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工程“抢救”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洞窟分布图 摄影:麦积山石窟研究所所长 花平宁
和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的麦积山石窟,因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被称为“东方雕塑陈列馆”。但千余年来,受自然侵蚀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麦积山石窟的雕塑、壁画产生了多重病害,它的生存受到严重的威胁。
麦积石窟“重病缠身”
麦积山是我国著名的石窟之一,1961年被列入第一批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然而,这座被雕塑家刘开渠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的麦积山石窟,目前正受到自然、人为等因素带来的侵害。据了解,麦积山石窟地处秦岭山脉西端林区的边缘地带,年均降水量在800毫米至1000毫米,年均湿度为90%左右。这给大部分石窟为露天敞口大龛的麦积山石窟带来了保护难题。由于受到渗水、环境湿度大和鼠虫害等因素影响,大部分石窟如今出现雕塑缺损、壁画剥落、泥雕像崩解、泥皮脱落、洞窟周围岩石被破坏等状况。据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保护研究室主任马千介绍,目前很多洞窟出现的渗水现象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五大工程抢救石窟“重病号”
面对麦积山石窟约三分之二的塑像存在的病害现状,近年来,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组织专业人员,修复塑像80余尊、壁画200多平方米,并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投资120万元对石窟的重要组成部分、始建于后秦的瑞应寺进行了维修。并与敦煌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准备用3年的时间,研究设计出50多个“重病号”洞窟的抢救“治疗”方案。主要开展5大保护工程:一是山体加固工程。采取“喷锚支护”加固方案。二是渗水治理工程。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与铁道部第一勘察设计院筹资100多万元,运用现代化手段共同进行麦积山渗水治理工程,对山顶的微细裂隙进行防渗注浆等措施外,还在该石窟崖壁进行打孔引水,使石窟内渗水得到控制。三是雕塑和壁画修复。马千说,当前对塑像采取泥塑、影塑等多种工艺,选用多种材料做成粗细不同的泥巴进行修复,同时对壁画进行更为精雕细琢的修复。四是雕塑和壁画临摹。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研究室以杨晓东为首的一批专家,对一些艺术价值较高的壁画进行了整理临摹。五是文物资源数字化,管理和信息传播网络化,这是文物保护工作的新方向。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通过系统调查,建立了文字、测绘、影像档案,并购置了资料录入设备,培训了计算机技术人员,开通了互联网。现在,监控人员用鼠标轻轻一点,就能清晰显示某一洞窟的现场景象,若出现问题,可以得到及时解决。
“治病之路”任重而道远
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副所长魏文斌说,想要更有效地保护麦积山石窟还面临很多难题,目前,国内外对于渗水这一问题在技术上尚没有成功解决的先例。然而,即便是解决了山体渗水危害石窟的问题,湿度过大的周边环境仍然会持续对石窟造成危害。其次,专业技术人员,尤其是研究人才的匮乏制约保护工作。其三,文物保护资金投入是“老大难”问题。据统计,麦积山石窟近几年的年均旅游收入只有400万元左右。然而,在这一部分收入中,除去景区的日常维护与基础建设以外,事实上已经所剩无几。魏文斌说:“我们每年挤出微薄的经费,像救火队一样,哪一处最危险我们就去修缮哪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