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天水>>正文

城科会专家发言论文选
(2004-8-22) 有位读者读过此文 来源:  打印本页


城市历史文化特色的保护

董鉴泓


同济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教授

  一、对中国城市历史文化的认识
  1.中国历史悠久,古城众多,传统及文化从未中断,城市未发生衰落现象。
  2.城市是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的载体“城市是石头写成的历史”,城市是人类活动历史的大舞台。
  3.中国城市的建筑是土木结构为主,不像欧洲是砖石结构,保存至今的历史遗迹少,更为宝贵,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不可再生的宝库。
  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由来
  1.由于土木结构,战乱的破坏,外敌的入侵及掠夺,人民文化素质不高,文化古迹受到破坏,保存的难度大。
  2.解放后重视文物保护,50年代后制定文化保护法,个别保护为好,成片保护传统特色风貌的保护少。
  3.“文革”中大量的破坏,需要抢救,不是个别而是城市,国外历史城市保护的启示。82年24个、88年38个,第三批37个,增补2个,共101个,还有省级及历史文化名镇。
  三、历史文化名城的条件
  1.有丰富的文物古迹。
  2.有传统的特色,有反映一定的历史时期生活的历史地段或街区。
  3.保护及利用这些遗产,对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有重大的影响。
  四、历史名城保护的几种类型
  1.完整的保护老城,另建新城,新老分开。平遥、丽江、国外的巴黎等。
  2.保护古城格局,保护几片历史街区,其余部分更新。苏州、扬州。
  3.只保护一些文物单位,或局部地段,整个城市已改观。南京、长沙。
  五、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不同阶段
  1.初期,政府要旧貌换新颜,居民要搬楼房,要进行说服,抢救性保护,不要拆迁。
  81年平遥,83年周庄。
  2.中期,认识到要保护,旅游业的促进,建仿古一条街,复建庙宇,拆真建假。
  宋城、汉城、琉璃厂。  
  3.后期,保护与发展旅游本末倒置,过分商业化,损害了历史文化。
  周庄、丽江、张家界、乐山。
  不同阶段的差距,表现在东中西部的差距也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六、认识误区及存在问题
  1.把保护古城传统风貌,看作与城市现代化矛盾,把传统文化看作封建落后,急于改造破旧立新。
  2.不认识保护古城、古迹的原真性及整旧如故,拆旧建新,拆真建假。
  3.把发展旅游,要求经济效益放在首位,旅游业对古城保护是双刃剑,处理不好,会破坏旅游资源。
  4.急于改变城市面貌,旧城改造,谋求政绩的短期行为。
  5.将旧城区交房地产开发公司,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强行拆迁,违反居民利益。
  6.破历史遗迹,文物及景观的环境。
  七、存在的矛盾及难点
  全世界50个名城市长,通过“南京宣言”
  1.名城保护与城市开发。
  2.古城的道路结构与现代交通的需要。
  3.古民居的落后性与现代生活的需要。
  4.名城保护的财政保障与城市经营开发的经费。
  5.名城文化合理利用的文化性与商业性。
  6.老城区与新城区政策的不对等。
  7.古城保护的整体性和点、线、面的保护。
  8.管理体制的矛盾。
  八、提高认识及掌握政策
  1.从宏观理论及战略高度提高对名城保护的政策。
  “三个代表”的先进文化包括优秀的传统文化,城市等优秀文化的载体,实例标本,全球化经济一体化与文化的多文化并存。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民族不衰败不消失的纽带,特别是目前西方强势文化经济,美国霸权主义扩展其价值观及快餐文化、时尚文化抹杀民族文化,更应加强保护民族地方文化的特色。
  2.按地区经济条件及城市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政策,中西部不少城市,首要的是不要大量拆除历史建筑及街区,要认识历史遗产是非再生的、无价的,将来的价值与时俱进,有条件时再整治,东部地区要防止过多商业化。  
  3.名城,历史街区的保护、整治更新是公益性的,不是商业性,要由政府负主导责任,不能全交给开发商,政府补贴一些,居民出一些,开发商微利。
  4.土木结构过于破旧的,可以更新保护传统风貌。
  5.要重视地方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性遗产的保护,民俗、口头文学。《城市历史文化特色的保护》对中国城市历史文化的认识

 

城市设计与城市形象
(城市设计的主旨、要素和选题策划大纲)

韩 骥
(西安市规划委员会 总规划师,陕西 西安 710082)

  21世纪是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对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城市设计作为一种先进的思想理论和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在我国的兴起和发展方兴未艾,前景广阔。
  一、城市设计的定义和主旨
  1、“城市设计专门研究城市环境的可能形式”——(美国)凯文林奇
  2、“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环境形态所做的各种合理的处理和艺术安排”——(英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3、城市设计的目标是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宜人、方便、高效、卫生、优美,有特色的城市环境。
  二、城市设计的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关心人、方便人,创造良好的、宜人的生活环境,精心塑造街道、广场等城市公共空间。
  2、尊重自然。保护大自然,利用山、水、林,最大限度地做到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
  3、维护城市发展在历史文化上的连续性。城市是文化最集中的表现,城市品位取决于文化。
  4、重视城市建设的综合性与渐进性。规划、建筑、园林、雕塑等专业的共同努力。
  以上的四项基本原则,也是衡量、评价城市设计方案取舍、实践成败的基本标准。
  三、城市设计的要素
  “城市意象论”五大要素和“风水意象论”四大要素。前者侧重于城市的人工环境;后者侧重于城市的自然风貌。
  1、“城市意象论”(美国)凯文林奇《城市意象》1959。
  道路、边缘、区域、节点、标志,称为城市意象的五大要素。道路是纵向展开的城市景观;边缘是城市或地区的轮廓;区域是内部展开的城市景观;节点是城市的战略性焦点;标志应具有唯一性,标志性建筑应具备三优品质(选点、设计、环境)。
  2、“风水意象论”(中国)郭璞《葬经》400。
  龙、砂、水、穴,称风水四要(亦有五要,包括“向”)。龙为主山,寻龙提脉,寻龙望势;砂为环抱周围的地形地貌;水为吉地不可缺少之要,水可造就毓秀;穴就是城市或建筑选址的地点。
  四、城市设计的选题策划
  城市设计贯穿在规划设计的全过程,作为重点地段,重要项目亦可制定专项的城市设计,其选题应深入分析、精心策划,有以下四种方法。
  1、分解法:将城市总体规划分解为若干地段或项目,体现规划之意图,或为城市发展与城市特色之窗口或场景。
  2、综合法:将城市建设的若干单次方程工程(包括建筑、市政、园林、雕塑),按照城市设计的思想与方法,有机组合,形成阶段性的建设成果。
  3、接力法:延续在建工程或己完成工程。提高档次、提高品位、强化功能、推陈出新,达到新的效果。
  4、重点展开法:围绕城市意象的某一个或几个要素,拓展空间,突出特色,烘托主体,营造成具有相当空间尺度的典型形象。

 

 


技术创新,中小城市发展与区域经济现代化

刘阿英
英国伦敦米都赛克斯大学

引 言

  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必须走城市化和工业化均衡发展的道路。工业化以城市化为依托,而城市化又以工业化为提高城市功能的重要手段。中国目前面临着一些棘手问题或者新问题,比如“三农(农村,农业与农民)”问题,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需问题,和加入WTO后与世界经济的接轨问题等。解决这些问题,都有赖于加快城市化建设。所以说,加快城市化战略是中国在21世纪最重要的战略,也是解决很多问题的一个切入点。
  在1978-97这二十年间,农业人口转移的数量超过了1亿;中国城市数量增加了3倍,城镇数量增加了9倍。目前中国共有城市600个、城镇2千多所。中国的城市人口在1978年只有1亿7千万,但目前中国城市人口已超过4亿5千6百万。然而,在面临剧增的农村工业化要求和每年至少有1千万农民将离开农村,涌向城市这一现实,中国城市的发展仍然严重滞后。目前,中国的城市化率只有3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同等人均收入国家20%。
  城市化率相对低下既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也与长期以来奉行的城市化政策是分不开的。回顾近代中国历史,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是:一方面政府一直执着于国家工业化的努力,但社会政策却过于偏重于维护农业社会的基础,导致城乡二元对立的现象长期存留,矛盾难以缓解。其指导思想上的失误在于,没有意识到工业化属城市经济的范畴,没有意识到技术创新、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一个三位一体的经济社会发展于文明演变的统一过程,忽视了城市化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内在联系。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城市化问题的讨论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1979-83年是思想上拨乱反正,确立中国必须走城市化道路的阶段;1984-93年,是对中国城市化应走什么道路的讨论阶段;90年代中期以来,对城市化的认识有了大的提高,在理论方面开始了全方位的探索。
  城市化是三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三个因素包括:农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对产品需求的转移,和工业生产活动所形成的聚集型经济所带来的吸引力。城市之所以能存在,是因为它们能比分散的农村产生更高的效率,更有效的利用能源和土地资源。农村的成功发展只会加速城市化的步伐,而不是相反。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讲,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只要城市的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水平明显高于农村的同类指标,城市化过程就不会中止。

一、加快城市化进程是的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1、城市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重要依托,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经济的增长点。
  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再转向后工业社会,这是任何一个经济起飞的国家,任何一个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的经济都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从国外发达国家和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发展的历程看,城市化、工业化是走向经济富强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加快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不仅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而且有利于增强城市的经济社会中心功能,加快信息、资金、人才、土地、劳动力等资源的集聚,进而促进基础设施的共享、加大产品和服务的辐射,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
  实施积极的城市化发展战略,是中国工业化由初期阶段进入中期阶段的根本要求。特别是在相对过剩的“买方市场”的条件下,城市化是扩大内需和激发新经济增长点的必要条件。中国只有走城市化、工业化的道路,才能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从经济发展阶段理论看,加大城市化力度是未来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和主要潜力所在。这是因为,(1)中国的城市化远滞后于其其工业化程度;(2)世界城市研究理论中的纳瑟姆曲线指出,当一国的城市化水平达到30%时,该国的城市化将进入高速发展期,并要求工业化的同步发展。因此,只有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加速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建设,并通过它们带动一批中小城市,形成不同规模、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城市群,才能充分发挥城市经济的支撑、对外“窗口”和辐射带动的三大功能,以实现增强经济活力,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之目的。
  2、加快城市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客观要求
  目前中国最基本问题是解决失业和贫困,最大的问题是“三农”问题,即:现有土地难能为9亿农民创造就业机会,现有的农村经济模式难能保证农民收入水平的稳步提高,农业投入产出比下降,农村经济萎缩,城乡差距扩大。因此,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业;只有依赖城市经济的发展来为劳动者提供劳动生产率更高的工作岗位,为居民提供更加丰富的消费产品和服务。
  城市经济的发展还将为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和更大的空间,为人民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创造更好的条件。加快城市化进程,是推进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途径。城市经济的壮大和拓展,是完善法律体系、提高道德规范和文明程度的必要基础。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更多农业劳动力将向非农产业转移,更多的农民将成为城市居民,大中城市的现代文明将辐射到周边城镇,思想观念、文化习惯都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城镇的居民,从而形成新的观念和视野,促进社会结构的转型,促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口素质,推进人的现代化。
  3、加快城市化进程是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必然结果。
  优化产业结构必然导致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首先,优化产业结构将使农村工业化水平得到提高,从而促进专业化分工程度的提高,使农村工业内部的联系以及与城市工业的联系更加复杂,整体化程度提高。农村工业化推进到一定水平后,急切呼唤一种具备城市功能和市场的发展环境;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工业化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城市化就成为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其次,优化产业结构进而发展完善各类市场体系,将推动第三产业更快发展,进而推动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功能的提高。第三,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优化产业结构的有效途径,而面对新的产业发展内容,新的经济增长点只能在城市经济规模扩大的过程中形成,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增加、市场规模的扩大也只能在城市经济规模扩大的过程中实现。
  4、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实现经济市场化、国际化的客观要求。
  经济的现代化必须突破传统的地域经济和自然经济的局限,融入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潮流之中,特别是在加入WTO以后。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是与城市的发展密切联系的。历史上很多城市是从商品集散和交易中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市场体系也是以城市为基础建立的,经济的国际化也是主要依托城市市场进行的。因此,只有加快城市化进程,才能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促进地区经济市场化、国际化的实现。

二、中小城市发展理论和西方城市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1、中国的城市化是否或应在多大程度上沿袭西方的道路是一个具有争议性的话题,但从西方的经验教训中获取有益的借鉴却是共识。
  城市是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的产物,城市的发展程度直接体现了工业化发展的水平。人类城市的出现距今大约有5000年的历史了。远在古代和中古阶段的农业经济时代,城市就已出现在埃及(孟非斯)巴比伦,希腊(雅典)和中国等文明古国。这些城市是作为商品交易场所而产生的,但逐渐增加了皇权神权中心的功能;并为后来西方城市的出现提供了雏形。近代城市(工业革命至二战时期)和现代城市阶段(二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产生于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并以金融贸易中心为其主要特征。这类城市深刻地影响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的城市发展。21世纪以来世界进入了后工业经济时代,人们提出了新型城市(又称末来城市)的概念,新型城市强调的是人居环境建设,理想的城市必须是环境清洁、优雅、宜人,文化气息浓郁,是最有活力的空间模式。
  其实,亚里士多德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说过,“人们为了生存而来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加美好而居留于城市”。可见,城市发展是人类的一个永恒追求,只是到了后工业经济时代,这个理想的追求才真正有了得以实现的机会而已。
  城市化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即使在19世纪初叶,大约只有3%的世界人口居于城市;到20世纪初,这个数字也不过10%而已。今天,这个数字已达50%以上①。预计在未来的20年间,该比率可达60%以上,世界城市人口将由现在的29亿升至49亿。历史证明,城市化是人类对这个地球最强大、最直观的影响力量;随着技术创新速度的逐步提高,必然导致工业化过程进而城市化过程的加快。
  伴随着近代城市的出现,人们对城市化的认识也出现过多次的反复。西方产生过“逆城市化”思潮:认为城市的致命缺点是印发大城市病,如居住拥挤,交通阻塞,城市污染,治安混乱,犯罪上升等,而且是伴随城市而存在的不治之症。进入二战后至今的现代城市阶段,人们不再把大城市和大城市病必然地联系在一起;治愈大城市病已成为伦敦、巴黎、东京、纽约、香港、新加坡等城市的傲人业绩。由于西方城市化率高且大多城市都已老化,需要进行改造。走旧城改造之路,不仅比建新城费钱费时冒风险,而且改造必然影响到其城市的系统功能。故人们便开始在大城市效区甚至农村建设估计城市病较少的中小城市。
  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为了尽快创建自己的制造工业,采取了所谓“剪刀差”的办法,以牺牲农业来发展城市和工业,故有“火车拖来的城市”(如玉门,攀枝花,六盘水)之说。在经历了大跃进之后,为了稳定农业,保护城市经济,开始以严格的户籍制度把农民牢牢地固定在农村,极大地限制了城市化的发展。最大的逆城市化运动则多集中于60年代:初期的城市居民、干部下放;中期开始的城市知青上山下乡和“三线”建设,末期的由“备战”而引起的城市人口大迁移,等等。所有这些,人为地遏制了城市化的自然发展。
  西方的逆城化反映了富裕后的人们对改变居住环境的要求;而中国的逆城市化有点象是“饿汉跟着营养过剩者减肥”,是违背城市经济发展规律强制产生的,与医治城市病无关。中国特有的逆城市化其目的只是为禁止农民向大中小城市迁移,其结果是出现了“集镇病”、“村庄病”,集中表现为今日的“三农”问题。
  2、一方面,城市化是社会进步、财富增值、科技教育发展、精神能源创造和人口控制的基本手段;另一方面,城市也是资源消耗、贫困人口和工业污染的发源或集中场所,是城市病的病灶。为医治城市病,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先后出现了如田园城市、有机疏散,卫星城市等理论,这些大都可划归为“逆城市化理论”的范畴。这些理论试图解决例如城市贫穷化问题,和由资本的自由流动所造成的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贫富差异等,从中找到一些能医治小中大特超各种城市病的共同规律。
  西方规划学者在研究“后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基本点是摆脱传统物质性规划(PHYSICAL PLANNING)的束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研究城市的空间布局,以解决当前西方城市中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以求得可持续发展。但有一点须指出:过去比较严重的城市基础设施承载性城市病即物质性城市病容易治愈,而社会性城市病和新的物质性城市病仍然会伴随新型城市。绝对没有城市病是一种不科学的夸张。
  近年来,西方学者对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城市的作用和变化提出了若干新理论,包括:
  (1)世界城市,该理论以全球化为条件,以技术革命为根本动因,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提出国家城市体系只是全球城市体系的一个子系统,由于生产、管理和服务在空间上的分离,导致管理控制的中心化和生产制造在地域上的边缘化;
  (2)信息城市,认为世界城市就是信息城市,信息技术使世界经济有“地域空间”转向“流的空间”,对信息的拥有权和控制权是国际资本积累博弈中最终取胜的关键;
  (3)中心城市,该理论以物流链理论为基础,通过产业链连接(即二次承包与外包)来带动卫星城市和卫星工业。例:上海桑塔纳带动了苏南浙北地区;
  (4)生态-社会-机制共同体(“bio-socio-machine”entity,简称biosoma),该理论认为每一个城市是一个复杂的三位一体的复合体。生态要素包括其居民以及其他生命体,是可以自我复制和繁衍的自然体;社会要素是集体行为,意见想法和居民组织形式的集合,指感情、人文关怀等因素;机制因素包括那些有形与无形的城市支持系统,它包括了城市的信誉,准确度,实力和灵活性等方面的品质。有健全功能的城市必须同时具备这三方面的要素,并能在信息、物质和能源方面达到动态平衡;这样的城市具备知识的产生(大学、科研院所),知识的传递(学校和培训中心)和知识的使用(商业、工业和政府部门)的能力。这样的城市,一个部门的废料可能成为另一部门的生产投入,如丹麦的卡伦堡(KALUNDBORG)。
  城市化是个历史档案过程。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加快城市化进程便成为必然的趋势。大量研究揭示:在城市化与社会财富的高速增长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如果站在这个高度来看中国的城市化,由此而引起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对农村经济的带动也是很显然的:资本的自由流动一方面造成区域工业门类的差异,从而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分工,比如,高新技术密集型工业往城市发展,传统加工工业往乡村发展;另一方面带动郊区的发展:大城市工作的一些中产阶级将有很大一部分移居城郊,刺激农村经济的繁荣。这些现象,在中国都已开始出现。
  中国国务院1989年就制定了关于“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方针(俗称三句话方针),但中国城市学界却意见不一,甚至完全相左。主要有下面几种代表性观点:
  1、超微型城市论(复书章等):提倡中国主要发展城市化村庄,理由是(1)转移成本低,(2)容易连接城乡两个市场,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该理论实际上就是让中国40多万个村庄实现楼房化。所谓:“离土不离乡,就地城市化”。此种理论容易导致“村村点火、处处冒烟”无序发展。
  2、微小城市论(费孝通等):提倡中国主要发展小城市,以“小城市,大问题”的提法得到胡耀邦总书记等人的强力支持,80年代90年代一直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主旋律。在发展沿海“小城市、工业区”的旗帜下,仅珠江三角洲近20年就出现500至600个小城市,业绩可谓傲人。据说近几年国务院已在城市方针最后加了第四句话:伏先发展小集镇。有支持者散布反对小城市就是否定沿海经济建设的言论。
  3、国务院的中小城市论:提倡中国主要发展中小城市,(见国务院城市方针第二和第三句话。)典型说法是中国有9亿农民,即便建100个百万人口的大城市也只能容1亿人口,可见靠大城市无法完成中国人口城市化;况且大城市病是西方城市化过程中的教训,应引以为戒。所以,中国以发展中小城市为宜。因此,要严格控制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发展,(见国务院城市方针第一句话)。(注:国务院规定:10万人至20万人为小城市,20万人至50万人为中等城市,50万人至100万人为大城市,100万人以上为特大城市)。
  4、特大城市(城市群)论(高佩义等)。提倡中国主要发展特大城市,形成城市群落(参见高的博士博士论文:《中外城市化比较》一书)。认为:(1)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自然历史过程,违背农民梦寐以求向城市迁移的理想是与自然法则对抗必招历史惩罚;(2)城市人口一定要大到一定规模后才能产生一种新的全新的大城市文明,否则,空有城市化一虚名人类住在中小城市中也享受不到那种大城市文明;(3)大城市化引力场规律决定了城市化过程中,大城市一定要将周围中小城市可吸纳人口吸纳完毕才能结束人口大城市化。
  5、城市化“三阶段论”(夏振坤等)。认为在不同的阶段走不同的道路,即第一阶段以向小城镇转移为主,第二三阶段主要向城市或城镇转移。
  6、还有其他一些理论,如“二元城镇化战略”“二轨归一说”等等。
  依笔者看,上述观点虽各有其不同程度的合理性,但作为城市发展的方针,似有偏颇。(1)城市化不仅是个城市的规模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其功能和质量问题;(2)即使就规模而言,中国各地区之间差异很大,城市化发展不宜也不可能采取“一刀切”的办法;(3)“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不能被误读为“严格控制大城市”,超大城市弊病不少,但有条件的中等城市向大城市发展,既符合规模经济效益理论,也已被实践证明是健康的发展。从区域和全国城市体系角度看仍然是小中大并举。(4)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问题,城市化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地理、历史、经济、社会等要素综合选择的结果。如英国是圈地运动和工业革命吸空了农村创造了城市,而中国的情况是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急增和乡镇工业的发展呼唤更多城市的诞生。从这种意义上讲,西方并没有为我们的城市化提供直接借鉴的模式。(5)正确看待城镇在城市化过程中的作用。对今天的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乡镇企业是形成工业化基础的客观选择和有效形式:它有可能消化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吸收城市的转移产业和资本,促使地方经济的发展,避免人口的大量流动。在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问题,随社会的高度重视是可以逐步得以解决的。城乡之间只存在相对的差异,而无绝对的农村之上的“城市文明”。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这种差异将越来越小。
  在探讨中国21世纪的城市化理论时,有几个基本观念需要明确:(1)城市化是中国今天面临的最大最基本的经济发展问题,因此在指导思想上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历史唯物主义意识,急功近利和一味的长官意志是有害的;(2)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离不开世界经济一体化这个大环境;(3)城市化建设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
  今日世界,城市发展在不同的国家面临不同的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高度(90%以上)的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化,在所谓的后现代化阶段主要将走旧城改造道路。旧城改造比建新城投资更大,周期更长,工程更复杂;而西方对建设新型城市又缺乏动力。因此,对末来城市化理论,西方很难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低下,尽管官方宣传是35%左右,但实际城市化程度据估计在25%左右。这个现实一方面反映了中国城市化任务之艰巨,另一方面也凸显出中国在末来现代化城市阶段,整体而言,注定会走以建设新城市为主的道路。这里是否存在“后发优势”,能否在一张白纸上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取决于我们的诊断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中国城市化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在过去的20年里,城市化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东部,已有三个城市群正浮出水面,逐渐形成未来中国城市框架的主体格局:一个是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城市带,一个是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大北京都市圈,另一个则是以香港、广州为核心的华南(珠三角)城市带。这三个城市群就象三个巨大的增长圈,聚集效应十分明显。据统计,这三个圈内的总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7.53%,土地占全国的1.24%,但GDP却占全国总额的30%,利用外资额更高达73%。中国的城市化已进入快车道,近10年来平均每年以0.6%左右的速度疾弛。
  从持续发展的原理出发,无论是大城市规模优势论的支持者,还是小城市成本优势论的奉行者,都应当重新审视并充分理解“发展”一词的内涵。片面追求以个别指标衡量的增长速度,忽略社会整体效益和人民实际生活质量提高的做法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是应当足够重视。“增长”不等同于“发展”,发展也不等同于简单的城市规模扩大和数量扩张,更重要的特征表现在品质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也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难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中国目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仍然面临诸多的困难和障碍。面对现实,我们必须做一些深入的思考。
  1、资源秉赋,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
  资源严重缺乏,生态恶化,污染严重。
  由于中国人多地少,耕地更少,导致了城市发展用地规模受到很大制约,客观上也促进了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和内涵式开发。中国北方用全国1/5的水资源支撑着近1/2的人口和2/3的耕地,长期的水资源透支背后隐含着危机。
  水资源短缺不仅造成城市用水紧张,影响城市正常的生产生活;即使象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也没有解决用水问题。而且由于城市用水和工业用水的经济效益高于农业用水,大量原本应该流入农田的灌溉用水被截流进入城市和工厂,而中国有70%的粮食产量来自于水浇地,灌溉用水的减少将导致粮食减产,以致不能自给。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凸现出来,从战略安全的角度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其他如煤炭、电力、石油等能源和原料短缺也在各个城市有不同程度的存在。能源进口今天变成了国家元首外交的主要内容。
  然而如何面对短缺,这里有个主观思辩和综合考虑的问题。中东沙漠地区的严重缺水和高温,并未阻止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城市化;丝绸之路也曾领风骚数百年。相反,奥洲沃野千里,水草丰美,却不是今日世界上最繁华的地方。可见,自然资源是不可忽视的限制条件,但不是唯一的。这里,因势利导,积极地创造经济发展条件,历史地看待生态保护才是科学的发展观。
  2、引进现代科技与延续历史文脉
  城市的魅力在于其特色,而特色基于文化传统。城市化的陷阱在于千城一面的趋同化倾向。城市发展就是对文化积淀的选择、继承和再创造的历史过程,其中民族特性,地域特性,历史文化特性是其发展定位的灵魂。目前很多城市在发展建设过程中,不能结合自身的切实需要和客观条件,丢弃可贵的历史遗产,或人云亦云,或盲目求大、求洋、求新。中国在过去百年里内忧外患,丧失了太多的文化遗产。这种城市建设中拾人牙慧的千篇一律的模仿和照搬,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城市历史的割断和个性的丧失。有些新建城市,新且单调的没有民族性,没有地方特点,缺乏“人”味,让人发“怵”。这种城市文化环境的不健康发展在短期内可能被认为是一种时尚,但长此下去必将影响城市居民的归属感和对外的吸引力,使城市失去潜在发展机遇。
  在城市化过程中的个性化,文化品位和传统继承方面,欧洲国家的认识比较明确。巴黎的浪漫之都,维也纳的音乐之郡,佛罗伦萨的文艺复兴遗产,罗马的宗教文化特色,牛津剑桥的学府书韵,甘特的小城风情,把经济与人文,物质与精神理想地结合在一起。我们在中小城市建设中在大力挖掘传统价值的同时,如何做到个性化,在塑造城市形象时如何体现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可能还有很多文章可做。
  3、规划的思想与规划的执行
  强化城市法至关重要,否则,新城市规划再好也是废纸。城市管理与企业管理差不多,规矩一旦建立,执行过程中只存在命令和服从关系,没有自由可言。中国城市自由化太重,不少在中国城市建设中靠说服教育或认为不能勉强的事,在西方都是靠行政命令强制执行。西方城市是社会主义计划管理,而中国城市则是无政府主义,致使我们的城市规划实施非常困难。另一方面,正是因为城市建设中法律和制度的残缺,才导致了某些城市规划工作者迎合城市管理者的求高心理,将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指标盲目作大,根本不考虑增加的人口从哪里来、为什么来、到哪里就业等诸多现实问题。城市规划被投资者牵着鼻子走的可悲事件,也屡见不鲜。如东部一些中小城市,政府的高楼扼自然风景区而建,巍峨壮观,却完全破坏了自然人文景观;堂皇的市府办公区和市政广场与褴褛的城市生活区、商业区形成了强烈的反衬和极度的不协调。
  中国传统的城市规划还存在内容偏颇的问题。无论是总体规划还是专项规划,都以空间规划为重点,忽略了城市发展的运行机制设计和物质能量流的规划。事实上城市更像一个复杂庞大的工厂,厂区的布局、厂房的建设、设备的购置只是实现企业目标的物质前提,要使企业有长足的发展,还要围绕既定利润目标进行市场调查、产品定位、供应商组织、生产作业管理、新产品开发、市场营销、财务运作等各方面共同不懈的努力,目前中国城市规划体系中关于城市发展的实施方法和措施层面的内容还十分欠缺。
  4、中心城市与“首位陷井”
  在中国区域城镇体系中,普遍存在东部地区小城市比例较高,西部地区大城市首位度较大,而中小城市发展不足的现象。小城市的发展有利于活跃地方经济,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但由于控管不力引发的土地过度开发和由于基础设施配套不全造成的生活不便,已经成为小城市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阻碍因素。
  中国西部地区城市的首位率远远高于东部,如1998年甘肃省和云南省的杰弗逊城市指数为100-20-18和100-16-13,而东部的河北和广东的指数为100-82-75和100-56-25。城镇体系中首位度过高容易造成地区的贫富差距拉大,不仅妨碍区域的协调稳定持续发展,由于“首位陷阱”作用的存在,还将使首位城市恶性膨胀,对其发展带来难以摆脱的阴影。西部地区某些大城市一支独秀的背后,也潜藏着某种危机。
  5、“物载性城市病”与“社会性城市病”
  这对矛盾涉及到马克斯的绝对贫穷和相对贫穷的概念,也涉及到经济学的根本命题-效率与公平、生产与分配的问题。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人患寡而少患不均,当时的城市人口享有较好的社会保障。伴随市场化的经济转型和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大量农业人口进入城市,处在转型中的社会保障制度本身还有待健全,面对迅速膨胀的城市人口就更显得有些薄弱。
  城市经济间的收入差距加大,城市内的财富分配不均,下岗失业人口的增多等因素造成区域间和城市内部的不平衡发展,出现了不断增长的相对贫困人口。福利分房的取消,教育收费负担增加,医疗保险制度实施不力等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中国城市居民的经济负担,这不但会造成居民生活消费的减少,严重的还会形成日益扩大的城市贫民阶层及其仇富心态,进而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实践证明,“社会性城市病”比“物载性城市病”更隐蔽,更刁顽,破坏性更大。这就要求兼顾城市的生产与生活两大功能,优化产业链以扩大生产,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安排好生活。
  6、“自成一统”与“分工协作”
  许多城市的发展搞小而全的“山寨经济”,四大班子(党、政、人大、政协),工、青、妇、团等组织应有尽有,“五脏具全”,自成一统。本来就非常有限的地方财政经常连这些组织都养不活,遑论投资发展地方经济。
  还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产业定位上的一窝蜂。笔者近年来走了不少地方,从中央直辖市到地级市,从东部到西部,几乎每个地方都以IT和生物制药为主打产业,似乎不“IT”就不高,不“生物制药”就不新,不“旅游”就不时尚,完全罔顾自己的实力和自己的优劣势。当你在一些较落后的地方看到这种状况,在不得不为其进取精神所感动时,又难免让人有啼笑皆非之感。
  一个简单的道理:未来城市的竞争不再是简单的个体竞争,而是城市群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既互补又互竞的关系。对同处于一个区域范围内的相关城市,彼此间的竞争固然在所难免,但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好城市间的分工与协作的问题。中小城市必须根据自身与区域中心城市或相邻城市的产业关系,力争成为中心城市这个大引擎中的有机构成,各归其位,调整自身的发展定位,尤其是产业定位,以激发自己最大活力。这方面,杭州的昆山在利用与上海的关系上,东莞在利用与香港、深圳和广州的关系上,都是成功的例子。
  再举一例,瑞士是一个仅有500万人口的国家,“小国寡民”却“富甲天下”,各城市之间的分工极其鲜明。日内瓦是国际会议中心;日内瓦以外30公里的洛桑是国际奥委会的所在地,是体育之城;苏黎士是传统的金融中心,数百家银行构成了独特的风景线,80%的居民生活都同银行业有关;伯尔尼则是钟表制造业中心;相邻的卢赛恩却以教育发达出名,许多中国人去那里学习酒店管理;达沃斯则以一年一度的世界经济论坛而著名。这些城市各自分工明确,共同组成了一个在国际上非常有竞争力、多姿多彩的国家。
  7、“西部大开发”与“西部城市化”
  应该说六七十年代进行的“大三线建设”,为中国落后地区奠定了现代工业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构筑了一批中心城市和以资源开发为主的城市,为落后地区注入了现代工业文明的活水。如直辖市重庆,省会城市成都、西安、昆明、兰州、贵阳、乌鲁木齐、西宁、银川、拉萨以及新兴城市攀枝花、绵阳、德阳等,在这几十年中都得到较快的发展,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重庆、成都、西安都已进入特大城市之列,昆明、乌鲁木齐作为边疆中心城市,对外开放度有很大提高。小城市建设也有相当大的进展。
  但由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在计划经济时代依托国家投资推进的,因此这些新发展起来的中心城市在功能上有其天然的缺陷,难以起到带动的作用:
  * 产业以资源开采、重工化工工业以及军工制造业,与乡村地区的非农产业缺乏内在关联,难以形成地区经济内部的有机联系,发挥带动(乘数)效益;
  * 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和农业生产水平的落后,缺乏充足的农产品剩余以支撑乡村非农产业的发展;
  * 地区经济开发和对外开放步伐相对滞后,城市产业面临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
  * 近年来由于国内外市场的原材料供应普遍过剩,以资源开发和初级产品制造业为主的城市工业处境困难,因此出现了城乡产业的双重落后,使得现有的城乡结构变动极为迟缓。
  其结果是:这些城市大多仍存在着产业集聚度不高、城镇体系结构不合理、城镇质量不高、农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特别是落后的农村工业化格局,使绝大多数企业处在低水平、小规模状态,影响了农村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阻碍了农村工业化质量的提高;“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农业劳动力转移格局,使大批农民在职业转换后仍长期滞留在农村,影响了农业规模经营的顺利发展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县域首位镇(县城)和中心城镇的集聚力和辐射力不强,众多分散的小城市更是功能不全,有的甚至是村庄的简单扩大。第三产业不够发达,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文化事业发展滞后,环境质量低下,吸纳资本、人才的能力弱;而乱占滥用耕地,使农村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影响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看,西部的城市化水平甚低,发展很不平衡,西部的城市化比全国低5%-6%,而首位很高。除成渝地区外,其他地区都没有形成城市群。由于城市化程度低,人口和产业聚集程度低,公共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低,导致工业和其他各种非农产业的发展所必须支付的基础设施成本过高,非农产业效率难以提高,发展速度受到限制。特别是交通成本也相应地过高,极大地限制了非农产业的发展。而且由于城市化水平低下,缺少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人口聚集效应,使生活各个方面难以社会化,各种服务业就难以发展,就业也就难以增加;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更加缓慢。

四、他山之石-英国中小城市发展与规划的启迪

  工业革命和圈地运动的直接结果是产生了大量的纺织机,工厂,城市和被剥夺了土地的无产阶级,最终导致了英国的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而中国是寻求生存空间的本能孕育了乡镇企业的初级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从城市化产生的外部环境而言,西方并没有为我们提供直接套用的模式。但从诚实化发展的过程本身来看,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对我们不乏借鉴意义。
  1 英国中小城市发展回顾
  (1)英国中小城市的形成与类型划分
  城市规模是个相对的概念,世界上没有统一的规定和划分标准。英国经济高度发达,城市形成的早,发展历史也比较长,城市化水平非常高(在90%以上),很多地方城市和乡村已融为一体,很难严格将城市和乡村区分开来。按英国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25万人口以上的称为城市,25万人口以下的称为新镇(NEW-TOWN),按此划分,全英有3000个小城市。
  总的来看,除伦敦人口规模在百万人以上、几个老的工业城市人口在数十万人以外,大多数城市的人口规模都在十万人以下,有的是3-5万人,更小的还有不到1000人的城市。从城市分布情况看,主要是两种:一种是以大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区,如伦敦市、利物浦市、曼彻斯特市及其周围地区。在英国,这样的都市区有8个,在行政区划上是都市郡,这8个都市区的人口占全英国人口的三分之一,而用地只占全国的3%;另一种是区域郡,是城市分布比较均匀的地区,没有明显突出的大城市,分散布置了许多小城市,每个城市的人口大多在五万人以下,只有个别城市人口在十万人左右。如兰开郡,共有23个城市,全郡人口120万人。全英共有52个区域郡。
  英国的小城市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 现代乡村-花园城市
  受霍华德思想的影响,英国在案19世纪就建设了一些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花园城市,最具代表性如:格拉斯格附近的纽兰纳克(NEWLANARK),利兹附近的索太利(SALTAIRE),伯明翰附近的鲍尼利(BOURNILLE),利物浦附近的阳光城(SUNLIGHT)。
  这类花园城市的共同特点是依托一个工厂或企业、严格按着规划而兴建起来的“工人新城”;它们和周边的乡村融为一体,周围有河流、草地、山林,环境很优美,强调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较强的理想主义色彩,其指导思想极为超前。
  例子:阳光城-建于1887年,由英国一个有成就的肥皂生产商维利穆.莱维尔建造,主要是为工人提供优质的、宽敞的、有花园的住宅。环境宜人,建筑设计风格多样,并有很多有关福利、教育和娱乐设施。在阳光城里不许饮酒,如有人犯罪则被撵出。后来其弟继承了莱维尔的事业,使阳光城继续发展,越来越多的英国人愿意选择在阳光城购买住房。阳光城的建立与发展对霍华德的花园城市思想的形成影响极大,自此以后,在德国、美国、澳大利亚都有类似的花园城市出现。但由于实践中的问题使其难以长期实施,阳光城今天已成为英国重要的历史遗产保护区。
  * 农村地区的小城市
  这类小城市大多位于乡村地区,对外有发达的道路网,可以方便地到达附近的大城市和全国各地。这类城市多因其某方面独特的性质而被立为市,其基本特点是:职能简单,就是居住休闲;规模小(千人左右),住房条件好,多为富人与退休人员;基础设施现代化,非常完备、适用,处处为人考虑,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绿化和周边环境特别好,把城乡和谐地融为一体。
  * 新城(中小城市)
  英国在二战以后的新城建设(也称为"新城运动")中一共建了32个新城,其中21个在英格兰。这些新城除个别城市人口在20万人左右外,大多在10万人以下,因此,多数应属于中小城市。新城可以说是英国中小城市的主体。
  (2)英国新(中小)城市发展的历史
  第一代新城始建于1946年,到1950年(战后恢复建设时期)基本结束,共建了14个新城。建新城的最根本的目的是解决战后的住房和就业问题,因此,其建筑标准低,质量差。
  第二代新城建于上世纪60-70年代。当时英国大多城市随战后经济的恢复都面临三大问题:城区贫民窟的清扫,大城市人口超负荷的减压,和传统工业改造与经济结构调整。为此,英国政府采取了改造内城和再建新城的城市开发政策。这些新城可分为三类:在中心城市外围开发的崭新的科技工业城(园区)-多建在生态环境良好,交通通讯便捷,地价较低的地区;第二类是依托条件较好的小镇扩展而成的工业城;第三类是以安居为主要目的而建的新城,其产业以服务业、手工业、房地产业和旅游业为主。
  第三代新城建设,大致始于七十年代后期。英国政府在七十年代中后期宣布了停止新城规划和建设,即政府不再拨款建设新的新城,新城的开发由私人的开发公司来进行。从这20多年的实践来看,政府行为虽然停止了,但新城仍在发展,其特点是逐步扩大规模,完善结构和功能。有些新城已不再是附属于大城市的卫星城,而变成了一个独立的城市实体。这些新城基础设施完善、公用事业齐全、交通区位条件优越、投资环境优良,发展潜力巨大,比如瑞丁和密尔顿肯就是其范例。
  在英国,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对新城的看法各异。许多人认为,新城建设在战后的二十年间是成功的,对解决当时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住房、就业和经济结构调整等问题发挥了很大作用。一般来说,持肯定态度的多为低收入人群和社会主义者,因为新城建设有利于社会弱势群体;而贵族、富人和思想保守者,大多看不起新城,认为新城格调低俗,是城市垃圾。报纸上曾披露,有一学生在新城长大,学习成绩极为优秀,完全可以上剑桥大学。但由于主考官对新城有偏见,歧视来自新城的学生,以门第和口音把这名考生排斥在剑桥大学门外;此事虽曾引起过公共舆论的哗然,但英国主流社会对新城的态度,可见一斑。
  (3)中、英小城市发展思路的差异对比
  * 职能上:
  中国的中小城市多为完备型实体,一般具有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主要是行政区管辖的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复杂职能。因其完备,故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特点,一个城市政府需要具备几乎中央政府的所有职能部门,还要加上西方所没有的市委的一套班子。另外,中国有些小城市功能分区不明确,布局不合理,居住、办公、工业、企业等用地相混杂,造成的相互干扰比较严重。
  英国中小城市的职能比较简单,许多职能部门(譬如公法检,工交运企,文教卫等)或为专业垂直管理,或者非常独立,与政府部门多为合约关系,受行政因素的干扰少;城市管理相对容易,发展较稳定,其发展主要依靠自身经济的逐步积累。
  * 结构上:
  与小城市职能相对应的是,中国中小城市政府组织结构复杂,工作人员多,交易成本高,纳税人的负担繁重。其结果是:一方面中小城市负担沉重,行政管理管理效率低,经济效益差,积累少,靠其自身的力量来发展困难较大,其发展多靠外来机遇,多受行政力量的影响;另一方面,小城市的发展受非经济因素的干扰较大,发展的根基不稳定,城市建设容易出现起伏和波动,延续性差。
  各种类型的用地都有,一般来说,商业、服务业都沿主要交通干道分布,形成了"追路发展"的局面。虽然这种现象在经济发展初期,为了吸引人流、物流,有时可能是无法避免的。但是过分地沿路发展会使交通和城镇布局相互干扰,产生负面影响,不但不会"双赢",而会造成两败俱伤。使城市形态拉成很狭长的长方形。
  英国中小城市的结构比较单一,人员少,专职专责,制度明确完善,专业化水平高,服务到位。
  * 基础设施上:
  中国中小城市的基础设施近几年有了长足进展,但总体而言,其体系仍不完善的。如此等等城镇供水、供电不足,电压不稳;有的地方(特别是在华北、西北地区)缺水严重,水质不能完全达到饮用水标准。其他设施,如排水,几乎全是雨污合流制,很少有污水处理厂;供热、供气的普及情况就更差了。即使象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其基础设施仍难能与发达国家相比。
  英国作为最老的工业国,全国的基础设施是比较完善的,虽然有部分老化的问题。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软件方面,即成熟和行之有效的在诸如维修保养、突发事件应变能力等方面的管理体制,是中国需要学习借鉴的。
  (4)关于英国中小城市规划建设几点启示
  * 以市场经济的规律支配城市建设
  英国的城市规划建设非常注重四个问题:住宅、就业、资金来源和环境。规划中这几方面的目标都非常具体,如在多长时间内建多少住宅、提供多少就业岗位、政府提供多少资金、寻找哪个投资商作合作伙伴等都有明确的计划和规定。他们认为诸如城镇性质、职能等,要受市场经济的规律来支配,城建只为其未来发展创造条件。对环境的重视,不单是重视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也重视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历史环境,讲究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协调与平衡,是一种广义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我们也许花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探讨诸如城镇性质、职能、规模等,而实际发展并不一定按规划的那样进行(这可能与我们的国情有关)。另外,在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上,不仅要考虑环境生态问题(当然这是非常重要的),还要考虑人文、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 加强规划的协调作用
  在发展战略的框架内,英国的地方城市规划非常重视与各个方面的协调,包括与相邻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协调、与区域规划的协调、与政府各部门的协调、与各种专业规划的协调、与民众和开发商的协调,等等。我们在做规划时,也强调这类的协调工作;但一旦与长官意志发生路线上的冲突时如何协调,恐怕还是个棘手的问题。
  英国也有类似的现象,但机制限制了问题的程度。因为在英国,城市规划建设是由市议会讨论通过、并作出决定的,议员应反映民群的意见和要求。这样做的后果是,可能会由于反复协调而耽误时间甚至项目搁浅,但可以大大减少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决策失误,给城市发展留下遗憾。
  * 加大公众的参与力度
  在英国,所有的规划都要有公众的广泛参与。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保障过程的民主公开,更重要的是要把各种社会势力的利益和合理的意见反映到规划过程中来,以减少落实时的阻力和后患。英国在这方面是有严格规定和要求的。首先,规划局的官员要把民众的意见进行梳理归类后向议会和公众报告,这是必经的法定程序。其次还有规划督察(这是独立于规划局之外的另一套人马)的监督。规划督察除监督规划的执行情况外,还要对公众的意见进行了解和裁决。公众有不同意见可以向规划督察申述(或写信、或当面交谈),规划督察先进行协调,如果协调不下来,则开庭审理,公众可进行申辩,最后由规划督察裁决,规划督察的决定是最终的决定。
  与英国相比,中国在规划中民众的参与是很不够的。在尊重国情的前提下,规划如何做到以人为本、真正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是需要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的。
  * 宏观调控促进整体上的良性发展
  一是要使城市化有利于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共同繁荣。英国在城市间的产业调整中没有注意到这一问题,使南北间的差异进一步扩大,使北方老工业区出现了|“空城”或“死城”,并引发了民族对立情绪和社会不稳定因素。
  二是在建设新城的同时,忽略了新老城市间的产业协调,导致了城市间的恶性竞争;老问题未得到有效的解决,反倒诱发了新的城市问题。
  (二)英国现存工业城市经济振兴的途径
  英国老工业城市主要分布在其北部和中部地区,主要城市有利物浦、曼彻斯特、谢菲尔德、格拉斯哥等。这些城市自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形成了造船、机械、煤炭、钢铁、纺织等为主的工业结构。20世纪中叶开始,这些传统工业受市场要求、劳动力成本、海外贸易格局等多种因素变化的影响,开始逐步衰退,造成城市经济发展低迷、失业率上升、城市人口外流。20世纪80年代,撒切尔夫人执政,进行私有化改革,大量出售国有资产,发展私有经济。90年代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新经济的发展,英国老工业城市主导产业逐步向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方向发展。目前,英国老工业城市经济开始复苏,失业率降到25年以来最低水平,通货膨胀率达到60年代以来最低点。
  英国老工业城市经济振兴的途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依靠高新科技,加快经济的复苏
  竞争力来源于不断的创新,老工业城市的衰败其主要原因也是由于产业和技术的过时。为重整经济,英国政府于2000年提出了“第二次现代化”的概念。近年来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各工业城市都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例如,在苏格兰老工业城市格拉斯哥历史上是一个造船、港口运输等重工业城市。近几年,该市依托大学科研力量,外国投资在格拉斯哥至爱丁堡高速公路地带成功发展起电子信息产业带,吸引了420多家企业,其中跨国公司有158家。利物浦是一个港口贸易城市,经济发展在英国属于较低水平。近几年依托城市的大学、科研机构,以开发区的形式,建立科技园,发展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带动了该市的产业更新。
  2、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
  英国工业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另一个方向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面对欧州良好的旅游、文化、消费品市场,英国重点发展旅游业、文化娱乐业、商贸金融业、教育等现代服务业。例如,格拉斯哥市政府提出将城市建设成科技、旅游、教育、金融商贸职能的城市和欧洲文化中心。近10多年来,格拉斯哥市就业结构中,制造业比重持续下降,服务业比重逐步上升。以旅游业为例,在过去10-15年间,创造了21000个就业机会,旅游收入4.5亿英镑,已成为英国北部重要的旅游城市。
  3、发挥各个城市的独特优势,加快原有城市改造和转型
  英国工业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中心区改造紧密结合。城市改造的目的是改变城市旧有形象,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吸引投资,创造就业机会。重点改造旧工业区、商业区和文化区,使这些地区重新成为激活城市发展的核心。
  在发挥优势和转型方面,利兹是一个成功的范例。20世纪90年代,利兹用了10年的时间,成功地由一个老工业基地转换为一个仅次于伦敦的金融城市,其结果是不仅极大的繁荣了地区经济,也提高了城市的整体地位和素质。
  还有一个值得深思的例子是扑茨茅斯经济的转变。作为一个海军基地和天然良港,扑茨茅斯经济曾是以军工为依托。冷战结束以后的裁军,迫使扑茨茅斯经济转型。当时正是第三产业热,扑茨茅斯利用军港和海边的优势,把经济中心转向了以旅游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一时酒吧饭店林立,旅游设施齐备。但三年过去以后,地区经济每况愈下。研究表明:一个经济区域内若没有所依附的第二产业这张皮,第三产业的毛将无处可附。后来,及时调整了地区产业结构,增加了计算机元件制造、生物制药、出版印刷等产业,平衡了产业结构,城市经济才得以复苏。类似的例子还有贝尔法斯特造船业的兴衰。
  4、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进行调整、开发、建设
  英国老工业城市,由政府制定战略规划,提出城市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并通过转迁政府部门和其他产业来控制大城市的发展,平衡地区经济。
  在制定规划过程中,尽量使市政府、公众和投资商目标达成一致。在具体的开发项目上,政府投资起到引导作用,表明政府的产业导向,通过政府投资带动社会多元投资的发展。政府只进行股权投资,不进行具体的管理操作,由主要投资方进行具体的开发建设。
  利物浦码头区科技园,位于利物浦深水港口区,距高速公路1公里,靠近两个机场,这里曾是铁路编组站,工业仓储地区。开发区投资的资金主要由中央政府、市政府和社会资源三个部分组成,由三家成立董事会,组建开发公司,政府负责开发区的征地和基础设施建设,然后转让给开发公司,开发公司由私营企业运作,进行开发,开发公司制定开发战略,首先工业园以低层建筑为主,环境优良。第二、不发展污染型重工业,重点发展科技型产业。第三、要抓紧,缩短开发时间,争取三年见效。开发公司首先将自己的一家高科技公司引入开发区。同时开发建设保健中心、银行、餐馆等服务设施,现已吸引了几十家高科技企业,其中包括索尼等跨国企业。已创造近3千个就业岗位,就业者中56%来自于利物浦市,就业者年收入总计达3500万英镑。
  5、加强对外合作,扩大城市影响力
  英国为了加快经济发展,不断改善投资环境,通过各种方式,为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宣传城市形象、扩大影响,吸引各方面投资。近几年,英国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方面,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投资金额呈上升趋势。在英国的总投资中,1998年美国投资1863亿美元,英国639亿美元;1999年美国投资2755亿美元,英国822亿美元。
  一些英国老工业城市成立投资服务机构,为投资商、中小企业发展提供项目策划、员工培训、商业咨讯、项目融资等各项服务,改变老工业城市陈旧的对外形象。开展各种对外宣传、交流活动。例如,1990年在谢菲尔德市举行了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又例,格拉斯哥市80年代曾被英国观察家报道为一个污染严重的重工业城市,近几年,市政府采取市场营销的战略,积极宣传城市的发展变化,举行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发展国际旅游业,与世界一些城市建立友好城市。90年代时代杂志专门介绍了格拉斯哥市的新形象;目前格拉斯哥市成为苏格兰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

