基础设施。评估鉴定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项目100余项,其中城市主次干道70余条,桥涵20座,桥梁工程、公园景区4处,供水管网及设施150公里,供热站3个。经评估鉴定,除部分道路有裂缝外,70条城市主次干道无重大安全隐患。
2、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古民居院落)。评估鉴定历史文化街区古民居院落16个,面积2200m2。
3、在建项目。评估鉴定在建工程项目118项,面积65万m2,其中:办公楼工程6项,面积4.8万m2,住宅工程109项,60万m2,商业建筑3项,0.2万m2。
4、使用建筑。评估鉴定使用建筑143项,面积53.05万m2,其中:教育工程12项,面积8万m2,办公楼32项,面积15.17万m2,住宅楼34项,面积17.84万m2,工业建筑16项,面积3.2万m2。存在安全隐患建筑49项,面积约13.47万m2。

鉴定结果及时公布
5月19日至20日,省建设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梁文钊受省建设厅厅长李慧的委托,会同省建筑设计院专家,在市委副书记宋敬国,市委常委、副市长陈伟及市建设局主要负责人陪同下,对我市地震受损较重的新华门小学教学楼、建二小学教学楼、市四中教学楼、岷山厂办公楼、海林厂锻压车间、春成锅炉厂厂房、省建八公司分路口一号住宅楼、市财政局办公楼及部分乡镇受损房屋进行了安全排查及评估鉴定,评估鉴定表明,我市绝大部分市政设施及房屋建筑经受住了地震考验,充分说明天水市的建筑设施基本达到了国家规范的抗震设防标准,其安全质量值得依赖。同时,省建设厅领导专家组认为,天水市建设局在震后应急处置方面做到了“反应及时、措施得力、方法科学、处置得当”,及时快速地对全市市政公用设施、房屋建筑、公共建筑进行了安全评估鉴定,对稳定人心,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
同时,市建设局主要工作将在安全评估鉴定的基础上,强化后续处置管理。一是根据评估鉴定结果,提出科学合理的处置意见,该拆除的要坚决拆除,该维修加固的要责成有关单位尽快维修加固;二是加大拟建建筑物抗震资格审查力度,提出防范措施,确保我市建筑物抗震设防能力;三是高度重视震后市政设施、村庄及农宅重建工作,针对建筑选址、重建标准提出意见。


心系教育全面评估
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造成我市部分房屋建筑受损,特别是中小学校舍受损较重,为及时排除险情,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市建设局紧急抽调17名建筑结构专家,分7个工作组,利用一周时间,对五县两区中小学受损房屋进行安全评估鉴定。本次评估鉴定将从发展教育事业、维护师生安全、尽快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大局出发,本着“认真、科学、负责”的原则,对全市因地震受损较重的中小学校舍从没有安全隐患、需维修加固及影响结构安全等三个方面进行评估鉴定,为中小学校舍安全及灾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物资储运情洒陇南
汶川大地震后,天水市委、市政府将天水作为陇南抗震救灾的大后方和支援基地,一方面搞好天水抗震自救,一方面承担全国支援陇南、甘南等地抗震物资接收转运任务,全力支援陇南灾区。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汶川大地震的巨大灾难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举国上下,四面八方都在支援灾区。我市虽然灾情也相当严重,但陇南人民自古与天水血肉相连,情同手足,我们支援了陇南重灾区,也就等于为全国抗震救灾尽到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了及时有效地完成援助陇南灾区物资储运工作,确保救灾物资尽快运送到灾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安排部署,市建设局严格履行职责,在第一时间之内,使各项工作即刻有效开展,确保了救灾物资储运工作的有序进行。
根据《天水市援助陇南灾区物资储运方案》,就救灾物资储运工作,先后召开相关负责人会议,制定了天水市建设局救灾物资储运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工作应急小组,由局主要负责人带队对天水昌盛食品有限公司、东十里林业局气调库、麦积区万达公司货厂三个物资储运站场地、设施的质量安全情况进行了检查和安全评估。为了杜绝新的安全质量问题的发生,并由工作小组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定期巡回检查,实行跟踪管理。
同时,根据《天水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关于组织救灾物资装卸队伍的通知》,市建设局组织建筑施工企业共计150人的装卸队伍,明确工作任务,严明工作纪律,确保了装卸队伍按指挥部要求随叫随到。目前,完成装卸救灾物资12车次。
特殊时期纪律保障
特殊时间,更需要有铁的纪律,更需要有强有力的领导。5月24日,市建设局党委书记、局长赵建强主持召开局机关、局属事业单位副科以上干部、局属企业党政负责人、城投公司中层以上干部会议,传达贯彻了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第三次会议精神,及时对灾后重建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一是成立张川组、武山组、甘谷组、秦安组、清水组,分赴五县对各县基础设施受损情况进行调查;二是对重点项目进行检查,主要查看人员是否到位,有无在重点项目周围搭建防震棚等问题;三是对十大开发项目进行检查;四是对市区建筑物继续进行安全评估;五是对前一段抗震救灾有关工作进行资料整理,着手制定灾后重建方案。
会议要求:在此特殊时期,广大建设干部、职工要带头做有利于社会稳定的事,讲有利于社会稳定的话,凡是建设局系统干部、职工及家属有搭建防震棚的要立即拆除,不拆除的要进行严肃处理。

血浓于水情大于天
灾区百姓的伤痛就是我们的伤痛,灾区百姓的安危就是我们的安危。5月15日,市建设局系统165名干部、职工纷纷解囊,为受到地震灾害的灾区群众捐款11860元。
5月27日上午,市建设局党委积极发动全体党员缴纳“特殊党费”,少数外出同志也积极要求其他同志代为缴纳“特殊党费”。建设系统270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特殊党费”交纳仪式,共交纳40180元。截止目前,市建设系统共向灾区捐款1022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