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引才俊 不拘一格聚英华
——就全市人才工作访市人事局局长黄孝荣
本报记者 郝勤学 见习记者 杨景
近年来,我市积极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着力抓好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和使用人才三个重要环节,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日前,就我市人才工作取得的成就以及今后工作的设想和打算,记者采访了市人事局局长黄孝荣。
黄孝荣告诉记者,目前我市人才队伍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自主培养,二是外地引进。在自主培养方面,我市不断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先后实施了“1122”跨世纪人才工程和“222”创新人才工程,累计培养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9名,甘肃省科技功臣2名,甘肃省优秀专家17名,国家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名,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36名,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306
名,青年科技骨干3000多名。在人才的引进方面,2000年以来,先后从外省市引进中级以上职称或本科以上学历专业技术人才500余人。同时,各级人才交流机构为乡镇企业、非公有制单位录聘急需专业人才1000多人。去年,在全省引进高层次人才招聘洽谈会上,我市还成功引进了两名博士,分别担任市长助理和市城投公司副总经理职务。
黄孝荣说,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对人才工作的重视,加大经费投入,创新和完善人才工作机制密不可分。
首先从人才的开发、引进、培养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来讲,我市先后制定了《天水市人才开发暂行办法》、《天水市人才引进工作实施意见》、《天水市各类专家和高层次人才评选办法》等,为人才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其次从人才的管理与服务方面来讲,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专家制度,每年组织专家进行体检和到发达地区学习考察,协调财政、房管等部门,租用了10套专家公寓,用于引进的高层次急需人才居住。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每年都参照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办法进行专项考核,实行动态管理。同时积极争取学术技术带头人科研经费资助项目,为学术技术带头人的培养和科研活动提供项目平台和经
费支持。三年来,先后为25名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争取专项科研资助经费40多万元,为各类人才创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目前,无论是自主培养还是外地引进的人才,都为全市各个行业的技术创新、科技进步发挥着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
谈及今后我市人才工作,黄孝荣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以人为本”、“市场配置人才”的观念,统筹好“第一资源”和“第一要务”的关系,统筹好人才培养和人才使用的关系,统筹好现有人才和引进人才的关系。要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主题,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念,构建优化的人才机制,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创业环境、人文环境以及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为加快全市小康社会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