五、对加快中国中小城市化进程的几点思考

  1、趋势:农业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农民就业多样化
  中国经济的现代化绕不开“城市化”的道路,对“三农”问题、就业问题及贫富悬殊问题的解决途径是“农业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和农民就业多样化”。所以中国在今后10年内将会经历这样的发展过程:工业化促进城市化,城市化带动工业化,进而导致大量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和聚集。国际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趋势将为中国经济发展,同时也为城市化发展提供千载难逢的机遇,因为制造业发展可以带动服务业,以及与之相关的多种产业发展,进而真正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同时,城市发展过程的本身就是人口的积聚过程,三者具有同一过程的统一。
  相对于发达国家,中国的城市化还处于初级阶段,今后应走集中型城市化与扩散型城市化并举道路,在积极完善大中城市功能的同时,积极发展小城市,完善城镇体系。城镇体系建设,一方面,要以现有的一些中小城市或城镇为基础,选择一些近年来经济科技发展较快,基础设施较好,对外开放步伐较快,已进入成长发展阶段的发展潜力较大、发展前景较好的城市或城镇,通过政策的推动,形成不同层次的中心城市。另一方面,要重新构设新经济中心,特别是构建对发展贫困地区经济起重要作用的中小型经济中心。要对以资源开发为基础的中等城市进行改造。对比较优势突出的资源性城市,有重点、有选择地投入资金和技术,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和改造,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经济活力,扩大城市规模,使其成为地区性的增长中心。同时选择一些交通发达、经济基础较好、城市化水平较高、城镇体系初具规模的地区建成城镇密集区,使之成为带动中增长的经济核心区。
  中小城市要着力于发展技术密集和劳动密集相结合的产业,坚持二、三产业协调扩展的两条腿走路的发展道路。要积极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建设好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着力改变工业自发性、就地化的分散布点方式,引导众多企业集聚发展,形成区域性整体规模优势。小城市要主动接纳大中城市转移的普通制造业和传统加工业,并采取有效措施,大力集聚乡村工业。要积极引导乡镇企业的合理布局,完善产业结构。采取行政手段、政策诱导和经济杠杆相结合的办法,促进乡村工业适度集中布局,制定促使乡镇企业适度集中发展、合理布局的政策措施,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工业园区,完善的园区基础和服务设施吸引乡镇企业进入。新建乡镇企业原则上必须进入乡镇一级的工业园区,分散在村以下居民点的乡镇企业进行扩建必须进入工业园区发展,以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和集聚效应,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有经济活力的小城市。要坚决杜绝新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对现有的小城市要进行调整、重组、优化。那些不适应区域整体发展、既无产业支撑又无发展前景的一般建制镇,要进行合理重组。要按照建设现代化城镇的要求,搞好规划、建设和管理,完善功能,提升层次。
  2、中小城市在不同地区的发展模式
  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中国中、东、西部是不同的,故要采取不同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和发展战略。东部的许多小城镇已发展成为小城市;中部的大多小城镇发展缓慢,还不具备城市的功能,其中80%的人还从事农业;西部近年来虽有发展,但经济基础还普遍相当脆弱。
  中国1.8万多个小城镇变为一个1.8万多个城市是不可能的,所以叫做小城市大问题。完全靠小城市解决问题是不现实的,中国现在城市化水平低,应有多种方针,如大中小并举的方针,大、中、小能发展的就让它发展。东部大中城市密度相当较大,且功能较强,东部应选择地理位置优越的中心城镇向小城市发展;中部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应努力发展中小城市。作为西部来讲,与中部是不同的,交通成本比较高,居住分散,故应以发展大城市,健全现有城市功能,逐步有重点地发展一些中等城市为战略。城市应该有一定的规模,如果规模太小,产业要素就难集中,人口也难集中起来,这样的城市是发展不起来的。
  要辩证地看待农村与城市的内在联系。过去总是把城市与农村严格区别开来,城市关起门来建城市,农村关起门来搞粮食,形成现在比较严重的产业结构问题。城市建设应该是开门建城,不能仅依靠城市本身的人口、资金,应把眼光放大一点,更远一点。一个城市的发展,如果没有外来的企业,外来的人口,城市发展就没有希望。所以我们不能着眼于一个小区域,应着眼于一个地区、一个省、全世界来考虑我们城市的未来目标、未来的功能,发挥区域优势。
  3、中小城市的规模与收益问题
  城市发展的根本问题是城市内涵的增值化问题,为此,就产生了城市运作上的市场化和竞争力上的个性化问题,这也就是所谓的定位、定向和定性问题。
  在笔者看来,发展中小城市的关键问题是定位和定向问题,是要理清城市的比较优势,尤其是与其他(中心)城市间的产业链关系,确定城市的产业结构,加速进程和增强功能,而非一味强调城市的规模问题。而且定量(规模)问题也是个难以有唯一答案的问题。英国学者研究表明,50-75万人口的城市效益最佳。中国学者王小鲁的定量分析指出,人口在100-400万之间时城市的净规模收益最大②。可见这类定量分析的结论相去甚远。
  无疑,城市的规模受许多因素影响,除了物质技术,市场化程度,自然禀赋、生态环境、交易成本、发展阶段等约束外,经济体制也影响规模效益。计划经济下的规模不经济并不意味着真正的失利,反之亦然。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性,要充分考虑城市规模的限制性因素,尤其是水的限制性因素,力避城市发展对环境造成的过大压力。
  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今天,应以现有城市和正在开发的资源基地为依托,沿铁路、水路、高速公路来推进,建设一批新城市和小城市,逐步形成若干个以现有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要以大城市和小城市为重点,通过人口和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大调整,形成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城市布局模式。通过强化中心城市功能,积极发展中小城市,择优培育中心城镇,完善城镇体系,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全面提高城市整体素质,增强城市要素集聚和经济辐射功能,充分发挥城市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4、中小城市的发展要以选用适用技术为主,以工业化为主,以吸收劳动力就业为主
  目前,中国城市化发展出现两大特点,一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发展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成为中国城市化主要推动力,所以要把制造业发展、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结合起来;二是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相适应,城市建设呈现出了多元化发展,现在既有高新技术,又有传统产业;即使同一城市中也有不同阶层的差别。并且中国的收入差距还在拉大。在积极扩大中产阶层比重的同时,在城市化过程中开始(至少在理论界)要充分考虑到社会整体的持续发展和“穷人”的利益。
  城市首先是一个经济形态,其次才是一个空间形态。提高一个城市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它的产业聚集效应和现代化功能的发挥。中国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大多中小城市还不具备对高新技术的消化能力,所有,不宜盲目“提升产业结构”,而是要“调整产业结构”。事实上,在前一概念的指导下,沿海一些城市,甚至内地不发达地区过早提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结果浪费了资源、财力。而国际上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实例也证明,并不是每一个地区都适合发展高新技术。即使对那些有条件引入一些高新技术项目的城市,也决不能轻易摈弃以中等技术为主的传统制造业。再说中等技术有许多优点,如其技术封锁较小,其项目有利于吸收失业劳动力,其产品市场广阔,且有利于发挥后发优势。
  5、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以要素集聚和产业发展为重点,提高城市化发展的水平。
  要素集聚、产业发展是推进城市化的基础。城市化绝不是简单的人口集聚过程,城市化的过程,也是各种生产要素不断在城市集聚,并创造大量二、三产业就业机会的过程。产业发展水平决定着生产要素集聚规模,决定着人口的规模。必须以推进城市化为契机搞好生产力布局调整,促进产业升级,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同时,要注重有效地引导要素集聚。要素的集聚,最本质的是资本集聚,而资本的集聚,必然要求有相应的集聚条件,这又对投资环境提出了要求。因此,在推进城市化时,应该注重培育良好的投资环境,大力推进第三产业发展,推动市场体系的健全与完善,以求形成强有力的对资本的吸附能力。
  由于各地区有自己的环境、资源特点,故其经济发展速度也有快有慢,经济总量有高有低,不可能在同一起跑线上推进城市化。要从当地的实际出发,搞出自己的特色,不搞单一模式。要力求在城市功能性质上、在产业结构上、在建设风格上各具特色,避免千篇一律。可以根据本地特点围绕农牧业产品的加工流通或边境贸易形成新城镇;也可以通过培育优势资源产业形成工矿业城市,如化工城、有色金属城等。
  6、以机制创新为条件,瞄准、设计好自己的市场
  要运用市场机制搞建设,积极探索城市化发展的新途径拓宽建设资金筹集渠道,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城市建设新机制。市场既包括商品市场,也包括资本市场,既包括国内市场,也包括国外市场。
  首先要完善政府投入和市场补偿相结合的投融资机制。一方面要加大政府对城市公共设施的投资力度,另一方面要动员民间资金参与城市设施建设,积极创造社会资金投资城市设施建设的政策环境,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公用民营、民办公助等多种方式,打破行业壁垒和部门、地区与所有制的界限,鼓励民间资金投入城市化建设。
  要建立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加快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进程。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生产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扩大政府向市政公用设施等非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的同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化建设,动员民间资本和外商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变观念,积极推行BOT(建设-经营-转让)、TOT(转让-经营-转让)、ABS(资产收益抵押)投资和政府特许专营的方式,盘活存量资产,扩大增量。
  7、努力创造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市场和政策环境。
  前几年出现的“民工潮”和最近所出现的“民工荒”都说明了经济环境对城市化的作用。按照古典经济学的理论,经济人的选择都是理性的。民工的流动既有收益差异、机会成本的作用,也有政府干预的影响。以发展中小城市来解决三农问题,除了国家对农业的补贴和倾斜政策外,还需要进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使得农业人口可以根据市场化的原则,流动到城市来。
  与此同时,要出台新的政策,允许农民按自愿有偿、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凭土地使用权证和承包合同,对土地实行出让、出租、转包、入股、抵押等流转活动,解除农民进城的后顾之忧。吸引产业资本介入农业,鼓励农户将承包的少量耕地折算成股份加入农场或进行转让。组建农业土地公司,通过市场机智,摸索农业向产业化过度的道路。
  8、应当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推进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指导思想。维护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建设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城市,是实施可持续城市化战略的核心内容。现代城市腔调的是生态化,宜人性和文化品位。首先,要努力提高资源的共享度和最大可能地利用可再生资源。其次,在推进城市化中,要坚持节约用地的方针。要把城市建设与土地整治、土地复垦结合起来,实行土地利用、开发、整治、保护相协调的政策,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做好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衔接。第三,要“吃祖宗饭”,充分挖掘、保护、利用历史文化遗产。第四,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把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纳入到城市化的发展规划之中,明确环境保护的目标,制定环境保护的对策,切实加强城市环境的整体保护和生态建设。要保护好城市区域特别是周围地区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自然和环境的承载能力。防止把城市现有的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搬迁到城郊或农村,从而给绿色生态区域增添新的污染源。
  9、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要同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以人为本,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的回归。城市化的过程应当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过程。推进城市化,要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加强城市文明意识的培养,提倡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城市市民各种素质的提高。要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做好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大力推进城市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提高城市依法治市的水平,努力促进城市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六、目前中国中小城市发展亟待解决的四大问题

  1、城乡结构调整
  中小城市要想取得长足发展,首先必须认清并顺应城市化进程,带头解决好城乡结构调整问题。中国近几年持续存在的“商品过剩”,实际上是有消费能力的城市消费需求饱和,而农村有消费需求却无消费能力,这是过去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长期积存后显现的结果。不调整城乡这个大的经济结构,只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2、产业结构调整
  中国的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进程,从而也制约着农村市场需求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一般来讲,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的合理比值范围是1.4-2.5,而中国的这一比值只有0.65左右。过去我们一直重视工业化而忽视城市化,甚至在改革开放前有一段时间采取抑制城市化甚至逆城市化的发展思路。其实,工业化离不开城市化,城市化既是工业化推动的结果,同时又是城市化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国经济要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必须实施新的城乡政策,不能继续走非城市化工业化的老路。毫无疑问,城市化将在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处在大城市与众乡村间的中小城市要想获得发展的强大动力,应该首先以创新的思维解决好城乡结构调整。
  对中小城市发展所面临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今天的一些产业不会随信息时代的到来而消亡,中小城市不必因没有太多的科技优势而困惑,但必须使固有的传统产业升级,在质量档次上下功夫,提高科技含量,增加产品附加值,做好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中小城市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要注意搭建信息平台,发挥特色,紧盯市场。
  3、所有制结构调整
  在所有制结构调整时,中小城市在国家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必须放手发展私营经济,在政策、体制、法律、税收方面给予私营经济以国民待遇,使其发展得更快些,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这样也能救活一些地方上陷入困境的国有中小企业,解决当地人口就业问题。当前阻碍中小城市结构调整的主要问题是观念。
  4、软硬件设施建设调整
  中小城市在硬件建设方面有许多欠帐,现在应该借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之机,把硬件建设赶上来。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着力改善软件环境,建立起完善的机制以有效的发挥技术创新的作用。避免项目发展方向上的“一窝蜂”和“重复建设”,项目布局上的“规模不经济”;在注重技术项目引进的同时要重视系统机制的借鉴、引进和创新;在注重对技术人才的引进的同时要重视对项目开发管理等战略人才的引进;在注重单项技术公司的创办的同时要重视中介机构的建立。中小城市只有把以上问题解决好,才能使地方经济大大发展。

结 语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过去十年来在基础设施方面的发展,和对市场经济与科技作用等在思想观念上的变更、更新,中国已为其经济下一阶段的发展装上了助跑器。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经济发展在地域上的差异虽大,但时间轴的纵向上,经济有了明显的升级,态势喜人。以城市化、工业化为楔机,以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为内容的现代化过程将使中国的经济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即使按目前的速度,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在未来的二三十年时间里将至少有一半人从农村搬进城市,中国有可能实现在人类文明史上最大规模的、最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从农业国向城市化国家的转型,其影响是不可低估的。现在的问题是:(1)短期内城市还难以为大量的下岗和新增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社会压力日益增加;(2)东西部差异,特别在农村的差异有扩大的趋势,如何启动西部的城市化;(3)各类大中小城市象游荡于内陆湖泊的船只,一旦驶入大海,那些船老大们能否克服突来的昏眩,正确地把握航向。这三点将是未来中国经济现代化远行的关键。

 

传承历史脉络 建设陇上名城

天水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 冯沙驼

 

  天水作为祖国西部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城市,多年来我们在发挥城市特色方面的发展思路是坚持“牢固树立两个观念、努力创建一个环境、加快建设三个体系”即树立建设大城市和经营城市的观念;努力创建陇上最佳人居环境城市;加快内外畅通的城市交通、城市景观雕塑体系和完善市域内城镇体系的建设。同时,把城市发展的方向科学的定位为建设“陇上江南、陇上名城和陇东南大城市”。要实现和达到这些目标,确立、建设和发扬天水的城市特色将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
  天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它的内涵就是天水鲜明的、重要的城市发展特色。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不懈的保持这个特色、建设这个特色、发扬这个特色,把天水建成融历史文化内涵与现代化气息为一体的西部名城。结合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建设“小而精、小而特、小而美”的特色城市。做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就是保持和弘扬了城市特色,传承了城市历史的脉络,建设了陇上名城的具体体现。
  一、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天水城市特色的灵魂
  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居兰州、西安两大省会城市之间,东连关中,西通青新,南控巴蜀,北接宁蒙,是甘肃省的东大门、陇东南商贸中心,国家老工业基地。现辖秦城、北道两区和秦安、甘谷、清水、武山、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等五县,总面积1.4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48万,有汉、回、满、蒙、藏等28个民族,其中城镇人口94万,城市建成区面积44平方公里,城市化率27%。天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甘肃省文明城市、甘肃省卫生城市。
  天水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概括起来是:
  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境内大地湾新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的发掘证明,早在8300年以前,天水就有人类繁衍生息。从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设置■县、冀县至今,天水已有近2700年的建城史。历史上曾有过成纪、上■、天水、略阳、秦州等不同称谓,但城郭治所相对固定,为历代置县设郡、治州建道之地,历史上一直是陇右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其中内涵丰富、独具特色的有五大文化。
  一是伏羲文化。三皇之首的伏羲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伏羲文化是史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天水是伏羲的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市内有全国规模最大的元明建筑伏羲庙,有伏羲创画八卦的卦台山以及与伏羲传说活动有关的遗迹。1992年,江泽民同志在天水视察时题词“羲皇故里”。
  二是大地湾文化。位于我市秦安县境内的大地湾遗址,是一处距今4800-8300年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古村落遗址,总面积3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2米,在已挖掘的1.37万平方米面积中,清理出墓葬79座、窑址38座、各类文物8000多件,有中国最早的宫殿式建筑、最早的"水泥"地面大厅、最早的地画、最早的记事符号、最早的谷物、最早的乐器等,其规模之宏大、内涵之丰富,在我国考古史上实属罕见,它完整地保存了仰韶文化早、中、晚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址,在二十世纪中国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中名列第十二名。
  三是秦早期文化。天水是秦国的发祥地。公元前1100年,秦人先祖赢非子在天水为周王室牧马有功,受封秦人在天水建都时间长达400多年,以后逐步发展壮大东移,最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在境内牧马滩等地发掘的秦人墓葬的遗址中发现大量的秦简和木质地图证明,天水的秦国早期文化,在全国独一无二。
  四是石窟文化。东晋以来,随着佛教东传,天水成为佛教盛地之一,在市内沿渭河一线逐渐形成了麦积山、大像山、水帘洞、拉稍寺、华盖寺、木梯寺等大小十多处石窟寺。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石窟艺术走廊”。麦积山石窟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始凿于南北朝时期,距今有1600多年的历史,保存有洞窟194个,泥塑、石雕造像7000余尊,壁画1000多平方米,以精湛的雕塑艺术闻名于世,被誉为“东方雕塑馆”。
  五是三国文化。天水历史上为陇右重镇,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天水处于蜀魏交锋的前沿,诸葛亮六出祁山、痛失街亭、智收姜维、计杀张■等重大战事,都发生在天水,留下了街亭、天水关、木门道、诸葛军垒等三国古战场遗址。
  风光秀丽,人文荟萃。天水因“天河注水”的美丽传说而得名,其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历来被誉为“陇上江南”。在南部有广袤的小陇山林区,达1243万亩,生态良好,自然景观具有南秀北雄的特点。境内古石窟、古建筑、古遗址、古墓群、古战场众多,有各物文物景点638处,国家、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44处,景区47个,景点230多处。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AAAA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规划区面积达215平方米公里,主要包括陇地林泉峰峦之冠的麦积山,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素有“小黄山”之称的石门山,可与九寨沟山水相媲美的曲溪,名树、古镇、温泉皆佳的街子等五个风景小区。除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之外,还有唐槐汉柏、杜甫行吟的古刹南郭寺,绿树掩映、殿宇错落的玉泉观,晋代才女苏惠织就回文诗图的“织锦台”,伏羲创画八卦的卦台山以及纪信祠、李广墓、姜维墓、诸葛军垒、胡氏民居、兴国寺、大像山、水帘洞等众多景点,星罗棋布,交相辉映。天水不仅风光秀美,而且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有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石作蜀,有前秦皇帝苻坚、唐高宗李渊,有飞将军李广、营平候赵充国、三国名将姜维、有诗仙李白、才士宰相权德舆、辞赋家赵壹、五代诗人王仁裕、有明代著名学者、书法家胡缵宗、清代“陇上铁汉”安维峻以及现代爱国将领邓宝珊等。
  古城街巷,特色突出。天水的古城街巷,是名城的集中表现。历史上天水古城以“两山夹峙,一水中流,五城串珠,各具特色”为特征的空间格局,在我国建城史上独个一格。早在北魏时期,天水古城就形成了伏羲城、西关城、中城、大城、东城等五城自西向东依次相连,相互独立的格局。悠久的历史和众多的名人为古城留下了众多建筑独特的古民居和深含寓意的古街巷,至今保存较好的有三新巷、育生巷、枣园巷、澄源巷、大小巷道、自由路等6个历史街区,胡氏民居、张八大院、哈锐故居等100多处古民居。此外,分布古城的200余株百年以上古树和北流泉、玉泉、甘泉、官泉、马跑泉等众多名泉以及分散在古民居中的瑞莲寺、清真寺、玉泉观等寺观,共同构成了天水古城“城、街、巷、院、寺、庙、树、泉、艺、俗”紧密结合、浑然一体的结构布局特点,即山水城市、古城相连,历史街区、四合大院,牌坊门楼、院寺杂处,古树密布、名泉众多,文化交融、艺俗并举,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共同体现了天水独特的城市魅力。
  二、长期不懈的坚持名城保护工作是天水建设特色城市的基础
  多年来,天水城市建设中,始终贯穿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继承和弘扬体现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市委、市政府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审视名城保护工作,充分认识到历史文化是祖先留下的珍贵遗产,是我市建设和发展特色城市的资源和优势所在。为此,在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同时,高度重视名城保护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制定保护规划,加大宣传力度,多方筹集资金,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名城保护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1、制定名城保护规划,使保护工作有了科学依据。市委、市政府历来非常重视名城保护规划工作,坚持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的原则,把文物保护项目和保护范围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之中。1985年至1989年,市政府根据我市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新情况,修编了《天水市城市总体规划》,首次将“保持历史文化风貌”的内容确定为城市布局的一个重要方面。2000年专门编制了《天水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大纲》。2001年,市政委托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研究设计院,编制了《天水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天水市古城西关片控制性详细规划》,明确了名城保护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确定六处历史街区和麦积山石窟、大地湾遗址、大像山石窟、水帘洞石窟、兴国寺、伏羲庙、胡氏民居、街亭遗址、天水关、卦台山、仙人崖、石门山、赵充国墓、李广墓、姜维墓等文物古迹。其中以7个国保单位、38处省保单位、199处县保单位、100余处民居保护院落,200余株古树、5处名泉为保护重点,明确了保护的原则和措施,使名城保护由原来只重视点的保护,向点、线、面相结合的保护转变,名城保护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
  2、开展名城资源普查,为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为了有针对性地搞好名城保护工作,我们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三次规模较大的古建筑、古民居、古树、名泉和各类文物的普查工作,并对所有调查的文物进行了建档归类,使一些原来没有引起重视或几近湮没的文物得到了及时抢救。如在1997年和2000年的两次普查中,市政府对以前没有列入保护范围而划入拆迁范围的自治巷59号院等20多处有价值的古民居重新定性,开展全面保护,保存了一批有价值的古民居。2003年5月,我们再次组织力量,邀请国内部分知名专家,历时半年对天水古城民居进行了一次拉网式普查。普查结果在名城保护规划的基础上新增一处面积达4万平方米的自由路历史街区,初步确定明、清时期古民居院落近百处。通过普查,对其他古建寺院、古树名泉、街巷院落都做到了全面掌握,彻底弄清了“家底”,并在调查的基础上,全部健全了保护档案,落实了保护责任单位,实行了挂牌保护。
  3、加强景区景点建设,抓好重点文物保护。近年来,我们坚持在保护中建设、在建设中保护的原则,加快了景区景点建设步伐,先后完成了麦积山风景区环道及几个主要景点的上山步行道建设、伏羲庙步行街及祭祀广场建设、南郭寺景区建设、玉泉观文化广场建设;坚持“严格保护,修旧如旧,原地保护,永续利用”的原则,对文庙大成殿、麦积山石窟、兴国寺、万寿宫、纪信祠、胡氏民居、李广墓等重要景点进行了全面修缮;对因历史原因造成残败、灭失的历史遗迹,按照历史文献记载进行原地依样复建或迁建,先后修复了陕西会馆、山西会馆,异地迁建了诸葛军垒;对卦台山、大像山、水帘洞、木梯寺等景点及时进行了维修;同时,建成了中华东、西路、商埠路等4条步行街,在各步行街通过建筑符号、景观设计较好地体现了历史文化特征。通过这些保护建设,全市景区景点功能进一步完善,文物的安全性进一步提高。
  4、重视历史街区保护,抢救修复古建民居。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和旧城改造速度的加快,古民居改造与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为此,我们严格执行《天水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对西关片区的石家巷、三星巷、育生巷、务农巷、枣园巷、澄源巷等具有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历史街巷,组织专家多次实地勘查论证,在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保护的同时,编辑出版有关图书资料,宣传其历史价值,扩大影响,动员群众进行保护。同时,对片区内的哈锐故居、张庆麟故居、冯国瑞故居、张八大院、杨家楼、赵家祠堂等一批有价值的古民居、古建筑及时申报文物保护单位,实行立碑挂牌等方式,先后对50多处古民居进行了有效保护。对片区内一些年久失修、濒临倒塌的古民居,按照“不改变文物原状”和“谁使用、谁管理、谁维修”的原则,进行了支撑、扶正、基础加固等抢救性保护措施。2002年底,为实践在现代化建设中充分体现名城传统特色,在对市区主干道—民主路、建设路改造工程中,高度体现历史文化名城特征,保持沿街历史遗迹风貌和历史文化内涵。结合改造,在1800米长街上,重建了万寿宫、维修了胡氏民居、纪信祠、文庙等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存了州衙、陇南书院等文物旧址,复壮了一批古树名木,使这条素有“天水城市之魂”称谓的城市主干道“折射出古城悠久灿烂的文化,反映出现代城市蓬勃向上的时代气息”,成为一条陇东南乃至甘肃省的精品街,为天水打造了一张展示历史文化丰富积淀、极具时代特点的“黄金名片”。今年对自由路、交通巷一条街区的古民居,采取政府、单位、住户共同出资,统一维修建设的办法,拆除临时建筑,完善基础设施,整修巷道,修缮古民居院落,恢复了历史原貌,从点、线、面上展现了古城历史街区特有的神韵。
  5、复壮整修古树名泉,保存历史文化见证。天水境内特别是在老城区古树众多,百年以上树龄的老树有230多株,其平均树龄之高,单位面积分布密度之广,在全国名列前茅。这些古树是“活化石”,是我市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特别是千年以上的20多株古树和经国家地震局研究所采用碳——14测定树龄达2500多年的南郭寺“春秋古柏”,成为中国园林古柏之最,对这些珍贵的历史遗存,我们采取了有力的保护措施,先后投入100多万元对城区的近百株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古树进行了复壮保护,占百年以上古树的40%左右。在城市建设中,我们宁肯多花钱,也要优先考虑古树的生存环境,如在秦城区中华东、西路步行街和解放路建设中,坚持道路建设避开古树,在路中设立“绿岛”,使一些婆娑古树矗立在道路中间,成为街道风景。我们还对天水历史上影响较大的名泉进行了治理保护,先后对南郭寺北流泉、玉泉观明眼泉、马跑泉、太平寺甘泉等进行了清淤、疏竣工作,修建了亭、栏等保护设施,开展周边环境整治,保持了泉眼水质,重塑了名泉风采,为景点增色不少。
  6、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弘扬名城历史文化。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不仅要保护历史实物遗存,更要传承和弘扬积淀数千年的优秀文化内涵。挖掘弘扬历史文化资源,是名城保护长久生命力的根本所在。近年来,我们着力于历史文化的挖掘、传播开发工作。一是在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秦州曾漫步吟诗的古刹南郭寺,以清代传世孤本《二妙轩》拓本为依据,重建了集书圣王羲之书法与诗圣杜甫秦州杂诗为一体的《二妙轩》碑廊,使之与北流泉、明代石刻杜甫秦州杂咏诗碑、杜甫汉白玉雕像、杜公祠共同组成了寻觅诗圣踪迹的人文景观,提高了南郭寺的文化品位。二是开展了以伏羲文化为龙头的五大历史文化的研究工作。1989年,恢复了伏羲公祭大典,每年一届的伏羲文化旅游节已连续举办了十五届,这一活动已成为甘肃三大节会之一。1995年我市成立了“天水伏羲文化研究会”,2002年经民政部批准,在此基础上又成立了“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确立了天水在全国伏羲文化研究领域的中心地位。我市已成功举办了三次全国性伏羲文化研讨会,出版了《伏羲文化丛书》、《羲皇颂》、《伏羲古籍录》、《伏羲氏》、《伏羲庙志》等一系列研究成果书籍。此外,还举办了诸葛亮研究会等其他专题研讨会、出版了《东方微笑》等一批麦积山石窟研究的专著,先秦文化、三国文化的研究不断推向深入,取得了一定成果。三是根据天水历史人物及事件,组织力量相继编写了《边塞将军》、《麦积烟雨》、《苏若兰》、《飞将军李广》等文学剧目。四是组织力量编写了《天水历史文化丛书》和《天水古树》、《天水居民》、《天水菜肴》、《天水民俗》等书籍,多角度、多层面较为系统和全同地阐述了天水历史文化,为人们了解古城文化提供了翔实资料。五是坚持经常性地举办各类馆藏文物展、书画艺术展、工艺美术展、民俗风情展、多方位展示天水历史文化内涵,增强人们对天水历史文化的感性认识。
  通过近年来在名城保护工作中的实践与探索,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要突出城市特色,必须首先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并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组织领导,实行民主决策,是搞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先决条件。名城保护是一项十分繁杂的工作,涉及到的方面很多,遇到的困难和阻力很大,如果没有决策层的高度重视,没有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就很难顺利实施,为了确保我市名城保护工作的顺利实施,我们首先从解决体制问题入手,从2000年开始,市上就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市政协主席为顾问,市长为主任,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为常务副主任,两区政府、市直有关部门及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天水市规划委员会”、“天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作为我市城市特色建设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最高决策机构,凡重大城市建设和改造项目,凡涉及文物保护问题,凡是与名城保护有关的工作,都要通过两个委员会会议研究,进行民主科学决策,克服了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名城保护委员会下设日常办事机构市名城办,专门负责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监督、协调工作,初步解决了建设和保护工作中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问题,为建设和保护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坚持名城特色,保护建设并重,是搞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基本原则。保护与建设是名城保护工作遇到的主要矛盾。为了防止出现对文物的建设性破坏或者为了保护文物而停止建设的倾向,我们注意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建设的关系,坚持以建设促进保护,围绕保护抓好建设。首先,从制度建设入手,结合我市的实际,制定了《天水市文化名城保护办法》等一系列关于名城保护的政策措施,对涉及名城保护的有关问题作了具体规定,明确了城建、规划、文化、文物等部门在名城保护中的职责。其次,坚持在建设中保护,近几年,坚持文物保护与特色精品并重的原则,每年都对一批古建名居、古树名木等进行了改造、修复、保护,使城区一批道路街区、小巷小品特色明显,既反映了天水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又体现了现代城市蓬勃向上的时代气息。再次,妥善处理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和文物保护的关系,如我市在道路建设中,出现了与国保单位伏羲庙、胡氏民居等的冲突。我们认真开展前期调研,慎重选取线路走向,使之避开了伏羲庙等重要文物古迹,建成后没有伤及古城风貌。第四,在城市建设中将文物保护与改善保护区的环境、提高保护区居民生活质量结合起来,减少了保护工作阻力。如在西关片等历史街区的保护中,采取逐步整治的办法,政府投资改善公共设施,开发商参与公共设施建设,又动员保护区点的居民积极参与,自己改造修缮,既保存了历史风貌,又改善了住区环境。
  (三)针对不同情况,实施分类保护,是搞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有效方法。我市文化遗产的内容相当丰富,既有较大规模的古石窟、古墓葬、古遗址、古战场、古建筑等实物(体),又有蕴含在民间的深厚精神文化,既有连片的历史街区、民居院落,又有较为分散的珍贵文物、名胜景点,其遭受自然和人为因素毁损的程度各不相同,现存状况各异。为此,我们根据文物的不同类别和属性,坚持因地制宜,因物施治,分类保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对实存的文物采取全面保护,分步实施的办法,首先进行全面的普查,在弄清家底的情况下,根据财力和文物安全隐患的紧急程度分别采取申报升级保护、抢救性保护、挂牌保护和结合城市改造的修复建设性保护。使名城保护工作能够按规划、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
  (四)坚持科学论证,借鉴外地经验,是搞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前提。我们在名城保护中始终坚持科学论证,无论是事关全局的城市建设规划,还是区域性的片区保护,甚至具体到某一个文物点的保护,都要邀请专家学者和专业人员实地勘查,调研讨论,提出意见和方案,经过充分的论证,然后才组织实施。如我们在进行民主路、建设路改造中,市委、市政府责成有关部门根据《文物保护法》、《城市规划法》等法规及《天水市城市总体规划》、《天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及办法》,编制了详细改造规划方案,并邀请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古建专家罗哲文、城市规划专家董鉴泓教授和省市有关专家进行现场考察研讨,为改建所涉及到的文物古迹的保护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方法。同时,我们还非常重视学习借鉴外地在名城保护中的成功经验,2000年以来,我们先后多次组织考察组赴哈尔滨、沈阳、成都、西安、韩城、平遥、开封、洛阳、绍兴等多个城市考察名城保护工作,学习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在编制名城保护规划、完善管理制度、古建民居维修、古树名泉保护等方面,使我们少走了弯路,对我市的名城保护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保护意识,是搞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社会基础。要做好名城保护工作,增强群众保护意识,动员群众积极参与,至关重要。我们在名城保护工作中十分重视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多层次、多方位、多形式的宣传活动,加大舆论导向和新闻监督的力度,不断进行文物保护法规的宣传教育,特别是对天水的文物、文献和文史知识进行大力的宣传介绍,让广大市民能够从不同角度、各个时期来系统地认识天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了解天水文化的深刻内涵,了解天水历史文化的价值,明确天水名城保护的内容、重点和意义,并以此激发广大群众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增强了公众的名城保护意识,城市建设中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广泛征求市民意见,认真吸纳来自民间的真知烁见,形成了一种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积极献言、为特色城市建设自觉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良好社会氛围。
  (六)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是搞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根本保证。保护和开发利用名城资源,资金投入是关键。我市财政并不宽松,但是近年来,市政府宁肯在城市建设方面少安排一些项目,在其它方面少投入一些,也要挤出资金,投入到名城保护的抢救、维修、恢复之中,同时,抢抓西部大开发的机遇,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形成了国家、地方政府、社会多元化的投资机制。近几年来,仅在城区以政府投入、国债项目、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等形式筹集资金3亿多元,其中国家投入2600万元,地方政府投资1.7亿多元,民间投资6800万元,开发企业投资2800多万元。先后实施名城基础设施建设、文物景点修缮、古树名木复壮、历史街区恢复、古建民居维修等名城保护项目20余项。如以伏羲庙维修为重点的伏羲城建设项目,总投资概算达1.5亿元,已完成7000多万元。
  三、坚定不移的走名城保护的道路是天水未来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向
  虽然我们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挥城市特色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一些名城保护工作的经验,我市的名城保护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同时也认识到,越是要保护以历史文化名城为特色来建设名城,坚定不移的走名城保护的道路,就越是要处理好城市现代化与历史遗存保护的关系。名城保护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其工作的复杂性、任务的艰巨性和古城遗存本身的脆弱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存在着矛盾,主要有:
  名城保护与城市建设的矛盾。这个矛盾解决不好既不利于名城保护,也会严重影响城市建设。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认识的不足,我市也发生过“拆了不该拆的,建了不该建的”情况,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随着我们对名城保护工作认识的提高,工作的加强和我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们较好地处理了名城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关系,杜绝了建设性破坏、旅游性破坏。但是,在今后保护与建设工作中难免会出现新的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强化名城保护意识,提高历史文化资源重要性的认识,找准保护与建设的最佳结合点,促进名城保护和建设的顺利进行。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矛盾。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为名城保护工作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但市场经济中经济利益的趋动性又不利于名城保护,特别是在目前名城保护所追求的社会效益,即名城本身固存的历史、科学、人文、艺术价值以及影响人们的思想感情、道德情操、知识素养、审美情趣等诸多内容,是无法以经济效益来衡量的,使名城保护缺乏利益驱动性和市场自主性。因此,找到一个使二者能较好统一的切入点,是搞好名城保护的关键。
  继承传统与追求创新的矛盾。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既有传承历史文化,保持名城历史风貌的职责,因为有许多历史面貌发生改观,也就意味着历史文化韵味的消失;但也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任务,这是城市发展本身的需要,是人民群众追求现代生活的需要,而二者之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矛盾。近年来我们在名城保护中为解决这个矛盾做了初步探索,如在西关片的古民居保护中,在对街区、院落修旧如旧、恢复保持历史原貌的同时,对民居内室尽量从居民生活需要出发,进行了必要的现代设施改造,使古民居"外旧内新"。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探索有效途径,来解决这种矛盾。
  建设主体与产权归属的矛盾。名城保护涉及到的大量古民居、古建筑,在无法改变用途、变更产权的情况下,保护难度较大,但要变更保护,情况也较为复杂。我们曾采取“谁拥有、谁受益、谁投资、谁保护”的办法对一些古民居进行了保护,取得了一定效果,今后还要在保护与开发利用上进行认真探索,通过有效的途径解决这一矛盾。
  经济实力与名城保护的矛盾。名城保护需要经济实力作后盾,我市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建设保护资金十分紧张,制约了名城保护工作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地开展,面对大量需要保护与开发的工作,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今后我们要在招商引资、多渠道筹资方面下功夫,以争取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名城保护工作。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是古城的特色所在,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次年会在天水召开,它将为我们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十分宝贵的经验。今后,我们将更加重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五大历史文化为主线,以提升历史文化名城整体水平为目标,以历史街区、古建民居、景区景点、古树名泉等为重点,按照“抢救第一,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加强管护”的原则,多方筹资,加大投入,加强舆论宣传,重视开发研究,切实做好保护和建设工作,力争把天水建设成为历史文化特色鲜明,现代城市气息浓厚,人居环境更加良好的陇上明珠、西部名城。
  今后一段时间要着力抓好十项重点工作,以提高名城保护工作的整体水平。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我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知名度,为名城保护工作创造良好舆论氛围。
  二是加强西关片历史街区的保护建设,按规划逐年逐片实施古民居保护,尽可能地恢复历史古城风貌。
  三是加快中华始祖文化园工程建设,按照国家“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的总体部署,以伏羲城、卦台山为重点,尽快建成中华始祖文化园。
  四是积极做好麦积山风景名胜区申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工作,争取在近年内使麦积山能够进入联合国世界双遗产名单,从而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
  五是按照大地湾古人类遗址保护规划,积极实施古遗址的保护性建设工程,加强大地湾文化的研究开发。
  六是继续抓好南北二山绿化,加快建设渭河、藉河风情线,从根本上改变历史文化名城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品位和人居环境质量。
  七是加强文物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大地湾博物馆、天水民俗博物馆等工程建设,为文物保护创造有利条件。
  八是继续加强景区景点建设,提高文物景点等级,争取更多的文物景点进入国保省保行列,塑造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形象。
  九是重视历史文化的挖掘与研究,在继续抓好五大文化研究开发的基础上,不断拓宽研究领域,丰富名城文化内涵。
  十是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培养一支有水平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队伍,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总之,我们要通过科学有序、扎实有力的工作,使天水历史文化名城的规划、保护和建设工作,更加科学规范、更加富有成效;城市特色更加突出,现代与历史更加融合、天水城市更加美丽。通过我们的努力,把祖先留下的珍贵遗产保护好、继承好、利用好,既造福当代,又传之子孙,以促进天水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天水市政府常务副市长
 冯沙驼
中共天水市委常委

 

历史文化传统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

顾文选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研究员,北京 100835)

