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1月20日,甘肃天水,公交车在风雪中前行。图片作者:唐彦辉
持续降雪给市民生活带来不便 提醒司机及行人注意出行安全
随着春运的开始,我市公路、铁路客运流量却在大幅度地增加。而连日来我市出现的持续降雪天气,导致天高速公路,天江公路时有封闭,车辆滞留,这不仅是对我市交通应急能力的一次考验,同时,也给市民的正常出行带来了不小的麻烦。气象部门:今年降雪天气历史罕见
1月23日,记者从市气象局了解到,受北方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从1月10日起,我市出现了一次长时间的降雪天气,截止21日,降雪天气达12天。此次降雪持续时间长,降水范围大,自1968年以来历年同期未出现相同情况,最长持续时间长达8天,历史罕见。其中,仅10日20时-23日08时。降雪量秦州9.2mm,麦积区9.6mm,甘谷县9.3mm,武山县10.8mm,清水县8.1mm,张家川县11.1mm,秦安县7.5mm
据气象局有关专家介绍,此次持续降雪天气,创下了三个我市的气象纪录。首先,长达13天的持续降雪天气,创下了历史纪录。据我市气象资料表明,1957年1月3号15日,也是持续降雪天气,而今年却已经长达13天,而且据气象部门预计,未来几天我市还有降雪天气。其次,历史上0.1毫米降雪量连续长达五天,,而这次已经长达6天,即1月10日至15日。此外,历史上1月份0.1毫米的降雪雪量创下了历史之最。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次长时间的降雪天气,虽然在增加空气中的水分、净化空气质量、增加土壤的含水量、改善土壤表层墒情以及对冬小麦安全越冬和园林树木和花草的返青有积极作用。但是,对于春运期间市民的正常出行,带来了极大不便。交通部门:积极应对,确保安全
由于这次降雪时间长,降雪量大,地面积雪较厚,形成了明显的路面结冰状况,这对我市的交通安全而言,无疑迎来了极大的挑战。
针对这一情况,市气象台1月20日11时20分发布了道路结冰红色预警信号,提请交通公安等部门做好道路结冰应对准备工作。记者在市交警支队了解到,为了确保交通安全,他们抽调警力,指挥和疏导行驶车辆,做好了道路结冰应急和抢险工作,而且及时教育驾驶人员要根据路面状况,采取防滑措施。市民:出行极其不便
连日来的降雪天气,给市内的居民出行,也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市内公交线路的非正常运行,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在秦州区合作北路上班的王女士对记者说:“最近几天,公交车的时间很不正点,直接影响正常上班。但仔细一想,这样的天气,也没有办法!”而对此,公交部门的司乘人员也有自己的说法。1月23日,记者在2路公交车上采访时,一位郭姓司乘人员对说::这几天,由于路滑,车速提不上来,不少车辆不能按照公司规定的正常运营时间跑,这当然给市民事来不便。但我们也没有办法呀,这样的天气,我们最主要的是要考虑安全。”
1月22日和23日,记者在市内繁华地段就此次持续降雪天气采访时,不少市民表示,路面结冰,给正常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尤其是老人,时有摔伤的情况。
23日上午,记者在市第一人民医院了解到,近日来,由于路滑摔伤所致的住院病人,明显增多。据该院骨科张自安大夫介绍说:“这几天,因摔伤前来就诊和住院的病人,明显增多。特别是患有骨质疏松的老年人,因为行动不便,最容易成为受害者。”
而市一院骨科谢护士长介绍说:“就住院的这些病人而言,其实,只要出行时注意安全,老年人有人陪护的话,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罕见降雪:拷问政府应急能力
这次罕见的持续降雪天气,对于政府部门应急能力,是一次极大的考险。虽然持续降雪不会像突如其来的暴风雪那样,造成各种突发的公共事件,但对于长时间的降雪,至少,应该由政府有关部门组织成立清雪小组,对市区主干道的道路积雪予以清理,以免出现结冰路滑的状况。
另外,各街道办事处,交管部门以及公交公司,更应该联合起来,确保市民的出行安全。建议:积极应对降雪天气
1月23日,记者在市气象部门了解到,此次降雪天气,时间长,降雪量大,各行业各部门要积极应对,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为此,他们还建议:
首先,加强设施农业中喜温蔬菜、瓜果的保温措施,个别温室内温度过低的,应采取加温或补温措施,以免蔬菜受冻;大棚蔬菜要积时进行除雪,防止塌棚。鱼池应定期监测水温、水中含氧量,各地要做好冬储蔬菜水果的贮藏防冻工作,注意家畜的保暖工作。
其次,降水后道路湿滑,增加了出行困难,司机朋友要提高安全意识,减速慢行,各地要做好交通管制工作,保证交通安全。电力部门要做好排查工作,保证降雪期间的电力供应。
第三,近期气温变化幅度大,感冒等疾病易于发生和流行,建议城乡群众在生产生活中注意衣着保暖,加强对流感等疾病的预防。山区各地要积极利用此次降雪量较大的有利时机,进行窑窖蓄水,为过节期间的人畜饮水和春季抗旱做准备。
此外,据气象部门预计,我市未来数天,还会有大范围的雨雪过程,本报提醒市民注意出行安全,做好保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