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
天水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 政协天水市五届一次会议
隆重召开

策划:中共天水市委宣传部 组稿:甘肃日报天水记者站
在全省上下全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热潮中,政协天水市五届一次会议今天在天水市隆重开幕,天水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也将于2月2日隆重开幕。这次“两会”是天水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推动天水改革发展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对天水“两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省委书记陆浩在天水市委书记赵春,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广智的陪同下,到秦州区皂郊镇下寨子村视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最近一段时间,在天水喜迎“两会”的日子里,记者深入到天水市进行了采访。记者欣喜地看到,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天水市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农业稳市、商贸活市、旅游富市、科教兴市”五大战略,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通过一系列意义深远的重大改革,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取得的新成就和新业绩,把羲皇故里装扮得千姿百态、面貌一新,为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羲皇故里陇上江南
上篇:成就篇
———近年来,天水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抢抓机遇,迎难而上,锐意改革,真抓实干,许多方面的工作,都走在全省的前列。
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甘肃省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市……这一系列荣誉称号,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天水市近年来改革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
近年来,天水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抢抓机遇,迎难而上,锐意改革,真抓实干,许多方面的工作,都走在全省的前列,给全省创造出了经验。
天水市国有企业改革,特别是省属下划企业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天水市是我国老工业基地。2003年11月17日,22户原省属国有工业企业,顺利调整下放天水市,实行属地化管理,新一轮国企改革攻坚战在天水市打响了。这一进程虽艰难曲折,但经过3年的努力,天水市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
经过改革,天水市涌现出一批技术先进、竞争力强、效益良好的带动地方工业经济发展的“小巨人”企业,华天微电子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由下划前的1亿多元增长到5.7亿元,星火机床有限公司由7000多万元发展到4亿多元,2户企业下划3年来增长幅度均超过了5倍,华天微电子目前已形成年封装集成电路40亿块的能力,位居全省信息产业第四位,仅次于甘肃省电信、移动和联通。天水市省属企业属地改革的成功经验,得到了国务院国资委和省委、省政府高度评价:“以产权制度和职工身份置换为核心的国有企业改革工作走在了全省的最前面。”
在交通建设上,天水市近年来的发展可以说是“突破性”的。宝天高速公路是国务院确定的2005年西部地区新开工的十大工程之一,也是天水市历史上工程最宏伟、投资最大的项目。近年来,天水市公路建设成就辉煌,成为全省交通建设主战场。特别是随着宝天、宝天高速天水市区过境段、天定高速公路的立项建设,天水将成为甘肃省和西北地区极其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古“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
在农村,天水市同样有许多工作可圈可点。以沼气建设为例,近年来,天水市把沼气建设作为影响和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一场重大变革,作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建设新农村的重要突破口,沼气建设走在全省前列。短短几年,天水市不仅积极争取到了国家生态家园富民计划项目,还拥有两项全省唯一:天水市被农业部列为我省唯一的全国农村沼气建设整市推进示范市,天水市农业局也被农业部评为我省唯一的全国农村能源建设先进单位;麦积区社棠镇东山村被评为全国生态家园先进示范村。
天水市乡镇职能转变也走在全省前列。农村税费改革、农业税全面取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航……国家和省上一系列亲民惠民政策的实施,给农村乡镇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2006年2月,天水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了转变乡镇职能的改革。经过近一年的努力,通过这场深刻的变革,天水市广大乡镇已成功“变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呈现勃勃生机。对此,省委书记陆浩给予充分肯定:“农村税费改革之后的职能转变是乡镇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天水的同志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值得学习借鉴。”
在现代农业方面,天水市给全省农业高新技术创造了典范。天水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是我国西部第一个航天育种基地,在这里落户的许多农作物的种子都曾在太空“遨游”过。从2001年起,在中国科学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园区将蔬菜、果品等7大类140多个优良品种先后经航天搭载开始选育,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目前,该园区多个品种通过了国家级专家鉴定,一大批品种正在选育阶段,一个新兴的“航天育种城”正在天水崛起。
“旅游富市”是天水五大发展战略之一,在这个战略之下,天水市有两块闪闪发光的金字招牌:一个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个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一年一度的伏羲公祭大典吸引了越来越多海内外华人参加,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天水成为全球华人祭祖基地。2005年,经省政府批准,伏羲公祭大典升格为省祭,在海内外产生深远影响。同年,以伏羲公祭大典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被国际节庆协会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十大节庆活动”之一。2006年6月,“太昊伏羲祭典”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科教兴市”让天水这个古老的城市步入创新城市的行列,成为全省科技创新的排头兵,争取国家和省科技计划立项数量和资金名列全省市州之首。2006年,天水市共实施科技项目309项,取得自主研发、创新的科研成果和新产品184项,其中114项达到国内先进以上水平。不仅如此,天水市瞄准国家目标,立足天水的科技特色和优势,积极承担国家任务,有国家科教兴市试点、国家技术创新区域试点、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试点、国家科技特派员试点等4块“国字号”牌子落户天水市,2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天水市的巨大发展成就还有很多。事实充分表明,过去几年,是天水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这给天水人民增强了发展的信心。最近,天水藉河城区段蓄水成功,这不仅让“天河注水”的传说变成了现实,更让天水人对陇上最佳宜居环境城市的目标充满了希望。
藉河是天水古城的母亲河。近年来,天水市委、市政府在积极借鉴毗邻城市河道治理的先进经验基础上,果断决策、科学规划、齐心协力,组织实施了藉河城区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该工程是天水建市以来一次性投入最大、拆迁量最大的城市环境建设公益项目之一,也是天水有史以来对藉河最大规模的一次综合整治。工程的实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被当地人民称为“民心工程”。最近,天水藉河城区段蓄水成功,藉河城区段呈现出碧波万顷、水光滟潋的美丽景象,涟涟碧水映照着美丽的古城,既和谐,又清新悦目。
藉河治理工程折射出天水市委、市政府在城市建设上的大手笔、大气魄、大智慧。有此手笔、气魄和智慧,何愁天水市没有辉煌的未来!不仅如此,随着天水市委、市政府对形势分析的不断深化,如今,天水市未来发展的脉络十分科学、清晰地呈现在人们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