  一、现代城市发展建设离不开传统历史文化
  城市历史文化传统不仅直接影响过去历史时期的城市建设,那些保留至今不同时代的城镇或历史街区,不同风格的建筑和历史古迹,以及具有浓郁地方和民族特色文艺、戏剧、服装等传统文化还构成现代城市发展的基础,为现代城市建设提供借鉴和启迪。我国现有660多座设市城市,1800多座县城,还有上万个建制镇。它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依托历史已有城镇、集市、村落而发展演变过来的。对完全新建的城市而言,无论规划构思、选址布局、建设标准、建筑风格等,也都深受过去已积累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深刻影响。历史文化传统对现代城市发展建设的意义和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古代城市规划、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为现代城市发展选址立地奠定了基础。我国从春秋战国时代就总结提出相当科学的城市选址原则。如《管子·仲马篇》讲,“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要求城市选址或要近山,或位于广阔的平原;城址的高度既要保证用水,又要便于防洪等原则。古代许多城市都经过“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科学选定的。北京建城3000多年,从永定河畔,卢沟桥头,向北、向上移到南自永定门北至钟、鼓楼,以故宫为中心展开,自元朝以来迄今基本未变。苏州古城至今2500年,号称地上天堂,城址至今不变。这些历史上成功选址,延续发展至今的城市,成为现代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第二,古城历史文化为现代城市建设积累了丰富的规划建设经验。如始于《周礼·考工记》而后逐步发展完善的城市规划制度,一直因革沿用至明清。它规定的天子王城城墙边开三门;城中道路,横竖九条(九经九纬);道路宽度,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宫城居中,左祖(庙),右社(庙),突出轴线,对称发展等规划原则,从周到隋唐,乃至明清,都是比较严格遵循的。周代末期管子提出了另一种着眼经济发展与行政管理相结合的城市规划分区原则,也对后世城市的规划建设影响很大。《管子·小匡》说:“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柱石)也,不可杂处,杂处则其言咙,其事乱。是故圣王处士,必于闲燕;处农必就田野;处工必就官府;处商必就市井”。实际上,我国许多城市自古就有各自不同的功能分区。如历代王城、诸侯城一般都有内外两城,内城是诸侯与国君的王宫和重要官署,外城则分布有官吏王府区,平民、商人居住区,还有冶炼制作等工业作坊区,明清的北京城,除官署、书院、会馆区之外,还分别设置有珠市、灯市、花市、菜市、布市、缸瓦市、骡马市等,有的作为街道名称延续至今。这种分区规划的思想,虽然不能与今日的规划原则相提并论,但作为古代的规划思想和历史遗产对现代城市规划仍有重要的启迪。至于我国古代的砖木结构为主的古建筑,其独特的风格和完整体系,对研究我国历史文化,研究发展古代建筑技术,推陈出新、继往开来,都有珍贵的价值和重要意义。
  第三,古城历史文化凝聚形成的城市的特色与风貌,在现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许多历史文化古城地下地上都保存有大量的文物古迹,这些名胜古迹、文物连同那些具有浓郁的民族与地方特色的戏剧、文艺、服饰、语言、饮食等文化等传统,与整个城市融为一体,构成了这些城市的传统风貌与特色,弘扬民族精神,启迪现代城市发展。试想如果北京没有故宫和众多皇家园林,没有极富特色的四合院民居及胡同道路系统;拉萨没有布达拉宫;敦煌没有延续千年的石窟壁画,这些城市就失去了它们独特的精神风貌。如同彩绘褪去了色彩,名人丢掉了灵魂。而它们的留存却不仅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而且有重要的现实的社会及经济价值。一是为我们现代城市建设提供了传统文化基础和规划建设的宝贵经验;二是为我们向人民特别是青年进行民族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最好的实物与历史教材;三是为我们提供了促进国际交往的纽带和发展现代旅游事业的重要资源。
  二、继承传统特色,保护文物古迹,发展建设现代城市
  我们已迈进二十一世纪。经济国际化,工业现代化,人口城市化正在更广阔的空间,更高的水平上展开。现代城市建设的规模和速度将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推进。如何处理好现代经济发展、现代城市建设与保护历史文化传统,保持民族特色的关系,显得十分迫切。城市是一部连续的历史,城市今天的建设,未来的发展离不开已有的基础。发展不能割断历史。对城市中有价值的历史文化古迹与民族传统精华,我们必须保护、继承和发扬。这样,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才是有特色的、有生命力的。无论新城建设,还是旧城改造,都应该坚持这一总原则。
  为了在现代城市建设中更好的继承传统,借鉴历史,保护好有价值的建筑和地区,正确处理好现代城市建设与保护传统历史文化的关系,国际社会在20世纪20年代就制订通过了《雅典宪章》,到80年代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于华盛顿通过了《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其间还有联合国等国际机构组织,多次就保护和修复史前遗址、历史城镇、老城区、古老村镇、古建筑、古城景观风貌、古园林遗址等,通过决议,发表宣言,要求各国政府、各地人民,都应把保护历史遗产作为自己的义务。强调这不仅是为了本民族的利益,也是为了国际社会的利益。遵照我国政府颁布的有关法令,我们在今后的城市规划建设中必须十分注意保护好历史文物古迹。概括起来这些基本原则是:
  1.确认任何地方的历史城镇与域区,都是人类整个遗产的组成部分。保护这些遗产,是当地政府与人民继承民族优秀文化历史传统,开创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的基石;也是我们履行国际义务,保护人类文明史,保护我们民族的长远利益应尽的一份责任。保护是义务,保护应纳入当地经济发展的政策,列入当地城市或区域规划。
  2.保护古迹,保护传统,保护环境,要形成一体。历史城镇与城区的保护不是孤立的,它应包括位于城镇地区内的史前遗址、历史城镇、老城区、老村落、以及地上地下古迹群,还包括古迹古建筑或古遗址的周围环境与空间结构,特别是以街道和街区来体现的城市结构和形制,古建筑物周围环境的绿地和空地,建筑物或遗址的体量、风格、色彩、外貌,城镇和城区周围的人工的或自然的环境空间等。对保护对象、保护范围统一规划,划出绝对保护区和相对保护范围,分别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和保护办法。
  3.要保护、恢复和利用相结合。对历史城镇、历史街和古建筑,要在保护的前提下适当恢复和利用。如辟作旅游景点等,使之具有现代经济意义,具有新的生命力。关键是要确保避免不适当的利用,不必要的添建,甚至改变其历史真实性的重建、新建。坚持在保护前提下,吸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予以维修,适当利用,使之具有经济价值。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利用中保护。保护不要影响发展,发展亦不得破坏保护。
  4.开辟新区、保护旧城。在工业技术飞速进步,现代城市迅速发展,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建筑密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为避免在迅速城市化过程中,历史城镇或历史街区遭到破坏,在规划上宜采取离开旧城,开辟新区的原则,以达到保护历史文化传统的目的。要避免拆掉有历史意义的旧城区,建现代化新城,也要避免新城繁荣,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区衰落。旧城改造应慎之又慎。在仔细调查地上地下历史建筑、历史古迹的基础上,合理确定保护区与保护地段范围,并给于财力上的保证。要以新区的开发,为古城老区的维护提供财力帮助。
  5.鼓励民众参与历史城镇和有特色街区的保护。历史城镇文物古迹集中,那些反映传统风貌,体现民族特色的街区、建筑群,以及有纪念价值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发生地等,深居于群众之中,构成当地民众生活环境的组成部分,涉及当地民众的民情、民风、文脉,要制订措施,鼓励民众参与保护。
  三、坚持历史文化传统保护与利用的协调
  在保护历史古城或有历史价值的街区工作中,面临的最大最经常的矛盾,是如何处理现代化建设与保护历史文化传统的关系。比如历史上的老城区人口不断增加,导致老区添建翻建、新建建筑不断增加,破坏了老区的风格与面貌。现代化经济、社会、文化活动,特别是现代工业生产活动不断增加,占用了大量历史古建筑,使其遭到破坏,现代化高层建筑的插建、现代交通的发展、填埋古河道、拓宽旧街巷,破坏了历史古城的形制和布局等等,都是现代化建设与保护历史古城矛盾的具体表现,还有经济财力上的矛盾。保护维修古迹、古建筑,历史街区,往往需要注入可观的资金,还要限制其发展,似乎是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所有这些都成为把保护与发展,继承与开拓对立起来的理由,但国内外已有越来越多的事实证实,只要我们换一种思路来思考、换一种方法来处理,也许上述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千年古城苏州,实行保护古城、开发新区并进的原则,古城内工业(十年动乱时不大的古城内有工厂500多家)搬迁出城,古城人口加以疏散,古城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加以控制,加上整修开放古园林、整理古街巷,使古城风貌局部得以恢复和延续,城市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位于古城以西的新区古城以东的工业园区,迅速发展起来。甘肃的敦煌,古汉朝时期的边陲城镇,历朝历代累积雕塑绘画,使敦煌壁画成为广大民群众和各界专业人士的观光胜地,成为研究古代文化、宗教、建筑、绘画的百花园,该市财政的直接收入1/3来自旅游。保护敦煌壁画这座千年文物圣地,成为当地政府与人民的自觉行动。意大利是世界古文明发祥地之一,又是中世纪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以古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庞贝古城遗址为代表的众多名胜古迹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保护古城古迹、发展旅游经济,成为意政府重要经济来源。其旅游人数接近该国总人口的一半,旅游收入已占到该国财政1/3以上。意历届政府都将保护古城古迹与发展经济融为一体。中外经验都证明保护历史文化传统与发展现代经济、保护历史旧城与开发建设现代化新城是可以统一起来的,只要我们采取辩证的思维,又有灵活的方法就一定可以找到适合本地特点的具体形式。我们要吸取一些国家,一些地区在发展的初期,只重现代经济,不重视民族传统;只重物质建设,不重视精神文明;只重眼前利益,不重长远与未来持续发展的教训。须知,历史城镇、老街区、古建筑,一切历史上的文物古迹是不可再生的。也许一时经济发展了,面对不复存在的珍贵历史文物,已无计可施了。现在一些地方不惜巨资造假文物、假古城、仿古街、仿古建,以此来刺激旅游,这一方面说明保护古迹与发展现代经济可融合;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类认识,经过曲折与教训后的遗憾与无奈。

  注:本文是作者为《现代城市建设经济学》一书撰写的书稿。摘其有关部分献给2004年8月在甘肃天水市召开的“城市发展与城市特色”中国城科会中小城市分会第15次年会。个别文字作了修改。

 


中小城市生态建设探讨

刘庆余
(霸州市人民政府 副市长,河北 霸州 065700)

  目前,由于生态思想和生态意识的逐步普及,以及对人类文明发展进程日益深刻的理解,城市发展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生态化取向愈益明显,生态城市作为一股全球化的发展浪潮,在国际社会形成了广泛的共识和影响,全球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在按生态城市的目标进行设计和建设。
  一、生态城市的概念
  生态城市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指导城乡发展而建立的空间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环境整洁优美,生活安全舒适,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经济发达、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人与自然互惠共生的复合生态系统。
  生态城市是由经济、社会、自然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其中,自然子系统是基础,经济子系统是条件,社会子系统是目标。只有使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才能保证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最优化,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最通畅,人对生态系统的调节、控制最自如。
  二、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
  一般说来,生态城市具有以下几个共性的基本特征:
  一是和谐性。和谐性是生态城市概念的核心内容,主要是体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保护之间的和谐,目的是寻求建立一种良性循环的发展新秩序。
  二是高效性。生态城市将改变现代城市“高能耗”、“非循环”的运行机制,转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物质、能量都能得到多层分级利用,形成循环经济。
  三是持续性。生态城市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公平地满足当代人与后代人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保证其发展的健康、持续和稳定。
  四是均衡性。生态城市是一个复合系统,是由相互依赖的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等子系统组成,各子系统在“生态城市”这个大系统整体协调下均衡发展。
  五是区域性。生态城市是在一定区域空间内人类活动和自然生态利用完美结合的产物,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生态城市同时强调与周边城市保持较强的关联度和融合关系,形成共存体,并积极参与国际经贸技术合作。
  三、建设生态型城市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大力提倡建设生态型城市,既是顺应城市演变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目前,全球已进入城市化、生态化加速发展时期,建设生态城市已成为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有关专家预测,21世纪人类将进入生态世纪。下一轮的城市竞争实际上是生态环境的竞争,许多城市把建设“生态城市”、“花园城市”、“山水城市”、“绿色城市”作为奋斗目标和发展模式。我国许多城市己逐步实现从污染控制到生态建设、从末端治理到源头控制、从点源治理到片域和区域治理、从行政命令为主导的环境管理到以法律和经济手段为主导的环境管理,通过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真正实现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变。
  二是抢占科技制高点和发展绿色生产力的需要。以科技为先导,增加科技含量,是搞好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务件。无论是大面积的造林绿化、工业"三废"的治理、农业及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污染防治,还是各类生态产业的开发,都必须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依托,用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取尽可能多的收益。在整个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要积极加快先进的、适用生态系统的科技成果的研究、引进及推广,促进科技向生产力的迅速转化。因此,发展建设生态型城市,有利于高起点涉入世界绿色科技先进领域,提升城市的整体素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和形象。
  三是解决城市发展难题的需要。城市作为区域经济活动的中心,同时也是各种矛盾的焦点。城市的发展往往引发人口拥挤、住房紧张、交通阻塞、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反映,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关系协调与和谐的生态型城市,可以有效解决这些矛盾。
  四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空气质量、环境指数、气候变化,如今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指南。在城市化进程中,不合理的开发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城市生态和环境恶化的转变,城市生态安全的红灯频频闪烁,引人关注。从某种意义上讲,恶劣的生态环境对城市安全和人民生活的威胁,己不亚于战争对城市的威胁。生态平衡问题,己使居住在城里的人感到不安全。因此,生态城市的建设,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能满足后代人需要的可持续发展,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根本保障。
  四、中小城市生态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是人们的总体环保意识不强。大多数人只是在观念层面上关注环境问题,而参与环境保护的具体行动滞后,环保管理措施基本上是以强制的守法和强制的执法为主要手段。 很多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和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有的为了省钱,治污设备只为应付检查,无检查时基本不开。居民虽然都希望生活在一个优美的环境中,但很多人对保护和改善环境并不热心,损害和破坏生态环境的事情时有发生。
  二是环境污染仍较严重。中小城市现有工业废水污染物的排放量逐年增加,无害化处理率低。城市空气污染由煤烟型向工业烟尘、煤烟以及机动车尾气混合型发展,燃煤炉灶烟尘污染问题十分突出。空气质量呈逐年恶化的趋势。不断增加的城市垃圾和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理。
  三是企业对资源的循环利用仍然处在无序的初始状态。对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的再利用,往往是企业间简单的、随意的交易行为,如电厂等企业产生的粉煤灰和煤渣,被建材生产企业用于生产水泥等建材,其间的关系很不稳定,更谈不上生态建设层面上的自觉行为,企业生产总体上处于“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的现象比较普遍。
  五、中小城市进行生态建设的一些想法
  中小城市现阶段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思路应当是:围绕建设生态城市这一目标,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生态园区建没为重点,对企业生产污染实行全过程预防和治理,大力推进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双赢。按照这一思路,应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的思想认识。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是时代潮流和趋势。与时代潮流和推进生态城市建设相适应,必须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宣传渠道,在全社会开展广泛深入的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循环经济知识教育、有关法规和文明道德教育,让全社会明确,发展循环经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推进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引导企业和居民从建设生态城市的高度认识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自觉参与到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中来。
  二是大力推进生态园区建设。重新调整城区企业用地规划,合理产业布局,细化功能区,并加强污染防治,实施清洁生产工艺。在园区内,设计一个产业关联度高、协调发展的产业链,使得产业间的原料、废料尽可能被充分综合利用,寓环保于生产中,使整体环境容量需求最小化。同时,以一批有实力、上规模的企业为龙头,联合周边的一、二、三产业,建成一批零排放、高就业、高效益的生态产业园。
  三是加强管理,在科学、严格的管理中要环境效益。对新上项目应严格执行“三同时”、“第一审批权”和“一票否决权”。对现有工业企业大力实施污染治理设施再提高工程,加大对生活污染的治理力度,关停集中供热范围内的小燃煤锅炉,改换清洁燃料,降低传统工业企业和社会生活的排污量,为现代大工业项目发展腾出环境容量,努力实现环境利用效益最大化。所有企业都必须达标排放,排放总量不能超过区域自净能力;所有高环境容量需求的企业必须落户在的特定的工业园内,以确保不超过当年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调整区域生态系统结构,提高环境的自净能力,增加环境容量,减少排放物对环境的污染。
  四是强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城市整体生态质量。按照建设“天蓝、地绿、水清、气爽、路畅”的目标要求,促进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调整城市规划布局,明确环境功能分区;调整产业结构,实施“退二进三”,督促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调整能源结构,推行清洁能源,逐步实现以电代煤、以气代煤;调节城市生态功能,构建街道绿化线、沿河绿化带、小区绿化片,建设城市生态屏障;严格煤炭管制,市区建成区不得新建燃煤锅炉;治理机动车尾气污染,禁止不达标车辆上路行驶。
  五是充分运用国家优惠政策,大力发展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利用再生资源进行生产,不仅可以节约自然资源,遏制垃圾泛滥,而且要比利用天然原料进行生产能耗低,污染物排放少。如利用1吨废纸可造纸800公斤,节约木材3立方米、烧碱300公斤、电300度,还可以少排大量造纸污水。为扶持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国家出台了许多税收优惠政策。因此,应抓住机遇,引导企业掌握并运用好国家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六是积极推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短缺将有可能成为制约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问题。因此要未雨绸缪,采取有力措施,推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要将节水列入企业技术改造内容,新上项目必须采取先进的节水工艺,提高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要认真研究建设再生水回用设施,经建成后的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污水,尽量开发成新的水源,使其回用。
  总之,新世纪也将是城市的世纪,面对城市化、人口、环境资源的巨大压力和严峻的挑战,只能走城市生态化发展的道路。构建生态城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是城市明天的必然选择。

 


定州建设中等城市的战略思考

白俊杰
(定州市人民政府 副市长, 河北 定州 073000)

  内容摘要:本文客观分析了定州建设中等城市的可行性,明确了城市发展的思路和框架,提出了建设中等城市的经济支撑和保证措施。
  关键词:中等城市 优势 定位 框架 支撑 举措
  在十六大带来的新一轮经济发展中,河北省委、省政府突出把城镇化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为建市较早、优势突出的定州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立足优势,乘势而上,加快建设中等城市,是摆在本届市政府面前的战略任务。
  1、战略优势:基础条件优越,发展后劲长足
  1.1 城市规模较大。现辖25个乡、镇、城区,486个村街、31个社区,总面积1274平方公里,总人口120万,是河北省人口最多的县级市。其中城镇常住人口近30万,占全市总人口的25%;城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具备了中等城市的规模。
  1.2 区位交通独特。地处京津之翼、保石之间,位于环京津200公里的大经济圈内,京广铁路、107国道、京深高速公路纵贯南北,朔黄铁路横穿东西,省级公路四通八达,距石家庄国际机场35公里,天津港200公里,是华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1.3 历史文化悠久。是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古为中山国都,历代设州置府,建国初期曾设定县专署,历史上就是辐射周围各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境内名胜古迹众多,现有开元寺塔、贡院、汉墓群等国家级文保单位3处,省级文保单位18处;馆藏文物5万余件,其中国宝级文物3件,国家一、二级文物240余件,数量居全省县级第一。
  1.4 基础设施完善。路网、电网、水网、气网、热网、公交等公共设施配套齐全;现有高等院校、中专学校、省级重点中学等10所,高考成绩连续15年在河北省、保定市位居前列;建设各类规模市场95处,市场总量居全省首位,形成了辐射周边地区的商贸中心;2003年被开发银行列为县级唯一授信贷款试点市,为加快城市开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1.5 农业资源丰富。耕地面积116万亩,是国家确定的小麦、花生、蔬菜、瘦肉型猪等7大商品基地,农业增加值和粮、油、肉总产四项指标跻身全国百强,先后被命名为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先进市、蔬菜之乡等称号。
  1.6 工业优势突出。形成汽车、能源、化工、建材、农产品加工五大优势行业,特别是定州电厂一期工程并网发电,河北长安汽车公司被确定为微型商务车出口生产基地,长安汽车工业园区被确定为全省20个重点园区之一,200万吨煤化工项目一期工程投产,为我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今年以来全市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呈现两位数增长,标志着定州进入了新的快速发展期。预计到2007年,将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0亿元左右,财政收入达到13亿元左右。
  2、战略定位:经济总量进入全省十强,建设中等城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六届四次全会召开后,我们结合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对定州现有的优势、机遇和发展潜力进行了重新审视,经过深入调研,集思广益,确定今后发展的定位和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紧紧扭住第一要务不放松,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围绕三大目标(三年进入全省十强、五年内建成中等城市、提前三到五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四大战略(工业强市、开放活市、民营富市、科教兴市),瞄准五大定位(汽车城、教育城、旅游城和能源基地、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打造六大经济(绿色、工业、开放、民营、城市、文化),全面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3、战略框架:城市现代化,城乡一体化
  3.1 高起点修编城市规划。按照中等城市框架,聘请高层次专家,进行城市发展战略研究,调整修订城市总体规划。在发展目标上,到2007年,GDP、财政收入、建成区面积、城镇人口在2002的基础上均翻一番,五年再造一个新定州;在总体规划上,扩大城区面积,完善功能分区,抓好行政中心、会展中心、接待中心、文体中心、教育中心等项目的规划论证,成熟一个启动一个,形成具有前瞻性、时代性的规划体系;在城镇布局上,突出"一心两轴三区多结点",形成以城区为中心,以沿高速公路高效农业产业带和沿定曲、定深公路工业经济隆起带为轴线,以李亲顾、清风店和铁西三个区域为次中心,14个建制镇为结点的众星捧月式城镇空间结构。
  3.2 高速度扩张城市规模。加大新区开发力度,推进城市"北移西扩",在城区北部至唐河建设新的行政区、文化教育区和居住区,京广铁路以西建设工业区,形成新的城市组团。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启动"城中村"改建,加快"平改楼"建设,逐步形成商业、金融中心。加大设施建设力度,重点抓好"一河",即开挖"围城转"护城河,逐步实现水变清、岸变绿;"两线",即改造中山路城市中心线,开发中兴路城市新兴线;"三厂",即建设高标准自来水厂、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四点",培育建设宝塔广场、人民公园、文化中心、星级宾馆四个城市亮点;"五网",维修改造路网、电网、水网、热网、气网,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加大人口集聚力度,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制定实施优惠政策,促进农民进城置业,到2007年城镇化率达到40%以上。
  3.3 高品位建设城市文明。下大力开展"文明生态城市"创建活动,重点在增绿、治污、亮化上下功夫,建设沿环城公路绿化为主的"绿环工程",以主次干道绿化为主的"绿带工程",以广场、车站、街道交叉口绿化为主的"绿岛工程",力争2-3年建成园林城市。坚持一街一景观、一楼一特色,建设标志建筑,增加城市亮点。弘扬中山历史文化,发展现代城市文化,完善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等各类文体设施,丰富市民的精神生活,形成崇尚文明的城市氛围。
  4、战略支撑:工业立市、农业稳市、三产活市、民营富市
  4.1 强化项目支撑,培育优势工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集中抓项目,着力抓园区,加快定州电厂、长安商务车、200万吨煤化工、粉煤灰综合利用、长安汽车工业园以及鑫丰水泥、金泰纸业改扩建等投资超亿元的立市大项目建设。其中投资近百亿元的定州电厂、投资20亿元的河北长安汽车工业园区、投资11亿元的200万吨煤化工三大项目建成后,产值增量可达130亿元。围绕三大项目,每年谋划建设一批规模配套企业,争取用5年左右的时间,把定州建成中国北方最大的能源基地、华北最大的商务车生产出口基地、河北最大的化工生产基地。
  4.2 突出绿色主题,改造传统农业。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重点抓好黄家葡萄酒庄、康华肉制品公司、中山松醪酒厂、杨家庄蔬菜出口基地等龙头企业,促其扩张发展。同时,围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谋划新上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项目,用3到5年的时间,培植100家加工、销售、市场等龙头企业,发展50个绿色蔬菜、特色养殖和苗木花卉基地,形成10条高效农业产业带,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建成北京最大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4.3 开发旅游资源,启动新兴产业。发挥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优势,整合资源、挖掘潜力,培育特色,扩大规模,综合开发开元寺塔、贡院、文庙、碑林等文物景区,形成以中山路为轴线,"点、线、面"相结合的黄金旅游走廊,建成冀中地区重要的文物观光、休闲、旅游城。立足人流、物流优势,抓好西城蔬菜、鲜活农产品、博凌建材等10个专业市场改造升级,培育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房地产等5大要素市场,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延伸物流产业链条,逐步建成保石之间的物资集散中心、商贸流通中心。
  4.4 加快产业集聚,壮大民营经济。按照积极扶持、壮大特色、建设小区、扩张总量的思路,推动双天民营工业基地扩张发展,规划建设高蓬钢网、清风店铸造、明月店纺织、大奇连体品等10个特色工业集中区,实施组团式发展,搭建发展民营经济的平台。同时,按照择优扶强的原则,对重点企业重点帮扶,走特色化、集团化、名牌化之路,壮大铸造、钢网、纺织、体品、建材等五大特色优势产业,培植富民强市的"顶梁柱"。
  5、战略举措:科教先行、开放带动、可持续发展
  5.1 科教先行。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创新体系,完善人才机制,形成尊重知识、重用人才、鼓励创业的浓厚氛围,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以河北农大中兽医学院、保定师专定州分校、保定工业学校、定州中学等10所学校为基础,规划建设教育园区,形成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教育体系,打造定州教育名城。
  5.2 开放带动。突出抓好政府职能转变、审批制度改革、服务承诺兑现,执法执纪检查、社会治安治理等,全力打造开放经济的成本"洼地"、服务"高地"和安全"宝地"。树立长远效益理念,拿出最好的东西搞开放,利用特色搞开放,依托优势搞开放,推进以商招商、以企招商和产业链招商,提高项目成功率和外资到位率。确定招商重点,对外加强与南韩、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对内实施"北上西进"战略,做好利用京津和抢占中西部市场两篇大文章,切实增强定州的内外辐射功能。
  5.3 可持续发展。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城市发展的基本方针,协调处理好城市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强化计划生育工作,保持低生育水平,实现零增长目标;合理开发和保护资源,发展节水农业,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达到绿色产业示范区环保标准,为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留下一片蓝天和净土。

 


试论中小城市地域特色与发展定位

白俊杰
(定州市人民政府 副市长,河北 定州 073000)

  21世纪是一个新的城市世纪,全球城市化浪潮兴起,城市现代化进程加快,城市将成为新一轮更宽领域、更高层次竞争的主体。定州作为建市较早、优势突出的县级市,抓住机遇,借势而上,突出特色,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是本世纪面临的战略任务。
  一、依托优势,明确中小城市的发展定位
  中小城市尤其是县级市,绝大多数与农村有着脐带关系,由于历史的渊源和地理位置,相对滞后的城市经济,薄弱的基础设施,狭隘的区域观念,制约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因此,加快中小城市发展,必须站在时代的、全局的、发展的高度,对规划地域内的城市发展战略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明确城市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坚持超前性、战略性、系统性原则,立足现实基础,着眼长远发展,搞好城市定性、定位和定向。
  1、树立开放理念,确定适宜的城市发展定位。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不是孤立、封闭的,而是联系、开放的,开放程度决定城市的发展速度。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我国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扩大开放是不可逆转的潮流,中小城市也不可避免地融入全国乃至世界经济大循环。因此,从全球着眼,从地方着手,积极适应全球化市场经济形势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把中小城市置于大的区域范围,找准自身的优势和位置,加强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是中小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定州市区位交通优势独特,地处京津之冀,保石之间,京广铁路、107国道、京深高速公路与朔黄铁路形成黄金十字交叉口;历史文化悠久,古为中山国都,历代设州置府,历史上就是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生态环境良好,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确定的全国10个绿色产业示范区之一。立足定州,辐射周边,服务石保,接轨京津,面向全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是定州城市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基本方向。据此,确定城市性质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华北地区交通枢纽、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物资集散中心。
  2、统筹配置资源,确定合理的城市发展规模。可持续发展是人类21世纪的主题。城市作为人口、经济活动聚集的中心,也是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矛盾最尖锐的地方,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和焦点。中小城市虽然有土地资源相对充裕,环境污染相对较小的有利条件,但仍需防患于未然,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城市发展的基本方针,统筹安排城市各类用地及空间资源,综合部署各项建设,协调处理好城市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营造优美的城市环境,确定合理的城市规模,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坚决防止"吃祖宗饭、断子孙粮"的错误做法。就定州而言,现辖8个乡,14个镇,3个城区办事处,507个行政村,总面积1274平方公里,总人口112万,其中城区面积21平方公里,城区人口21万,是河北省人口最多的县级市。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市规模大而散,土地资源相对浪费。为此,提出了“控制规模、合理布局、完善功能、提高档次”的建设思路,确定到2015年城市占地控制在25平方公里以内,为城市持续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着眼新的世纪,确定科学的城市发展目标。“发展才是硬道理”,城市亦然,发展是城市的生命力,在21世纪的激烈竞争中,不发展就会落后甚至消亡。定州作为一产在GDP中占大头的县级市,二、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经济实力比较薄弱。面对现实,着眼长远,我们不断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培创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总投资85亿元的国家重点项目定州电厂及河北长安汽车公司、文化文物旅游、京石天然气综合利用等一批大项目相继启动实施,将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巨大拉动作用,并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据此,我们确定城市新世纪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2015年,全市人均GDP达到5万元,财政总收入突破15亿元,把定州建设成为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独具特色的现代化中等城市。
  二、突出特色,开发中小城市的个性资源
  现代化城市的魅力,在于城市建设体现出来的个性和特色。特色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区域优势的展示,是城市"神"之所在。21世纪城市的竞争不仅体现在经济、科技上,而且体现在环境、文化上,独具特色的城市才更具竞争力。就定州而言,主要有两大特色:
  一是“古”。城市的历史是城市文化脉络的源头和起点,是城市走向国际化和特色化的基本条件。定州作为中山古国,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遗存了大量文化瑰宝。有市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80余处,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3处,较为著名的有建于宋代的我国现存最高的砖木结构塔--开元寺塔,建于清代的我国北方唯一保存完好的科举场所--贡院,及汉代中山王墓、明代南城门等;市博物馆馆藏文物5万余件,其中国宝级文物3件,国家一级、二级文物240余件,是河北省县级第一文物大市;历史上人才辈出,汉朝音乐家李延年、唐朝诗人崔护、刘禹锡、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人民艺术家张寒晖均是定州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东坡曾任定州知州,留下了重多文物古迹。19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晏阳初先生在定州开展平民教育,取得显著成果,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我市具有发展文物旅游产业,建设新兴旅游城市的先决条件。
  二是“绿”。21世纪是绿色产业世纪,人类跨入生态文明和知识经济新时期,保护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性问题已成为人类共同关心的重大课题。定州环境条件优越,水清气爽,田绿林秀,是国家命名的造林绿化百佳市,水、土、气均符合国家环保标准;农业资源丰富,全市总耕地124万亩,农业增加值和粮、油、肉总产四项指标跨入全国百强,蔬菜、畜牧、林果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随着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的启动实施,在定州大地上,一场以绿色产业为主题,涵盖一、二、三次产业,兼顾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绿色革命正在兴起。
  围绕培育“古、绿”特色,提升城市品位,我市突出把开发"古、绿"资源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举措,坚持以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以绿色产业为主题,一产建设优质、高效、无污染、高营养的绿色原料基地,二产培植以绿色产品加工为主体的工业体系,三产发展文物资源开发与生态旅游景点建设相结合的现代服务业,城市建设完善功能上档次,加快建设古城特色鲜明、绿色产业突出的现代化中等城市。
  三、整合要素,推进中小城市的跨越发展
  加快城市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涉及城市的合理布局、环境保护、土地利用、景观生态、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必须把握全局,统筹兼顾,整合要素,协调推进。
  一要发展城市经济。城市是经济发展的载体,经济是城市建设的基础。中小城市特别是县级城市多为农业市,农业人口相对较多,一产在GDP中所占比重偏大,经济实力相对薄弱,城市建设缺乏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资金支撑,城市的载体功能得不到有效改善和提高,反之,又影响城市经济的发展环境。要推进城市的跨越式发展,首先应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保持较快的速度,争取良好的效益。为此,我市确定"十五"发展实现"四个显著"的总体目标,即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城市品位显著提高,社会事业显著进步,到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在2000年基础上再翻一番,力争挤进全省十强,人均主要经济指标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为现代化中等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要落实城市规划。规划是引导城市化、保障城市现代化的关键。如果存在急功近利思想,搞短期行为,规划低起点,建设低水平,既没有合理布局,也不注重生态环境,更缺乏地方特色,甚至搞一些政绩工程,就经不起历史的检验。因此,应站在依法治市的高度,坚决落实"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管理一盘棋",严防政出多门,建立起严格的城市规划监督管理机制,用规划引导、控制、监督城镇建设,用有关法律法规规范经济和社会行为,严格项目把关,杜绝违法建设,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确保城市建设管理依法、规范、有序进行。
  三要完善城市功能。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城市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给予了很大关注,但由于建市时间短,资金投入少,历史欠帐多,城市的发展速度与城市基础设施的适应能力之间产生越来越大的差距,突出表现在功能不完善,设施不配套,如果继续大量欠帐,降低标准,势必造成恶性循环。因此,我们突出把经营城市作为加快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着力点,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力度,积极推进投资多元化、建设市场化、管理社会化,相继建成定州大酒店、宝塔花园住宅小区、张寒晖文化广场、世纪商城等一批现代化设施,城市建设实现了重大突破,构筑起中等城市的基本框架。
  四要提升城市品位。历史文化是构成城市特色的精华。如果城市领导存在不切实际地追求现代化的偏见,盲目求大求洋,盲目地步大城市的后尘,违背规律、脱离实际地做一些力不能及的事情,则恰恰忽视了历史文化的保护,忽视了自然环境的特点,造成千城一面,千篇一律。因此,在中小城市发展中,必须树立"不求大但求好、不求高但求佳"的新理念,高度重视城市格调,着力营造舒适、惬意、宜人、便捷的生活空间和氛围。要突出把文物保护置于首要位置,实行绿色开发,保护性建设,决不能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而损毁历史文化,任何建设项目都不得以破坏文物为代价,加快修复和重新使用现有历史遗址和古建筑,使之同城市建设过程结合起来,以保证这些文物具有经济意义并继续有生命力,做到在继承中求发展,在连续中求变化。
  五要强化城市意识。现代管理的人本原理认为,现代管理活动的核心主要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为根本。中小城市的居民多数来自小城镇或农村,小农经济意识和旧习惯、旧观念依然存在,城市意识、环境意识、法制意识不强。因此,加快中小城市发展,必须以增强全民城市意识为突破口,强化对城市规划、城市法规的宣传,明确公众参与的法律地位,使公众成为自觉维护和监督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重要力量,把规划决策由少数人谋划变成一种全社会共同抉择的事业,把建设管理由自上而下变成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自觉行动,集群体之策,举全民之力,确保城市发展战略最终成为现实。

 

提升城市竞争力  促进可持续发展

张旭光
(孝义市人民政府 市长,山西 孝义 032300)

  孝义地处山西省中部,背依吕梁,面俯汾河。1992年撤县设市。市域总面积945.8平方公里,人口43万。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尤以煤铝著称,是全国50个重点产煤县(市)之一,铝矿以其埋藏浅、品位高、易开采的特点享誉中外。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城市规模迅速扩张,设施功能日益完善。但与此同时,由于长期以来政府对城市建设大包大揽,单一投资,只投入不收益、只建设不经营,城市建设投入缺乏长效的良性循环机制,随着城市现代化发展对拓展城市骨架、提升城市品位、强化城市功能要求的进一步增强,城市发展中的资金瓶颈矛盾日益突出,单纯的政府投资机制已在严重制约城市发展。对此,我们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积极探索实践,把市场经营的理念、机制和方式等多种要素引入城市建设管理之中,整体经营城市,推动城市发展。
  一、更新观念,盘活城市资产,让城市产出
  城市是政府最大的一笔国有资产,城市资产是政府经营城市的资本。围绕城市高效产出,我们突出抓了对城市资产“四权”的市场化运作,累计获益1.2亿元。
  一是拍卖使用权。坚持“一个口子进、一个口子出”的原则,由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统一收购储备城市规划区土地,把城市规划作为一种生产力,通过统一科学规划,使之升值,然后公开拍卖使用权,获取土地级差收益。抓住驻城区部队移防机遇,政府出资2730万元收购了位于城区中心的部队营房,一次集中储备土地250亩,成为我市经营城市储备的第一笔“资本”,两年来,先后收购储备城区土地582亩,已招标拍卖挂牌出让400.3亩,成交额1.8亿元,最高拍卖价达每亩132万元,比以往协议出让土地收益翻了好几番。
  二是置换所有权。紧邻城区的市国有农场有340亩土地,生产条件很好,但由于集体经营长期亏损。市委、市政府把农场29名职工工资全部转为财政负担,安置到全市16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用农场土地置换了城市规划区内的农村土地340亩,以地换地,解决了新建第一中学、第六中学和体育场三大工程建设用地。三项工程预算投资1.5亿元,土地置换节省了投资7000余万元。
  三是转让经营权。孝午公路改扩建工程,是我市举债投资建设的。我们以1.05亿元将经营权转让给省公路局,不仅偿还了银行贷款和工程欠款,还补偿了沿线群众的拆迁损失。对城区5条主要街道及广场周围的广告经营权和冠名权有偿出让,所收入的330万元全部用于了城市道路的亮化、美化。
  四是下放开发权。采取严格规划,谁开发、谁受益,建成后纳入城市管理的办法,下放开发权,调动城郊农村参与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城区西二环路、郑兴公园、晋华综合批零市场由新义街道梁家庄村农民集资开发;紧邻迎宾路的铁北街、冀孝线由中阳楼街道三个村开发;被农业部定点命名、年营业额达2亿元的张家庄蔬菜批发市场由新义街道张家庄村开发等等。通过下放开发权,既增加了城市投入1个多亿,壮大了城市,又解决了城郊农民就业问题,繁荣了市场。
  二、深化改革,整合城市资源,让城市增效
  当前,在城市工作中,现有设施资源浪费和城市投入资金不足、管护工作滞后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为优化配置城市现有设施资源,提升公用设施档次,发掘城市潜在生产力,我们以整合为手段,不断丰富和完善了“四集中、两转移、三改造”的城市经营思路。
  一是集中办公。结合机构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党政机关集中办公。公开拍卖沿主干街道24处政府所属行政部门的办公设施,现已出售16处。拍卖收益用于投资新建的13层3万平米党政机关集中办公大楼已经投入使用。通过一“卖”一“建”,实现了资源整合,不仅可以降低行政成本,方便群众办事,而且把黄金地段让给了民营企业搞商贸开发,加速了城市发展,同时政府可从中获得净收益5000万元。
  二是集中办校。城区原市属的技工学校、财贸职业高中、卫生学校等三所学校,各自为阵办学,人、财、物资源浪费严重。为此,市委、市政府决定“三校合一”,成立了市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中心,对教师、设备、生源等人力、物力资源进行整合,优化重组,提高利用效率,并将所腾出的两处设施拍卖经营,使新组建的职教中心获得400余万元的办学经费。我们还把市委党校、老年大学、老干活动中心合为一体,既实现了在学术报告厅、教室、活动场地、后勤设施等方面的资源共享,又将合并后腾出的设施划给幼儿园使用,发展壮大了幼儿园。
  三是集中办会。旧的机关办公楼规划格局,一个单位一个会议室,一栋楼有几个会议室,一个单位一套文印设备,利用率很低,也是一种资源浪费。我们用经营收益投资1000余万元新建会议服务中心,设置有大、中、小20多个功能齐全的会议室,一个文印服务中心,面向全市各机关、单位服务。投入使用后,将有效解决市直机关单位在上述方面重复投资造成的浪费。
  四是集中办市场。为了改变以往商业网点布局分散、档次不高、效益低下、难于管理的状况,我们在城区规划兴建了家电、粮油、家俱等八大专业性批发市场,年交易额达5.5亿元。实行归行划市,规划了建材一条街、文化商品一条街、专营专卖品牌一条街等,义都、天荣、中心名店等一大批设计新颖、功能齐全的大型商厦拔地而起,吸引了周边县市客商入驻经营,较好地发挥了市场的集聚效应。
  两转移:城市大街大巷的事业单位向小街小巷转移,城市主干街道的国有集体企业向城郊工业区转移。政府出资200万元,将市铝业公司搬迁到梧桐工业园区,减少了城市环境污染,赢得了城市发展空间。目前,随着2003年10月党政办公大楼的投入使用,大街大巷事业单位集中或转移,工作已取得明显进展,企业向城郊转移步伐也在加快。
  三改造:城区旧的办公设施、公用设施、居民住宅由于建设使用时间已长,有些已成为城市形象的“污点”,我们正在对此“三旧”进行有计划逐步改造,同时也把旧城区改造摆上议事日程。
  三、以人为本,提升城市品位,让城市增值
  无论是城市资产从公共资源到可经营性资产转变,城市建设从社会公益事业到资本经营的转变,还是政府从主要投资者到特殊经营者的转变,都只是城市发展模式、建设体制和机制的变革,落实以人为本这一城市发展核心却始终不会改变,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一城市发展方向始终不能动摇。文化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是城市的灵魂和无形资产。我们在抓有形资产经营的同时,十分注重城市品牌和城市文化“无形资产”的升值,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优化城市环境,让城市富有生机。近年来,对城区所有新建项目在规划审批时就提出绿化、美化的详细规划和具体要求,并与主体工程同时审批、同时实施、同时验收。在城区主要街道大力实施拆墙拆房、透景还绿和综合美化环境工程,拆除7万余平米的违章建筑、破旧建筑,新设立街头景点20余处,新增绿化带21条,绿地20块,城区绿地面积达到49万平米,绿化覆盖率达到18.6%。同时,按照“一街一式、新颖别致”的规划,改造、安装了主干街道的路灯、射灯、轮廓灯、霓虹灯,增添了各式亮丽的灯箱广告、门店标牌和高标准的街牌、路牌,配合街道美化绿化创建了一批花园式单位。不失时机地进行环境综合整治,被命名为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县级市。
  二是严格城市管理,让城市井然有序。建城市不易,管城市更难。过去城市巡警、监察大队、工商等多支队伍参与城市管理,多头收费、管理混乱的现象严重,市民意见很大。我们成立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集中行使工商、公安、城建等部门的城市管理职能。实施城管综合执法以来,城区秩序显著改善,受到广大市民的好评,城市管理初步呈现出职责明确、管理统一、规范有序、高效精干的新局面。我市成为山西省109个县市中设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的唯一县市。
  三是建设文化标志性工程,让城市增加亮点。用文化标志性工程塑造城市形象,是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我们先后建成崇义、郑兴、胜溪三个公园;建成人民广场、府前广场;建成图书馆、博物馆、文化教育体育园区等文化教育设施,正在筹建马烽文学艺术院。一大批文化设施的建设,打造了城市文化品牌,提升了城市品位。
  四是塑造文明形象,让城市更具魅力。为创建文明城市、塑造文明形象,我们开办了市民夜校,印发了《市民文明读本》,出台了《市民言行规范》,开展了争创文明单位争当文明市民活动,着力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先后被命名为全省、全国教育先进市和文化先进市,连续两次获得全省“创三优”和创建文明城市县级竞赛第二名,被命名为全省首批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市。
  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形象品位和整体面貌发生了深刻变革,人民群众感受到了城市建设管理带来的诸多方便,尤其感到了人居环境质量的极大改善。经营城市不仅使作为地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城市“这一块”发生了积极的变化,而且发展壮大的城市规模,强化完善的城市功能,越来越成为加快“这一片”区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到2003年底,我市GDP实现38.9亿元,实现两年翻一番,进入全省十强;财政总收入实现46017万元,实现两年翻一番,跃居全省第四;城镇职工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23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21元。我们的总体规划是到2007年经营城市政府收益5个亿,再牵动社会投资5个亿,“十五”期间城市建设预计可投入10个亿左右。到2010年,通过经营城市,加大对城市的投入,放开城市户口,鼓励农民进城,使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2平方公里扩展到15平方公里,人口由11万扩展到15万,大幅度提升城市化水平,大力度壮大区域经济实力,初步实现建设三晋一流强市的奋斗目标。

 


深化改革 加大投入 完善功能
为地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

瓦房店市人民政府
(辽宁 瓦房店 116300)

