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 再写天水教育事业新篇章
——天水市教育局局长李淳谈今年重点工作
本报记者姬建中 特约记者闫锁田

(配图:天水在线)
日前,记者就今年全市教育事业的发展采访了市教育局局长李淳,李淳就今年全市教育事业面临的机遇、主要发展目标以及要抓好的重点工作等回答了记者提问。
李淳说,2007年,全市教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全市教育工作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党的十七大报告为我们勾画了今后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市委、市政府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今年秋季将免除农村和城市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的学杂费,并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和城市低保、残疾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还将继续落实国家中职生助学政策,实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可从根本上解决各级各类学生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职业教育发展有了资金保证,2007年,市级财政已安排职业教育专项资金500万元,重点加强市、县级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今年还将有所增加;我们还要筹备承办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会,举办第二届全市中学生运动会,这对扩大天水教育在省内外的影响,提升教育事业的整体水平将产生重大影响。当然,我市教育工作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从今年开始到2010年,国家要对西部地区已实现“两基”的县区进行国检,我市“两基”仍是低层次、低水平的,巩固提高任务还很艰巨,普通高中优质资源不足,职业教育的实训基地和双师型教师短缺,教师队伍管理体制机制还没有理顺,数量不足,整体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要认真研究解决。
李淳在谈到今年的工作思路时说,2008年全市教育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市委扩大会议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巩固“两基”成果,发展职业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深化教育改革,整合教育资源,统筹城乡、区域和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和谐发展,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主要目标任务是: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分别保持在99.71%以上,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分别保持在98%以上,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95%以上;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高考本科上线率和会考成绩在全省的位次前移;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中职招生达到2.2万人以上,职普比达到4.6:5.4。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消除D级危房8万平方米;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依法治教、规范办学行为工作全面推进。
李淳表示,市教育局领导班子对圆满完成今年的各项任务充满信心和决心,今年要在抓难点、抓重点、抓热点、抓亮点上拓思路,求创新,抓落实,促发展,着力推进八项重点工作:第一,要继续抓好《义务教育法》的贯彻落实;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确保秋季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和对低保、残疾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工作的顺利进展;做好国家对“两基”工作进行“国检”的准备工作。第二,要强化学校管理,充分发挥督导和教研的重要作用,积极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切实加强学校体育艺术卫生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第三,狠抓优质高中建设,采取综合有力的措施,进一步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第四,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积极贯彻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招生、毕业生就业和各类培训工作力度,求实效,创特色,树品牌,努力实现职业教育又快又好发展。第五,坚持发展抓项目不放松,捕捉项目信息,抓好项目的论证争取、管理和实施工作,在继续抓好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的同时,重点加强秦州、麦积两区城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各类教育的办学条件。第六,进一步推进教育信息化,健全完善管理和应用机制,充分发挥现有网络资源的作用,实现网络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大力开展教师信息技术教育等各种培训,不断提高培训水平。第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理顺教师队伍管理体制,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抓教师队伍补充和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工作,加强和改进师德教育,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第八,全面开展“和谐平安校园”建设,坚持推进依法治教,坚决纠正乱收费、乱办班、乱订辅导资料等不良现象,规范学校办学行为,进一步加大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的力度,及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全面加强教育系统行风建设,努力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