  近年来,我们瓦房店市在上级建设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作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深化改革,加大投入,强化城市管理,完善城市功能,努力为地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
  一、加大投入,集中精力建设事关地区经济发展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
  2001年以来,针对我市市政基础设施滞后,大型基础设施不足的现状,我们集中资金和人力,建设了几项重大基础设施。投资1.6亿元,在市区新建3座公铁立交桥,其中较长的五一路立交桥长1.4公里,宽17米,双向四车道。与此同时,拓宽改造了城区5个出入口,基本消灭了泥路、坑路和断头路。投资2.3亿元,根治了穿越城区最大的污水河,并在下游建设了一座日处理污水6万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投资1.3亿元,新建一座日供水能力5万立方米的净水厂,使我市日供水能力达到10万立方米,可满足我市未来10年供水需要。投资6000多万元,建设了“引东(东风水库)入瓦(瓦房店)”供水工程,并“引松入瓦”供水工程,两项供水工程,可保证我市未来15年城市发展对淡水的基本需要。全面搞好城区绿化美化,每年新增草坪超过10公顷,植树近百万株,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7.6%。投资近亿元,新建和改造了5个广场、4个公园。
  二、加大新城区开发力度,不断拓宽城市发展空间
 2003年,我们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能管理的总体原则,全面启动了新城区开发建设。新城区位于建成区西部,以市政府大楼和世纪广场为起点,向西向南方向延展,以城区主干道西长春路、钻石街为两轴,牵动发展。规划用地面积14.38平方公里,分为工业区、商贸区、居住区三个功能区和一座五星级酒店。重点发展新兴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商贸服务业,最终成为城市副中心区,使瓦房店城市总体框架形成以建成区为中心区,以新城区为副中心区,新老区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的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建设用地全部实行净地出让,熟地招商,公开招标,市场化运作的运作方式,在短短时间内取得良好效果。各功能区和五星级酒店项目各有其主。开发建设进展很快,新城区道路、上下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居住区世纪英伦15万平方米住宅以及为新城区配套的学校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新城区个体客运站主体工程已完工,五星级酒店已开工建设。经过一年的开发建设,新城区基本框架已经形成,标志着我市城市建设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三、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2003年,在我市进行大规模国有企事业单位改革的同时,我们对城市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将原有的城建执法大队、规划监察大队、房产、市政、园林监察大队整体裁员后,从这部分人中通过考试公开招聘,共招聘80人,组建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开支由市政府支付。在经过严格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培训后,执法队员文明执法、严格执法的自觉性和规范性有所增强,同时,从公安局抽调10名公安人员充实其中,加强了城市环境管理力量。从近一年的实践看,由一支执法队伍来进行城市管理,不仅理顺了管理体制,而且人员精干,职责明确,避免了职责不清、互相扯皮的问题。过去一直困扰城市管理的一些“顽症”也得到有效治理。全年共拆除临时建筑8000多平方米,骑路经商、店外店、夜间露天烧烤等影响城市环境的不良现象基本被遏制,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提高。
  四、深化改革,积极探索公益事业社会化运营之路
 2003年,我市按照“先破后立,破立结合”的原则,积极推进国有企事业单位改革。这次改革涉及建设系统共20个单位,其中企业9个,事业单位11个,市政、园林、房产、环卫、供水、供气、供暖等都在改制之列,全系统整体裁员3245人,共发放经济补偿金5447万元。20个单位资产评估总额为30440万元,负债总额16279万元,净资产14061万元。针对各个单位职能特点,我们采取公开拍卖、委托经营、重组、承包管理等方式,拍卖资产获得资金2690万元(不含带走的负债)。改制后,原有单位的社会管理职能不但没有弱化,而且得到显著增强。
  市政设施管理处原为差额拨款单位,改制前在职职工467人;园林管理处改制前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共有职工147人;房地产管理处改制前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原有职工1045人,单位难以按月足额开工资。整体裁员后,上述单位进行了重组,成为局属股级单位,人员全为聘用制,主要行使管理监督职能,经人事局核编,市政设20个编,园林设15个编,房地产管理处划分为房产处和房屋交易所,各为15个编,人员开支由市财政负担。
  第一步改革结束后,我们又进行了进一步改革,将房屋管理权、园林绿化管理权和市政设施管理权公开拍卖,市政府确定管理标准和政府控制价,城区绿化根据区域分成三片,政府控制价91万元,实际对外承包价62.28万元,节省28.72万元,市政将路灯、下水、河道管理对外承包,政府控制价147.5万元,承包价118.3万元,节省29.2万元。
  自来水公司改制前在职职工622人,整体裁员后,返聘职工308人。改制前企业连年亏损(2001、2002、2003年累计亏损840万,2003年亏损302万),改制后实行委托经营,合同约定第一年必须实现利润150万,为此要求委托人必须交风险抵押金50万元。
  原供暖公司原在职职工101人,实行整体裁员。原企业负债1653.22万元,共拍卖500万元(不含负债)。改制后供热收费率明显提高,2002年供热收费率71%,2003年收费率上升到85%,供热企业管理好,供热质量高,用户普遍满意。
  原环卫处共有职工631人,其中固定工468人,属财政全额拨款全民事业单位。2002年市财政实际拨付环卫经费为862.9万元。
  2003年9月1日,对环卫系统进行改革,将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分别下放到市内5个街道办事处,由建设局负责测定各办事处环卫工作量,并测算出经费,确定政府控制价,在环卫处内部科级以上干部进行公开拍卖,竞争各办事处清扫保洁权。经过公开竞标,由最低价中标,拍卖结果:保洁面积比以前增加1/3。人员比以前减少1/3,经费比以前减少1/3。市政府在建设局设立市容环境卫生考核办公室,制定详细考核方案和评比标准,每月进行一次综合考评,并排出名次,年终前三名,政府分别奖励15万元、10万元、5万元,对评比末位予以批评并在媒体曝光。同时还将环境卫生考核列入全年办事处班子总体考核内容,在100分中占25分,因此环卫工作引起各街道办事处高度重视。
  通过半年时间的运行,我们感觉,城建系统改革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一是解决了机构庞大、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不高问题;二是人员减少,节省了大量财政支出;三是初步形成市场决定价格的新规则。过去,市政工程主要由市政公司完成,没有竞争,造价很高,市政公司改制后,所有工程全部面向社会公开招标,仅此一项,2003年市财政就节省2000多万元;实行承包管理,责任心增强,管理效果好,比如环境卫生管理水平是历年来最好的;五是改变了人们的观念,社会需要真才实学的人,比如,原市政职工整体裁员后,凡有一技之长的,大部分重新上岗,上岗后年均工资增加4000元。
  通过近几年特别是2003年城市建设模式的探索,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城市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城市战略定位。瓦房店市的发展目标是建设新型中等工业城市,因此,我们认为,完善城市功能固然重要,但城市建设必须为城市经济发展服务,城市建设要依靠经济尤其是工业经济为支撑,经济发展了,城市建设才有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在新城区开发建设中,我们就是紧扣工业这个主题。目前,新城区工业区共引进投资额在2000万元以上项目26个,总投资近20亿元,投资2.9亿元的华丰草业、投资2.3亿元的维宝食品等23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当年完成投资9亿元,今年5月份将有20个企业竣工投产。
  二是集中精力建设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是迅速提升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的有效途径,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我们建设的水源工程、污水处理厂工程,解决了瓦房店市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可满足我市未来20年发展需求,在这期间,这些方面基本不需要大的投入,政府可以集中精力发展经济。
  三是任何工程必须按照国家建设程序,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全方位监督,确保工程质量。我们所进行的各项城建工程,都是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如五一路立交桥获得国家市政工程最高奖,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获省优质工程奖。
  四是深化城建系统改革,推动公用事业社会化运营,是未来社会管理的方向。我市城建系统改革后,既减少了投入,又明确了责任;既保证了国有资产有效增值,又较好地解决了沉积多年的历史遗留问题。由于重新上岗后增加了收入,被解除国有企业职工身份的职工满意;由于改制后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城市环境明显改善,市民也非常满意。
  今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以新城区建设为重点,加快城市建设步伐。预计到2007年,我市将投资16.2亿元,用于14.38平方公里的新城区征地、拆迁和基础设施建设,并通过招商吸纳社会资金,全面完成五星级酒店、商贸区、居住区和工业区建设。2004年,我们在大项目建设方面,要积极筹建生活垃圾处理厂,彻底解决城区居民生活垃圾排放问题。市政道路建设方面,完成市区另外两条污水河治理任务,拓宽城市东、西、南三个出口,摊铺建城区剩余的51条市政道路,彻底消灭城区泥路、坑路、断头路。
  总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进程中,在各级建设部门的指导支持下,与时俱进,以人为本,搞好城市建设,为实现我市新型中等工业城市而努力。

 

关于绥化市经营城市的思考和建议

刘忠泽1   张晓舜2
(1、绥化市政府市长助理、市建设局局长 2、市建设局助理调研员, 黑龙江 绥化 152054)

  在经营城市中应当实施冷思考,不贪大求洋。经营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应当孤立地站在绥化说“经营”。从经济角度上讲,哈尔滨不是都市,属于区域中心城市,我市在其辐射范围内,相关程度却不很高,所以,我市只能成为以哈市为中心的城市群中的次中心城市,其他的经营城市的深度、范围也都应在此平台上运作。
  一、经营城市本质是对发展资源在整体上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
  在区位上,我市是距省会最近的地级市。但经济上以农业为主,规模上脱胎于原县级绥化市,所以在发展的节奏和步骤方面尤其要从实际出发。
  (一)发展的暂时定位。因地域和历史的原因,我市不可能成为大的中心城市,所以,应避免辐射功能的放大和引带功能的开发;农业地区发展重点在“三农”。特色种植、绿色养殖、定单农业等,应是极力倡导的正确方向,把田间变车间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把绥化变成全省粮食和特色种植(食品)的生产车间(非工厂),绥化就大有可为;作为哈尔滨周围的副中心城市,应当在后勤基地,特别是在服务上下功夫,不必追求全面发展,不争龙头只要做好产业的关键环节即可。
  (二)发展的可持续性。历史上绥化的公路、铁路就很发达,所以在交通圈上宜扩容增量,互通有无,100km的半径同样适用于我市,应当疏通物流、人流和资金流,把其它县级城市变成我市发展整体的一部分;建设上宁缺毋滥,以标准化为低线,如标准化小区、标准化市场、标准化广场等等,这些规定动作直接反映出经营城市的态度;在发展空间观上,以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为蓝本,可衍生哈绥伊、哈大绥、哈绥黑发展带(区),错位竞争,差别发展。在旅游上成线,在产品上链接,在发展上协作,实现资源共享,共同致富。
  (三)发展的特色性。纵观绥化现状,短期内打出的特色牌恐怕只有绿色。绿色非狭义的,应当是生态区式的。重点一是绿色食品,绿标多多益善;二是绿色工业,这是红线,无论是“引进”还是“地产”均不得越雷池半步。以发达著称的江南终于惊呼“金山银山永远换不来绿水青山!”我市夏季虽短,但最具竞争实力和资本的就是这块碧水蓝天,对冬季的烟尘粉尘要时刻警惕;三是绿色城市,如果城建其它方面无法、无力突破,集中力量拆墙透绿、拆违建绿、拆旧添绿、见缝插绿应当可以做到,特别是在新区、新路的建设中,尤其不能“穿上崭新的灰外套,只有绿纽扣。”致使硬化超前绿化滞后甚至后补。至少可以把市一中西和东南的现有林带改造成公园,还应尽快出台严禁建设毁树的规范性文件,因为一棵落叶乔木(胸径15cm以上)绿化功能胜于100m2草坪。
  二、经营城市主体是政府与企业,结果却是政府、企业和百姓多赢
  企业经营由“看不见的手”来运作,政府却可以在政策、人文、服务、社会上营造良好的环境,百姓则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支持政府来共同营造舒适的人居环境,可以由被动、反对步入支持、配合的良性发展轨道。
  (一)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应常抓不懈。这是长期任务不是临时机构的短期行为,只不过不同时期重点不同。其工作中心应是对内而不是对外,很难想象城市内部不规范,实行对外特殊能够成功。建设新绥化使城市增值,一是打造平安绥化,打黑除恶出真招儿;二是建立诚信绥化,从政府做起,从公平交易入手,从对待农民开始,逐一兑现承诺;三是构筑环境绥化,环境分市容、经济、文化、生活等等,几乎全赖政府营造。环境有如桃李,桃李不言,下自蹊成。
  (二)规范“动态公用事业”。重点一是车。车分出租与公交,我市的出租行业竞争激烈,尚属规范,却“面的”成灾,提档缓慢。若有高档车型应给予禁行及税费方面的照顾,优胜劣汰。公交车毛病太多,疯车与牛车现象突出,原因就是只有两家公司在低水平竞争,而且一开始就停留在跑线拉客上,不是真正的大公司式公交车,于是等候长,换乘多,出行难,导致恶性循环。拍卖公交车线路和广告权的经营模式绥化应当迅速开始;二是水。我市自来水费已经出现了收费紧张的体制性矛盾,排水还存在着随排滥接的政策真空,好在污水处理厂正在筹建。涉及千家万户,小事都是大事;三是气。就我市而言,气是指暖气和非管道燃气。燃气市、区政府办下属两大家液化气站均是保本(微利),还有小站跨区经营,非市场经济中的企业模式。具有管道煤气或天燃气的小区尚无一家。暖气多是小区锅炉,没有形成联片供热,冬季加上大小浴池、饭店、单位的烟囱林立,污染极其严重,城市急需热电厂运营与城市发展相协调。
  (三)治理“固态市政设施”。重点一是路。就我市而言,最有说服力的应当是中兴西路,修得快,质量好,埋线多还有港湾式停车位。若是中兴东路改造,除了参照此路外,因是商业街,还应当设喷泉、坐椅、花草、树木,坡道(真正无台阶)等等,有品有景,以人为本;二是房。我市今年变相集资建房又现端倪,当适时善处。好在经济适用房方兴未艾,倍受市民推崇,可商品房开发依然属沿路圈地占荒性质,没有大规模的住宅小区;三是灯。城市亮化是进步的标志,但“千路一灯”的模式使人乏味,何况我市还没有街街设灯,有灯的街破、灭、旧现象十分普遍,等等这些何谈吸引投资?
  三、经营城市操作上核心是土地,还有街道、广场、场馆功能和结构的不断优化
  经营城市的目标不必每个方面都做得更好,而是避免浪费和内耗过多;也不是让每个人都做到最优秀,更不是把最优秀的组合在一起,而是达到这个城市的整体或特色最优秀。
  (一)经营城市就要提高城市化。理论上历来有城市化标志着现代化的提法,城市化在我国就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就我市而言,城市是向南、向西发展。假如红星水库是必建工程,那么,向北也是正确方向。向南,果菜市场又将开在市内,距高速路口过近,且工业开发区也不宜在城内。向北却无障碍,且行政办公机构均往西北迁移。历史上先民均傍水而居,湖镶城、河穿城、城围湖、城跨江历来都是风景也都是发达的象征,向北发展,绥化也可以。这样宝山镇归开发区,东富自然跨入,新华乡的城市化率就会提高,必然吸引人口和企业集聚。同理,绥北路的秦家和四方台镇亦应在规划中向西发展,其他县、乡亦同理。
  (二)经营城市就是要突显城市个性。多元的世界强调独特性,万事争第一并无太多实际意义,从第一到惟一是成熟的表现,城市的个性形象需要发展战略、功能定位和规划创新。如前文所言,一个在北方绿化突出的城市是极为难得也是极具竞争力的。在路名上,诸如南二、北五路的叫法尤其没有文化特色,可是至今绥化还是因循守旧,容忍约定俗成。这种数字排列无规律感和历史感;在特色街上,“看不见的手”已然使绥化市的饮食服务业异军突起,形成规模,何不规范扶持成特色街?还有农机和花鸟鱼市场等等;在场馆上,外来人到绥化,除了办事、会友,几无可留之处。公园内低档次商业化充斥其间,商业街■如他乡县城。文人来了如今总算有个王书杯纪念馆。可绥化的特色不是没有,如亚麻、剪纸、诗词、奶牛之乡都在绥化域内,但至今也没有一个展览馆、博物馆以及象样儿的图书馆。没有个性的城市,前途是暗淡的。
  (三)经营城市就是彰显区域特色。经营城市并不局限于城市。海伦市大豆的特色种植2003年喜获成功,既分品种又分用途,但不搞区域化不可以。而我市却还以乡镇为单位甚至以村为单位种植,使本来上乘的水稻在规模经营上节节败退。农业地区不打区域品牌是失误的,而区域品牌太杂太乱是更大的失误。如庆安、绥棱部分乡镇和北林区“河夹芯子”5个乡镇的水稻在品质和质量上相差无几,前途却天壤之别,就是无龙头来带。不能排除行政区划观念在作怪,区(流)域合作当是可行的,占领市场也是能够的。在对待上级政策上,我们习惯亦步亦趋,还未学好这样就要顾左右而言他。而凡发展快的,无一不看准自己区域特色,准确地把每次国家宏观调控都当成绝好的发展空间,大步跨越发展。我市的将来是抢抓机遇时代。
  四、经营城市,高水平的规划是本,经营是标,成功在于如何落实
  规划法定,有总体和控详之分,要体现弹性和滚动性。规划是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不应在不成熟时即实施,也不应先有项目后实施。
  (一)规划是生产力也是最大的决策。经营城市规划先行,不能就事论事搞规划,也不能在难于把握中不从技术和科学的角度当好参谋。一是要做到无规划即无建设,也就没有经营城市。这里的规划不仅是指某件具体事到规划部门办手续,更不是领导的一句话;二是规划要科学超前制定,保持时序性;三是规划的执行要体现法定性,实行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实施一盘棋。
  (二)规划的编制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事前要强化定性的思考,如周边地、市、县的车为什么在绥化停留?哈市以南高速路的服务区可食可宿,不仅有免费的高档次卫生间,还有超市,遗憾绥化的圣龙阁快餐和加油站分开,西二路开通应当是亡羊补牢。以小见大,还当有更深的思考。
  (三)规划的实施应当以人为本。绥化的彩色布道板本来为城市增色不少,可是车辆随意停靠损害不小,屡禁不止。可不可以变管大家为大家管?即变罚款为奖励举报人,羊毛出在羊身上;市区主要街道无一公厕,可不可以设立免费或2角钱公厕于地下,地上做公益广告或商用,政府只出地不出资即可万事大吉等等。

 


统筹协调  加快新城区开发建设步伐
——关于黑龙江省绥化市新城区开发建设的思考

刘忠泽1 刘玉民2
(1、绥化市政府市长助理、市建设局局长;2、市建设局副局长,黑龙江 绥化 152054)

  绥化市地处黑龙江省的中南部,素有寒地黑土绿色物产基地之称。2000年6月,在原县级绥化市和绥化行政公署的基础上设立了地级市。新的绥化市规划到2020年,人口要达到50万,城区规模要达到50平方公里。通过努力,使绥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哈尔滨大都市圈的副中心城市,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信息中心,我省滨北地区重要的商贸集散中心,我国重要的寒地黑土绿色产业基地。
  如何实现规划战略目标,除了老城改造外,还必须加快新城开发建设,这已经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历史重任。按照总体规划绥化的新城区面积可以达到25-30平方公里,发展空间很广阔,为了高水平、高速度建设绥化新城区,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新城区开发建设,必须充分发挥规划的导向作用
  新城区开发建设不能盲目进行,必须以科学的规划为前提和依据。新区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体现高起点、宽视野、时代发展要求,又要体现与老城区相互协调,相互衔接,而又不失其特色。新区规划贵在于“新”,应该严格区别于老城区,区别于其它城市,有独到之处,未来的绥化新城区不一定是遍地的高楼大厦,而应该在人本思想的指导下,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构筑生态绿色之城市环境特色,形成寒地黑土物业之城市经济特色,当然不能脱离实际,还应具有较强的操作性。通过新城区规划,合理布局确定框架,让所有关心城市建设的各界人士都了解绥化未来发展的趋势、新城区的特色及各功能分区的情况,真正使规划充分发挥出指导建设、引导投资和规范行政行为的作用,体现出规划近期和远期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二、加快新城区开发建设,必须先行搞好基础设施建设
  如果把绿色、生态定为城市的灵魂,那么基础设施就是城市的筋骨、血脉和门面。新城区建设首先要把道路、给水、排水、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等设施摆上重要日程,并加快建设,形成新区基本框架。建设应采取改造完善与新建并举的方式进行,对于已形成的绥兰路、绥望路、北二西路以及西直路、西二路等要进一步改造和完善,或者是拓宽、或者是增配给排水管线、栽植行道林等,提高品位,增强景观效果。对于尚未开通的西三路、新华路、开发区规划路和相应的给排水管网等,要精心设计,配套建设,综合开发,质量标准一步到位。要本着统筹兼顾、轻重缓急的原则,合理有序地调度资金和人力、物力,在一定时期内把基础设施建设好,保证新城区的硬件真正硬起来,促进土地升值,加快人口和产业的迅速聚集。
  三、加快新城区开发建设,必须依据城市功能定位实施项目牵动
  从依托现有基础、加快开发建设的角度出发,我市新城区应以西直路以西划线,加上宝山镇新华乡东侧村屯作为规划面积。这样划定新城区区域可以西二路为中心,确定城市功能区,拉开城市框架。在功能区定位上,可将新区划分为行政办公中心、商服住宅区、文化教育中心和工业开发区四个功能分区。行政办公区可规划在绥望路以北至环城路以南、西直路以西至西二路以东,以即将建成的党政办公中心建设为牵动,引导行政机关开发建设办公楼,并规划出规模较大的行政广场。商服住宅区可规划在人口相对密集、具有一定商业基础的绥望路、绥兰路两侧,并向周边进行延伸开发,力争建成以地产特色商品批发为主的特色一条街。同时规模开发住宅小区,制定新区住宅价格优惠政策,鼓励人流向新区涌动。文化教育新区南部绥化学院一带,通过聚集各类院校,建设文化体育设施形成整体规模。工业开发区主要是在原有规模控制面积基础上,切实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企业和项目落户。新城区规划应突出“两大轴线”建设:一条是贯穿南北的西二路建筑景观与生态景观轴线;一条是中兴路向西延伸到新城区的商业文化轴线。
  在科学定位的前提下,分别实施每个项目。可以把一条街运作为一个项目,也可以把一个学校、医院或者是公园作为一个项目来运作,还可以把一个区域的若干子项目捆起来,组织各方人力、物力重点推进,统一设计、统一推介、统一建设、统一招商。根据项目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市场融资方式,哪种可行就选哪种,不拘一格。
  四、加快新城区开发建设,必须改造并创新投入机制
  新城区启动,最难的还是资金问题。需要积极调整思路、改造并创新投入机制,而且敢于投入,善于投入,形成多种渠道、多元资金共同投入的良好局面。解决资金问题,首先要看钱从哪来,然后再采取有效的形式组织调动资金。从资金来源看,主要有五大块:一是政府财力,这是比较有限的一块资金;二是民间资本,这是一块数量不少,比较分散的资金;三是金融部门的资金,这是一块不容易借贷的资金;四是国家扶持重点投放的资金,这是一块没有好项目绝不投放而且必须符合产业扶持政策的资金;五是外商的资金,这是一块以盈利为目的且依靠当地优惠政策吸引的资金。因此,创新投入机制一定要从分析资金来源入手,再研究资金往哪去的问题。我们在新区建设过程中,要敢于打破常规负债经营,善于通过市场运作把五种力量“捆起来”,“四两拨千斤”,用民间的钱办政府的事,用闲散的钱办公共的事,用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打破以往城市建设由政府包办和公共产品由事业单位无偿使用的投入管理模式。市场化的主要途径是以经济开发区为依托,以项目为载体,以运营商(项目法人)队伍为主力军,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有效服务,把多元资金聚集在一起,把城市建设项目抓起来,落到实处。
  五、加快新城区开发建设,必须建立廉洁高效善于服务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
  无论新区开发还是旧区改造,要执行好既定的方针,完成好既定的任务,关键在人。一方面要组建一个组织能力强,善于服务与决策的领导班子和一支精干的、善于打硬仗的干部队伍,另一方面要建立一套能者上庸者下不养闲人的干部管理机制。新城区可以打破老城区的框框,在用人上采取任命制与聘任制相结合,不拘一格降人才,在工资待遇上可以多劳多得,在财力分配上三年内允许新区收入用于新区,三年后再按比例分成,在机构设置上,尽可能精简,除土地、建设、工商、招商、税务等机构外,其它可以综合设置。总之,新城区领导班子必须是开拓型的,也必须有职、有责、有权,充分发“挥”统的功能。新城区的管理人员都应是业务能手,具有较强的业务技术能力和事业心,具有大局意识和配合意识,培养一支开发建设的人才队伍。
  另外,为了加快新区开发建设,还必须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创造良好的软硬环境。要在“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的思想指导下,一切为了新区,一切围绕新区,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办事节奏,增强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尽可能地关红灯,开绿灯;在利益分配上,可以牺牲短期的换取长期的,也可以牺牲局部的换取全局的,既要算经济帐,也要算政治帐、民心帐,在土地出让、税费收取、资金扶持等方面向新城区特别是新城区中的开发区(工业、科教)倾斜,一事一议,特事特办,使新城区成为重点扶持的“特区”。

 


城市建设投融资模式的选择

袁可夫
(肇东市政协 副主席、肇东市东兴建筑集团 总裁,黑龙江 肇东151100)

  在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中,经营城市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已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认同。城市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庞大的、多功能性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进行城市建设,必须坚持城市建设的市场经济法则,建立适应市场运作规律的多元化、多方位、多渠道的投融资体制。笔者结合肇东市城建工作实际,就城市建设投融资模式的选择提出“七突出”观点:
  一、突出以地生财投融资、实施政府垄断土地市场
  城市土地是城市人民政府最大的资源。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人民政府不仅具有管理城市的职能,而且还有经营城市的任务。政府垄断城市土地一级市场包括垄断城市范围内所有建设单位和个人现有土地的使用与管理(包括年租金的收缴等)和新建、扩建、改建需扩大使用土地的管理,它包括政府变集体土地为国有土地实行的建设用地“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拆迁、统一出让、统一补偿”的“五统一”制度,包括实行“五统一”后的国有土地由政府进行地块基础设施建设并增值出让给建设单位和个人。这其中,市场运作的基本规律是通过出让金收益与“五统一”支出的价值价格差来获取盈利。城市是一个最大的产业,应该由政府来管理来经营;城市土地则是最大产业中的最基础要素,也应由政府来管理来经营。这种管理与经营所得到的收益是取之于“城”,用之于“城”的,它是城市建设一笔十分可观的具有持续性来源的资金。肇东市把黄金地段的土地经营实行了公开拍卖,有实力的建筑施工企业取得了土地使用权,对黄金地段实施了综合开发,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突出招商引资投融资,吸引外资强化基础建设
  招商引资吸引外资、民资和社会闲散资金是城市建设筹资的又一渠道。它包括:①重要黄金地段的土地和房屋采取出让、转让、拍卖、租赁、合股等方式进行开发建设;②旧城或环境效果较差的地段本着“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放开进行改造建设;③以优惠的土地、税费及赋予项目冠名权等政策吸引客商。进行如道路、桥梁、给水、排水、供热、供气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行如学校、影剧院、医院、商场、文化宫、广场等公共服务项目建设,进行如住宅楼、写字楼等功能小区项目建设,进行第一、二产业项目的投资建设等;④黄金广告位和黄金广告载体的使用、经营权拍卖。按城市景观要求将黄金广告位予以拍卖,将黄金广场载体如主要干道上的交通护栏、公交站点等交由客商建设并让其享有一定年限的广告设置、使用、经营权;⑤采取出让基础设施经营权的方式,把城市基础设施推向市场,吸引外资投资建设经营。肇东市把2004年定为招商引资年,市委、市政府把14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采用新闻发布会的方式进行发布,全部项目均采用招商引资方式投入建设。
  三、突出资源开发投融资,推进基础建设市场运营
  肇东作为正在崛起的现代新兴城市,城市建设引入市场运行机制,改革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经营方式,变市政公用设施由福利服务型为经营服务型已被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民众所接受。城市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城市道路、桥梁、污水处理、供水、供气、供暖、环卫、公交、出租客运、公园、广场等。这些设施都是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保证城市居民的健康和人身安全为前提,为城市社会进步和发展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有些是纯公共设施,有些是准公共设施。在城市发展的一定阶段,除了一些纯公益性设施外,城市中的许多自身能够直接带来效益,并且能够进行投入产出良性循环的固有资产和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都可以用市场化手段进行运营应加快城市资源以及相关延伸资本的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开放城市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城市公用事业领域,鼓励、吸引更多的民间和外来资金投入到城市建设。要对城市基础设施经营项目进行科学的分类。按照“打破垄断,全面放开”的原则,做到“三个明确”:一是明确可经营性项目。对通过合理的有偿服务可收回投资,又能取得一定盈利的城市供水、供气、公交,以及城市街道、桥梁冠名等,不仅要打破限制,而且要全面推向市场,通过市场的竞争机制和经营权的转让吸引外部资金等形式进行经营;二是明确非经营性项目。对一些公益性强、全面提供无偿服务、不收费的城市道路、桥梁、休闲广场、敞开式公园等设施的建设,不仅要依靠政府的投入,而且政府应给予必要的维护资金;三是明确准经营性项目。对只投入该工程项目的初资建设,建成后交有关部门去经营运转,政府控制其价格、成本,并视情给予一定补贴的收费公园、停车场等建设项目,政府只作初次投入,日常的运转主要依靠市场运作,经营者收取适当的费用和补贴来维持。要坚持敞开城市搞建设,本着“谁投资、谁受益、谁承担风险”和“你发财、我发展”的原则,支持、鼓励和引导非政府部门、非国有机构、企业(国有、私营)和社会资金(包括民间资金)参与市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吸引民资和外资,努力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资本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样化。
  四、突出群策群力投融资,依靠共建弥补建设资金不足
  城市是一个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是生产要素集聚力最强的地方,是直接的投资环境,是大家共有的家园。仅靠哪一个部门或仅靠有限财政城建资金,是很难组织大规模的没有直接经济效益的城市道路、桥梁和绿化等建设。规划好、建设好、经营好、管理好城市,是政府的基本职能,也应当成为各部门各单位的重要职责,社会各方都有责任参与搞好建设。各部门、各单位以及社会各界都要把城市建设作为份内事,积极支持参与,实行政策聚焦,形成强大的共建合力,才能快速推进。特别是肇东市委、市政府于2002年和2003年连续开展了全民共建活动,坚持居民自修门前路,各单位、各部门集资修门前路活动,使全市人行步道板修筑一步到位。
  五、突出征及税费投融资、积极增加政府城建投入
  城市维护建设税等上述几种税费,是政府投入进行城市维护、建设、改造以及进行城区路灯建设使用的专项资金,一定要严格按政策征收到位,作为政府投入资金。一是专款专收。由税务部门代政府收取城市维护建设税,由城建规划部门代政府收取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由电力部门代政府收取电力附加费;二是专款专户。所收取的税费一定要进入财政专户,统一管理;三是专款专用。所收取的税费全额用于城市建设(包括部分人头经费)。此项资金,每年肇东财政投入300万元。
  六、突出争取扶持投融资,抢抓机遇获取城建资金
  争取上级拨款即国家和地方主管部门如部、厅、局等对城市建设项目予以支持并拨款补贴,这也是筹资的渠道。争取国内银行和亚行、世行贷款以及争取国家债券则又是筹集的渠道之一。当前,我们要抓住国家开发银行启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的良好契机,进行城市建设资金的筹措和融通,同时也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借贷、投入、管理、偿还的运作制度和信用制度。2004年,肇东市已与国家开行达成了贷款一亿元的协议,投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已基本到位,有效地缓解了城市建设资金紧张局面。
  七、突出国际惯例投融资,多种模式并存引资用资
  采用BOT、BTO、BOO等融资办法,为城市建设提供增量资金,是目前国际上较为通行的方式。BOT(建设、交还、经营)方式,即项目完全由私营公司投资建设,并根据合同,在建成后交给政府,政府再把设施出租给私营公司经营,私营公司通过收费收回投资。BTO(建设、经营、交还)方式,即项目完全由私营公司投资建设,并根据合同,在建成后的一定年限内享有使用权,并通过使用费收回投资,期限一到,则把所有权交还政府。BOO(建设、经营、享有)方式,即项目完全由私营公司投资建设,并根据合同,在建成后一定年限内享有所有权和使用权。肇东市在肇昌路建设已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与原则

李秉毅
(同济联合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研究所 所长、副教授,上海 200092)

  一、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主要有4个方面:历史研究——历史文化价值、科学研究——科学价值、发展旅游——经济价值、可持续发展。
  1、历史研究——历史文化价值
  历史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研究城市、人类发展历史,借古丰今,有利于促进城市发展。
  2、科学研究——科学价值
  历史古城、建筑、构筑物(如中国的赵州桥、都江堰,埃及的金字塔)等有很深奥的科学道理,有的甚至是现在人们还不清楚的科学理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尤其是保护凝聚了3000多年历史文化的中国历史文化遗产,对科学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3、发展旅游——经济价值,有利于更好地经营城市
  中国3000多年的历史文化丰富、美丽、迷人,吸引着中国人,更让外国人向往,是发展旅游的重要资源;是人们游憩、观光、获得美的享受的重要场所。平遥古城98年旅游收入达90万元,近年均增长率为200%多;小小的周庄(小镇),年旅游收入达2亿元,增长率也是惊人的。
  随经济水平的提高,旅游收入不断提高,旅游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不断增长。我国张掖市比日本的高山市的历史文化遗产更丰富、更有价值,然而,旅游收入占国内生产值的比例,张掖市不到10%。而日本的高山市在70%以上,以旅游为生。
  总之,历史文化遗产是有重要的意义。国家每年拿出2000万元用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丽江遭受地震时,国际上给了相当数量的捐助。
  4、可持续发展
  全球《21世纪议程》指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功在千秋,造福子孙后代。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在80年代初做平遥、周庄规划时,做了保护古城镇开辟新区的规划,并呕心沥血地奔走说服,保下了平遥古城、周庄古镇,平遥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周庄也已申报了世界文化遗产,阮仪三教授当然是保护文化遗产的大功臣。同时,当时接纳保护意见的决策者也是大功臣。
  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很丰富、很有价值。遗憾的是在经济开发中遭到了建设性的破坏。70年代的太谷等城,不亚于平遥,现在却荡然无存。福州的“三坊七巷”在旧城改造中给“改”掉了,这些十分令人心痛。专家们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在城市开发中对历史文化的建设性破坏超过了“破四旧”、“文革”。西部有“丝绸之路”。有丰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城市经营中,一定要吸取经验教训,有意识地、特别重视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延续华夏文化,造福子孙后代。
  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包括4个方面:文物古迹的保护、历史地段的保护、古城风貌特色的保护与延续、历史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1、文物古迹的保护
  文物古迹包括类别众多、零星分布的古建筑、古园林、历史遗迹、遗址、杰出人物的纪念地,还包括古木、古桥等历史构筑物。
  2、历史地段的保护
  历史地段包括文物古迹地段、历史街区。
  文物古迹地段指由文物古迹(包括遗迹)集中的地区及其周围的环境组成的地段。历史街区指保存有一定数量,一定规模的历史建构物且风貌相对完整的生活地区,该地区的整体反映某一历史时代的风貌特色,具有较高的价值。
  3、古城风貌特色的保护与延续
  古城风貌特色的保护与延续包括古城空间格局、古城自然环境、城市建筑风格三部分。
  古城空间格局:包括古城的平面布局、方位轴线、道路骨架、河网水系等。它们能反映城市的文化景观、规划布局思想、历史发展、社会文化模式。
  古城自然环境:包括城市及其郊区的重要地形、地貌、原野、与重要历史有关的山、水、花、木、原野特征。城市的自然环境与城市的景观、文化、生态紧密相联。
  城市建筑风格:包括建筑的式样、高度、体量、材料、平面布局、与周围建筑的关系等。建筑风格影响城市风貌特色。
  4、历史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
  历史传统文化主要包括传统艺术、民间工艺、民俗精华、名人轶事、传统产业等。
  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与原则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与原则主要有9个方面:
  1、原封不动的保存(冻结保存)——原真性原则
  原封不动的保存,保持历史文化的原真性。这是联合国提倡的标准。一般对文物古迹应原封不动的保存。
  2、修旧如故——谨慎修复
  对于残缺的建筑(古遗迹)修复应“整旧如故,以存其真”。《威尼斯宪章》提出了世界各国公认的2个修复原则:
  ——修复和补缺的部分必须跟原有部分形成整体,保持景观上的和谐一致,有助于恢复而不能降低它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信息价值;
  ——增添部分必须与原有部分有所区别,使人能辨别历史、当代增添物,以保持文物建筑的历史性。
  此外,加固、维护应尽可能地少,即必要性原则。
  3、慎重重建
  一些十分重要的历史建筑物因故被毁。由于它们是地方重要的特征、象征,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必要重建。重建有纪念意义。
  但是,重建必须慎重,必须经专家论证,因为重建必然失去了历史的真实性,又耗资巨大,还破坏了遗迹。在更多情况下保存残迹更有价值。
  4、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利用以不损坏遗产为前提,以续继原有使用方式、或作为博物馆、或作为参观旅游景点为佳。
  5、保持历史街区和古城的格局特征。
  6、控制建筑的高度、尺度等。
  7、保护古城环境。
  8、拿不准的旧街区应暂不拆除。
  9、做好历史文化古城和历史文化地段保护规划。

 

论城市广场的规划与建设

李秉毅
(同济联合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所 所长、副教授,上海 200092)

  [摘要] 本文论述了城市广场的规划发展、意义、布局、规模确定、广场规划建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及其经营方略,提出了广场体系的概念、合理确定广场规模的科学依据与方法,以及城市广场经营的概念。
  关键词:广场;广场规模;广场规划;广场布局
  一、中国广场的发展与现状
  中国50~70年代,城市一方面由于游行、集会频繁,另一方面由于受苏联城市规划思想的影响,十分重视城市广场的规划建设。
  80年代,由于游行、集会活动甚少,忽视了城市广场的规划建设。
  90年代后期,由于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上升到了一定的水平,国家经济水平从“温饱”上升到了“小康”,人民需要从基本的“衣食住行”上升到了“娱乐休闲”,同时,全世界也开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入环境文化时代,我国又开始重视城市广场的规划建设。
  目前,在广场建设中,美化了城市景观,提供了市民休闲活动场所,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广场的规模、广场的分布不合理等等问题,主要是城市中心广场规模过大,浪费土地,浪费投资,不能为广大人民共享;区级和小区级广场缺乏,不能为广大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因此,最近国家建设部等几个部委联合发文,暂停2公顷以上的广场的审批与建设。
  广场该不该建设?怎么建?广场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城市规划建设的热点与难点问题之一,也是城市发展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本着“既少花钱又能把城市建设好”的宗旨探讨这个问题。
  二、广场意义
  广场不仅是人民休闲、娱乐、交往、集会的场所,而且对美化城市景观、繁荣商业、提升周围房地产价值、改善交通和绿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广场建设,可以达到提升周围房地产价值,以房地产增值平衡建设改造投入,甚至赢利,美化与赢利一举两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兼收的城市经营目的。城市应该建广场,关键是应该怎么建的问题,即怎么布局、怎么规划、怎么建设的问题。
  三、广场布局
  广场是为广大市民服务的,是广大市民休闲、娱乐、交往、集会的场所。因此,广场应均匀分布在城市中。
  广场应该分等级。一个城市又划分为区,区又划分为分区,分区为又划分为街区,全市性的广场应该分布在全市中心,分区性的广场应该分布在分区中心,街区性的广场应该分布在街区中心。
  广场应该成体系。广场体系应该符合克里斯特勒的中心地体系,从街区广场到全市区广场呈金字塔形。
  城边、城外广场,居民难以接近,效益差,不合理。
  四、广场规模
  广场规模不是越大越好,大了一是浪费资金、土地,二是广场活动的人感到空旷、荒芜、冷清,甚至恐惧;也不是越小越好,小了广场活动的人就会感到拥挤、烦躁;规模大小合理才好。怎样确定广场的合理规模?主要从视觉、听觉、心理感应3方面确定人均面积。
  视觉研究表明:在视力正常的情况下,人相距小于15米(48英尺)以内能清晰地看见对方面部(如“肖像”一样);相距25~130米(80~428英尺)只能辨认对方的身体姿态;
  听觉研究表明:在典型的城市噪音条件下,小声说话在10米以内能听清楚;大声说话在21米(70英尺)以内刚刚听到。
  心理感应研究表明:在休闲活动中,人与人相距小于2米时,熟人感觉亲切,而陌生人则感觉相互干扰、不舒服;当辨认不清周围人的面孔、声音时,感觉空旷、冷清、荒芜,甚至恐惧。
  综合考虑,广场的活动人均面积下限为4平方米,上限为100平方米,人均8平方米(28平方英尺)的广场充满活力。广场面积可以根据绿化面积数量适当。
  据广场的服务范围、服务人口、人到广场活动的出游率确定广场活动人口。
  广场的服务范围有全市性的(如上海人民广场),有分区性的,有街区性的。全市性的广场的服务人口是全市人口,分区性的广场服务人口是分区,街区性的广场服务人口是街区。
  一个区域的总人口有多种活动方式,不可能全部到广场活动,只有一部分到广场活动。到广场活动的人口的比例即出游率乘以总人口即得广场活动人数。
  根据人均面积、广场活动人口确定广场规模。
  人均面积乘以广场活动人口即得广场规模。
  五、区别一般广场与交通岛、公园
  广场的特点是能够吸引大量的人流、车流,交通流量很大。
  然而,交通岛的主要特点是起交通作用,疏导交通。交通岛与广场区别很大,在交通方面是相互矛盾的。如果把交通岛做成广场,不仅不能疏导交通,反而吸引大量的交通量,产生交通问题,事与愿违。这样的情况已经出现过,城市经营中应避免再出现这样的问题。
  广场较公园开放性强,公园较广场隐蔽性强。
  六、城市总体规划中要布局好广场
  上一轮产生总体规划对城市广场考虑不够,以致在90年代后期很难找到一块可做广场的地方,要做一个广场要拆除大量的建筑。上海人民广场就因为用地紧张留下遗憾。
  城市经营恰逢第三轮城市规划开始,一定要在这一轮城市整体规划中布局好广场,为人民规划好活动空间,为城市规划好开敞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也有利于城市景观建设。
  七、搞好广场工程经营,有意识地利用广场提升周围城市资产(房地产)价值
  广场是一个很好的休闲娱乐场所,人气旺;景观为美丽,视野远旷。所以,广场周围房地产不仅商业价值大,居住价值也大。因此,要搞好广场工程经营,有意识地利用广场提升周围城市资产(房地产)价值。

 

图1  广场体系图
A——市级广场    B——区级广场
C——居住区级广场  D——小区级广场

 

中小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山东省青州市建设局
(山东 青州 262500)

  中小城市的发展在全国城市化的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居于重要地位。几十年来国家发展中小城市的政策一直没有变化。中小城市的发展思路一直是各级政府和学术界探讨的热点问题,其中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问题,往往成为探讨的焦点,也是非常值得去思考和研究的话题。两者之间用武断的结论去概括一句孰重孰轻是不可取的,更有价值的是探讨如何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达到协调一致、双赢的效果。
  一、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之间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
  全国50万人口以下的中小城市有320多个,有许多地方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有的有非常悠久的历史,甚至超一些较大的城市。各地在城市发展中如何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和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发展城市都进行了许多有价值的尝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其中也不乏令人遗憾的败笔,不是在发展城市的同时历史文化遗存受到破坏,就是没有很好地把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城市发展的某种优势条件,导致两者没有有机的和谐共鸣。主要表现在:
  1、强调经济建设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忽视历史文化遗产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历史文化遗产是悠久历史信息的载体,体现了一个城市特有的历史风貌,是吸引专家学者、游人骚客的重要因素,对招商引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盲目、片面地发展工业、商业,不重视保护和有效的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必然对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经济发展了却没有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投入足够的资金,致使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逐渐退化,甚至消失殆尽。历史文化遗产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旦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几乎不能恢复,重要的历史信息将因此而中断,以至于后人无法通过这些历史遗存去感受悠久历史的传承。这种现象在一些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深层次的问题是决策者脑子里没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2、片面地夸大历史文化遗产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制约了城市快速发展。一个城市的发展需要多种支撑,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的必要但不是充分条件。把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囿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一根支撑上,就必然导致城市发展的脆弱,经济发展的不稳定,不能抵御突如其来的经济风暴。去年“非典”疫情使得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地区的经济遭受重大影响,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多元化的经济发展,需要多种经济资源的开发。有侧重地进行各种经济资源的开发,才能给城市经济带来稳定的支撑,才能给城市的发展带来持久的动力和活力。
  3、虽然充分认识了历史文化遗产在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却没有很好地利用历史文化遗产。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没有把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作为城市发展的一部分,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投入从而不能有效地利用这些独有的财富;二是盲目开发历史文化遗产,事实上造成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甚至使历史文化遗产变得面目全非,不伦不类,成为城市发展中另一种不和谐音符。特别是一些古建筑的修复,没有科学的指导,建筑材料和作法都不能与原有的建筑协调一致,乱建乱修的痕迹到处可见,原有建筑的风格荡然无存。
  4、城市居民的城市意识和文物保护意识有待加强。有的城市投入了人力、物力去发展城市、保护文物,但居民的意识跟不上,乱贴乱画、乱设广告、乱摆小摊、乱扔垃圾的现象屡禁不止,有的地方大搞封建迷信活动,甚至盗掘文物、破坏文物成风,使城市混乱不堪,历史文化景点又脏又乱,大煞风景,严重地破坏了城市形象,甚至破坏了地方经济发展环境。
  二、解决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策略
  各地在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两方面的问题上,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措施,但总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以科学的发展观去研究两者的关系,以谨慎合理的建设方案去促进两者的共同发展。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以下策略:
  1、制订城市发展的远景规划,建立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长效机制,克服重建轻管的思维偏差,提高市民城市环境保护意识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精神文明倡导是加快城市建设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措施,必要的情况下要上升到制度和法规的高度上去管理。
  2、对本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充分摸清本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真正价值,以便更准确地制定资金投入计划,防止盲目投资带来的浪费。本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究竟有多大,还有多少潜力值得去发掘利用,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大题小做是一种对资源的浪费,小题大做则是另一种隐性的浪费。必须避免长官意志,科学地确定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开发的规模,使之达到物有所值、物尽其用的最佳效果。
  3、突出中小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特点,尽量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使本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的独有特色转化为城市发展的优势因素,从而在城市发展中张扬历史文化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发展经济,促进城市发展。有些地方思维滞后,盲目学习外国的作法或外地的作法,没有突出自己城市历史文化特色,结果是千篇一律,索然无味,必然导致繁荣一时,过而不问,缺乏吸引力。
  4、在开发、利用历史文化遗产的工作实践中,宏观上要保持历史遗存的风貌,科学地规划;微观上要在每一个环节上仔细研究,采取科学的手段,力求使文化遗产保持真实的历史面目。否则不仅没有有效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而且造成历史文化遗产无可挽回的损害。例如在一些古建筑群修复中,应充分了解这些建筑的历史,综合分析这些建筑的建筑材料和作法,使新建的东西与原有的东西浑然一体,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简单地把新建的建筑加一个亭子,加几片琉璃瓦就万事大吉的作法,是对历史文化遗产不负责任的作法。
  中小城市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归根结底是人的因素决定一切。要使两者完美结合,需要决策者的正确决策,需要建设者的科学态度,需要大众的参与和支持。在城市建设中保护好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提高城市品位,打开对外交流的窗口,加强经济建设,加快中小城市的发展,实现互相促进的战略目标。

 

现阶段我国城镇化的内涵和中小城市
区域城镇化的重点

冯 更 新
(郑州大学 城市经济研究所 所长、教授, 河南 郑州 45005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①,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全会给我们提出的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推进城镇化,是我国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途径。因此,在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认真地研究城镇化问题。
  一、现阶段我国城镇化的内涵
  城镇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城镇化的内涵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丰富的。因为,城镇是在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条件下前进的,其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内容和方式亦不断丰富和变化;随之人们对城镇的功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城镇建设的标准逐步升级,从而城镇化的内涵呈现扩大趋势。
  现阶段我国城镇化的内涵概括地说,就是乡村按照城镇发展的方向,在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中,必须实现思想意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城镇现代化水平转变。它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第一,城镇化要以民为本。因为,我们共产党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者,作为党和国家的干部应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城镇经济生活和社会活动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推进城镇化是人民群众的要求,城镇化的实现要靠人民群众创造。现阶段中国农民的造城运动充分显示出他们是城镇化的主力军。农民的造城运动是在冲破传统体制和政策束缚下形成的。它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1.5亿多农民冲破不准在农村从事非农产业的束缚,就地举办二、三产业,即邓小平誉为“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对水电、交通、电讯、金融、信息、市场等城市设施提出供给要求,农民就用自己的积累开展造城运动,积极建设小城镇,一大批小城镇迅速崛起,约有1.3 亿农民变成工人、商人,变成城镇居民。另一方面1.3亿多农民所从事的是非农产业,并没有取得相应的身份,被称为民工,但他们对城镇建设做出巨大贡献。深圳由一个边陲小镇,仅用十几年时间就变成7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这是靠移民建设的;华东连续十余年的铁路大会战、东南沿海先进的水、陆、空交通设施和网络,是靠民工来建设的;上海浦东这个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开发区,同样凝聚着大批民工劳动大军的心血。因此,民工是沿海地区建设原始积累的重要提供者;是我国城镇化的重要创造者;是开放意识、市场观念、新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传播者,也是内发展资金的供应者,归结为一句话:没有民工潮,就没有东南沿海地区的工业化、内地的新发展和全国的城镇化。
  第二,在“三个转变”中,思想意识转变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的精神前提。因为,没有现代化的城镇思想意识就没有现代化的城镇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所以,现阶段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首先必须转变乡村的小农经济思想意识,主要是转变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思想意识和因循守旧的封闭思想意识;树立和强化现代化的城镇意识、改革开放意识、市场经济意识、先进生产力意识和现代科技意识。只有这样,在我国建立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才有充分的精神准备和思想基础。这里应特别强调文明与科学。
  第三,在“三个转变”中,生产方式转变是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转变的物质基础。因为,没有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就没有确立现代化城镇意识和生活方式的物质条件。所以,现阶段在推动城镇化的过程中,必须改变乡村以手工体力为主、分散无序、粗放经营的生产方式;建立和完善以现代科技为主、规模经营、集约化的生产方式,发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经济,形成现代文明的经营方式。只有这样,现代化的城镇意识和生活方式才有可靠的物质基础。
  第四,在“三个转变”中,生活方式转变是思想意识和生产方式转变的表现和目的。因为,人们转变思想意识,建立现代化生产方式的最终目的是改变生活方式、走向共同富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以,生活方式转变就成为思想意识和生产方式转变的具体表现和目的。这就是我们推进城镇化的根本目的。农民迫切要求从农村出来进入城市,为什么?就是要摆脱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状况。
  二、我国城镇化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我们从现阶段城镇化内涵上来分析,其主要成就有三个方面:
  ⒈从城镇发展来看,从1978年到2001年,我国大中小城市的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62个;建制镇由2173个增加到20312个;在城镇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不同区域的城镇化体系,使大、中、小城市和建制镇成为不同层次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社会活动中心,城镇规模结构和城镇布局正在向合理方向发展。
  ⒉从人口城镇化率来看,从1978年到2001年,城镇人口由1.7亿人增加到4.8064亿人;它占全国人口的比重由17.9%提高到37.65%,而且在城镇人口中拥有全国绝大部分的文化、教育、科技和管理人才。他们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骨干作用。
  ⒊从经济发展来看,据统计,2000年全国工业总产出的50%、国内生产总产值的70%、国家税收的80%、第三产业增加值的85%、高等教育和科研力量的90%以上均在城市。乡镇企业发展的成效十分显著。目前全国农村社会增加值的2/3、国内生产总值的1/3、工业增加值的1/2、出口创汇的2/5、农民收入的1/3都来自乡镇企业。同时近年来已有1.5亿的农民在乡镇企业就业。但是,我国城镇化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⒈人口城镇化率较低,城镇居民的文化素质从整体水平上说不高。中小城市特别是小城镇居民基本上是小学和初中文化水平占多数,还有相当多的人是文盲。
  2.城镇布局发展不平衡,城镇体系不合理,从东、中、西部比较的差异看得明显。据统计,2001年全国共有662个城市,东部地区为293个城市,中部地区为247个城市,西部地区为122个城市;东、中、西三个地区占全国城市总数的比例分别为:44.3%、37.3%、18.4%,东部为西部的2.4倍。
  ⒊政府强化城镇意识导向鲜明,但措施不力,居民城镇意识淡薄。有些人认为:撤乡建镇,只是换个牌子,即把乡政府的牌子换成镇政府的牌子。
  ⒋市场经济生产方式在城镇已经确立,但不够发达,现代化程度参差不齐,特别是小城镇和小城市部分行业生产经营方式相当落后。
  ⒌城镇居民生活方式有很大改观,但农村生活方式痕迹明显,小康水平不充实。
  ⒍城镇经济和社会活动运行的基础条件建设成效显著,但缺乏配套,现代化水平较低。大中城市尚有交通不畅通、道路的结合部不衔接现象,甚至有些小城镇的道路还存着“风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实际情况。
  三、我国中小城市区域城镇化的重点
  根据我国城镇化的现状分析和城镇化发展的要求,现阶段我国中小城市区域城镇化的重点有两个,分述如下:
  第一个重点,从城镇化的区域结构体系来说,现阶段我国中小城市区域城镇化的重点就是发展和建设小城镇。
  现阶段我国中小城市区域城镇化把发展和建设小城镇作为重点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是由小城镇性质和地位决定的。我们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小城镇的性质和地位:小城镇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它首先是一个市场,即使建制镇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小城镇是城镇化的起点和标志,无论从国家规定的建制镇标准来看,或是从小城镇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来看,它都是趋于城市方向;小城镇是带动乡村区域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中心。这表明小城镇比乡高一个社会层次。江苏省的周庄镇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它具有水乡古镇特色。在镇内“井”字型的水巷纵横交错、碧波翠堤、古屋叠映、石桥拱月、画舟穿梭,织成一幅流动的画卷。其景观风情十分诱人。其实周庄镇只有0.4平方公里的面积,3000口人,而一年他们所收的门票费就有5000万元人民币,由此带来的相关收入是4.8亿元人民币。周庄镇展示出镇与乡的区别,也说明他们经营管理得好。第二,是由我国城镇化的现状决定的。从总体说,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低。据统计,2001年全国城市总数为662个,建制镇达到20312个,人口城镇化率为37.65%。我国大量的人口仍在农村,城镇意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水平比较滞后。与日本相比,我国城市国土密度每万平方公里是0.7座,日本则为55座。我国城市国土密度要达到日本现在水平的一半,就需要新增城市21000多个,即使把我国现有的建制镇都发展为城市也达不到日本现有的水平。第三,现在我国农村人口绝大部分都在中小城市所辖的区域内居住,大约有10亿左右的农村人口。从实际情况看,目前我国农村人口没有条件也不可能大量地转移到大城市。近十多年来,我国建制镇发展较快,在城镇化进程中它已经和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上述三点,在现阶段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我们必须把发展和建设小城镇作为重点。
  如何发展和建设小城镇呢?
  第一,更新理念,提高认识。我国在发展和建设小城镇的过程中,必须确立四种理念:一是确立“大战略”的理念。我国推进城镇化,要以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思想为指导,把发展和建设小城镇作为实现城镇化起点;二是确立以民为本的理念。人民群众特别农民是推动小城镇发展和建设最主要的能动因素,城镇化则是为人民群众的发展和生存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三是确立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理念。城镇化的进程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不能超越经济发展的阶段和水平。在撤乡建镇的过程中,要紧紧抓住发展生产力这个关键,为小城镇的全面建设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四是确立按市场方式运作的理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小城镇发展和建设应当按市场方式运作,要把城镇置于市场经营之中。现在我国诸多的城镇在城建方面已取得了不花财政或少花财政的钱的先进经验。
  第二,统筹规划,持续发展。我国实施城镇化战略必须坚持统筹规划,对小城镇的基本要求是:小城镇规划一定要与中小城市的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有机结合,以战略统帅规划,其规划应当成为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服从总体规划;我们要吸取把城镇建设规划仅仅作为一个政绩的观念的历史教训。过去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有诸多城镇都是历届政府展宏图,而在实现宏图中却留下不少问题,并造成巨大浪费。如张家界追求现代化建筑的问题,就是一个教训。小城镇规划要做到历届政府同绘“一张蓝图”,使规划具有持续性,在实践上要分步实施、有序推进,整体稳定、局部完善;小城镇规划要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使经济效益、生态平衡、社会进步在城镇化进程中得以统一。
  第三,扩大内涵,实现“三个转变”。小城镇建设必须以提高质量为前提,把升高城镇素质(特别是居民的素质)和完善城镇功能放在首位,认真实现思想意识转变、生产方式转变和生活方式转变,坚持走不断扩大城镇化内涵的道路。实现上述“三个转变”是现阶段我国城镇化的实质。河南省新乡市七里营镇刘庄发展的实际情况表明,他们已变成为具有先进的思想意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城镇化村庄。
  第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镇运行物质条件。基础设施是小城镇生产、生活运行的物质基础,是加快小城镇改革开放和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基本条件。因此,必须强化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基础设施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其重点:一是提高小城镇供水能力。要实行节流与开源并举、治污为本的可持续方针,提高水源利用效率,把节水放在首位;二是创建小城镇的方便、畅通、安全的城镇交通体系。这个交通体系要以完善城镇公路网络密度为重点,杜绝盲目贪大求洋的做法;三是构造小城镇现代化信息网络。小城镇要以实现信息化为目标,以通信网络建设为重点,把小城镇的运行纳入信息高速公路的轨道;四是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小城镇必须健全灾情监测预报、防治和紧急救援体系,防灾工程要切实保证质量,以提高小城镇的防灾能力、应急能力和救灾能力。
  第五,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在这方面,现阶段小城镇主要是:⑴构建城镇社区组织体系,主要是调整小城镇的社会组织结构,引导居民集中定居,要创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人居安全、生活方便、人际关系和谐的新社区;⑵培育劳动力市场,主要是坚持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方针,逐步形成城乡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特别要注意引导和组织农村外出务工的有序流动。河南省常年外出务工的农民是1500万人,做好引导和组织工作意义重大;⑶完善用地制度,主要是坚持节约土地、保护耕地、促进小城镇发展的原则,规范土地市场行为,特别是政府职能部门要管好土地一级垄断市场;⑷建立新的投资融资体制,主要是按照市场化方向深化改革,逐步形成小城镇建设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和机制;⑸调整小城镇设置标准,主要是根据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要求,修订现行的建镇标准,扩大小城镇的内涵,增强城镇的功能,提高规模效应。
  第六,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现在小城镇发展和建设的模式严重存在着格局单一,形象趋同。这种状况影响着小城镇功能的完善和作用,必须予以改变。为此,各地在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应当从镇情出发,因地制宜,以创新模式的要求,建设形象新颖、各具特色的现代化的小城镇。因此,发展和建设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关键在于创新。浙江省东阳市横店镇1986年2800元起家,他们经过创办影视城和国际农民旅游节及其他产业,现在发展为年收入高达到三亿元以上的名镇。
  第二个重点,从城镇化的内涵来说,现阶段我国中小城市区域城镇化的重点是发展先进生产力。
  ⒈为什么现阶段推进中小城市区域城镇化要把发展先进生产力作为重点?因为,我国农民在现阶段基本上都居住在中小城市区域,他们的生产方式是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落后生产方式,生产力水平低,与城市相比尚处于贫困的生活状态,而我国现阶段推进城镇化的任务和目的就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发展先进生产力。这就是要贯彻城镇化以民为本的战略思想。
  ⒉先进生产力的特点
  在当代,先进的生产力就是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生产力。它的特点有四个:
  第一,以高科技为先导,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内容。从世界的全局来看,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2000年7月22日在日本举行有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和俄罗斯等八国领导人参加的首脑会议,发表了建设全球信息化社会的《全球信息社会冲绳宪章》。宪章指出,信息通讯技术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最强有力”的动力,它的革命性不仅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而且正在迅速地成为世界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它所引发的经济与社会变革的实质就是促进个人和社会更有效地运用知识和智慧,从而使人们得到全面发展和充分发挥其潜力,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标志着人类经济发展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纵观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每一种基本经济形态的生产力都有其特定的核心技术、基本产品、主要交易方式和空间形式作为支撑。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核心的科学技术是信息技术。现在支撑信息技术的自然科学理论基础,主要是电子科学、计算机科学、网络科学、软件科学、新材料学等学科。基本的产品是各种表意的数字符号及其硬件载体。其要交易方式是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其经济依托的空间形式就是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城乡统一市场。在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资源是人才,最宝贵的财富是知识。人们主要靠知识赚钱。现代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消耗比工业经济时代大为减少。为什么?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人们的需要迅速扩大,除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外,更多地追求是精神、文化和知识的需求;另一方面,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的发展改变着人类获得物质的方式,使人们获得物质更为方便、容易、便宜和迅速。北大方正的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的产生和应用,它淘汰了铅字,使全国的印刷业告别对铅与火这些自然资源的需求,同时结束了铅和火对环境的污染。它实现了国家对印刷业全行业的革命性改造,为社会创造了极大的效益。在此我们必须指出:知识经济是在传统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知识经济的发展并不是简单地否定传统经济,不能完全脱离传统经济,而是通过高新技术实现跨越式的发展,相互渗透的发展。同时,还应当认识到我们所讲的先进生产力的水平和特征是从总体上说的,是按经济时代划分上说的。但是,在实践中各个国家和地区,由于各自的主观条件和环境不同,发展极不平衡,即使从一个经济时代进入另一个经济时代也不会整齐划一。
  第二,电子商务是现代先进生产力运营的主要手段。金融是市场经济最重要的工具,市场经济的运行完全依靠货币作媒介;信用卡的广泛应用,以电子货币替代一般的货币,数字本身就变成一种重要的工具,从而电子金融系统和电子商务就成为现代先进生产力运营的主要手段。电子商务的实质是企业经营各环节的信息化过程,也是运用创新的手段和条件对旧的工作流程进行变革的过程。在当代的社会实践中,高新技术不仅改造了传统印刷产业的生产过程和生产要素,而且使印刷、出版、发行密切结合,从作者、出版社、发行商到读者,实现整个出版与商务过程的联动,提供崭新的服务,实现价值的增加。同时,使出版业符合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他们出版的每一期杂志,就能在封面上分别印上每个订户的地址和姓名,这样就不用进行包装,邮局发行就会节约成本和费用,并缩短从作者到读者运行的时间。
  第三,现代先进生产力作用的范围是全球化。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主要国家之间的经济是互动的,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与运行会影响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甚至整个世界的这种变化会在瞬间发生。在这样的条件下,不仅产品的市场超越一个国家的范围,而且生产力资源的配置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并推动着生产过程国际化、技术创新国际化。在当代诸多产品不是由一国生产的,而由多国协作生产。有些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需要国际间的合作才能完成。一个企业通过信息高速公路就能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经营活动,其资本、管理、人才、技术等各项生产要素可以来自世界各地,并运用电子商务与供应商、代理商、顾客及贸易伙伴建立合作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趋于全球化。
  中小城市怎样才能发展先进生产力呢?
  第一,学习和应用科学技术。为此,中小城市的干部和群众必须确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深刻认识现代科学技术在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活提高诸方面的革命性作用,提高学习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自觉性和水平,建立鼓励科学技术创新的机制,增强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内在动力和创新能力。
  第二,深化体制改革,为发展先进生产力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在这里,中小城市最主要的是抓住三点:一是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城乡统筹发展,逐步消除城乡经济和社会的“二元结构”及体制,让农民理直气壮地进城务工、经商、办厂、上学和应聘干部,形成整个社会生产过程城乡协调一致、城乡居民平等竞争的社会环境;二是制定和落实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在这个过程中,应当特别要注意从市情镇情出发,抓住重点项目,真正做到既能保证外来投资者获得合法的经济利益,又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们的中小城市应当学习浙江省义乌市招商引资创办小商品市场的经验。三是精减机构,压缩官职。目前财政供养人员与总人口之比是:全国平均水平为1:28。经济越是落后,财政供养人口越多:山西省大宁县官与民的比例为1:13。更有甚者,陕西省黄龙县是9个农民供养一个干部。官多车多,全国仅行政干部的“官车”费用,一年就是4000多亿人民币。实际情况表明,党政机构必须精减和改革。
  第三,为发展先进生产力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现阶段中小城市发展先进的生产力,从物质基础方面说,有两个突出问题必须解决:一是基础设施。其中最主要的是水、电和交通问题。这三个条件对生产要素流动的速度和保质至关重要;二是劳动者的社会保障问题。当前为了调动城乡劳动者发展先进生产力的积极性,必须建立和完善城乡劳动者协调一致的社会保障体制,为社会保障提供一个可靠的物质基础,认真落实劳动者的劳动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目前,浙江省和广东省已全面启动城乡协调一致的劳动者社会保障政策。
  第四,切实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这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一个关键。农民是推进中小城市区域城镇化的主力军。现阶段我国城镇化需要一大批具备一定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的劳动者。但是,目前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比较差。其主要原因是农村的学历教育水平低。据统计资料显示,2001年,文盲和半文盲占农村劳动力的8.1%,小学文化程度占32.2%,初中文化程度占48.1%,即我国88%的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的程度均在初中及初中以下。在大量进城务工的农村人口中,有些民工连路标都不认识,合同更看不懂。这些民工不仅劳动报酬低,而且难以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利和利益。目前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尚处于普及初等教育阶段。同时,农村缺乏专门的职业技术培训。在农村劳动力中,拥有专业技术职称、受过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人员仅占8.1%;农村每万人中只有大学生0.87人,农业技术人员仅为万分之一左右。这种情况表明,要加速中小城市区域城镇化的进程,就必须把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放在重要位置上,切实提高农民的文化科学素质,以适应转变生产方式的要求。

 


论我国现阶段经营城市的理念和实践

冯更新
(郑州大学 城市经济研究所 所长、教授,河南 郑州 450052)

  一、经营城市的内涵
  所谓经营城市,就是城市政府作为市场主体,以人为本,把城市资源、城市资产和城市资本推向市场,运用市场机制增强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结构、平衡城市生态环境,使城市经济生活和社会活动得以有序、有效地健康运行。具体地说,经营城市的内涵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经营城市的主体是城市政府。它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运作方式来经营城市。在经营城市过程中,城市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宏观调控。
  2.经营城市必须以人为本。经营城市的目的是为人们优化城市生存环境和改善生活方式,并由此引发公众参与经营城市的积极性。
  3.经营城市要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经济是推进城市化的基础。在经营城市的各项事业中,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以发展经济为中心。
  4.经营城市要以提高效益为前提。追求效益是经营城市的直接目的。城市政府在经营城市的过程中,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出发点运作城市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
  5.经营城市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城市政府应从整体上以战略眼光规划经营城市的范围和系列行为。优化城市结构,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增强城市发展的后劲。
  二、经营城市的必然性与可能性
  1.经营城市的必然性
  经营城市的理念近年来在我国城市管理的实践中人们已经达成共识,这并不是偶然的。首先,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已基本确立,社会主义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已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从而城市作为最大的一份国有资产,也必然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进行经营,达到保值增值的效果。其次,它是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按照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多数国家城市化的水平在30%至70%之间,城市化处于加速发展阶段。日本在1947年到1975年的工业化加速阶段,城市化水平从28%提高到75%,平均每年提高1.67个百分点;韩国在1960年到1981年的工业化加速阶段,城市化水平从28%提高到56%,平均每年提高1.33个百分点。在我国,综合分析思想意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城市化转变,及其相应的人均收入、工业化、产业结构、就业构成、流动人口等因素的变化,目前我国己进入城市化加速阶段。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地把握这个发展阶段,适应客观规律和发展趋势,积极稳妥地推进经营城市活动,进一步提高城市化的水平。其三,它是解决城市新问题的客观要求。城市发展中所出现的新问题需要通过提高经营城市的水平去解决。目前我国城市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城市发展趋同较为严重。在城市快速发展中,尤其是中小城市的发展,表现在城市形态、产业结构、建设方式的趋同化较为突出,重复建设严重,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和资金的浪费。城市的个性和特色淡化。二是城市结构不合理。50多年来我国城市得到较快的发展,但东中西部发展很不平衡,城市结构亦不合理。东部各类城市及小城镇都比较发达,基本上形成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网络体系。中部地区中小城市得到很大发展,但在区域经济中具备中心地位的大城市与特大城市较少;而西部地区大中城市多数处在省会。三是在城市发展中“大而全、小而全”的思想严重,缺乏区域分工协作和全局观念。如某地区在不足500平方公里范围内,各个城市都设有机场。其结果导致效益低下,土地资源严重浪费。还有一部分城市处于产业基础薄弱、功能不完善、基础设施落后、环境污染严重、生产要素集聚、辐射和带动力不强的状况。这些问题都迫切要求通过提升经营城市的水平来解决。
  2.经营城市的可能性
  在我国现阶段经营城市不仅具有必然性,而且具有可能性。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市已经成为可经营的最大的一份国有资产。目前,全国工业总产出的50%、国内生产总值的70%、国家税收的80%、第三产业增加值的85%、高等教育和科研力量的90%以上均集中在城市。这份最大的国有资产已经成为经营城市的雄厚物质基础。二是城市政府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建设和管理城市的经验与知识,更主要的是在领导层已培养和涌现出一大批能够运用市场经济规律经营城市的优秀干部,从而使经营城市具备了较好的条件。
  三、经营城市的基本思想
  1.科学规划,持续发展。科学规划是经营城市的前提。科学规划的基本要求是:城镇化规划一定要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有机结合,以战略统帅规划,其规划应当成为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镇化的规划要做到历届政府同绘“一张蓝图”,使规划具有持续性,在实践上要分步实施、有序推进;城镇化规划要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使经济效益、生态平衡、社会进步在经营城市的进程中得以统一;城镇化的局部规划或地方规划必须服从整体规划,局部规划或地方规划只是整体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个前提下,才能使经营城市的活动按照规划有序地持续发展。
  2.盘活资产,保值增值。城市资本运营的对象就是城市的存量资产和增量资产。盘活存量资产,带动和支配增量资产,从一定程度上说是解决城市建设资金短缺的主要途径。城市资产从其存在方式来说可分为两种:一是城市有形资产。它主要由城市土地、城市建筑物和其他城市物质产品构成。其中最主要的是城市土地,土地是城市整个经济和社会活动有序发展的最基本的载体,也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城市土地属国家所有,国家依法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因此,城市政府作为城市土地所有者的代表,它具有管理和经营城市国有土地的职能,并在行使其职能过程中实现土地资本效益的最大化。其次,是城市基础设施,即市政公用基础设施,诸如公路、桥梁、园林等。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健康运行的基本物质条件。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从总体上来说发展速度较快,但仍滞后于城市化的要求,处于短缺和简陋状态。世界银行在以“为发展提供基础设施”为主题的报告中,对不发达国家基础设施普遍简陋、投资效率低下状况提出了研究建议,最主要的就是引入竞争机制和商品化经营。二是城市无形资产。城市无形资产主要由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城市品牌及城市有形资产衍生和派生的无形资产构成。从一定意义上说,无形资产是推动城市进步的精神和灵魂,在导向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与丰富居民生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现阶段我国经营城市的核心就是科学利用、合理配置、优化整合城市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以市场经济运行方式追求最佳效益。近年来,在我国经营城市的实践中,无论是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还是其他大中城市的存量资产不仅已经和正在盘活,而且其增量成效显著,使城市建设资金等诸多问题得到一定解决,并把城市化和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3.深化改革,创新机制。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城市资产的经营和管理一般都采取国有国营的垄断经营方式,使得城市资产运营既没有内在的激励机制,又没有外在的竞争压力,加之定价不合理,导致城市资产运营效率低下,甚至流失。因此,经营城市的深化改革关键在于打破政府垄断。在经营城市过程中,我们应坚持创新思路,与时俱进,把握政府这个经营城市主体的特殊性。当政府作为市场主体把城市作为一个企业来经营并参与竞争时,它必须严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其行为在根本上应当与其他市场主体一致;同时政府又是市场经济的组织者和竞争环境的创造者,它还要注意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超越自己作为市场主体的角色,认真履行其宏观调控和公共服务的职能。这样,城市政府就必须通过制度创新把自己的特殊地位加以界定,使其市场行为与非市场行为有机的统一起来。为此,第一,城市政府要通过组建城市投资公司等企业来实现经营城市行为企业化,在城市管理中引入市场机制,通过企业平等竞争,真正做到“谁投资,谁建设,谁经营,谁受益。”第二,市政府要通过转变职能为经营城市开拓市场和创造良好的环境,在执行公共管理职能中必须突出服务城市建设、服务城市居民,以人为本的理念。第三,城市政府要通过创新制度来健全市场机制,认真研究经营城市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从实际出发,切实把政府行为的着力点放在提高城市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上,使经营城市真正纳入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的轨道上。
  4.探索模式,理顺关系。经营城市要积极探索对市政设施在投融资、建设、使用、维护等全过程的体制创新,实现从政府投资行为到企业经营行为的转变,才能产生的新模式。为此,一应深化城市公用事业的改革,坚持积极探索、稳步推进“行业管、社会办”的原则,在管住管网和线路的前提下,引入竞争机制,促进公用事业的发展,并区分不同类型,实施分类指导。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原则,积极创造条件,通过独立改制、引资改制、切块改制等形式,逐步对供水、供气、供热行业进行公司改造;市政维修、园林、环卫等事业单位改组为公司,均实行有偿服务。二应积极开展市政设施的资产化经营。在这个过程中,可选择试点项目,由政府拨出必要的启动资金给一资产经营公司,由其向国内外融资完成建设。当项目建设进展到一定程度时,该公司即可转让部分股权,套现资金,用此现金又可开工建设另一市政工程项目;进一步扩大市政公用设施有偿使用、有偿服务的范围,转让部分市政设施经营权,推行有偿使用;把市政公用设施上的广告权,路、街、桥等设施的冠名权推向市场,进行拍卖;积极在广告权出让、集中供热及供气、园林绿化建设、环卫设施建设、旅游文化区建设诸方面实施招商引资。三是建立和健全政府对市政设施建设和经营的监督制度和管理制度。其制度主要是明确政府对市政工程管理的职责范围,按工程建设分阶段管理,做到各司其职;按市政建设与经营程序,协调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管理权限,从而理顺经营城市的各种关系,以避免管理权限出现重叠或脱钩现象。
  5.塑造品牌,形成特色。通过经营城市塑造城市品牌、在经营城市中更好地利用城市品牌、培育品牌城市,是经营城市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品牌对于一个城市的重要性是不可估计的。塑造城市品牌己成为众多城市发展的重要取向。但城市品牌和品牌城市不是一回事。一个城市可以有众多品牌,但这个城市不一定是一个品牌城市。两者的差异在于,前者的城市只是一个品牌组合体,而后者的城市则已具备自己的灵魂和鲜明的外在个性和特色。在经营城市的实践中,促进城市品牌到品牌城市的升级,最根本的是要培育和保护城市特色,为品牌城市的塑造打好基础。其次是要整合现有各类品牌资源,使之符合城市的总体特色,有利于城市总体形象的塑造。同时,要以品牌城市为核心,对品牌进行适当的包装和推介,开发“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新品牌,不断丰富其文化内涵,形成持久的影响力。
  四、经营城市的对策
  1.提高对城市本质的认识。长期以来,我们只是把城市看作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而忽视了城市最本质的东西,即城市是一个经济主体和资源实体,这是城市能够成为一定地域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的物质基础。其一,城市是先进生产力聚集的区域。城市发展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自社会分工出现城市和乡村二元结构后,城市在人类文明发展方面始终领先于乡村,无论是欧洲中世纪产生的城市国家,还是我国上古时代的都城,其经济发展同样是政治中心赖以形成的基础因素。在当代,城市相对于农村具有更大的优势,它总是能够以舒适的生活条件和丰富的文化娱乐方式吸引生产和人口的高度集中,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出,以较短的时间组织大规模的商品流通,以多种多样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和技术、信息、设备等支援乡村生产建设,从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城市是先进生产和文化的集散地。其二,城市具有配置各种资源、发挥不同资源优势的功能。它主要表现在:对城市空间资源的配置,主要是利用繁华街区、重点建筑物、主要桥梁等上空实行广告使用权的开发;对物质资源的配置,主要是城市土地资源、工业设备、原材料及自然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使城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对城市基础设施的配置,主要是城市道路、桥梁、水、电、气、热、公园等设施合理配置,可以增强自身的功能;对信息资源的配置,主要通过城市众多的信息传播载体,使各种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并转化为经济因素;对消费资源的配置,主要优化市场结构,扩大消费市场,增强消费能力。正是由于城市拥有多种资源,并可以配置资源,它才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其三,城市具有资本积累和资本增值的能力。城市是一个巨大的经济载体,为多种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提供运营发展的基础条件,通过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手段引导和保护资本的健康发展。同时,作为一个经济载体,城市必须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既扩展增量,扩大城市规模,又经营各种资源,发挥存量作用,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上述表明,从认识上搞清城市的经济主体本质,是城市政府实施经营城市活动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前提。
  2.实施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经营城市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以市场方式运作,其关键在于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我们可从四个方面认识:一是增强政府活力和效率的需要。政府是一种自然垄断性组织,垄断条件下任何组织都可能导致低效率,因此,只有引入创新、激励和竞争精神,才能提高效率。二是引入高新技术的需要。信息化进展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大大促进了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并要求加速实现政府经济管理的制度创新。三是澄清政治经济发展中具体问题的需要。在经营城市实践中要求政府通过制度创新,不断地解决经营城市的实际问题。特别在公共产品供给方面,要区分“政府提供”与“政府生产”这两个概念。政府建立企业,直接组织,进行指挥生产经营活动,是政府生产的概念;政府经济资助、授予经营权、政府采购等活动,是政府提供。现在具有规模经济性的自然垄断产品即大部分基础设施和一部分公共服务行业,可以通过政府提供方式来进行调控。这是经济观念上的创新。四是加入WTO后政府改制的需要。加入WTO对我国的政府管理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要尽快根据世贸组织的规则来创新行政管理制度,改进相关的政策措施;要落实中央关于减少行政审批的决议,凡是没有法律法规依据和不应由政府直接管理的审批事项应一律取消;要培育和健全社会中介组织,促使它们规范运作,健康发展,成为承担政府管理社会服务的具体组织者和市场竞争秩序维护者;要根据WTO透明度原则的要求,向社会公开政策、法规,实现政府制度有价值的创新。同时在其创新过程中我们应当特别注意政府作为资产所有者管理的权力与作为社会管理者的权力必须加以区分与界定,即实行“政资分开”。“政资分开”,有助于政企分开,政府将更准确地把握领导方式,在领导国有企业的改革资本重组时,城市政府是国有资产出资者身份而不是以政府领导人身份出现的。“政资分开”,有助于对政府作用做出一个有根据的界定,既便于政府操作,提高效率,减弱行政干预,又不放弃政府的责任和权利。“政资分开”本身就是约束政府各级领导滥用权力、防止政府官员与国有资产直接交流,防止腐败的产生。从而使政府管理体制创新始终围绕着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国力、经济主体服务于民众这一正确方向推进。
  3.合理配置城市经济要素。经营城市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合理配置城市经济要素。为此,在当前要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在小城市和小城镇要突出解决好农民“离土不离乡”的问题。城市政府要注重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各种服务,吸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乡镇企业在市区集中布局,发展农副产品市场和加工业,形成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和农业信息、技术服务中心。在中心城市郊区可适当调减粮食种植面积,重点发展占地少、效益高的外向型、都市型的生态农业,建立优质农副产品出口基地,率先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二是加快传统工业的改组改造,要突破发展城市就是发展工业、建设工业基地的传统观念。为此,一方面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和为中心城市配套的工业,积极吸收中心城市转移出来的加工业。中心城市要在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水平的基础上,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附加值高和就业容量大的制造业及其他都市型工业,逐步淘汰城市中心区污染重、占地多的工业,因地制宜地发展替代产业,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要把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作为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着力点,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拓宽领域,提高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中心城市周边地区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重视围绕大城市的需要,发展休闲服务、住宅和文化娱乐等服务业。中心城市要在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加快改造传统服务业,重点发展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物资配送、专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以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4.优化城市环境。按照国际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要求,城市综合竞争力必须考虑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包括人口)、生态子系统(包括资源与环境)三者的集成和匹配。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相比,城市环境日趋重要。在发达国家的各大城市都先后提出21世纪建设生态型城市或环保型城市的战略目标。在这种启示下,我国应主动走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道路。我们知道,城市环境主要包含生态环境、文态环境、社区环境,这三个层次的管理是缺一不可的。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城市的生存与发展,是城市环境管理的首要任务。而文态环境是城市个性和特色的具体体现,城市建筑要体现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城市文态环境的管理也是城市管理的重要方面。社区是人与人交往和感性融合的纽带和基础,与社会安定团结紧密相连,社区环境的管理是社会稳定器。因此,城市环境的管理,对城市持续发展、城市形象的塑造,社会安定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优化城市环境。

 


抢抓机遇  开拓进取
推动城镇建设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巩义市人民政府
(河南 巩义 451200)

  河南省巩义市地处省会郑州和古都洛阳之间,是历史文化名人杜甫和豫剧大师常香玉的故乡,属典型浅山丘陵地区。国土面积1041平方公里,辖16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290个行政村,人口79万,是河南省首批城镇化发展重点县市,经济综合实力连续十二年位居河南省榜首,连续六届跻身全国百强县(市)之列,在郑州城市经济圈和欧亚大陆桥经济带中,占据着显著位置。近年来,我市围绕经济抓城建,抓好城建促经济,城镇化进程取得了长足发展。现将基本情况和工作体会汇报如下:
  一、我市城镇化的基本情况
  巩义自1991年撤县建市以来,城镇化进程经历了起步阶段、带动阶段、发展阶段三个重要时期。
  起步阶段 1993年,我市实施了小城镇带动战略,全市各镇掀起了以水、电、路、通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高潮,促成了我市城镇化以及经济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大量农村人口走进了企业,走向了城镇。与此同时,全市从城市规划到镇村规划进行了第一轮编制工作。
  带动阶段 1997年以来,我市被定为全国9个乡村城市化试点县(市)之一,及时实施了工业带动战略,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以产业为支撑,大搞城镇化建设。每年用于城镇建设的投资基本保持在4个亿以上,涌现出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全市有国家级明星镇2个(孝义、北山口),国家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实验镇、示范镇3个(小关、竹林、米河),国家级卫生镇3个(北山口、竹林、小关),竹林镇被定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获得了中国首届“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和联合国迪拜人居环境范例奖。
  发展阶段 2001年以来,我们抓住巩义被列为全省首批26个城镇化发展重点县市的契机,作出了“市区与小城镇齐头并进,拉大城市框架,发展新区,搞活老区”的方针,使我市城镇化步入了科学、协调、快速发展的时期。修编了《巩义市城镇化发展规划》和《巩义市区总体规划》及东区起步区详规、绿地系统、交通系统、供电系统等专项规划,依据规划,科学发展。在发展中注重三个协调:注重城镇化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注重市区与小城镇的协调发展;注重与园林绿化、文明城市、生态环境和公益事业的协调发展。仅2003年,完成城镇建设投资13.2亿元。高标准完成了老区15.5公里的道路改造,继新区9.7公里老四路竣工通车后,又启动了全长7.2公里长新四路建设;架通了连接新老城区的陇海大桥,启动了新老城区的生态轴——石河道治理工程;巩义新区又有10幢以上大型建筑依次开工。完成了乡级及乡级以上道路建设改造36公里,目前在建66.3公里。全市各镇积极实施“六个一”工程,仅2003年新修村级道路300多公里,新建游园10个,新增绿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新建农民住宅小区5个,特别是沿310国道的7个镇,乘借创建百里文明长廊的东风,大搞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全市小城镇呈现出了净、齐、绿、亮、美、畅的新局面。
  目前,全市城镇化主要指标达到:建成区面积16.8平方公里,市区人口23万人,市区道路60公里,自来水普及率100%,燃气普及率50%以上,百人拥有电话80部以上,人均绿地面积5.5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23.2平方米。2003年,全市GDP达到156亿元,财政收入全口径突破1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1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43元,城镇化率51.3%。
  二、我们的工作重点及主要做法
  1、政策引路,强化领导,提高城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首位度
  市委、市政府将城镇化列为头号工程,成立了巩义市加快城镇化进程领导组,由市委书记担任政委,市长任组长,四大班子领导及各镇镇长和有关局委负责人为成员,统一指导协调全市的城镇化工作。制定了《巩义市加快城镇化进程工作实施方案》、《巩义市小城镇建设工作意见》,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意见》,对今后五年的城镇化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每年召开一次市、镇、村三级干部参加的加快城镇化进程工作会议,定期组织有关局委、镇主要领导到广东、浙江等城镇化工作先进地区参观学习,使广大干群开阔了眼界,坚定了信心,理清了思路,明确了方向。我们制定了《巩义市小城镇建设考核办法》,把城镇化工作细化、量化,今年,又确定了100项城镇建设项目,列入各镇和有关局委的年度责任目标,严格进行考核和奖惩。每季度组织一次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进行督查调研,使我市的城镇化工作步入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
  2、实施工业带动战略,为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
  巩义作为以工业起步、靠工业发家的城市,城镇化进程也必须以工业为支撑,以工业化促进城镇化的进一步提速。为此,我们积极采取措施,力求把工业做大、做强:首先,加大了企业改制工作力度,使市、镇、村三级企业改制面分别达到了95%、85%、65%,加快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使民营企业上缴税金占全市财政收入的40%,其中,鑫旺、明泰等9家企业跻身河南省非公有制工业企业100强;其次,我们重点扶持了30家骨干企业,实行了扶优扶强政策,为龙头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强力推进项目建设,仅2003年就新上亿元项目8个,百万元项目228个,全年完成项目投资34.6亿元;三是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与各类科研院所实施合作,其中,4个新产品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煤炭电力、耐火材料、化工化纤、金属冶炼、机械设备、水泥建材及电线电缆七大支柱产业。2003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111.6亿元,同比增长24.6%。工业经济持续增长,产业优势全面提升,为我市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3、实施“三个集中”战略,全面提升城镇化水平
  去年,我市提出了创新发展模式,推行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三个集中”发展思路,是我市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通过对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工业资源科学整合,拓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为巩义城镇化发展制定的一个总体原则和努力方向。我们召集相关单位及专家学者,综合分析巩义及各镇实际,研究制定了巩义市“三个集中”总体规划,对园区的位置、数量、性质,人口转移、转变的数量和方向,土地规模经营的位置、管理等实施模式和奋斗目标,进行了详细规划。在规划中,重点突出工业园区的规划,坚决突破体制障碍,以完善的设施和宽松的环境,引导企业入园进区,实现规模经营,集约发展,为下一步人口向城镇集中和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奠定了产业基础。适当调整城镇布局,放宽农业人口落户城镇的准入条件,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就业保障体系,使大量农村人口从传统农业中脱离出来,最大化转为城镇居民,从而整合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三个集中”的逐步推进,为巩义城镇化进程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更大空间。经初步实践,我们感到,“三个集中”是城镇化走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的确是我市城镇化发展的总开关、助推器。
  4、实行“三高”方针,加快城镇建设步伐
  高起点规划。规划是城镇建设的龙头,规划上的节约是最大的浪费,规划上的落后是最大的落后。我们委托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对《巩义市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把巩义市发展目标定位为中等规模城市,规划面积109平方公里,建设用地48平方公里,人口规模45万。规划的城市性质为:历史文化名城,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现代化工业、旅游城市。确立了巩义“一城两区四组团三个副中心”的城市体系。在镇域规划、村庄规划和多项专业规划,都是按照“高起点、高水平、聘请大院名家”的原则,尤其是东区行政区2平方公里的详细规划,首先采取在全国公开招标,最终天津大学规划设计院编制了该项规划,并参与了多项单体工程的设计。
  高标准建设。一是建设队伍资质标准高。我们面向全国,考察企业,优中挑优,强中选强,中建七局、黄河水利工程局、省建一公司等高资质企业先后进入巩义参与建设。二是单项工程设计标准高。在东区8条干道和3条旧城改造道路,红线宽度都在50米以上,各种管线一次性敷设入地。在城市道路中铺设盲道,这在全省县级市中是第一次;连接新老城区的陇海路和新兴路跨石河道特大桥,跨度之大,标准之高,在河南县级市中尚属首例。三是工程质量等级高。所有的市政大型工程,我们全部聘用省级以上的监理队伍,现场监理,严把工程质量关。连年来,多项工程荣获国家级、省级建筑奖项。
  高效能管理。我们一是大力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强化建筑市场管理,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建筑市场主体及从业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对投资额在50万元以上的所有工程全部采用招投标方式,严禁直接发包和转手分包的行为,确保建筑市场安全文明,健康有序。二是强化城镇管理,市镇两级都成立了城建综合执法队和清洁环卫队,严格查处违法建设和有碍市容的违法行为,保障市容镇貌干净整洁,美观大方。
  5、创新机制,优化环境,强力推进建设事业改革
  为加快城镇化进程,我们积极实施机制创新,优化环境,近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撤乡建镇。由原来的5个镇到97年全部实现撤乡建镇。二是撤镇建办。撤销了围绕市区的孝义镇,调整与市区毗连的有关镇行政区划,成立了5个街道办事处,市区规划面积扩大到55.4平方公里。三是在涉村、新中等镇大搞迁村并点,引导企业、市场和山区贫困村农民向城镇和中心村转移,目前已迁移农民230户1100多人。四是优化环境。把原来的148项建设审批项目削减为34项,对10多个规范性文件予以废止。对老城改造的建设项目,在原有收费基础上减免78%,只剩22%。成立了建设行政审批大厅,实行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公,对一切城建手续,能简化的简化,能减少的减少,积极为城镇建设创造宽松环境。
  6、科学经营城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激活城镇建设市场
  城镇建设没有充足的资金作支撑只能是一句空话。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城镇建设投融资方式,完善了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土地利用体系,成立了土地储备中心、路桥公司、建投公司,垄断土地一级市场,采取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等方式,经营城市土地。出台了《巩义市东区建设优惠政策》、《巩义市外商投资优惠政策》、《巩义市建设路改造优惠政策》等一系列能够广泛吸纳城建资金的优惠政策,进一步吸引外商进入巩义投资城镇建设。去年三月份,我们在省会郑州召开了城镇建设项目招商会,先后有香港、深圳、北京、上海等61家投资商参与,一次性达成意向3亿元,其中河南众鑫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摘牌投资3800万元,购置土地进行住宅小区综合开发,总投资2亿元。我们又在台湾《太平洋日报》刊登《大陆投资佳地,巩义招商引资》专版,召开了海外华商招商项目推介会,并委托香港太平洋投资咨询公司对我市招商项目尤其是基础设施项目进行推介,目前,浙江星月集团投资5000万元开发宋陵广场项目,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河南华顿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在我市新区投资5400万元的瑞康医院已经初现雏形;巩义籍台湾教育家王光亚先生投资5亿元、建筑面积11万多平方米的成功学院建设已接近尾声,今年9月份将招收2000名学生入校。截止目前,共吸引外资投入建设项目高达4.24亿元。前一段,我们又专门成立了巩义市招商局,并在天津、上海、杭州、深圳设立招商办事处,把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作为对外招商的重中之重,逐步走出了政府规划引导,招商引资推介,社会化投资建设的城镇建设新路子,使我市城市建设迸发出了勃勃生机。
  三、今后五年城镇化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总体思路:我们将以“一城两区四组团三个副中心”为城镇体系,以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为契机,以工业产业为支撑,以经营城市为手段,以“三个集中”和百项城建工程为载体,加速中等城市建设进程。加快东区建设和旧城改造步伐,强力推进站街、康店、南河渡、芝田四个组团的建设,使其尽快成为中心城市的依托,完善东部竹林镇为代表的可持续发展型城市副中心,南部涉村镇为代表的集贸工矿型城市副中心,西部回郭镇为代表的工业商贸型城市副中心的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扩大城镇规模,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城镇化水平,把巩义小城镇全部建成环境优美、辐射力强的城市副中心和卫星镇。
  发展目标:力争用5—10年时间,把巩义初步建成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中等城市规模,市区建成区面积达到23平方公里左右,人口达到30万以上,镇区按规划建成区面积达到25平方公里左右,居住人口20万左右,全市城镇人口达到50万左右,城镇化率以每年1.6个百分点增速,城镇化水平达到60%以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00元以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2005年建成省级园林城市,2007年建成国家级园林城市。
  近年来,尽管我们在城镇建设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城镇化发展水平与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仍然较低,与我市的经济实力不相适应。今后,我们将借这次年会的东风,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争取早日把巩义建设成为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环境宜人、繁荣昌盛的现代化中等城市。

 

积极稳妥推进小城镇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成居胜
(灵宝市人民政府 副市长,河南 灵宝 472500)   

  建设和发展小城镇,不仅是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重要途径,更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这一事关中国现代化建设根本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十五”计划纲要把“实施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共同进步”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当前,许多地区都在加大力度,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掀起了城镇化建设新的热潮。在新形势下,正确认识和把握城镇化发展战略的精神,理清建设和发展小城镇的思路,已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推进小城镇建设,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
  (一)发展小城镇是走有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现实选择。推进城镇化是一切国家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规律,按照世界通用标准测算,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为40%,发达国家高达80%—90%,我国为38%。根据城镇化的一般规律,城镇化水平在30%一60%时期是城镇化发展最快的时期,我国目前正处于这个阶段。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推进,我国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条件已经成熟。农村人口如果大量涌入城市,不仅城市难以承受,而且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实践证明,就地就近发展小城镇,把大部分富余劳动力消化在小城镇二三产业中,是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实现城市化现实的、符合国情的选择。
  (二)发展小城镇是解决内需不足、提高农民购买力的客观需要。当前经济运行中所暴露出来的以需求不足为特征的矛盾,是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外在表象,从本质上看,不是需求不足,而是城市短缺,只有推进城市化进程,才能在根本上消弭矛盾,扩大需求。有资料表明,农民实现的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由80年代前半期的35%降到90年代以来的20%,人均消费额只相当于城市居民的40%,恩格尔系数仍处在50%左右的高位。农民的人均实际收入每增长1元,农村消费品市场零售额可增长0.86元;如果农民收入增长1%,就会通过增加消费使GDP增长0.5%。据测算,每个农民进入小城镇可以带来2万元左右的住宅和公共设施配套建设投资,而每100亿元的小城镇建设投资,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增加产出130亿元。
  (三)发展小城镇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我国约70%的人口在农村,单位土地的产出率很有限,种植业增长的空间也很有限。农村经济要再上新台阶,必须减少农民数量,提高人均生产率,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的经济结构上狠下功夫。小城镇能够发挥聚集效应,促进乡镇企业集中连片,向更高层次发展,实现乡镇企业“二次创业”;进一步加快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经济效益;能够对第三产业产生强大的需求拉力,为农村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创造条件。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不仅能够更合理地利用土地,而且有利于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实现农业的集约化和现代化。
  (四)发展小城镇是今后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农村城市化的突破口,是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结合点。小城镇是腹地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有较健全的基础设施或基础设施的框架。发展小城镇,一方面可以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加快招商引资步伐,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提升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可通过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为农村地域居民提供生产生活服务,逐步改变农村生活方式,提高城镇文明水平。
  二、推进小城镇建设,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和方针
  “十五”计划纲要提出的我国城镇化战略和方针,科学、全面地体现了我国城镇化的客观要求。首先,实施城镇化战略,“要遵循客观规律,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循序渐进,走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镇化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推进城镇化,转移农村人口是一个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出发,量力而行,稳步推进,而不能一哄而起,盲目攀比。
  其次,城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既包括发展大中城市,也包括发展小城市和小城镇;既表现为人口由乡村向城镇转移,城镇区域的扩张,还表现为生产要素向城镇集中、城镇经济的繁荣、功能的完善以及社会经济生活由农村型向城市型的过渡。推进城镇化,要立足国情、省情、市情、县情,在提升大中城市发展水平的同时,更快地发展一批处于县域范畴内的小城市和小城镇,使不同规模和功能的城市和城镇之间相互补充、协调发展。
  第三,我国的城镇化战略中明确提出要“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而不是重点发展小城镇。在大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多元化发展中,发展小城镇是推进城镇化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但不是主要途径,更非唯一途径。当前我国已有2万多个建制镇,小城镇数量增长的阶段已基本过去。如果全面发展小城镇势必造成新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而只有集中力量有重点、高质量地发展,才能提高小城镇的规模效益,形成特色,辐射更大的地域空间,避免小城镇过于分散、规模过小造成的种种经济社会问题。
  第四,发展小城镇要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注意小城镇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在城市发展,特别是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问题重视不够,工业乡土化、分散化,大面积农村生态环境恶化,水土资源污染,山林植被破坏。所以,在小城镇建设中,无论是城镇经济发展,还是市政工程建设,都必须注意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方针。
  三、推进小城镇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建设和发展小城镇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探索在政府引导下运用市场规律推进小城镇建设,要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把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作为发展小城镇的奠基工程
  小城镇的发展不能靠搞运动和行政命令,要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农民进小城镇要靠市场吸引。但是,小城镇不是完全自发能够形成的,特别是宏观布局上要有控制,城镇建设上要有规划,政府的引导作用不能放弃。政府在推进小城镇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最集中地体现在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编制和完善城镇发展规划上。一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从根本上说城镇化水平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没有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流通的活跃,就不可能有农村城镇化。同时,城镇发展还受人口、资源、地理环境等自然条件的制约。因此,发展小城镇,要有合理的布局和分工,重点发展有潜力的县城和县域中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心镇。要按照市场经济的需求,依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长期规划,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立足优势,突出特色,科学确定小城镇的经济布局和市场定位,走集约式城镇化道路,使小城镇成为联接广大小集镇、农村与大中小城市的纽带,形成较强的推动经济发展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二要注重规划的超前性、协调性。城镇建设规划关系农村现代化的百年大计,必须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要体现地方特色,突出时代感和文化底蕴,有适度的超前性。要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针,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统一规划,适度超前;同时,又要全面协调、合理布局,抓住重点,量力而行,分步实施。其中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各产业发展与基础设施的协调,城镇功能的健全、规模的适度、空间的合理分布、以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等。三要加强规划的指导性、可操作性。制定规划要以“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作为基本发展目标,建立完善的规划编制与实施的管理制度,健全规划成果的专家审查制度,制定保证规划得以实行的措施和法规,确保规划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严格依规建设,有序发展,使小城镇建设适应城市化和社会化大生产及现代生活的要求迈上新台阶。
  (二)把发展特色经济、增强城镇经济实力作为发展小城镇的根本措施
  立足小城镇的功能定位,以市场为导向,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和各具特色的城镇经济,是搞活城镇经济的战略方向。经济发展是小城镇的基础,如果没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再好的城镇规划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必须以发展城镇经济为先决条件,以经济大发展促进小城镇的大发展。小城镇与小城镇之间,小城镇与城市之间,既存在经济上的依赖和合作,也存在着竞争关系。如果一个小城镇在合作和竞争的过程中,没有自己的特色,没有专业化、专门化的效率,就会在别的小城镇和城市强有力的竞争中衰落。因此,小城镇的发展,要根据城镇资源、区位、产业和经济结构特点、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立足比较优势,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在“个性”上下功夫,开发拳头产品,选准优势项目,培育主导产业,走以市兴镇、产业立镇之路,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走出一条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产业聚集是农村城镇化的关键。有了发达的二、三产业作支撑,才能使小城镇人气旺、商机多、经济兴。小城镇的活力在于大力发展非农产业、民营企业及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配套行业。要把小城镇建设与引导乡镇合理集聚、扶持提升改造乡镇企业、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发展第二产业、城乡经济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社会化服务,改善城镇环境,兴建工业小区,搞好市场建设,吸引乡镇企业进镇,鼓励新办企业向镇区集中,吸引大中城市国有企业的技术、人才和相关产业向小城镇转移,发展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农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和为中心城市配套的工业,形成区域特色经济。把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作为城镇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着力点,为农业、农村、农民提供市场信息、科学技术、产品流通等多种服务。要放手让农民搞活生产和流通,创造就业机会和条件,提高城镇吸纳就业能力,鼓励更多农民在小城镇办厂、设店,发展民营经济,使小城镇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
  (三)把拓展思路、创新体制作为小城镇发展的动力
  发展小城镇是城乡二元结构消除的过程,旧的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城镇建设的要求,必须消除体制和政策障碍,形成有利于城镇发展的体制和政策环境,以求小城镇建设取得新的突破。
  一是加快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长期以来,户籍一直是农民进入小城镇的障碍因素。发展小城镇,必须打破小城镇居住的身份界限,降低农民进入小城镇的门槛,实行以居住地确定落户地点,以现行职业确定身份的户籍管理制度。鼓励有技术、有资金的农民向小城镇聚集,参与小城镇建设,形成有利于劳动力资源按市场经济要求合理有序流动和配置的管理体制。
  二是推进小城镇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小城镇用地难是个突出问题。要按照既有利于保护耕地、节约土地,又有利于促进城镇化的原则,妥善解决小城镇建设用地的供需矛盾。通过租赁、招标、拍卖等方式有偿出让土地使用权,筹措建设资金。对小城镇规划区内的土地,坚持统一征地、开发、出让,盘活存量,提高土地资源的整体效益。
  三是建立多元化的小城镇建设投融资机制。一方面,国家要加大对连接城镇与大中城市的交通干道及配套设施的投入力度,加强对小城镇基础设施的财政金融支持。另一方面,要树立经营城镇的新理念,把城镇作为国有资产来经营,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构成城镇空间和城镇功能载体的自然生成资本(如土地)、人力作用资本(如道路、桥梁)及其相关延伸资本,进行重组、营运,最大限度地盘活存量,吸引增量,启动民间投资,鼓励和引导多种投资主体筹资建城,使农民成为小城镇建设、投资和消费的主体,走以城建城、以镇兴镇的城镇建设市场化之路。
  四是积极探索农村财产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允许农民将拥有的已经量化的集体财产变现,或保留其迁入城镇后的分红权利,维护农民自身劳动成果;保留农民户口迁移后对土地的承包权利,鼓励他们对承包地有偿转让;允许入镇农民利用原有宅基地按一定折算标准转换城镇住宅用地;制定有利于吸引资金、人才的就业、住房、教育、社会保障的制度和政策,切实解决进镇农民的后顾之忧。
  (四)把规范建设、加强管理作为小城镇健康发展的保证
  小城镇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多方面、多部门,需要建立良好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秩序,协调配套各项政策制度,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地抓好小城镇的建设和管理工作。首先要根据城镇的功能定位和规模,加强供排水、交通、能源、通信、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会服务和居住服务功能。其次,要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加强城镇生态建设和污染综合治理,提高城镇生态环境质量。同时,小城镇建设要体现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同本地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传统有机结合,提高文化品位。第三,要加强城镇管理,尽快形成符合市场经济和城镇化要求的行政管理体制。要制定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法规体系,依法管理城镇规划的实施,健全城镇社区的综合管理制度,全面提高城镇管理水平;要转变政府职能,小城镇政府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创造良好的软硬环境、提供公共用品、做好服务上,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产业支撑、突出特色”的方针,走“乡镇工业小区、市场建设、城镇发展”三位一体之路,塑造小城镇的良好形象,真正使小城镇成为经济繁荣、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秩序优良的“乡村都市”,从而保证城镇化战略的顺利实施。
  四、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我们按照“实施大城建、促进大开放、实现大发展”的思路,瞄准特色城市总目标,以总体规划为龙头,以开发建设为主体,以综合管理为重点,坚持城乡一体、联动发展,推进城镇建设超常规、大跨度、跨越式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向东南西北四周辐射的城镇网络。1992年6月启动开发建设涧东区,投资13亿元,于1998年底建成总面积5.1平方公里、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整体格调新颖美观的现代化城市新区;1993年开始,全面开展涧西区旧城改造,实施了“白色工程”、“绿色工程”和“硬化工程”,使旧城区面貌从根本上得到了改观;2003年启动了城市北区建设,计划用5—8年时间建成面积达8平方公里,融工业、商贸、居住为一体,富有北方山水园林特色、充满现代文明气息的适合人居的现代化新城区。目前,城市北区建设按照政策、体制、思路、方法“四个创新”的总要求,正在快速推进,特别是北区建设中实行的土地统征和预征、被征土地人员土地换社保的安置办法被经济日报在头版予以专题报道。至2003年底,全市城市建成区面积达12.6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达到27.8%,城市建设综合水平跨入河南省县级市先进行列,先后荣获“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先进城市”等荣誉称号,2004年1月被国家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与此同时,以市域东西东端的大王、豫灵两个省级重点镇建设为龙头,全面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全市17个乡镇全部完成了镇区规划,小城镇建成区达12平方公里,焦村镇被国家确定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大王镇、豫灵镇被河南省确定为全省小城镇建设重点镇;豫灵、朱阳等5个镇被河南省命名为“中州名镇”,河西村、尚家湾村等4个行政村被命名为“中州新村”。

 

浅谈生态城市的建设

荥阳市建设管理局
(河南 荥阳 450100)

  [提要]:城市的兴起与发展,打破了原本平衡的自然生态环境。在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探索城市发展的内涵和方向,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对生态城市的概念、特点进行探讨,并结合荥阳市阐述建设生态城市的主要策略。
  “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最新模式,它的内涵将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到现在,生态城市的概念已经融合了社会、文化、历史、经济等诸多因素,向更加全面的方向拓展,体现的是一种广义的生态观。有许多人把生态城市理解为绿化非常好的城市,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生态城市必然是一个绿化非常好的城市,而绿化非常好的城市不一定是生态城市。
  一、生态城市的特点
  (一)城市规划科学合理。“生态城市”在城市规划上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功能分区明确;建筑布局合理;建筑密度适中;建筑物具有很高的传统个性和文化艺术品位;城市配套设施和基础设施充足而且先进;城市管理纳入法治轨道。
  (二)完美的生态景观。景观即总体环境的空间可见性,是生态系统的载体。城市生态景观是由各类动植物保护区为主的自然景观和由建筑、园林等为主的人文景观组成的完美城市自然生态系统。
  (三)绿化覆盖率高。“生态城市”到处是绿荫草地、青山绿水的城市景观,人的行为与大自然有机结合、相互协调。
  (四)整体协调。“生态城市”不单单追求环境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应;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更注重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在整体协调的新秩序下寻求综合发展。
  二、建设生态城市的主要策略
  要建设“生态城市”",必须采取行政、法制、经济、技术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管理。"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相互配套和协调,才能保证城市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兵马未动,规划先行”说明了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龙头作用及权威地位。以可持续发展方针为指导,科学合理地制定和完善城市规划,是实现生态城市的前提和条件。在制定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时,要对各个不同区域功能进行合理划分,制定相应的环境质量标准。新建的工业企业,集中在工业园区,实现其所排放的污染物尽可能做到集中处理。对于建于市区的工业企业,搬迁到工业园区,远离商业区和居民区,减少污染危害。同时,在城市上风向、水源地、旅游风景区和环境脆弱地带,严禁兴建工业项目,从源头上控制污染。
  (二)创建生态景观、提高城市文化品位。一栋建筑、一条街道、一个小区、一座城镇直接表现出城市的风格、形象、特色。生态型城市建设在景观设计时,要做到眼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经济功能与社会生态功能、实用价值与观赏价值、外国风格与民族传统的有机结合。
  (三)建立合理的城市交通体系。城市交通体系进行合理规划,必须对交通工具进行严格的环保管理。实施公交优先的现代交通战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合理引导小汽车交通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中心城区小汽车交通总量控制在适度水平,构建区域大交通系统,形成网络型城市。
  (四)加强生态道德和法治的建设。生态道德是随着生态问题的发展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人们在生态这个公共生活中,为维护人类生存条件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自觉调节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所必须遵循的共同行为准则。生态文化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生态城市的建设要纳入法治化轨道。只有把生态型城市纳入法治轨道,才能保持建设与发展的连贯性、规范性和有效性,要从过去的以宣传、教育、劝导手段为主,逐步转变到依法管理、依法治理上来。
  荥阳市在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改善城市交通,追求城中用地的价值,发生了"密集建设"开发的现象,绿地、水面减少,污染源集中,建筑密度大,人流、物流、车流交织。为解决当前突出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下面是荥阳市今后一段时间内城市绿化的策略。
  第一,退耕还林工程和防扩林工程。解决坡地水流失的问题和强化森林生态系统自身调节和防护能力。
  第二,改善、扩建、新建一批有特色的风景区公园。对正在建设的植物园、索滨公园按生态园林要求进行建设和管理。同时,再建一批有特色的公园。
  第三,搞好道路绿化。荥阳道路绿化基础较好,对该补的将补上,该种的将种上。新开的道路,更要用现代化交通要求进行规划设计,把它建设成各具特色的生态型干道。
  第四,完善居住区绿地和单位庭院绿地建设。居住区和基层单位绿地的建设是全市生态绿地建设的基础,也是与人民关系最密切、最直接的,同时也是荥阳市生态绿地最薄弱环节。因此要引起重视,采取措施,加大绿化力度。各区街道应建本区小型开放式游园与公园。新建或旧区改造的居民集中点要辟中心花园。
  第五,克服绿化中存在的三大误区:一是重草轻树。种草坪投资大,养护费工费力,综合效益不如种植树木。在荥阳市要大力提倡乔、灌、草、藤有机结合。二是重外来树种、轻本地树种。城市绿化树种的选择应因地制宜,要求以乡土植物为主:树种、花种要适宜本地生长,以外来树种作为必要的点缀。三是重视移大树、轻视栽大苗。从别处移栽大树,既破坏别处的生态环境,又不易保证成活率,劳民伤财,得不偿失。
  “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包含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自然系统和谐三方面内容,其中追求自然系统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基础和条件,实现人与人和谐才是生态城市的根本目的。荥阳今后将沿着这一目标继续向前走下去。我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一定会生活在可持续发展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城市环境之中。

 

城市建设中投资、融资模式的选择

湖南省常德市人民政府

  加快城市建设,是推动我国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变、缩小城乡收入差别、启动消费、扩大内需的现实选择。由于城市建设是一项需要较大投入的系统工作,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改善投资环境和拉动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具有投资大、回收期长、社会效益明显等特征,因此,必须在建设资金的筹措方面有新思路、新机制、新方法,拓展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来源渠道,为城市的集约化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一、我国城市建设投、融资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建设一直实行的是计划投资、财政拨款。建设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城市维护建设税、城市公用事业附加等税费收入,以及城建系统的预算外收入和有限的地方财政补贴。提倡的是“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或者发挥政治制度优势,搞“人民城市人民建”,以行政方式动员社会力量参加建设。由于投入不足,城市各项基础设施的“欠账”积累越来越大,已成为制约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据统计,1997年,我国城市建设固定资产投资114265亿元,占同期财政总支出的124%,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6%,远远高于联合国推荐的比例指标10%。而1997年全国城市中收取城建税19067亿元,占城建资金来源总收入的17%,城市公用事业附加税5612亿元,占总收入的51%,而国内外银行及相关金融机构贷款则大幅度上升,占总收入的27.69%。虽然城建税收入达到19067亿元,但也只相当于当年城市建设维护支出21498亿元的89%,也就是说,基本税收收入还满足不了城市建设的日常维护需要,更谈不上用于投入建设了。但是,城市建设缺钱这个普遍而又令人苦恼的问题,并不是绝对的。真正的因果关系也许不是因为没有钱而影响了城市建设,而是因为没有科学、合理融资思路,没有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建设的投资体制和运行机制,才造成了城市建设的滞后与不足。
  二、我国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的现实模式
  一是财政融资模式。
  1.政府预算内支出。包括:中央财政专项拨款、“两项资金”和地方财政拨款三个部分。城市维护建设税和公用事业附加是城市维护建设的专项资金,在九十年代以前是城市维护建设的主要资金,占城建资金总量的40%左右(近几年稳定在城市资金的20%左右)。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增大,建设资金需求增长加快,两项资金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为此,各地加大了财政拨款的力度,2001年比1991年增长了11倍。尽管如此,政府财政投资占城建资金的比重总体上还是呈下降趋势。2001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含两项资金)投资总额733亿元,十年间增长了5.5倍(1991年134亿元),但由于城建资金需求量的急剧上升,预算内投资占城建资金的比重由1991年的50%下降到2001年的29%。
  2.政策性收费。包括城市建设配套费和增容费、过路过桥费、市政设施有偿使用费以及其他各种收费等。1994年占城建资金的比例曾达到47%,1996年以后,随着“治乱减负”工作的开展,不合理收费被取消,目前各种收费占城建资金的比例(2001年)10%。
  总体上,政府投入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而市场投入比例呈上升趋势。从1996年开始,政府投入和市场投入比例发生了明显变化,政府投入由1995年以前90%左右,下降到2001年的52%,同时,社会资金投入迅速增长。
  二是负债融资模式。
  1.银行贷款。1986年全国利用国内银行贷款只有3.2亿元,占城建资金的比重只有2.4%,利用外资只有700万美元。十四大以后,城建事业加快了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价格机制初步得以确立,利用国内银行贷款的规模增长迅速,2001年60%以上的城市利用银行贷款,总额达到742亿元,占城建资金比例为29.4%,是1992年23倍。
  2.利用国债资金。“九五”期间,中央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加大了对城市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1998年至2001年,国家共安排了766亿元国债资金用于967个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766亿元国债资金加上带动的银行贷款、地方政府财政资金和其它社会资金2500多亿元,相当于以往正常年份近3倍的投资总量。967个项目中已有717个项目建成投入使用,这些项目大部分是城市急需建设而以前无力投资的项目,涉及到全国95%的地级以上城市及中西部地区部分县城的供水、道路、供气、供热、垃圾和污水处理等领域。特别是,通过国债资金的支持,使部分城市供水、道路紧张的问题得到极大地缓解。4年中,共安排国债资金162亿元,支持了310个城市供水工程的建设,新增供水能力2366万吨。通过国债资金引导,启动了长期受资金困扰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设施的建设。到2001年底,97%的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80%的大城市、65%左右的中等城市拥有了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一批地级市结束了无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的历史,城市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变。
  3.利用外资。利用外资从水厂建设项目贷款开始,到1999年利用外资项目达300多个,合同外资金额90亿美元左右,全国共有220多个城市利用了20多个国家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提供的中长期优惠贷款。至今,利用国外政府和金融机构贷款、与国外企业合资合作、外商直接投资等各种方式已在供水、燃气、地铁、道桥、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项目中运用,近10年来实际利用外资的总规模达526亿元,占全国同期利用外资规模的10.6%。
  4.企业债券和股票。深沪两市上市公司中共有城市供水、燃气、公交和地铁等城市市政公用企业7家,占公用事业类14%。此外,十年多来,部分城市自来水、地铁等公司发行企业债券约30亿元,相当于同期城建资金总量的0.36%。从相对规模来看,我国市政公用基础设施股票和企业债券融资总共占该领域当年投资额的比重尚不到1%,与一些国家占30%相比,直接融资比重过低。
  三是企业积累融资模式。
  企业自筹资金增长迅速,在城建投资中的地位日趋提高。随着收费和价格改革的实施,企业通过自身的积累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资金总量明显上升,自筹资金占城建资金的比重在1992年为9%,到2001年提高到16.2%。
  四是企业经营资源模式。
  1.土地出让转让收入。1987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建设的通知》提出城市建设“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配套建设,综合开发”的方针,各地实行了“以路带房”、“以房带路”的房地产开发与城市改建相结合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城市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90年代中后期,随着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推广和完善,大多数城市开始利用土地出让收入弥补城市建设资金不足。近几年,部分城市又进一步过渡到通过土地开发和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带动土地升值,升值后的土地招标或拍卖出让,出让收入再用于城市建设,形成了城市建设与土地经营良性互动的新模式。
  2.经营无形资产收入。近几年,在城市经营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有偿竞买的办法,出让城市出租车经营权、公交线路专营权以及道路、广场、绿地、路灯、桥梁、停车场等和冠名权、广告权、收费权,取得收入再用于城市建设。
  3.存量资产经营权转让收入。将过去由政府垄断经营的城建存量资产投放市场。通过对固定资产存量经营权转让、股权转让以及资产转让等方式实现对收费路桥、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等存量资产进行盘活。
  五是外商直接投资和民营资本融资模式。
  随着政府包揽一切观念的转变、价格和收费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以及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经营性和非经营性类别的划分,社会资金开始进入城建领域。各地将有盈利的基础设施项目推向市场,利用特许经营权转让以及BOT建设、发行企业债券、股票等方式盘活存量资产、吸引民间投资。1998年湖南长大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长沙第八水厂,成为我国第一家国内BOT项目。上海、天津、青岛等城市自来水公司通过股权转让的形式,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但目前外商直接投资只占实际利用外资的17%,民营企业投资数量也十分有限。
  以上五种城建融资模式,前三种运用比较普遍,后两种运用较少,都对我国城市建设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但也应该看到,我国城市建设仍然存在投资总量不足、投资主体单一、融资渠道狭窄和资金效率不高的问题。
  三、我国城建投、融资体制的建议模式
  当前,我国的城市建设应以政府资产为杠杆,广泛吸引社会资金,以市场化、企业化、民营化的方式,建立和健全以政府引导的、以企业为主体的、全社会、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融资模式。
  一是BOT模式。即建设-运营-移交,它是一种“交易双赢”的思路:政府以未来市场高速增长的收益来换取资本对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的投入,加快城市发展步伐。对政府而言,政府付出的不再是一次性的巨额财政资金,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特许经营权”,变以前的一次集中支付为分期支付,可以进一步减轻财政压力。其次,有利于投资主体和投资结构的多元化。
  二是准BOT模式。对国家为改善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城市建设而投入的国债项目,可以采取准BOT模式。此种模式是完全BOT模式的变形,其特点是项目操作依然按照BOT模式,不同的是政府投入部分资金如国债,是项目公司的股东之一。此种方式可以提高投资者的信心,减轻投资者的资金压力,非常适合资金实力较弱的国内环保企业的运作。
  三是TOT模式。即移交-运营-移交,对近期已建成的项目,采用TOT方式,有利于盘活存量资产,利用变现资金进一步加快新的项目建设。对政府来讲,通过TOT方式出让特许经营权,可以最大限度地筹集城市建设所需资金,并且可以盘活政府存量资产,利用变现资金进一步加快新的工程项目建设。对于投资者来讲,由于其受让的是已建成且正常运营的项目,建设期的风险完全不用承担,因此会产生较大兴趣,尽管其投资回报率会略低于BOT方式。
  四是托管运营模式。对早期已建成且不适合采用TOT投融资方式的城市建设项目,采取委托运营模式。委托运营方式具有以下特点:对于政府来讲,无法通过此种方式收回投资,筹集建设资金,只能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对企业而言,前期投入非常小,运营期间的支出与从政府取得的收入如污水处理服务费相对稳定,风险较小,收益较低。
  城市的发展是永恒的主题,而其投、融资体制的变革则应与时俱进,需要前瞻性地具体研究和把握,不可一概而论。

 


永州的城市特色问题

尹小青
(永州市规划建设局 纪检组长,湖南 永州 425100)

编者按:
  城镇化是推进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的重要载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与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举国上下正在加速推进城镇化。对于广大中西部地区来说,资金“瓶颈”问题严重制约了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如何打破这个“瓶颈”,关键在于经营城镇。经营城镇这是一个大家早已熟知的概念,但如何真正实施,不少地区,特别是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还在苦苦探索。湖南省浏阳市在这方面创造了一些典型经验,很值得广大中西部地区小城市的借鉴和参考。
  城市特色问题,是城市发展的永恒主题。一个没有特色的城市,是一个贫庸的城市,一个僵化的城市,一个容易被人遗忘的城市。永州是一个古老又年轻的城市,虽有2100多年的悠久历史,但撤地建市的时间还不足10年。在新一轮城市发展的角逐中,永州要想屹立于中国城市乃至世界城市之林,城市特色问题是值得关注的首要问题。
  一、展示山水风貌
  永州位于湖南省的南部,是全国唯一与广东、广西接壤的地区,辖冷水滩、芝山两区和祁阳、东安、双牌、道县、宁远、江永、江华、蓝山、新田九县,总人口568万人,总面积22255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0%,全市地形基本特征是“三山围夹两盆地”:东西南三面环山,萌诸峰、都庞岭、越城岭山脉沿湘桂粤边界向境内环绕;腹地多为丘岗、平地,显马蹄形向北敞口;中间被阳明山拦腰切断,将全市分割成南北两个半封闭形的盆地。潇水、湘江在境内汇合,是真正的“潇湘”所在地。全市地貌类型俱全,山地、丘陵、平岗、盆地、河流相间分布,大体是“五山、三丘、半水、分半田”的格局。
  永州的地形地貌,决定着永州的城市特色必然展示山水风貌。首先,在城市规划的性质上,永州是一个山水城市。既要充分体现山地丘陵的风光,又要突出反映江南水乡的特色。其次,在城市发展的重点上,应突出“三山二水”,即:九嶷山、阳明山、舜皇山三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和潇水、湘江二水。要围绕“三山二水”作“山水结合”文章,形成浓郁的山水特色。第三,在城市建设的实施上,要因地制宜,因形造势。一方面依山造势,原则上不大挖大填、破坏山体和地形地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屋建筑要依山而建,该绕的则绕,该弯的则弯,该有层次感的要有层次感,从而使城市建筑和设施掩映在小山小丘的环抱中,构筑“林中城”的城市山地特色。另一方面傍水造势,原则上敞开水面,亲水临水,潇湘两岸的建设要严格控制,绿地要留足,交通要畅达,建筑要体现"半边街"造型,从而形成城市独有的滨江带的风光。值得指出的是,中心城区因宋家洲大坝而形成的百里平湖是大自然赋予永州人民得天独厚的宝贵资源,应是傍水造势的重点,必须精心规划、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精心施工,努力建设成为中国城市建设史上傍水造势的精品力作。
  二、恢复名城景观
  永州是湖南省的四大历史文化名城,又是全国最古老的36个地名之一。永州始称零陵,零陵得名于舜葬九嶷山。《史记·五帝本记》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是为零陵”。秦代开始设零陵县,西汉改称零陵郡,东汉改为泉陵县,隋唐又改为永州府,元代称永州路,明清改为永州府。两千多年,零陵、泉陵、永州虽名更替,但她一直是湖南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永州悠久的历史为永州人民留下许多名胜古迹和建筑遗存。全市被清道光《永州府志》载述的名胜古迹达2000多处,现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单位的有2处,列为省、市、县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50多处。特别是柳宗元“永州九记”遗址,更是被世人传颂。北宋欧阳修曾经慨叹:“画图曾识零陵郡,今日方知画不如。”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永州人民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做了大量的工作。由于多种原因,名城保护也出现了一些不如人意的憾事。原永州古城整个城墙“围九里二十七步,城门有七”,但现在仅有东门残存,其余俱废;零陵转角楼为古永州城标志性建筑,古人形容其雄姿为“半截伸进天里头”,现也荡然无存;九井三槐、八庵八庙这些永州古城的代表性建筑,大多不复存在;节孝亭、福寿亭亦摇摇欲坠,岌岌可危;“永州九记”遗址,破损严重,今非昔比;盲目的旧城改造和居民无序建房使得历史街巷的石板路、马头墙、吊脚楼、石抱门伤痕累累,面目皆非。所有这些,将永远成为永州人民无法弥补的痛楚。
  如何恢复名城景观,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当务之急必须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保护内容方面,要做到重点突出,即:东到东山老城墙,西至西山,南临南津渡,北界萍岛这一区域要列入名城保护的重点范围;柳子庙等7处国家、省级文物古迹和中山路、柳子街、正大街、大小西厅、大平门、西府路、总统巷、水晶巷、鼓楼巷等历史街区要列入名城保护的重点文物古迹和历史街区;一些石板路、马头墙、吊脚楼、石抱门、古刹古寺等要列入名城保护的重点建筑。二是在保护原则上,要做到保护与发展并重,旧城改造成与新区开发并举。值的一提的是,旧城重在保护,原貌重在恢复,切实做到修旧如旧,建新如旧,护旧如新。三是在保护措施方面,要做到切实可行。尽快制定永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建设规划,并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任何人不得随意改变;加大资金投入,分清轻重缓急,尽可能地恢复好历史古迹和建筑遗存;严格管理,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部门切实担当起名城保护与恢复的执法任务,并与规划、城建、国土、文物、文化、旅游等部门以及街道居委会通力合作,加强对名城改造、修复的管理,坚决打击违法行为。
  三、赋予文化特质
  永州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丰富灿烂的文化。譬如:以舜帝为代表的德治文化,以周敦颐为代表的理学文化,以柳宗元、欧阳修、陆游、元结为代表的文学文化,以蔡邕、颜真卿、何绍基、怀素为代表的书法文化,以寇准、李达、陶祷为代表的政治文化,以旅行家徐霞客为代表的旅游文化,以双牌阳明山七祖佛爷圣地为代表的佛文化;以道县玉蟾岩为代表的稻作文化;以江永瑶族发祥地——千家洞为代表的女书文化,以祁阳浯溪摩岩石刻为代表的碑林文化,等等。这些极具代表性的文化现象,既是永州人民的宝贵财富,又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瑰丽奇葩。正为湖南省委副书记文选德同志所赞誉的:如果说张家界是一幅画,那么永州就是一本厚重的书!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特色的形成离不开文化积淀和影响。永州丰富而奇特的文化现象,对于形成永州独有的城市特色将具有巨大而深远的作用。当前,永州城市特色不突出,是与文化内涵不丰富、文化底蕴不深厚、文化特质不鲜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永州城市发展的这一实际现状出发,主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在赋予城市文化特质上作文章。
  其一,寓文于城。在城市发展的指导思想上,要明确永州的历史文化对城市发展的重大影响和作用,把永州独特的文化特质寓于整个城市建设的全过程,做到城市文化与城市建设的有机融合。在城市建设的具体实施上,要充分体现城市的文化内涵,充分形成城市的文化特质。当前永州的中心城市建设,应着力建设好“五大文化广场两条文化走廊”,即:舜文化、柳文化、书法文化、女书文化和碑林文化等五大文化广场以及百里平湖潇湘两岸两条文化走廊。只有这样,才能使永州两千多年丰富而灿烂的历史文化通过文化广场和文化走廊得以集中展现,令人们身临其境,叹为观止,留恋往返。此外,城市基础设施和重要建筑的命名,也应赋有浓厚的文化品味,以“文化名”替代“地域名”、“外来名”、“借用名”,从而使城市设施和城市建筑因贴上“文化的名片”,永恒地活在人们的心灵中。
  其二,借文兴市。文化是金,文化是宝,文化是永恒的。在弘扬永州历史文化的同时,要借文化之舞台,来唱永州城建之戏。一方面,广泛开展文化招商引资活动,通过文化招商为永州的城市建设和旅游开发积聚资金,为永州的新一轮城市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支撑。另一方面,积极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通过文化交流不断提升永州这座古老而又年轻城市的知名度,让更多的人认识永州、了解永州、热爱永州、发展永州,进而促使永州扬名海内外。

 


提升城市经营水平 为城市建设提供不竭动力

孙建科
(浏阳市人民政府 副市长, 湖南  浏阳 410300)

  浏阳位于湖南省东部,与江西交界,全市辖4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面积5007平方公里,人口133万,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县级市。过去,浏阳是革命老区、农业大市,城镇化水平相当低,与市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1993年撤县设市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浏阳市委、市政府坚持深化改革,以与时俱进的理念主导城市建设,通过经营城市,促进城市建设的快速健康有序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在城区,先后融资投入20亿元,完成和基本完成50多个基础配套设施重点项目,建设各类房屋建筑面积逾200万平方米,增加城市公共绿地15万平方米,城市建成区拓展到18.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增加到18万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日臻完善,特别是一批高雅、新颖、秀美的精品亮点工程相继建成,使山城凸现出浓郁的现代人文气息。具体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城市道路骨架迅速拉开。城区先后建成了滨河路、金沙路、礼花路、世纪大道、环线一期、石霜路、翠园路、汉塘路、复兴路、景观大道等15条主干道,同时改造城区街巷40条,拓展了城市空间,基本构筑了中等城市的主体框架。
  二是市民住房条件得到改善。把旧城改造与住宅小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先后建成了梅花、黄泥湾、严家冲、城东、集里、荷花、筱水、龚家桥8个小区,目前在建的有百宜、筱水生态型住宅小区。城区人均住房面积达23.5平方米,比撤县设市前提高12平方米,住宅成套率达90%。同时,成立了株树桥、山依等6家物业管理公司,物业管理逐步走向市场化、规范化轨道。
  三是配套服务设施得以完善。城区自来水日供水能力由1998年的3.1万吨,提高到目前的6万吨,水质综合合格率达100%。排水服务面积由8.5平方公里增加到15平方公里。开通公交线路10条,线路总长近70公里,48台公交车辆投入营运,同时发展更新城区的士400辆。城区公厕数量增多,水冲厕所达100%;新建垃圾填埋场1个,垃圾中转站9个,日清运垃圾250吨;日处理污水8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即将建成投入使用。
  四是城市形象显著提升。先后高标准设计建设了体育会展中心、花炮观礼台、神农山庄、农行大楼、邮电大楼、电力大楼、广电大楼等一批精品亮点工程,建成了思邈公园、才常广场、花炮广场、将军广场、圭斋园、浏阳河风光带等观光健身场所,并逐步优化了行道树品种,建设了街头花坛等绿化设施。目前,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5.15平方米,市民生活质量、环境得到大大改善。
  在着力建好主城区的同时,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全市城镇化水平年均递增2个百分点,目前已提高到30.4%。以主城区为龙头,工业园和四个中心镇为重点,一般小城镇为基础的全市城镇网络基本形成,城镇在市域经济中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其主要作法是:
  1、高起点规划,提高城市进入市场的竞争力。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蓝图。为不断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权威性,浏阳市将制定和落实规划摆在城建工作的龙头位置。历届市委、市政府一致认为,现代城市要摆脱“水泥森林”的形象,摆脱给人那种浮躁与压抑的感觉,提高城市进入市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必须提高城市的规划品位。浏阳山青水秀,景观众多,物产丰富,名人辈出,具有建设山水城市的自然环境,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建设好高品位、有特色、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现代山水园林城市,便成为浏阳城市建设的发展目标。在1995年编制了撤县建市后第一轮《浏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2002年又重新组织规划修编,城市定位向华中大三角都市群中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特色定位为山水型国际花炮名城,城市规模近期(2010年前)建成区发展到25平方公里,中期(2020年前)建成区发展到35平方公里,远期(2030年前)建成区发展到50平方公里。
  在规划的具体组织实施过程中,每项重点工程和小区建设,都依据总规制订了具体的控制性详规,重点项目和道路编制了修建性详规,严格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的原则,做到每个建设项目从立项、选址到建设工程立面装饰、造型设计、施工监督、竣工验收,全部按规划进行跟踪控制,依规而行,使城市建设做到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整体协调,特色鲜明。
  2、做活经营城市土地文章,为城市建设提供稳定的资金保障。城市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对于浏阳一个内陆县(市)来说,光靠有限的财力投入是很不现实的,浏阳城建人在城市建设实践中,敏锐地意识到城市土地将成为筹措城建资金的一个重要来源,1992年开始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当年4月,在圭斋东路敲响了“三湘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第一锣”,出让土地4889.49平方米,收取出让金586.4万元,为圭斋东路建设提供了有效资金支持。初战告捷,市委、市政府趁热打铁,乘势而上,迅速出台了城市土地“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统一开发、统一出让、统一管理”的政策,通过强化政府“五统一”管理,高度垄断了土地一级市场,同时采取招标拍卖方式出让城市土地,最大限度实现了土地的自身价值。
  为适应土地市场化运作,创新经营城市机制,浏阳又于1999年4月成立了全省县(市)首家城市建设投资开发公司,并于2002年建立了土地收购储备制度,通过收购、收回、置换等方式,将土地集中储备和开发整理,通过高度垄断城区土地一级市场,放开搞活房地产二、三级市场,使城市土地资源得到了合理运用和有效增值。城建投资公司作为垄断经营城区国有土地的经济实体,对经营性土地一律通过公开拍卖或招标挂牌方式出让,既保证了经营城市土地依法公正,“阳光操作”,又使城市土地实现了其经营的利润最大化。如2000年,新文路、人民路两厢土地拍卖,拍出了14808元/平方米的当年“三湘第一地价”。2002年的民俗文化步行街两厢土地拍卖,剔除开发建设成本,还实现赢利近1000万元。近三年来,全市通过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不断创新经营手段,累计实现土地经营收入达4.3亿元。
  3、启动住宅消费,以房地产业发展促进城市建设发展。随着市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市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广大市民对住房的要求越来越高,住宅消费成为了广大市民投资的热点。为此,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房地产开发管理的决定》、《浏阳市房地产开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刺激房地产业发展的文件,通过停止集资建房,购地、购房提供银行按揭贷款等一系列政策性措施,有效地激活了房地产市场,促进了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使房地产开发成为了推进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目前,城区房地产企业发展到26家,年开发商品房面积在50万平方米以上。强兴、金都、创意、鸿福等房地产开发企业,自觉把高质量搞好开发范围内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和绿化建设,作为打造企业品牌的标志,全市出现了鑫园别墅小区、创意花园等10多个高档居民住宅小区。
  4、盘活城市存量资产,开辟经营城市新渠道。一方面,通过加强与银行的信用合作,建立可靠的偿债机制,依托资本市场,筹措城建开发的启动资金,用于开发土地、修建城区道路等。另一方面,尝试将附着在城市基础设施上的有形及无形资产投入市场运营,盘活城市存量资产。1998年将刚修好的浏永高等级公路和建设中的浏大高等级公路经营权,以6.8亿元转让给长沙市环路公司;原长南路(现金沙路)是城区最长的主干道,以500万元的冠名权卖给了长沙卷烟厂,用所得资金对该路进行了全面的改造;2000年通过拍卖出租车经营权、城市道路广告权,融资达1300万元;2002年为加快城市“东进”速度,将市委、市政府两大院及各部门所属房地产打捆交给城建投资公司经营,所得资金将用于行政中心建设。
  5、大力发展小城镇,努力提高全市城镇化水平。城乡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部分农民富裕程度的提高,一批先富起来的农民迫切希望改善自己的生产、生活条件,进城镇建房安居、务工经商。为此,市委、市政府先后实施了“万户农民进城镇”和“十万农民进城镇”工程,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农民“洗脚上岸”,到城镇建房创业。为了增强城镇对农民的吸引力和容纳力,一方面改革户籍制度、教育制度、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对进城镇的农民与城镇居民在户籍、子女上学、就业保障、社会保障等方面一视同仁。另一方面,实施产业兴镇战略,引导乡镇企业向城镇集聚,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和激活民资,在城镇兴办企业,安排进镇农民务工。三年多来,全市各城镇共转移农民17000多户,计80000余人,有效地推进了全市城镇化进程。

 


人文品位——城镇建设发展的灵魂

孙建科1  易修平2
(1、浏阳市政府 副市长 2、浏阳市政府 助理调研员,湖南 浏阳 410300)

  城镇的魅力来自于自身的品位,品位高,则城镇的魅力足、出路好、竞争力强;品位一般,则城镇吸引力低,发展后劲不足。如何提升城镇品位?其中注重挖掘城镇文化内涵,提升城镇人文品位是最重要的一环。看一个城镇是否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它的文化资源、文化氛围和文化发展水平。可以说,人文品位是城镇建设发展的灵魂。
  ——从城建理论上看,人文品位是城镇持续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新世纪的城镇要实现持续快速发展,必须同时注重两个增长点:一个是财富的增长点,另一个是人气的增长点,两者缺一不可,这两个增长点的构成基础主要都是依托建设的人文品位。在城镇建设中,只有将物质环境和文化底蕴巧妙结合,才能充分凸现城镇的人性化魅力,从而凝聚人气,激活商气,增加财气,繁荣城镇经济。城镇重点项目工程实现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施工,高品位建设,就为整个城镇装上了一台蓬勃向上的发动机,增添了城镇迷人的特质。城镇建设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求品位,切忌盲目追求拓镇速度,哪怕是一座建筑,一条街,一个小区,甚至是街区的一段,都要注重培育“两个增长点”,摒弃农村建设的某些俗气,讲究现代人文品位,多建亮点工程,多出精品工程,以增强城镇发展的魅力和活力。
  ——从近几年城建的实践看,人文品位是打造城镇品牌的核心。浏阳市是湖南省会长沙下辖的一个县级市,总面积5007平方公里,总人口132万。浏阳曾经是一个革命老区、农业大市,城市化水平不高。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不求最大,但要求优、求精、求美”的城镇化发展思路,充分挖掘浏阳河文化和花炮文化,将历史文化与现代建筑艺术有机结合,在城区高标准、高品位建设了新文路步行街、民俗文化步行街、花炮广场、才常广场、将军广场、思邈公园、浏阳河风光带、体育运动中心、花炮观礼台等一批凸现城市人文品位的精品工程、亮点工程,有效增强了城市深厚的现代人文气息。大瑶镇建成的百姓广场和李畋博物馆,显现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张坊镇仙菇路造型各异的建筑为山区城镇有效添彩;文家市镇的边贸大市场传承了牛马会的历史文脉;社港镇精心打造传统骨伤科医疗文化,为小城镇带来了新的商机。实践证明,城镇就像一个人,有着自身的形象和内涵,按照规划的特色定位提升项目工程的人文品位是城镇建设的第一要务。唯有重视塑造现代的、张扬而妩媚的城镇气质,才能使城镇发展具有永恒的魅力。
  ——从城建的效益看,人文品位是实现城建高效益的切入点。无数的事实证明,高品位的建筑产生高效益,一般品位的建筑只能是一般效益,低品位的建筑无疑是日后的重复建设,根本谈不上效益。浏阳市在上世纪90年代改造建设了梅花小区,当时算得上是品位较高的建筑群体,曾被誉为城中之城。但站在新世纪的制高点看,梅花小区建筑空间窄,绿地少,市民休闲场地不足,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历史遗憾。我们必须吸取教训,站在时代发展的制高点,把人文品位看成是城镇建设发展的硬道理,看成是检验工程优劣的重要标尺,多建历史丰碑,尽可能不留或少留历史遗憾。
  ——从执政为民的观点看,人文品位是广大市民的生活追求。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生活逐步富裕,开始形成享受生活的观念,城镇建设的人文品位已经成为广大市民的一致追求。近几年,浏阳市城镇建设在硬化、美化、绿化、净化方面作出的努力,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称赞,理解和支持城市建设成为了市民的自觉行动。2003年,市委、市政府高标准改造美化了浏阳河北路,油砂路面平整如镜,花岗岩护栏、人行道、亲水平台与河景相映,各色彩灯争彩斑澜,“九曲浏阳河”主题雕塑给人以美的遐想,连接两岸的风光桥、鹤源桥工艺精美,从而使城景、山景、绿景、灯景、水景相互映衬和统一,营造了山、水、城三位一体的独特人文景观。该路的成功改造美化,使浏阳城市形象明显提升,外地来浏考察学习的络绎不绝。使曾一度不赞成搞这一“锦上添花”工程的人们,也一致称赞市委、市政府为浏阳人民办了一件好事大事实事。这一实践启示我们,只要我们坚持以民心、民意为上,真心实意为人民办城建,不断创新城镇建设人文品位,就能赢得人民的信任,进一步提升党和政府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如何提升城镇人文品位?首先就要创新城建发展理念,正确的理念是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强大动力源泉,牢固树立现代城建发展理念,是提升城镇人文品位的基本前提。
  ——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居民是城镇的主体,我们在办城建时,必须遵从人民的意愿,坚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局利益、长远利益出发,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始终按照“三个有利于”的要求,将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支持不支持、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作为基本准则,解决好城建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的问题。这与三个代表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一致的,因此就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赞誉,推进城镇建设就能得心应手。
  ——要牢固树立与时俱进的理念。“与时俱进”就是思想观念要与时代同步更新,事业要与时代同步发展,只有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才能引领时代大潮,因循守旧,必将被历史抛弃。城建贯彻“与时俱进”的理念,必须克服自然经济遗留下来旧的集镇观念,克服满足于现有城建成就的“井底蛙”情绪,克服重规模轻质量品位的思想。只有做到上面讲的“三个克服”,才能减少遗憾,避免重复建设,增添亮点,提升城镇的现代化人文气息,使城镇在市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中放射出奇光异彩。
  ——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城镇化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不以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作为城镇化的代价,要在生态持续良性循环的基础上,推进城镇建设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城镇化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的高度和谐统一。创建园林城镇实际上就是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具体体现。城镇建设一定要高度重视保护好土地、水、森林、文化古迹“四种资源”,做到十分珍惜土地和水资源,保护碧水蓝天;扩大植被,城镇地面不漏黄土;挖掘、整合历史文化古迹,谋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共生关系。同时,要确保城镇配套设施建设投入,同步建好污水、垃圾、废气处理设施,防治城镇污染,以优美的生态环境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
  提升城镇人文品位,其次是要按照现代化城镇发展理念要求,从主攻园林绿化、文化内涵、建筑风格、城镇亮点、城镇繁荣、城镇管理等六个方面狠下功夫。浏阳市是年轻的县级市,由于城建理论上的贫乏和信息上的封闭,撤县建市后的头几年,对城建人文品位曾一度有所忽视,造成了一些历史遗憾。在认真总结失误和教训的基础上,近些年来,浏阳市委、市政府始终贯彻“好中求快”的思路,把品位创新摆在城建的首要位置,着力围绕“绿、史、特、水、市、卫”六字作文章,人文品位大幅提升。
  一是实现一个“绿”字,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坚持绿为城市之美的理念,切实加强了城市周边自然森林资源和水系的保护工作,开展了拆墙透绿、拆屋还绿、街头增绿、见缝插绿的活动,规定旧城改造执行1:1的建筑间距,新建房屋和住宅小区,其绿地率不得低于35%,对于挪用挤占绿地的,由建设单位出资,市政园林部门按规划统一补种。城市逐步形成了多层次的开敞的绿地空间,有效地降低了城中心的人口密度,城市绿化正在朝“五个转变”发展:一是从“见缝插针建房”向见缝插绿搞绿化转变;二是从随意绿化向有组织有计划的绿化转变;三是从单色调绿化向多色调主体绿化转变;四是从零星分散绿化向大规模集中绿化转变;五是从粗放型低档次绿化向园林式高档次绿化转变。
  二是围绕一个“史”字,挖掘城市文化内涵。浏阳是具有1800年的历史古城,近几年对文庙、大夫第、奎文阁、谭嗣同祠(墓)、孙隐山、道吾山等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了整修、开发、保护和利用,使其表达的历史文化获得托举,体现了古城历史文脉与特色。同时,新建了富有创意的才常、花炮、思邈、将军四个广场。如城中心占地1.3万平方米的才常广场,根据其历史文脉,将雕塑、亭阁、图腾柱、喷泉和不规则的花坛绿地融为一体,独具特色,文化气息浓厚,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有效地提高了城市的文化品位。
  三是强调一个“特”字,注重城市的建筑风格。建筑不单纯是混砖或砖木结构的构筑物,它是各个时期文化的缩影。高品位的建筑,反映了高品位的文化,如北京天安门,广州的陈村,上海的东方明珠,现已成为千古不朽的立体艺术作品,令人赞叹不己。浏阳市从1995年建成的神农山庄欧式建筑中得到启示,从此高度重视建筑形式、风格和个性特征,强调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精心打造城市品牌,着力推广建筑新技术、新工艺、新设施,先后建设了邮电、农行、工行、建行、世纪大厦五座大楼,北岭建筑群,人民路、新文路两厢建筑群,仿古步行街古式建筑群,体育运动中心,花炮观礼台,欧阳予倩大剧院等一批标志性建筑产品。这些具有个性特色的建筑,成为山城独具匠心、富有创意的艺术品,有效地提升了城市的人文品位。
  四是突出一个“秀”字,提升水资源资产价值。浏阳河是浏阳人的母亲河,是浏城巨大的无形资产。为体现水为城之秀,近几年,市委、市政府对浏阳河进行了综合治理,下决心关闭了上游几十家有污染的乡镇企业,强化了两岸水土保持,加快了两岸风景带建设工程,已经建成了浏阳河步行桥、浏阳河风光桥、沿河将军路,改造建设了浏阳河北路,正在建设浏阳河中路,浏阳河风光带(城区段)初具雏形。同时正在规划治理淮川、济川、浦梓港三条溪河。目前已基本还浏阳河一泓清水,使名歌名水为名城增彩。
  五是拓展一个“市”字,促进城镇经济繁荣。城镇发展不是简单的修几条路、建几栋房,而是产业的集聚和经济繁荣。为搞活流通,繁荣经济,浏阳市脱胎换骨扩改了人民路、新文路,目前这两条路已经成为城区商业中心,特别是新文路步行街已成为浏阳的“城市公共客厅”,并评为省级文明样板街和全省第一条“放心购物街”。同时继建设12个专业市场后,又招商引资建设四个超级大市场:占地50亩的湘东建材大市场、占地100亩的国际花炮交易展示中心、占地200亩的工业品批发大市场已建成交付使用,占地150亩的农副产品大市场即将建成。重点引进了老百姓大药房、家润多超市、麦肯基西餐等大型商贸业态。这对塑造花炮名城的形象,促进城市经济增长与繁荣起到了强有力的拉动作用。
  六是追求一个“卫”字,强化城镇管理。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城市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浏阳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了城市管理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地位,2001年在全省县(市)中率先成立了城管综合执法队,对市政、环卫、城区交通秩序、户外广告等进行综合整治和管理,使市民生产生活秩序逐步规范。同时,在城镇广泛开展争创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市民活动,市民素质显著提高,城市环境卫生大幅改善。浏阳市先后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

 


扩张城市资本“按揭”现代永川

刘 强
(中共永川市委 书记,重庆 永川 402160)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城镇人口的比重大幅度提高…… ”“要逐步提高城乡文化水平,坚持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中共重庆市委二届三次全委会议,正式将永川确定为重庆主城区以外首批建成的大城市之一。永川市委、市政府顺乎民意,博采众家之言,推出了“一三五”发展战略,加快了“营造渝西中心城”的步伐,2001年8月1日,中共永川市委十一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正式作出决定:“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现代大城市”。号召全市人民:坚持“一三五”发展战略,科学定位规划特色永川,点轴拓展做大现代永川,做强产业打造强势永川,创新理念经营财富永川,先进文化培育文明永川,高效管理营造秀美永川,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早日把永川建设成为现代大城市。规划到2010年,把永川建设成为城区面积5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50万人以上,城镇化率55%以上的渝西经济、文化中心。
  目前,永川城区面积为27平方公里,人口约27万,城市面积、城市人口等指标约为目标的50%,按照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城市每扩展一平方公里,需投入5-8亿元。永川要完成大城市的建设,需投入125-200亿元,而永川现有财力远远不足,2003年财政收入仅仅2.5亿元,按年增长20%计算,到2010年财政收入也不过9亿元,除去工资、运转支出,可用于城市建设的财力十分有限。如何解决这一对矛盾?我们的思路和措施是:“按揭”一个新永川,建设一座大城市。
  “按揭”本为“抵押贷款”之意,“按揭”一个新永川,是指在永川的城市发展中,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通过经营城市扩张城市资本,通过扩张城市资本把城市做强做大;逐步改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由政府包揽的做法,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管理市场化;根据自身的经济能力和发展目标,以政府的信用、项目产权或城市未来的市场期望和收益为抵押,对社会资本进行融资或将项目的未来收益提现,并投入到城市最需优先发展的产业和瓶颈项目中去。简言之,就是要招八方之财共建永川,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
  一、调整规划,扩张城市资本总量
  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先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地的价值。为扩张城市资本总量,近几年来,永川采取了六项措施:一是制定了2010年发展战略,对城市产业布局等进行了调整;二是调整了行政区划,使城区三个办事处面积扩大一倍以上,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三是实施体制创新进一步激活了重庆永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四是划定了双竹镇、大安镇为城市组团新区;五是实施了市行政中心东迁开发区工作,促进了开发区土地增值,实现了开发区建设的新高潮;六是新成立规划局,对主城区及城镇建设规划进行修编。通过以上措施,拓展了城市空间,实现了低值土地的增值,使城市资本增加数十亿元。
  二、招商引资,建立多元投融资体制
  充足的资金是实现城市建设的可靠保证。为此,永川市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构筑多元招商体系。2002年,我们提出了“招商兴市、招商建市”,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城市发展的“最大产业”。自此,以城招商、招商兴城形成共识,优化发展环境,打造诚信永川,打造“魅力永川”加快了步伐。目前,“招商、安商、富商、亲商、助商”已形成浓厚氛围,实现了招商引资的市场化、企业化。去年,全市招商引资签订合同项目124个,总投资24亿元,实际到位资金9.98亿元;今年1-3月,签订合同项目28个,实际到位资金2亿多元。
  另一方面,我市着力建设了多元投融资体制。一是通过政府负债、银行贷款,实行滚动发展。按照经济规律,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建设成本也越高,今天的负债建设,明天就会增值。因此,永川坚持用好今天的钱,用活明天的钱,适度超前建设城市基础设施,保障和带动产业发展。二是盘活存量资产,坚持“谁利用谁付酬、谁占有谁出资”的原则,通过拍卖户外广告经营权、路(桥街)冠名权等,对部分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权、经营权、使用权等采取出租、出让、抵押等方式,吸收社会资本的投入,使大量处于无效状态的公用设施变为有效资产。三是采用BOT、BTO、BOO 等项目融资方式,为城市建设筹措资金。目前,永川已在公路建设、水资源开发、污水处理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今后还将进一步扩大范围,广泛吸纳国内外资金建设永川。四是采用其它办法进行多渠道融资,实施“以城建城”和“以城养城”战略,征收必要的城建税费,如开征垃圾处置费;发行建设债券,吸引社会闲散资金。
  三、打破垄断,实行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化
  城市的扩张,首先必须完善新区的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无论是作为直接投入生产的中间物品,还是作为供居民消费的最终物品,都是企业选址和居民迁移的重要吸引因素,是城市价值的重要体现之一,具有极端重要性。但是,城市基础设施系公共物品,属于“免费午餐”,具有自然垄断性,因此,市场很难有效提供城市基础设施,长期以来,城市基础设施基本上都是政府投入,成为政府投入资本的物化形态。而这种状况,造成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足,造成了提高使用效率和降低投入成本的动力的缺乏。为此,永川在基础设施建设中,不断将自然垄断产业变为竞争性产业,努力缩小直接投资和管理的范围,通过资产管理和运营,将城市基础设施的经营权和所有权有效分离;建立健全基础设施有偿使用机制,将“城市商品”的投资向社会开放,把城市基础设施逐步推向市场、进行营运,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由政府直接供给向组织建设转变。具体方法上,采用特许经营、公办商营、专利经营、私人经营等模式,达到激励私人、企业间接提供公共物品、经营现有基础设施的目的。如在新区建设中,永川已引进一香港公司预先建设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以供后续开发者租用;同时,正考虑将原有涉及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站(所),逐步推向市场。
  四、盘活土地,加快土地配置供应的市场化
  土地是一切经济活动最基本的载体,不可再生、不可移动,是城市最大的资本。政府作为土地所有者的代表,享有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因此,盘活土地,做好土地文章,是“按揭一个新永川”的重要举措。为此,永川成立了土地集团,专门负责土地的整理、储备、经营;通过项目引进出售土地,筹集建设资金;成立了开发区投资总公司,负责开发区的土地整理,变生地为熟地,提高土地价值;划定了大安、双竹两个城市组团新区,增加了土地供应量;完善了土地的招标拍卖制度,最大限度地实现土地价值;引进高效益企业占用低价值土地,带动附近土地升值;控制土地供应总量,提升土地价值。
  五、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建设互动,建设渝西经济文化中心
 “按揭”一个新水川,根本目标在于促进永川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互动,这既为“按揭”增添底气和实力,又为“还款”打下基础。经济社会的发展,就是“坚持两为主两中心”战略:以招商引资为主线,建设渝西经济中心;以职业教育为主攻方向,建设渝西文化中心。
  建设渝西经济中心,我们的目标是要把永川建设为渝西加工制造业基地、现代农业基地、渝西川东南商贸中心和中国西部新兴名城。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70亿元,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9亿元以上。要坚持不懈地推进工业强市战略,每年重点培植10户优势企业,启动建设10个新开工项目,建成10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加快建设重庆大安工业同区、永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到2007年,全市园区工业总产值实现80亿元。要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着力抓好蔬菜、水果、畜禽等6个“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重点扶持27户优势龙头企业,力争发展上亿元的经济板块10个,5~10亿元的经济强镇10个。要加快流通旺市步伐,构筑完善光华、萱花、汇龙三大购物广场,培植壮大农副产品、家电、建筑装饰材料三大区域性专业批发市场,全力打造农业机械、饮食文化、旅游商品等特色商业街。要以成功举办2003年中国重庆永川国际茶文化旅游节为契机,集中辖区内茶文化、茶产业、茶科研、茶市场资源优势,打造中国西部茶都;建好重庆野生动物世界;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和茶山竹海国家级森林公园;加快重庆昆虫博览园,来龙湖生态园建设,为永川旅游增加更多的亮点。
  建设渝西文化中心,首先是要建设渝西职教城,到2010年,建成核心区为10平方公里,高职院校10所,重点中职学校10所,在校学生达10万人以上的中国西部职业教育示范基地。其次是要建设“一个平台三个高地”。一是努力推进茶文化博览馆、陈子庄艺术馆和城东新区体育场、图书馆等一批富有地方特色和大众化的文化基础设施平台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二是依托在永川的4个省级以上科研机构,构建渝西科研高地,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三是依托中华茶艺山庄,构建中国棋协培训高地,增强城市文化影响力;四是依托永川境内现有的教育资源优势,形成渝西教育高地。

 

强化城市经营理念  推进万源城镇化进程

童建华
(万源市人民政府 副市长,四川 万源 636350)

  计划经济条件下,人们习惯认为城市建设只是政府的事情,政府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只投入不收益,只建设不经营。这种投资主体单一化的模式,致使城市建设资金投入长期严重不足,导致城镇化进程严重滞后。向万源这种山区农业市,更需要强化经营城市理念,走以城建城,以城养城,滚动发展,良性互动的路子,以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
  一、强化经营理念
  一是城市土地资本观。土地是最重要的国有资产。但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模式,使人们认为土地是可以随意支配的资源,对土地实行无偿划拨,协议出让。必须明确经营城市中最关键的因素是经营土地。无论西方发达国家还是一般发展中国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大部分资金都来源于城市土地。为此我们要加快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的转变,最大限度地盘活城市土地资本,有效挖掘这座“富矿”,使之成为推动城市建设的“第二财政”。
  二是城市规划“龙头”观。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龙头和依据,是经营城市的基础,也是政府实施经营城市的最佳调控手段。要把规划的视野从单独的城市扩展到区域,重点做到“三个转向”,即从开发建设布局转向重视资源保护利用和空间的管制;从确定城市规模、指标转向控制合理的环境容量和科学的建设标准;从确定发展项目转向主要确定保护内容。
  三是基础设施商品观。要改变“无偿使用”观念,树立城市基础设施是“特殊商品”新观念,运用市场机制,运用市场手段,运用城市资本,区别对待城市基础设施的经营性部分和非经营性部分,把能够推向市场的经营性项目推向市场,走社会化服务、产业化发展、企业化经营的路子,通过城市各项资源、资本的科学运营,最大限度地盘活存量,吸引增量,实现城市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四是多元投资观。要改变政府包办和“独家经营”的观念,树立多元投资意识,根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把市场机制引入城市建设与管理中,吸引更多外资、民间资金投入城市建设,变政府包建为社会多元化共建,形成在政府规划指导下,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公共设施建设经营百花齐放的新格局。
  五是科学发展观。要革除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轻视规划,忽视环保的老毛病,按照城市发展规律,将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相结合,以人为本,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二、明确目标、重点
  目标是行动的先导,科学的发展目标是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实现的基础。经营城市更应该确定一个科学的、符合本地实际的、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今年,我市要在去年的基础上,经营城市收入年均递增50%以上,全市城镇化水平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城镇建成区面积年均扩展1.5平方公里以上(中心城区1平方公里),城镇人口年均增长1万人(中心城区5000人以上),2007年基本形成以太平镇为中心,官渡、白沙、罗文、旧院、竹峪、青花、大竹等七个省级试点小城镇为骨干的城镇网络体系。2020年,全市城镇化率赶上全省平均水平,达到小康社会的要求。
  目标一经明确,关键是要找准工作的重点,我市确定的经营城市的重点是:
  (一)加强城镇规划: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是经营城市的基础。城市规划决定城市土地及空间资源未来的作用、运作和发展形态。规划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经营城市的效益,关系着城市总体功能是否有效发挥。要视规划为生产力,视规划失误为最大失误。通过科学编制和严格实施规划,形成科学合理的城市布局,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个性鲜明的城市形象和富有文化内涵的城市品位。 
  突出规划特色。根据万源的区位、资源、经济总量、产业结构、交通状况、城市基础、历史文化等综合因素,特别是万源地处大巴山腹心地带、汉江和嘉陵江的分水岭,具有秀美的山水风光、感人的红军文化、神奇的三国传说和纯朴的民俗风情的特点,应按照把环境做美、特色做浓、品位做高的要求,以建设人居环境优美的大巴山山水园林城市为目标,在城市总体空间布局上“依山傍水”,在建筑规划上“显山露水”,在活动场所设计上“亲山近水”,并充分展现茶文化、三国文化、红军文化、民间文化等特色资源优势,突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的区位特色。
  完善规划体系。以科学性、先进性和现实性为基础,加大城市规划编制的资金投入,引入竞争机制,开放规划市场,提高城市规划的水平和质量,力争2005年中心城区控制性详规、修建性详规覆盖率达到100%,基本建立经营城市及建设管理的规划调控体系,通过高标准编制和修订中心城区和7个建制镇的总体规划,统筹全市经济发展、城乡建设、交通、能源、水利基础设施等重大生产力布局和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事业发展。
  树立规划权威。逐步推进规划公示制度,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社会监督,提高规划监督的实效。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做到每一寸土地都要有规划用途,没有规划的土地一寸也不能开发。规划确需调整,必须按法定程序进行。同时,严格执行完善城市规划和建设责任追究制,对违反城市规划乱批乱建的,依法追究责任,保证城市规划的严格执行。
  (二)搞好土地经营。经营城市的核心是经营城市国有土地。土地是最大的国有存量资产,也是城市中潜力巨大,最具活力的资本。要通过市场运作,最大限度地盘活、利用好土地资源及其地域空间,使之升值,实现政府土地收益的最大化,充分发挥城市土地“第二财政”的作用,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抓好清理整顿。整顿规范土地市场是经营城市的前提和基础,要抓住全国、全省、全市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的契机,继续抓好土地市场的清理整顿工作。要把清理整顿的重心由中心城区转移到其他乡镇,特别是7个试点镇,更应高度重视,强力推进。在清理整顿过程中,要把存在的问题一查到底,敢于碰硬,对查出问题的处置、整改和规范不走过场,不留死角,坚决纠正各种非法占地、越权批地、违法供地行为。
  完善出让机制。国有土地出让,要坚决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实现政府全面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开放、规范并调控土地二级市场。坚决根治多头分散批地、管地、供地的弊端,实行土地出让、交易在市场上、阳光下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形成“一个渠道进、一个池子蓄、一个口子放、一个市场经营”的土地经营管理体制,实现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土地资源市场配置,堵住政府收益流失口子。
  三、推进城市建设
  经营城市,至关重要的就是树立多元化投资观念,本着“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把市场机制引入城市建设中,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吸引更多外来资金、民间资金投入城市建设,努力变政府包建为社会共建,走一条以城养城,以城建城的新路子。按照稳步推进旧城改造,大力开发河西新区的思路,要敢于拆,要善于建。今明两年,我们规划建设的重点是:一是高质量完成阳光花园小区、华兴小区、金缔小区的开发建设,确保按时竣工投入使用。二是集中全力加快河西新区建设,尽快启动国道210线万源城区改道“一号工程”,力争明年四月通车,实现河西新区与福鑫大道对接,构建起山水园林城市主框架;同时尽快启动市政府机关迁址河西新区工程,引资建设河西新区市政设施、河西步行广场等项目,力争用3年时间形成河西新区面积2平方公里,人口达到2万人。把河西建成全市“改革开放的窗口、经济建设的特区、城市建设的亮点”,三是稳步推进旧城改造,逐步启动红旗(市政府含市委招待所)小区、水泥厂小区等旧城改造项目,全面实施“城市整容”。四是大力培植房地产业,全面启动房改房上市工作,抓好房改配套政策的落实,激活住房需求,整顿规范建设市场秩序,引导和培育龙头企业,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五是推进城市垃圾处理厂建设步伐和污水处理厂立项工作。六是着手规划建设后河城区段“橡皮坝”或“翻板闸”,为城市增添灵气,为打造“大巴山山水园林城市”奠定基础。通过3至5年完成市政广场、广电中心、体育中心、地下停车场、城市天然气管道等一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将万源中心城区建设成为功能齐全、城镇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充分展现红军文化和大巴山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七是大力推进7个省级试点小城镇的建设,努力将其建成区域经济和农产品加工贸易中心,大力抓好小城镇“四个一”工程,以试点镇建设为龙头,全面推进村镇建设,加快乡村城镇化进程。
  四、完善配套措施
  深化城镇户籍制度改革。一是降低农民进城门槛,允许有合法固定居所,稳定职业或收入来源的农民在城镇落户,同时,不急于收回其在农村的承包土地,准许其合法流转,免去其后顾之忧。此外,要积极鼓励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兴办产业,既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又为城市凝聚人气,带动消费,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二是大力吸引外地人员到中心城区、各小城镇安居落户。
  健全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要加大财政投入,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资金,建立和完善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为主要内容,资金来源多样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和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体的社会救助体系,鼓励和发动各种经济组织和个人,采取多种形式,兴办各类社会福利事业,切实解决城镇职工和进城务工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培育城乡一体化劳动市场。坚持城乡统筹的就业改革方向,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取消限制农民进城的歧视性规定,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渠道,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流动转移。实施积极的劳务输出政策,既鼓励农民外出务工、进城务工,又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带着资金和技术,回到家乡特别是回到城镇来创业。
  规划征地拆迁。城镇化的提速必然出现更大规模的征地拆迁,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处理好发展的速度与社会承受程度之间的关系,切忌贪大求洋,不切实际的盲目扩张,既推进城市发展又不损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首先要依据城市(发展)规划确定征地拆迁规模,其次,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依程序进行,并按时足额给予被征地、拆迁者补偿,对困难户,要给予一定扶持,做到依法行政,有情操作,让他们能够享受城市发展的文明成果。
  加强城镇管理。进一步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联合执法、属地管理”的原则,健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运行机制,积极探索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新机制,实现城市管理执法监察的规范化、法制化。以万源保卫战70周年纪念活动为契机,突出抓好“四整四化”。即市容市貌、治安秩序、交通秩序、旅游秩序的整顿,城区、乡镇场镇及旅游景区的净化、绿化、亮化、美化。特别是在净化上要认真落实“门前五包”制度,加强清扫、保洁和清运工作,积极探索楼房、院坝清扫社会化管理、物业化管理新模式,实现管理增效、管理生财。通过综合治理,做到坐商归店、游商归市、摊点归位,交通治安秩序井然,人居环境更加优化。
  加强社区建设。随着大量“单位人”转为“社会人”,以及农村人口的涌入,企业社会职能的剥离和部分行政服务职能从政府机构中转移出来,对社区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为加强社区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市社区建设起步较晚、任务繁重。当前要及时总结太平镇、青花镇、沙滩镇三个建制镇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经验教训,按照“十进”社区(城镇低保、计生、劳动保障、文化、体育、警务、卫生、法律、环卫、群团)的总要求,全面启动其他社区的建设工作,抓好社区人员、场地、经费三落实,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增强社区服务功能。
  提高市民素质。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根本,加快经营城市的步伐,一个关键环节是提高市民素质。要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以培养集体主义为原则,以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深入开展“除陋习、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争创文明机关、争创文明社区、争做文明市民的文明创建活动和“我是万源人,我诚信,万源诚信”活动,对市民进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社会公德教育,教育引导市民自觉增强城市意识,遵守公共秩序,热爱公益事业,讲究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设施,不断提升整体文明层次和人文素养,充分调动全市上下齐抓共管的积极性,积极营造人人关心城市环境,共创美化家园的良好氛围。
  推进行政区划调整。计划经济条件下设立的乡镇,仅具备行政管理功能和服务功能,乡镇驻地之间距离较近,乡镇规模普遍较小,不利于人、财、物聚集,也很难成为农村区域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因而追求乡乡变镇,镇镇变城极不现实。有关研究认为,小城镇镇区人口在5万左右,才能正常发挥聚集功能。要按照区域经济布局的要求,按照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去年撤销4个乡扩大太平、白沙、沙滩三镇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增加建制镇的数量,扩大建制镇的规模,增强建制镇的综合经济实力和对周围的幅射带动力。

 

关于丘陵地区县城生态规划之初探

杨远金
(射洪县人民政府 副县长,四川 射洪 629200)

  “西部射洪”,地处四川盆地中部,西接成都,南连重庆,北靠绵阳,面积1497平方公里,人口104万,是唐代伟大诗人陈子昂的故乡,中国名酒沱牌曲酒的出产地。射洪县城座落于涪江中游,涪江河、武安河、新华河、前锋渠“三河一渠”纵贯城区、外围青山环抱,是四川省文明卫生城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射洪被列为四川省丘陵地区加快经济发展试点县以来,城市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县城建成区面积已拓展到14平方公里,县城人口增至20万人,被人民日报誉为“川中大县一枝花”。
  2003年10月,四川省丘陵地区经济发展工作会议在射洪召开,射洪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丘陵地区经济发展示范县,推行优先发展战略,积极创造新优势,不断总结新经验,进一步加强示范引导和带动促进。
  根据示范县建设的需要和射洪县的实际情况,我们坚持生态立县、产业强县的城市发展理念,以科学的态度规划城市、以产业的思路经营城市、以法制的方式管理城市。基于县委、县政府高起点规划城市的设想,确保县城规划先进性、科学性、长远性和可操作性,突出城市个性和魅力这个灵魂,目前我们对射洪县城的总体定位是:生态型、园林式、现代化中等城市。围绕这一定位,县城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涪江为中心,以涪江东西岸为两翼,以县城四面环山为屏障,以绵渝公路射洪段为经济走廊,以沱牌、美丰、银华三大工业区为产业支撑,以开发建设县城西、南、东、北四大新区为重点,以太和大道、沱牌大道、涪江大道、滨江大道为骨架,把射洪县城建设成北接成绵、南联遂渝、辐射川中的生态型、园林式、现代化的中等城市。
  根据县城发展的总体思路,射洪县城市规划的范围是:太和镇、大榆镇、广兴镇、洋溪镇和瞿河乡、玉太乡、万林乡等共61个村,面积约180平方公里。力争在2005年建成区人口规模达21万,用地规模达18平方公里,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0亿元,城市化水平达到32%,在2020年时人口规模达35—38万,用地规模达31平方公里,国内生产总值达200亿元,城市化水平达50%。根据以上思路,我们按照与时俱进要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全力突出城市品味,不断强化精品意识,牢固树立城市发展观、资源观、特色观和品牌观,以建设川中生态第一城为目标,立足于生态环境及工业基础较强的自身优势,充分利用城区“三河一渠”纵横、外围青山绿水环抱的自然优势,依托涪江两岸的冲积平坝发展城市,合理确定城市基本功能分区、道路系统、各类基础设施布局及城市建设标准,加强城市风貌特色的创造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努力把县城建成以现代化生态工业为支撑的配套完善、交通便捷、安全高效的山水生态城市。
  为了实现远期、中期、近期规划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我们主要坚持了以下三个原则:一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创新的经营思想引领我县城镇化进程,以战略的眼光审视城市规划,统筹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紧扣发展主题,走出一条符合射洪实际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二是坚持超前发展的原则。坚持县城、重点小城镇和其它集镇协调发展的方针,坚持综合性、连续性、动态性相结合的原则,注重以人为本,重点突出历史文化、自然环境、人文政治和休闲旅游特色,融合古代文明和现代工业文明一体,综合考虑县城与乡村、近期与长期、实用与美观、历史与现实等方面因素,保证县城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三是坚持整体发展的原则。对县城的规划、建设、管理通盘考虑,以“住宅社区化、商贸规模化、工业园区化、办公集约化”为目标,不断完善和强化城市功能,将县城发展与调整城镇经济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结合起来。
  为了尽快建立起高起点、适度超前、有射洪特色的城市规划体系,在射洪县城规划的过程中,我们注重突出以下三个特点:
  1、凸显山水园林城市特色。射洪县城总体规划结合涪江水系、武安河水系、新华河水系、前锋渠水系和滨江公园、城市绿地景观及长岭岗、凉帽山、老鸦山、平安寨自然景观进行规划,点、线、面相结合,突出控制建筑轮廓线、天际轮廓线,致力于建设融山水于一体的生态型山水园林体系,以满足人们对环境和自然的追求,充分体现山水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中等城市特色。坚持把规划设计与城市形象结合起来,搞好主要街道街景规划,对主要街道的建筑风格、格调、色彩进行科学定位。对户外广告要统一规范,原则上必须采用霓虹灯、射灯、跑马灯打广告,否则不予审批、悬挂。西片区、沱牌大道两侧建筑景观以现代风格为主,城北片区和太和大道北延段建筑景观以淡雅的生态旅游型为主,城南片区、太和大道南延及涪江大道两侧建筑景观以欧美风情为主,突出一街一景,体现山水生态型城市的特色。积极抓好金湖、螺湖、太湖、柳湖建设,形成绿化通道和黄金水道。搞好沱牌工业区、美丰工业区、银华工业区、教育产业区建设,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以工业化促进城市化。培植太和大道、沱牌大道、涪江大道、滨江大道、前锋渠步行街绿化带,扩大绿化面积,提高绿化档次。建设平安风景区及螺湖两岸生态公园、凉帽山公园、老鸦山风景区、武安河生态公园、东山公园、木孔垭森林公园,发展旅游度假区。结合建设防洪堤,修建滨江路和滨江公园,创造自然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的城市滨水景观,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丰富城市文化。
  2、科学定位城市区域功能。县城总体规划要求射洪城市近、中期重点沿涪江西岸以旧城为中心,向南、西、北延伸发展,中、远期跨涪江在大榆坝围绕“打鼓山”呈环状发展,从而形成以涪江为主轴,在东、西河谷平坝两翼发展的组团式城市结构,并按组团和片区划分城市功能区:一是老城区组团,即中部片区化分为金融商贸服务中心,北部平安风景区化分为旅游服务、度假区,中西部片区化分为教育文化产业区,中北部片区化分为文化、会展、高级住宅区,及纺织工业区、西部片区划分为文化、商务、住宅综合区,南部片区划分为美丰工业园区,东部片区划分为以综合工业园区为主。二是大榆组团:行政商务区、新型工业区、公路运输中心、消费品配送中心为主。三是广兴组团:以水上娱乐度假休闲观光区为主。按照“商贸规模化、办公集约化、住宅小区化、设施合理化”的要求,已编制完成了城南片区2.5平方公里,城西片区6.8平方公里,城北片区6平方公里,河东片区8平方公里控制性详规及各新区重要地段、节点的城市规划设计。
  3、科学推进旧城改造进程。在保持现状居住土地格局的基础上,致力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居民生产、生活环境质量的改善,坚持统一规划的原则,坚持以新区建设带动和促进旧城改造的原则,对旧城区居住用地进行改造。改造的重点是加大拆迁力度,降低建筑密度,合理调整城市布局,完善城市道路网络系统和消防通道建设。实施排水管道雨污分流制改造、河流水系综合整治利用、城市低压电网改造和通讯、互联网及有线电视网系统的建设和改造。实施滨江路、滨江绿地及旧城区各类绿地广场建设。完成各类污染、危险工业及仓库的搬迁,实现城区内过境交通改线。将东至防洪堤,南至震宏路,北至断堤埂,西至平安路的区域范围内划定为“建设特别控制区”,并坚持“特控区”内现有建筑原则上只拆不建,不能擅自改建或新建,重点加大拆迁力度,降低建筑密度,理顺布局,加强消防通道、公共绿地和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把旧城区的空间腾出来,改变旧城区拥挤、杂乱、建筑格调不高的状况。积极编制完成给排水、管网、电力通讯、园林、绿化、消防、风貌、内涝等基础设施专业规划,使各项专业规划相互补充、相互衔接,迅速完善城镇功能。
  规划建设生态城市是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手段,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将在学习、考察、借鉴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大胆探索,着力解决好观念、机制、环境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创新规划理念,切实做好生态城市规划这篇大文章。

 

 

城市建设中投、融资模式的选择
——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城建模式的探索

陕西省铜川市城乡建设规划局
(陕西 铜川 727000)

  铜川地处陕西关中北部,现辖三区一县及一个经济开发区,面积3889.6平方公里,人口83.8万人,其中非农人口39.2万人。铜川市区由老城区、耀州城区、新区和近20公里的带状连接带组成,城市南北呈30多公里长的“两团一带”形态,建成区面积30.9平方公里。
  铜川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境内现存的文物遗址有600多处,唐代玉华宫、香山、药王山等风景名胜区远近闻名,耀州窑遗址博物馆被誉为中国最大的陶瓷专业博物馆。铜川还是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大书法家柳公权、西晋哲学家傅玄、北宋山水画家范宽等一批历史名人的故里。
  铜川旧城区因煤而兴、先矿后市,是传统工业城市,建市40多年来先后生产了3亿多吨优质煤炭、4000多万吨水泥,为陕西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尤其是西部大开发五年来,铜川市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城市、产业城市、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加快推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步伐,做大做强铝业、煤炭、电力、水泥、陶瓷、果业、旅游等七大支柱产业,使老工业城市焕发出新的生机。200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8.6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15亿元,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46%。
  今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转型步伐”的要求。作为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等工业城市,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为实现地区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我们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积极实施经营城市战略,用城市化带动工业化,用工业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协调发展。
  一、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经营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铜川1958年建市,经过多年的发展,城市综合功能逐渐增强,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九五”时期,按照“建设新区、提高市区、规划先行、建管并重”的方针,抓住国家开发西部的历史机遇,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开创了建市以来城市建设事业的新局面。“九五”期间共投资7.5亿元,初步完成7.2平方公里新区启动区及老城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城市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先后投资4亿元建成新区城市道路35公里,改造市区道路24公里;投资1亿元初步建成城市天然气气化工程;投资5000万元完善了沮河取水尾留部分工程及城市供水管网,并开始建设新区日供水2万吨的一期城市供水工程;投资2000万元对城市主要防洪设施及部分道路排洪沟进行了大规模综合治理;投资1.5亿元在新区和市区实施城市园林化工程,建成新区城市绿地80公顷,完善老市区翠屏工程建设并改造城市绿化设施,完善了环卫及公用设施。
  “十五”以来,我们以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为目标,遵循“下山出沟,疏建增绿,综合改造,提高品位”的老城改造方针,进一步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十五”前三年,全市城市基础设施固定资产完成投资4.4亿元。目前城市人均日生活用水量106升,用水普及率98.93%,燃气普及率77.37%;城市道路总长255公里,道路面积269.7万平方米,其中人行道面积54.9万平方米,桥梁54座,人均道路面积6.97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7.6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41平方米。城市基础设施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新的城市结构正在形成,为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高起点规划,引导市场资金投入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升城市品位。
  经济欠发达地区搞城市建设,仅靠政府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谐统一,以经营的眼光规划城市,以经营的手段建设城市,以经营的方式管理城市,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蓝图、建设的“龙头”,我们按照经营城市的思路,高起点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抓好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各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有计划地改造老城、建设新区。
  铜川市上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于1981年,规划期限到2000年。2003年,按照全省城镇体系规划和“一线两带”建设给铜川在城市规模和功能方面的定位,为整合城市空间结构,扩张城市规模,促进产业经济集约发展,市委、市政府决定编制新的城市总体规划。新编总体规划充分反映和量化了产业城市、生态城市的发展指标要求,充分结合了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城市用地结构和城市功能组团的空间配置,突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突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支持手段,力求使城市空间的整合优势迅速转化为经济、环境的优势,提高城市竞争力。到新版城市总体规划执行期末的2020年,城市规划控制范围达到150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5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55万人,人均建设用地达到100平方米。
  通过城市规划设计,为投资者做好实施项目建设的规划准备,增加了投资者大胆参与城市建设的积极性。我们在城市规划执行过程中积极实施经营城市战略,突出用规划包装项目,用市场推动城市改造,通过资产置换、盘活,加快新区建设,促进老市区改造,实现了城市公共利益与投资商利益的互动“双赢”。今年,为了加快老城改造和新区建设步伐,我市提出了老市区要按照“下山出沟、控建增绿”的要求,涉及棚户区改造、滑塌区搬迁、漆水河沿线的综合改造和老市区的成片开发与拆旧建新,在实行严格控制的基础上,按规划积极推动社会及民间资金投入老城改造。用规划的手法引导人流、物流、资金流等进入新区,同时拓宽老城城市空间,改善人居环境。
  三、运用市场手段,做好经营城市文章,积极拓宽城市建设资金投、融资渠道。
  近几年,我们在城市建设方面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采取“政府组织、项目带动、市场推动、社会参与、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方法,由政府组织,通过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利用规划包装项目、市场化运作、单位群众义务奉献等形式,集中社会力量,加快城市综合改造步伐,营造环境优美、富于亲和力、观赏性强、功能完善的城市景观,突出城市个性、激发城市活力。
  1、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着力建设良好的人居环境。根据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大纲的要求,到2020年铜川将建设成一个融山、水、城为一体的“小而强、小而富、小而美”的园林化城市。按照这一目标,近年来,铜川的城市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实际、着眼长远、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无论从规划、设计、施工等各个方面,都力求既满足人们多层次的需要,又体现城市个性;既反映城市风貌,又展示城市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着力打造一流精品工程。2002年实施的市区方舟文化广场建设工程,是“以人为本”城市建设理念的具体实践。
  2、经营城市,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加快城市资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寻求城市公益和企业利益“双赢”的结合点,把可以投入市场营运的城市基础设施的使用权和经营权逐步推向市场。采取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等方式,盘活存量资产,并通过出让设施冠名权、广告经营权等有效方式,经营城市无形资产,增加建设财源,实现以城聚财、以城兴城。
  2002年在老城改造工程中,市委、市政府针对老市区地域狭窄,市民公共活动空间少的局面,决定在城市中心区建设带状广场。该工程总投资545万元,在工程建设中我们就树立了经营城市的理念,通过广告权招商、广场冠名权拍卖等形式积极吸引社会资金,运用市场机制盘活城市建设存量资产,弥补了广场建设资金的不足,在经营城市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去年我们引进陕西云龙房地产开发公司参与老城中心区改造,成功运作了中心区商业广场建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其中规划商业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城市公共广场面积1.1万平方米,全部由云龙公司投资建设。该广场建成后将与方舟文化广场连成一片,进一步优化了城市中心区空间结构,提升了城市功能和品位,为实施城市中心区文化宫广场改造创造了有利条件。
  3、开发城市资源,加快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步伐。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运用市场机制,改造棚户区和城中村,以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潜在的商机,吸引开发商投资建设、改造旧城和城中村。通过盘活有限的闲置土地,进行项目包装,提高土地的附加值。政府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合作,上下一盘棋,给政策让利于民,多协调服务于民,求实效造福于民。按照这一思路,2002年我们通过吸引外地客商投资建设南北果蔬市场,成功地实施了对地处同兴路两侧的城关村二组的开发改造,不仅改善了村民的居住条件,也提升了城市品位。另外,针对老市区人口密集,市民居住条件差的现状,从2002年开始,启动市区棚户区改造工程,对老市区金华、翠溪、荣华及川口等4个市民居住条件较差的棚户区进行全面规划,目前已开工建设面积达14万平方米,建成约4万平方米的住宅,有效地解决城市居民的危困住房问题。
  4、改善人居环境,合理开发利用城市河道空间资源。针对老市区地域狭窄、人口密集、公共活动场所缺乏的现状,我们从实际出发,实施漆水河市区段河滨景观综合改造工程。工程以建设开敞的留人空间、营造亲水环境,为市民提供一个亲和、优美、舒适的游憩、观赏、休闲空间为出发点,采取“政府组织、项目带动、市场推动、社会参与”的方式进行建设。工程全长10.54公里,分为七个区段,内含六大景区,六个主要景观节点。规划新建绿地14.39万平方米,水域10万平方米,蓄水坝10座,桥梁6座,改造道路10.66公里,河道清淤26.56万立方米,改造污水支管网3公里,带动旧城开发52万平方米,配置亭廊、花架、栏杆、照明,工程计划总投资1.88亿元,其中通过市场运作融资1.08亿元,计划建设年限3—5年。2003年已完成市中心中兴景区的建设任务,有效地改善了红旗桥以南漆水河两岸的景观。今年,我们将对河堤沿线长期空置的土地进行综合开发,运用市场机制加大片区综合开发改造步伐。
  今后铜川的城市规划建设工作要继续按照经营城市的思路,通过项目带动、招商引资,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力度,努力探索市场运作、项目带动、社会参与并举的新路子,以缓解城市建设资金短缺的局面,促进城市建设事业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为我市资源性城市转型创造良好环境。

 


西部小城镇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对策

陈怀录 苏芳 冯宗周
(兰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摘要] “小城镇,大战略”,科学地指明了小城镇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和肩负的历史责任。而要实现上述目标,搞好小城镇规划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笔者在对小城镇规划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归纳了几点小城镇规划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
  [关键词] 小城镇规划 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对策研究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之中,小城镇由于其本质特征所决定,正在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它是农村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信息和社会服务中心,是商品流通的重要物资集散地和发展乡镇企业的重要基地。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城乡人口的相互融合,小城镇的经济发展较快,其地位也日益重要。特别是在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发展小城镇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得到了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视,各种制度、法规相继出台,为小城镇的规划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法律保障。毋须质疑,规划在促进小城镇建设、调整建设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合理利用土地、改善居住与投资环境、协调各项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影响城镇居民的居住环境与生活质量,本文就对这些问题谈些自己的观点与认识,现总结如下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一、小城镇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从城镇体系看,小城镇是属于城市范畴,是城市居民点中的最下一个层次,数量最多并与农村具有密切的联系。从农村地域体系来看,小城镇又是农村地域体系的最上层次。它作为农村之首,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它作为城市之尾,同样接受大中城市的辐射。它面向农村、城市两个领域,地处城乡结合部,是城乡之间的联系纽带;小城镇是乡村剩余劳动力、乡镇企业和大城市分离型企业的聚集地;是农业现代化的示范区,城乡一体化的实验地;是乡村经济的突破口;是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和前沿阵地。
  江泽民同志多次提出要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他指出,我国有12亿人口,9亿在农村,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农业劳动力转移到新兴的小城镇和乡镇企业,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同时,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是一个大战略。加强小城镇规划和建设工作,是我们党和政府关于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定要从现代化建设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来看待小城镇规划和建设问题,进一步加强小城镇规划工作,为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服务。
  小城镇规划和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高规划工作的水平,把我国的城市和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好,对于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规划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很强的工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广泛领域。规划的基本任务,是根据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要求,统筹安排各类用地及空间资源,综合部署各项建设,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小城镇规划是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是管理小城镇建设的重要依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迅速发展,小城镇蓬勃兴起,农村面貌发生很大变化。规划在促进经济建设、调整城乡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合理利用土地、改善居住环境和投资环境、协调各项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大规模进行小城镇建设的今天,进行小城镇规划是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小城镇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1、小城镇规划单纯地就城镇论城镇,忽略了城镇体系规划的指导与约束作用。
  当前的小城镇规划,往往只从小城镇本身出发来考虑问题,而忽略了其所在县域的城镇体系规划,各个小城镇过分夸大各自的中心地位与对外所产生的吸引力,导致各个小城镇性质相似,毫无特色而言。由于缺少宏观调控,小城镇内部基础设施呈现“小而全”的局面,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为了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小城镇的盲目建设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生态环境质量难以保证。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任何一个小城镇都不可能脱离所在区域而独自发展,小城镇处在大区域背景之下,只有将其融入大区域、大环境之中,协调好“点”与“面”的关系,才能使之健康、合理的发展,因此,城镇体系规划就不容忽视。
  所谓城镇体系规划,即要通过区域人口、产业与城镇的合理布局,协调体系内各城镇之间、城镇与体系之间、体系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各种经济、社会方面的联系,运用现代系统理论与方法,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最优化,实现体系整体利益的不断增长。通过城镇体系规划,综合分析小城镇所处的特定环境与其所具备的特殊条件(如地理位置、文化背景、资源状况等),研究整个区域经济形成格局与支撑经济发展的产业布局与资金运作机制,合理确定小城镇在区域中的功能、地位与作用,进一步确定小城镇的性质、发展方向与规模,从而合理规划小城镇产业布局、主导产业发展方向,使之更好地带动小城镇经济的发展。
  由此看来,小城镇总体规划必须以城镇体系规划为依托,由城镇体系规划对小城镇的定位予以明确,从而进一步指导小城镇建设,为小城镇规划提供了指导与约束作用,通过合理界定区域分工协作,协调区域内各城镇之间的有机联系,使城镇体系更加完善。
  2、过境公路穿越镇区,“马路经济”较为普遍
  从现有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来看,多数小城镇往往是沿过境公路两边逐渐形成的,公路与小城镇之间并不分设,也无明确功能分工,过境公路既是小城镇内部的主要交通性道路,又是小城镇内部的主干道,逐步形成了小城镇公路两侧商业服务业集中、行人密集、交通拥挤等混乱现象。究其原因,小城镇建设资金紧缺,过境公路无疑是利用国家投资、搞活本地经济的切入点,这种为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盲目沿过境公路建设的行为,在建设初期,无疑会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带动小城镇的相关产业,为小城镇提供了商品交易机遇,传达了外界需求信息,使小城镇与周边城市的联系更加密切。但从长远的观点来看,这种轴向开发模式大大降低了过境车流的通达性,给小城镇布局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造成了资源的更多浪费。由于过分强调小城镇轴向发展模式,而忽略了小城镇核心区的建设,使商业、服务业集中于过境公路,而忽略了小城镇内部居民的生活需求,影响了小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此外,这类建设用地多是夹公路建设,纵深不足,致使小城镇内部市政工程措施无法开展,各项市政工程措施无法发挥其正常的功能。
  笔者认为,对于过境公路穿越镇区的问题,应采取“近而不进,惠而不扰”的原则,既要充分利用过境公路给小城镇所带来的发展机会,又要将干扰程度降至最低,避免片面回避。对于规划工作者,首先应优化小城镇内部路网结构,突出小城镇核心区的吸引与辐射作用,尽量将小城镇沿过境公路一侧发展,合理组织小城镇内外交通。过境公路与小城镇内部道路要做到有效的衔接与组织,充分发挥过境公路的交通职能,合理规划小城镇内部的生活性主干道,尽量减少小城镇内部道路与过境公路的平交道口数量,可适当采取局部立交的方式,减少二者的相互干扰。同时通过对小城镇人口规模、经济状况、各行业优势度的分析。客观分析评估小城镇实际消费水平,从而合理确定小城镇商业、服务业规模,使小城镇各功能分区趋于合理化。
  3、脱离实际,人口规模偏大,过分追求高城镇化率
  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只有提高城镇化水平,才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才能加快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的现代化和全国的工业化,从根本上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当前,我国正处在城乡一体化战略实施的关键环节,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有效实施,如户籍制度的改革促进了小城镇建设的发展,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城镇化水平,但一些地方片面追求高城镇化率,不切实际地扩大小城镇人口发展规模,人口规模估计的比合理发展的现实规模大,使小城镇用地规模和相应的设施标准过高,造成了长期的不合理与浪费。
  小城镇的规模是小城镇体系布局和用地选择的重要依据,是编制小城镇各项建设规划必不可少的条件,小城镇规模的合理确定将有利于经济合理地建设小城镇,控制土地投放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反之只会对生产的发展造成障碍。
  规划工作者多从人口自然增长与机械增长两方面推算小城镇合理的发展规模,采用叠加法进行测算,即:
N=A(1+K)n+ΔP
其中N为规划期末人口,K为人口自然增长率,ΔP为机械人口数;
  根据我国的国情,小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是有计划性的,通过分析近十年内小城镇人口的变动趋势,从而合理确定规划期内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而人口机械增长实质是为其提供劳动力,在具体分析的过程中,弹性很大。因此,只有合理分析机械人口数,才能合理确定小城镇最终发展规模。这就需要规划工作者在与县域城镇体系规划有效衔接的基础上,通过对小城镇内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各行业优势度的具体分析,充分挖掘小城镇发展的潜力,在镇区范围内进行合理的劳动力分配,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分布与流向,确定小城镇吸纳人口的数量。
  同时,国家方针政策的调整、小城镇外部交通的改变、人们生活方式与心理因素的变化等因素也影响着小城镇的发展规模。要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集中,小城镇本身应达到一定的规模,一般来讲,当小城镇的人口规模达到5万人以上,才能发挥集聚作用,而现有的小城镇规模大多都在1万人以下,小城镇内部的生存环境、就业状况、第三产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大中城市,再加上小城镇内部诸多因素构成了农村居民进城的门槛,如住房制度、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社会公用设施水平等,要使农民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把目光由大中城市转向小城镇,首先要使小城镇实现经济上的飞跃,以经济的发展带动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高小城镇内部建设条件和空间环境容量,有效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发挥集聚效应。
  4、小城镇建设“千城一面”,毫无特色而言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加速了西部地区城镇化的进程,小城镇的数量与规模也随之加快,在小城镇的规划与建设之中,往往忽视了对小城镇风格特点的研究,对小城镇的自身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等个性特质把握不准,由于小城镇属于城市的范畴,规划工作者往往仅以大城市的规划模式来指导小城镇的建设,如道路多以棋盘式为主、广场位于小城镇中心,民用建筑一般高,无层次感,建筑布局过于单调、呆板,最终的发展模式仅成为大中城市的简单缩影,建设布局毫无特色而言。
  城市的特色是一种文化品格,是城市在形成与发展中所具有的自然风貌、形态结构、文化格调、历史底蕴、景观现象、产业结构和功能特征的总和,它是一个城市文化、历史、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是城市形象的客观展示与城市的魅力所在。一个城市只有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才有了自己的个性与灵魂,才有生命力可言,城市的特色应是多元化的,具有经济与意识形态两种属性。就经济属性而言,即一个城市的产业结构分类与发展策略,需考虑一个城市在整个区域中的定位、区域中的产业分配状况等诸多因素,就意识形态属性而言,是以建筑形态和城市形态为代表,突出反映城市在空间与景观上的特色。
  对小城镇进行规划建设时,应首先对其所处的大区域背景进行宏观分析,研究小城镇的职能特征与辐射范围,挖掘小城镇的自身发展潜力,确定小城镇的支柱产业与拳头产品,突出小城镇的产业特色。其次应尽量保持小城镇原有的格局,小城镇小巧近人的规模尺度、环境优美的山水风光与自然亲切的田园气息都可巧妙的利用以强化小城镇的建设特色,通过夸张、协调的方法将自然田园绿意组织于人居环境之中,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对于城市景观设计,应采取“美学理论”,探寻当地人文与自然环境的特点,继承当地的历史文脉,使之更好的延续,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创新,以深刻的内涵与富有感染力的外在特征赋予小城镇鲜明的时代特征与风貌特色。
  三、结语
  总之,在小城镇规划建设的工作中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也需要探索出更先进、更合理、更科学的规划方法,使小城镇健康、有序的发展。本文仅就自己的工作感受,提出一些粗浅的认识,以期抛砖引玉,原为广大同仁共勉。

 

省域城镇体系构建及其对策研究
——以甘肃省为例

 陈怀录1 蒲欣冬1 2 文达其1 
(1、兰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甘肃 兰州、730000)


  [提要] 本文从甘肃省城镇体系发展现状分析出发,针对城镇体系首位度高,规模等级失衡,职能分工不明确等特点,以点-轴开发理论为主要依据,提出了构建“一心一轴两翼”的省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并就此提出了“构建兰州都市圈,以特大城市兰州为中心,大、中城市为骨干,小城市和县城、重点建制镇为基础,以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甘肃段)为主轴,规模结构整合有序、功能定位优势互补、空间布局科学合理”的城镇发展战略,最后就省域城镇体系的实施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保障措施。
  [关键词]  城镇体系  构建  对策  甘肃省

Research of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l Countermeasure
for Provincial Urban System
——Taking Gansu province as a case
Author: Chen Huailu、Pu Xindong& Wen Daqi

Abstract: Through analyzing the circumstance of the urban system in Gansu province, this article points out some of its weakness, such as its high primacy degree, disequilibrium ranks, indefinable roles, and so on. Mainly based on the theory of“point-axes”development, and in order to construct a new provincial township spatial structure described as “one core, one axes and two wrings”, this article suggests to construct Lanzhou metropolitan area, and also gives some advice to stipulate for a scientific and scale-in-order township developing strategy, which is described as taking Lanzhou metropolitan area as the main core, taking large and middle cities as the nodes, taking some small but momentous towns as its base and taking the West Longhai-Lanxin economical belt in Gansu province as the main axes. At last,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its implementation.

Keywords: urban system“one core, one axes and two wrings”
 construction countermeasure    Gansu province

  甘肃省地处西陇海-兰新经济带与黄河一级开发轴线的复合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全省城镇的发展创造新的历史机遇,欧亚大陆桥的贯通及青藏铁路的修建更加凸现了其“座中四联”的区位优势,这必然会推动全省城镇化的大发展,使原有城镇体系结构发生重大的变化,而编制科学合理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是引导全省大、中、小城镇健康有序发展的前提,也是加强对城乡空间整体协调发展引导和调控的重要手段。本次省域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本要求,旨在促进全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积极有序地推进城镇化进程。
  1 现状分析
  1.1 甘肃省城镇体系现状概况
  到2001年底,全省共有地级市10个,县级市4个,县城67个,建制镇328个,城镇人口631.19万人,城镇化水平24.51%(比全国同期低13.09个百分点)。初步形成了以兰州市为核心,以天水、白银、酒泉、嘉峪关、武威、金昌、张掖、平凉、庆阳、合作、临夏、敦煌为节点,其它小城市和县城为骨干,众多建制镇为基础,主要沿陇海-兰新线分布的城镇体系框架。
  1.2 甘肃省城镇体系现状特点分析
  1.2.1 城市首位度高,体系发育不完善。
  全省城市规模相差悬殊,属典型的首位分布,城市首位度高达4.8,体系发育很不健全,存在着明显的裂点,缺少50~100万的大城市,特大城市孤立发展,缺乏大城市支撑,导致城市规模的演变扩张受阻,难以形成等级扩散之势,中心城市经济辐射范围太小。
  1.2.2 职能结构模糊,分工不明确。
  甘肃省城镇体系的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存在结构性缺陷,体系内不同等级城镇间的传导和扩散机制难以到位,产业的扩散、承接条件尚不成熟,制度性的障碍影响到各类要素的流动,城镇的基本职能雷同,分工协作性差。
  1.2.3 城镇空间布局的资源指向性明显,分布不均衡。
  体系的空间结构的特征主要为:
  ①明显的交通指向性和强烈的亲水性。由于交通和水源的巨大影响,城镇主要沿交通干线、河流呈带状分布;②城镇密度在空间分布上东密西疏,密度最大的为陇南地区,其次为陇东、陇中地区,甘南、河西密度最低;③设市城市数量西多东少,在全省五大城市经济区中,河西区多达7个,而陇南、陇中、陇东、甘南各为2个;④城镇分布的资源指向性明显,单一职能工矿城镇多,综合职能城市少,资源型城镇在全省经济中占突出地位,如白银市、金昌市、嘉峪关市、玉门市、华亭镇、阿干镇、宝积镇、窑街镇等城镇。
  2 省域城镇体系构建
  2.1 构建原则
  2.1.1 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原则
  规划强调较强的针对性,体现因地制宜、分区指导的原则,按照经济规律合理配置资源,加强彼此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整体发展。
  2.1.2 滚动发展,动静结合原则
  城镇体系规划要站在全球化的角度,动态分析城镇化动力的变化,并组织力量对省域内的主要城市(如重工业城市兰州等)进行超前研究。
  2.1.3 可持续发展原则
  全省要实行生态和环境保护优先政策,城市建设要依法保护自然、历史文化遗产,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促进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2.2 总体战略目标
  规划对全省城镇体系空间布局,采用“点-轴”发展战略,力争到202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形成以兰州都市圈为核心,以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甘肃段)为主轴,以陇东和南部(甘南、陇南)为两翼点状发展的“一心一轴两翼”的省域城镇体系空间格局。
  “一心”:指构建以特大城市兰州为核心的兰州都市圈,充分发挥兰州都市圈在全省城镇体系中的龙头作用。
  “一轴”:指以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甘肃段作为全省城镇发展主轴带。同时,依托该主轴培养两条次级发展轴:①、以国道109-212、109-213连线为沿黄河经济带城镇发展次轴;②、以天(水)兰(州)高速公路及国道316沿线为另发展次轴,形成以天水为核心的城镇发展次轴。
  “两翼”:指主轴两翼的陇东(以平凉、庆阳为中心)和甘肃南部(以合作、武都、成县等为中心的甘南、陇南)的广大地区。
  2.3 省域城镇体系构建的空间结构层次划分
  全省“一心一轴两翼”的空间结构包括四个层次,即:①、以兰州为核心的兰州都市圈;②、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甘肃段)城镇发展主轴带;③、放手发展县城和全面推动小城镇建设,建成一批县域经济发展中心;④、有重点的建设一批特色鲜明、职能明确的小城镇。
  3、城镇体系构建对策
  3.1 继续发展特大城市兰州,构建兰州都市圈
  兰州是西北地区未来发展不可逾越的重要节点,是西部大开发的龙头和主力军。健全全省城镇体系,首先要突出兰州这一核心,构建兰州都市圈,使它在更大的范围内整合资源,为自身发展创造更多机遇,并为未来领导全省城镇发展,增强其经济辐射力创造空间舞台。
  3.1.1 范围。以兰州市建成区及市域外围城镇为主体,包括白银、定西、临夏、靖远、永靖、临洮、天祝、榆中、海石湾等市县及若干小城镇,是全省城镇发展核心区。
  3.1.2 圈层结构。它由核心圈层-近域拓展圈层-远郊城镇圈层-外围圈层共同构成的同心圈层结构。核心圈层即城关、七里河、安宁、西固四个城市建成区;近域拓展圈层包括榆中、和平、什川、河口、阿干镇、西果园等紧邻母城四区的城镇;远郊城镇圈层包括海石湾、皋兰、永登、天祝、中川、永靖等城镇;外围圈层包括白银、临洮、定西、临夏等城市,并以上述城市为核心带动所在区域城镇发展。
  3.1.3 空间发展引导。结合兰州市周边地形及空间特征,该都市圈采用“单核心多节点放射状”空间发展模式,并沿五条轴线呈指状向外拓展:①、沿黄河、湟水、大通河西向发展轴;②、沿兰州-■口高速公路东向发展轴;③、沿兰州-白银高速公路北向发展轴;④、沿兰州-中川高速公路西北向发展轴;⑤、沿兰州-临洮高速公路南向发展轴。
  3.2 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培育一批大中城市
  甘肃省目前没有大城市,应合理发展、培育大城市,一是要选择发展条件优越特别是区位良好的城市,运用市场和政策导向,使其成为区域发展的增长极;二是要选择有一定基础、区位和资源条件良好的中等城市,发展为大城市;三是以交通为纽带,以经济分工与协作为基础,打破行政区域束缚,形成紧邻城镇群,发挥大城市区域中心作用。具体而言,就是要着力推动天水-秦城-北道-社棠-秦安城镇群、酒泉-嘉峪关城镇群、武威-金昌城镇群和张掖-临泽-高台城镇群建设,培育天水、酒泉-嘉峪关、武威、白银、张掖为大城市。
  3.3扶持和放手发展县城,积极推进中小城镇建设
  就甘肃省而言,发展小城镇的重点应该是县城,在增加小城镇数量,增强小城镇集聚和辐射功能的同时,优先建设和加快发展条件好、规模大的县城,增强它对农村地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带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并通过发展1-2个有市场前景的产业,再辅以日益发展的第三产业,作为县城发展的经济基础,培养成为小城市,促进省域城镇体系全面健康发展。
  4 政策保障措施
  在新旧体制的转换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各种问题的产生,市场经济体制本身的不确定性,它需要有强有力的政策引导,才能使城市经济越搞越活。因此,不仅要认识到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对加强区域宏观调控、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战略意义,还要善于借鉴先进的理念,把规划体系从传统物质性的规划转向对公共政策的研究,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政策保障及协调管理措施,以保证规划蓝图的顺利实施。
  4.1 法律保障措施
  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法规体系,制定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和各地实际的规划法律法规,保持规划的严肃性、连续性;加大执法力度,严厉追究违法行为,对于违反城镇建设法规的行为,执法机关应严格依法办事;健全区域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充实城市管理和执法部门的力量,积极运用先进的技术设备,提高城市管理和执法的效率和科学性。
  4.2 制度创新措施
  4.2.1 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①、对全省的建设用地进行宏观调控,协调各城镇在用地结构、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等方面的联系,优先安排各级城镇和重点城镇的建设用地,提倡产业规模化、专业化经营,提高城镇土地利用率;②、鼓励小城镇采取改造旧城区、整治闲置土地,盘活存量建设用地,鼓励在小城镇从事住宅建设和房地产开发;③、努力探索以县(市)为单位实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路子。
  4.2.2 深化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及综合承受能力,实行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为主要依据的户口申报和管理政策,实施积极的人口迁移政策,鼓励农民进城从事非农产业,加快城镇化步伐。
  4.2.3 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实行覆盖全省城镇的社会保障体系,将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逐步向农村推进,缩小城乡差别。
  4.3 资金保障措施
  4.3.1 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
  ①、以政府投入和市场运作为主导,以资产经营为核心,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市政公用行业的投资建设和运营。②、改革城市公用事业运营机制,使城市公用事业进入自我健康发展的轨道。③、拓宽利用外资的渠道,来弥补建设资金的不足。紧抓国家加大对西部城市基础设施及环保项目利用外资力度的大好机遇,以城市道路、污水处理、供热等为重点,积极争取国内外各类优惠贷款。统一规划和管理,大胆采用资产收益抵押(ABS)、建设—经营—转让(Build-Operate-Transfer)、转让—经营—转让(Transfer-Operate-Transfer)、建设—经营—拥有(Build-Operate-Owner)等多种经营方式,吸收外国资本建设和经营城市基础设施。
  4.3.2 加快配套政策改革步伐。
  参照国家改革的基本思路,积极搞好税、费、价机制的改革。按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重点进行城市建设、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税费改革,做好城市公用事业价格和服务价格工作,逐步使全省公用事业走上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道路。
  4.4 综合管理措施
  ①、成立甘肃省规划委员会,对规划成果的实施进行协调、监督和检查。特别要负责全省“一心一轴”和重点开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的协调;②、在保持全省行政区划相对稳定、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下,进行行政区划调整,以增强城镇的积聚辐射能力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③、尽快编制区域城镇体系规划,通过都市圈、城镇群的融合发展,推进资源型城镇形成接续产业。

 

 

甘肃省城市经济区划分与发展对策研究

陈怀录1 蒲欣冬1 2 滕海峰1 
(1、兰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甘肃 兰州、730000)

  [摘要] 根据甘肃省的具体情况,将甘肃省划分为陇中、河西、陇东、陇南和南部民族地区(临夏州、甘南州)五个城市经济区,并针对不同城市经济区的特征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城市经济区 划分 发展对策 甘肃省
  ABSTRACT: According to Gansu province's specific circumstance ,Gansu province is divided into five urban economic regions:Longzhong, Hexi, Longdong,Longnan and Southern nation's region(Linxia autonomous prefecture,Gannan autonomous prefecture).Th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suitable for the urban economic region is put forward on the basis of the particular characteristic of each of the various urban economic regions.
  Key words:Urban economic region; division;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Gansu province

  引言:
  甘肃省位于西北内陆区,地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地貌复杂多样,且地形狭长,南北、东西差异较大,由此在整个甘肃省域内进行城市经济区划分,整合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相类似的区域成为相对完整的城市经济区,为制定相适宜的发展政策、最有成效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1.甘肃省城市经济区划分原则:
  1.1 中心城市原则。中心城市是城市经济区的核心。(周一星,[5])。
  1.2 城市经济区内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一致性原则。划分城市经济区的目的之一在于整合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基本一致的区域成为相对完整的、协调发展的经济区,以便于从较大范围内制定发展政策。
  1.3 保持行政边界完整性原则。为增强政策、战略的可操作性,考虑到政策落实的现实性,城市经济区划分兼顾到县级行政边界的完整性。
  1.4 可达性原则。可达性是空间相互作用发生的基本条件之一,区域之间的信息联系与依赖交通设施完成的客货联系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周一星,[5])
  2.甘肃省城市经济区划分
  2.1 陇中城市经济区
  本区位于甘肃省中部,包括兰州市、白银市、定西市,区域总面积5.46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724.96万人,目前含一个特大城市(兰州)、一个中等城市(白银)和十九个县。
  2.1.1 以兰州为核心,以白银、定西为次中心,以永登、榆中、皋兰、海石湾、陇西、临洮、岷县、靖远、景泰、会宁为三级中心,其它县城为四级中心,以忠和、什川、夏官营、和平、会川等中心镇为五级中心共同构建兰州都市圈,形成全省城镇发展核心。
  2.1.2 由于兰州盆地用地空间限制,决定兰州市用地空间需沿兰白、兰临、兰海高速公路,国道312和陇海、兰新、兰青、包兰铁路轴线向四周拓展,使得本区城镇网络体系在空间上表现为圈层结构、指状拓展。
  2.2 河西城市经济区
  本区位于甘肃河西走廊,包括酒泉市、金昌市、张掖市、武威市、嘉峪关市,区域总面积27.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78.3万人,共七个城市(五个地级市、两个县级市)和13个县。
  2.2.1 本区地域辽阔,东西相距约1000余公里,城镇大多分布于绿洲之上。客观上要求本区必然是多中心发展,自东向西依次形成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三个一级中心,二级中心为敦煌、玉门、永昌、金塔、安西、临泽、民勤、高台,其它县城古浪、天祝、肃北、阿克塞、山丹、民乐、肃南为三级中心,玉门(镇)、六坝(民乐)、双城、黄羊镇、永昌(武威)、大靖、河西堡等中心镇为四级中心,共同构成本区城镇体系等级网络结构。
  2.2.2 本区主要城镇均分布于西陇海-兰新经济带上,因此,陇海-兰新铁路、国道312线成为本区城镇发展的主轴线,此外,由南向北沿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三条主要河流,也是本区城镇主要分布区,因此形成了本区“丰”字形城镇空间组织结构。
  2.3 陇南城市经济区
  本区包括天水市和陇南地区,区域总面积4.2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07.71万人,目前拥有一座中等城市(天水)和14个县。
  2.3.1 本区一级中心城市为天水市,二级中心城市为武都、成县,三级中心城市为甘谷、秦安、徽县,其它县城清水、武山、张家川、两当、西和、礼县、康县、文县、宕昌为四级中心城市,以甘泉、金集、龙山、洛门、黄渚、洛塘、江洛、伏家、盐官等中心镇为五级中心。本区城镇无论数量、规模都显弱小,因此,应着力培育一、二级中心城市,加强其对整个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共同促进区域城镇体系发育、壮大。
  2.3.2 规划全省城镇体系东部次轴线——陇东经天水至陇南的大通道(庆城-庆阳-平凉-天水-成县-武都)成为本区城镇发展经向主轴线,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甘肃段)东段成为本区纬向发展主轴线,二者共同构成本区城镇体系“T”字形空间架构。
  2.4 陇东城市经济区
  本区包括平凉、庆阳市,区域总面积3.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73.86万人,目前含两座小城市和13个县。
  2.4.1 本区一级中心城市为平凉市、庆阳市,二级中心城市为庆城、泾川、华亭、静宁,其它县城灵台、崇信、庄浪、正宁、华池、合水、宁县、镇原、环县为三级中心城市,以肖金、和盛、早胜、平泉、四十里铺、什字、安口、榆林子、策底、南湖、曲子等中心镇为四级中心。本区一级中心城市规模偏小,因此,应着力培育一级中心城市,壮大其规模,增强其实力,加强其对次级中心城市和整个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
  2.4.2 本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上表现为典型双核心结构,形成以国道309、国道312和国道211为发展轴的“两横一纵”状城镇空间发展结构,要重点加强轴带沿线城镇建设。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沿主要交通通道梯次向次一级中心城市传递,因此,要加快以公路为先导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促进区域整体发展。
  2.4.3 由于受自然条件和交通条件的制约,本区与全省其它地区的联系相对较弱,为了促进全省城镇体系结构均衡发展应将本区纳入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统筹考虑。
  2.5 南部民族城市经济区 
  本区包括临夏回族自治州和甘南藏族自治州,区域总面积5.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55.16万人,目前有两个小城市(临夏市、合作市)和14个县。
  2.5.1 本区中心城市为临夏市,次中心城市为合作市,二级中心城市为夏河、永靖、广河,其它县城临夏(县)、康乐、和政、东乡、积石山、舟曲、卓尼、临潭、迭部、碌曲、玛曲为三级中心,以三甲集、盐锅峡、大河家、扎古录、郎木寺等中心镇为四级中心。
  一、二级两个中心城市规模都较小,城镇体系层次较低。应以要素集聚为重点,加强区域核心城市临夏和次中心城市合作市的主导产业发展,综合功能培育。
  2.5.2 以国道213为主轴线,加强沿线城镇的功能培育和规模扩张,并通过区内轴线接轨建设,使未沿轴线的城镇纳入区域轴线整体发展。
  3. 建议与对策
  3.1 陇中城市经济区
  3.1.1充分发挥兰州市交通、技术、人才、信息优势和西部大开发“桥头堡”的作用,加快以兰州、白银为中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的建设,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重点发展新材料、生物工程、医药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保险、旅游、商贸服务业。中小城镇则要利用其接近原材料、市场的优势,主动接受中心城市的产业转移和经济技术辐射,发展资源密集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3.1.2 统筹配置和完善区域基础设施,避免重复建设和设施闲置浪费,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和设施共享。
  3.1.3 提高兴隆山、吐鲁沟、仁寿山等旅游胜地服务能力,挖掘刘家峡水库、恐龙足印、炳灵寺、松鸣岩等重点景点的潜力,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点线面结合的旅游网络。
  3.1.4 加强区域环境整治,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强植树种草、退耕还林,禁止工业三废直接排放。
  3.2 河西城市经济区
  3.2.1 本区经济基础较好,城镇沿国道呈串珠状分布,加强一级中心城市酒泉-嘉峪关、张掖和武威-金昌的功能培育和组群发展;发展密集型绿洲,实现绿洲规模效益。在巩固冶金、精细化工工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旅游业,开拓新能源、新材料、轻工业以及绿色食品等行业。
  3.2.2 对于酒泉-嘉峪关、武威-金昌、张掖-临泽-高台城镇群,要强化统筹配置完善区域基础设施,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和设施共享。
  3.2.3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严格控制资源的开发强度。严禁在浅山区开荒,加大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力度,确保祁连山区的水资源涵养林及草地面积,提高生态质量;严格控制沙区开荒和地下水的开采;恢复扩大胡杨林、红柳、沙枣、梭梭等特色林地,增加风沙防护林地。
  3.2.4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以经济效益为目标,合理调整用地结构,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实现区域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优化。
  3.2.5以莫高窟为重点,充分利用敦煌雅丹地貌、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航天城、马蹄寺、雷台汉墓、嘉峪关城楼、山丹军马场等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并以此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加强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建设规划。
  3.3 陇南城市经济区
  3.3.1 重点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天水,强化其甘肃东部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利用天水和西安、宝鸡经济联系较强的优势,加强与陕西省的经贸联系,加快生产要素在天水市的集聚速度,使天水成为联系西安与兰州的重要纽带。
  3.3.2 本区经济发展要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继续壮大电子、机械和轻工业,发展采掘、冶金、能源、建材、医药化工等产业,同时大力发展以旅游、商贸服务、信息技术为主的第三产业。
  3.3.3 以国道316、国道212为轴线,加强沿线城镇建设,在南北向打通一个纵向通道,使陇南和陇东地区的经济联系更为紧密。
  3.3.4 本区水土流失情况突出、泥石流频繁发生,水资源调蓄能力严重不足,为了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必须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解决水资源季节性不平衡问题。
  3.3.5 利用天水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以麦积山为重点,不断挖掘本地区的文化内涵,借助陇南优美的自然风光,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3.4 陇东城市经济区
  3.4.1 本区城镇经济发展中应充分利用宝中铁路已贯通的有利条件,抓住陇东石油天然气开发,华亭煤田开发和平凉电厂扩建的机遇,重点发展石油天然气化工、煤化工、农副产品加工业,同时大力发展以旅游、商贸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
  3.4.2 尽快打通与天水的联系通道,并实现经天水与陇南的有机联系,加强区域内城镇群体的全方位合作。
  3.4.3 利用宝中铁路已开通的机遇,把平凉市建设成陇东和陕、甘、宁接壤区的中心城市。
  3.4.4 以崆峒山旅游资源综合开发保护为重点,综合开发西王母宫、古灵台、龙泉寺、北石窟、南石窟等旅游景点,改善旅游交通条件,以旅游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3.4.5 重点搞好小流域治理,加强封山育林工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人工植被建设,对污染企业进行限期治理,控制各类污染物排放。
  3.5 南部民族城市经济区
  3.5.1 发展民族工业和民族特色旅游,把旅游业作为一大支柱产业来培育,精心培育夏河、永靖两个特色旅游城市。重点抓好和政松鸣岩、永靖刘家峡、夏河拉卜楞寺宗教文化,黄河首曲草原风光,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区建设,积极争取建成2-3个3A级以上国家著名旅游景点。
  3.5.2 本区低温、冰雹、洪涝灾害严重,九十年代以来草场退化速度加快。应加强区域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制定草场合理畜载量,严禁过牧;封育退化草场,抚育现有林地,改善管理和利用草牧场机制。
特大城市
一级中心城市
二级中心城市
三级中心城市
甘肃省城市经济区区划图

 

天水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分析

焦新德1       黄建东2
天水市建设局副局长741000  天水市规划局规划科科长741000

  天水地处祖国腹地,位于甘肃省东南部,依陇山与秦岭、傍渭河与汉水,东控关中,西邻河湟、南通巴蜀、北近宁夏,历来为关陇门户。悠久的建城历史、优越的自然环境、发达的交通条件、繁荣的工商经济、多种文化的交融,形成天水璀璨的历史文化。天水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以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绚丽多姿的历史文化源远,在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写下了辉煌灿烂的篇章。1994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城市特色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个性的集中体现,天水历史文化名城特色主要表现在自然地理环境、历史人文资源和建筑物质要素三个方面。
  1 自然地理环境特色
  1.1 陇右门户、陇上江南
  天水历来为陇右门户,东北部的陇山山脉(六盘山系),东南部西秦岭山脉,西北部黄土梁山脉,三大山脉呈现环状屏卫,期间分布河川平原、山间盆地和黄土丘陵,地形复杂多样。攻有通途、守有险要、屯有平川,向来为陇右形胜之地。从气候上,由于天水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水系,处于由暖温半湿润、半干旱气候的过渡区。
  多样的地形和气候为天水提供了优越的农业发展条件,自古是我国著名的农林牧业综合发展区。诸葛亮之六出祁山,其原因主要在于利用优越的农业条件作为进取关中的基地。唐时号称“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过陇右”,足见其农业之发达。盛产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胡萝卜、甜菜、百合、大麻、胡麻等农作物和梨、苹果、葡萄等温带水果。天水畜牧和林业的发展条件也十分优越,牧场面积广阔,历史上曾是重要牧区。商周时期秦族祖先即在天水牧马,唐宋时天水设置牧苑,为全国的战马培育基地,今日尚存牧马滩等地名。目前,市域内有关山林场和小陇山天然林区等大片森林,森林覆盖率为26.15%。丰富的森林提供了丰富的生物资源,其中包括银杏、红豆杉、白皮松、三尖杉、青杆、羚羊、梅花鹿、斑羚、金猫、元豹、石貂、大鲵等35种保护动植物。由于天水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水系,自然环境优越,自然景观兼具北方之雄奇与南方之秀丽,有陇上江南之称誉。
  1.2 两山夹峙、一水中流
  天水历史文化名城的主体位于■河以北的阶地,■河河谷东西带状延伸,南北两山分峙,呈现出“两山夹峙,一水中流”的自然环境格局。
  ■河之“耒昔”,从《康熙字典》和现代新华字典无从查找,但据《诗经·噫嘻》篇,先秦时代,天子的公田称为■田,《诗经·噫嘻》篇就是周成王养行耕■田礼仪时所唱的乐歌。所谓耕■礼,就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季节,天子在群臣的陪同下,亲自到■田上操起农具耕田,以告戒农官要勤于王田上的农事,也为天下农夫作出表率。说明■河是一条历史非常悠久,古代农牧业时期十分重要的河流。■河南为慧音山,绣经山,主要支流有平峪沟、豹子沟、吕二沟、龙王沟;北为天靖山,主要支流有罗峪沟。“两山夹峙,一水中流”的自然环境是形成古城“五城相连,轴线贯穿”格局的重要因素。
优越而多样的自然条件是天水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优越的区位和自然条件使天水在数千年的发展中经久不衰,保持了文化的连续性。而优越的区位条件使多种文化的交流成为可能。从而形成具有特色的地方文化。
  2 历史人文资源特色
  2.1 悠久的建城历史
  有史载以来,天水境内曾多处建立过城池。作为秦人的故乡和发祥地,早在公元前1100年前,亲人祖先就在今日的天水地域建立了自己早期都城——西垂邑,从西垂,秦亭到西犬丘,秦在天水建都时间长约400余年。公元前726年,随着秦的东向发展,都城迁徒陇山以东的关中地区。秦国迁都后,天水地区仍然作为秦的后方和前沿阵地,起着战略上的双重作用。据《史记·秦本纪》所载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秦人西伐■戎、冀戎,基本统一了西方部族,并在此设立了地方行政,建■县、冀县。据《汉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县即今秦城,冀县即今甘谷。这是我国最早设的县份,天水建城史距今2692年。
  2.2 灿烂的地方文化
  2.2.1 羲皇故里——伏羲文化
  天水是传说中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伏羲及女娲的故里。伏羲时代我国尚处于渔猎阶段,但已具有向文明转化的趋势,伏羲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主要有八卦文化、龙图腾文化、嫁娶礼仪文化、创立文字(书契)、烹饪和音乐等方面。伏羲时代是中华民族由蒙昧向文明阶段转化的关键时期。因此,伏羲被称为人文初祖。伏羲之妹女娲也是上古神话传说中的重要人物,留下了捏土造人、炼石补天的美丽神话传说。目前,天水是我国伏羲文化中心,有伏羲庙和据传为伏羲画八卦的卦台山等关于伏羲文化的文物古迹。
  2.2.2 华夏摇篮——大地湾文化
  以大地湾为代表的史前考古遗址,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了天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摇篮。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多达400多处,广泛分布在渭河及其支流沿岸的地点,前后延续四千年,代表了自母系社会至文明社会连续发展的各个阶段。其中大地湾遗址距今约8300年,是我国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之一。较仰韶文化早约2000年,出土文物极为丰富,有我国最早的谷物、彩陶、绘画、文字符号和公共建筑——仪事“殿堂”,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2.3 帝王之乡——嬴秦文化
  天水位于中国西北部的多民族杂居区,民风质朴、强悍,因而成为许多古代王朝的发源地。其中以秦朝在天水的时间最长,对中国文化和天水地方文化的影响最为深远。
  秦之先为伯益,姓嬴氏。商末伯益后裔率部族进入天水地区,以西垂为中心,与诸戎杂居。周孝王时,其后裔非子居犬丘,因为周王养马有攻,在孝王十三年(公元前872年)被封为西垂大夫,都西犬丘(今秦城区天水乡)。秦之先于天水活动近400多年,立国100多年。其起源和发展壮大均在天水地区,东迁之后天水仍是秦国重点经营的地区,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68年)征伐天水地区的■县和冀县。从秦穆公时陆续消灭了盘踞天水及周围地区的诸戎,稳固了秦国的后方,从此致力东进,并最终一统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
  秦人在天水的活动除产生了对中国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的郡县制度外,还形成了以华戎交汇、农牧并举的秦文化,并构成了天水地方文化的根源。秦文化具有博大、质朴、进取、尚武的特点,其农牧并举的农业、完备的车马技术、精湛的青铜工艺、质朴无华的秦音、以板屋为主的民居建筑、鲜明的丧葬礼俗、慷慨激昂的《秦风》诗歌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2.2.4 陇上佛图——石窟文化
  天水自然条件农牧皆宜,自古为华戎杂居地,其地西南临羌、北面边胡、西北通西域、东南临中原文化,是中原文化联系青藏、西域和北方草原地带少数民族文化的窗口。天水作为丝绸之路上西出长安的第一重镇,为文化交流融洽提供了可能。由于天水具有较强的多元性,同时天水在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均属于少数民族政权——后赵、前秦、后秦、赫连夏、北魏统治,由此开始了天水佛教大发展时期,成为佛教盛地,形成了辉煌的石窟文化。拥有麦积山、大象山、木梯寺、水帘洞等大小石窟10处。著名的麦积山石窟位于市域东南的小陇山,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石窟最早开凿于五世纪的后秦时期,南北朝达到鼎盛期,现存东晋、隋、唐、宋、元、明、清各朝代雕塑7800余尊,壁画1000多平方米,以精湛的泥塑著称于世,被誉为“东方雕塑馆”,其造像的艺术特色为人格化、世俗化的艺术风格和形神兼备的艺术手法,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2.5 六出九伐——三国文化
  天水陇右门户,扼陕、甘、川三省交通要道,自古为战略要地。三国时期是魏蜀争峰的主战场,一系列著名的战事在此展开,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历史典故和众多的历史遗址。天水是三国战争始于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平定陇右,结束于蜀汉景耀六年间(263年)邓艾灭蜀,贯穿整个三国时期,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三国鼎立之后的魏蜀争战,即为人们所称谓的诸葛亮“六出祁山”和姜维“九伐中原”。历史记载,民间传说和《三国演义》相结合组成了天水三国文化,留下了街亭之战、智收姜维、木门伏兵、木牛流马、大战铁笼山等三国故事。天水出过姜维、庞德、杨埠等三国人物,并有丰富的关于诸葛亮、姜维、张■等三国人物的逸闻趣事。天水三国文化的古遗址十分丰富,著名的有街亭、木门道、铁笼山、天水关、洛门、葫芦谷等古战场遗址,诸葛军垒、曹将堡等军事设施和姜维墓、庞德故里等。这些古迹和天水周边的卤城、祁山堡等共同构成了天水的三国文化。
  2.3 众多的历史名人
  天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孕育了众多历史名人。有伏羲、女娲、嬴非子、秦庄公、秦襄公、孔门七十二贤之一石作蜀。汉中烈候纪信,飞将军李广、营平候赵充国、辞赋家赵壹、西域都护段会宗、三国名将姜维、晋代首创回文诗图的女诗人苏惠、前秦皇帝符坚,后凉皇帝吕光舆、唐高宗李渊,太宗李世民,诗仙李白,文学家李翱,五代诗人王仁裕,宰相权德舆,明代山东巡抚胡缵宗,清代陇上铁汉安维峻,雍正皇帝的老师巩建丰,教育家任其昌等。彪炳史册,灿若星河。
  3 建筑物质要素特色
  3.1 五城相连,轴线贯穿
  北魏太和六年(480年)郦道元在《水经注》卷十七“渭水”籍中记载:“上邽……,旧天水郡治。五城相连,北城中有湖水,有白龙出是湖,风雨随之。”可见五城相连的格局早在北魏时已经形成,其间经过多次破坏与重修,但古城格局一直延续到现在。受地形条件影响,天水古城呈带状延伸,自东向西依次由东关城、大城、中城、西关城和伏羲城(又称小西关城)五个部分组成。干道均为东西向,并以一条主干道贯穿于五城中,使五城串珠相连,巷道多为南北向。环城开城门21座,把街巷同郊区联成一个整体。
  3.2 古建筑、古遗址
  古建筑——伏羲庙、玉泉观、南郭寺、纪信祠、文庙、瑞莲寺、陇南书院、万寿宫、甘泉寺、红台清真寺、后街清真寺、李广墓等;
  古遗址——诸葛军垒、织锦台等。
  3.3 古巷道、古民居
  古巷道——枣园巷、士言巷、大小巷道、石家巷、飞将巷、三星巷、育生巷、务农巷、自治巷、澄源巷等,蜿蜒曲折,幽静深邃。
  古民居——古民居是天水市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布在枣园巷、大小巷道、育生巷、三星巷、自由路、澄源巷六个历史街区,现存留具有保护价值院落113处,主要为明清时期建筑,风貌完整,代表性宅院有南北宅子、杨家宅子、任其昌故居、冯国瑞故居、哈锐故居、张庆麟故居、张氏宅院等。天水古民居主要为四合院形制、土木结构,建筑规模连进二至四院者居多数,一至三院者均以串联式中轴线对称形式建造,四院合体者则为并联式两条中轴线对称建造。主要特色体现在垂花门和二面砖雕影壁组成的院外天井,院内地面宽大方正,房舍四面带廊,相互勾连,一坡构架,四面屋顶均为一坡向院内延伸几个方面。
  3.4古树
  天水属华北、华中、蒙新和喜马拉雅植物的交汇点,由于城市建置早,市内寺、观、庙宇多,市民喜爱植树、气候适宜树木生长等原因,至今城区有树龄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243株,城南行行垂柳,城北森森松柏,大街小巷遍植国槐、榆、柳,绿荫遍地。最古老的南郭寺“秦秋古柏”树龄高达2500年;最奇特的“玉泉辫柏”三支树根外露扭曲,如同发辫,凌空起舞;最具历史文化和观赏价值的“甘泉双玉兰”,为孑遗树种,在国内都属罕见;东柯草堂的“子美树”,伏羲庙“卦柏”“唐槐”,中华东西路古槐等等是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其它文物不可替代的历史实物遗存。
  3.5 名泉
  天水气候宜人,雨量丰沛,名泉众多。就地名而言以泉水命名的多达数十处,如市名天水,辖县之一清水等;境内有北道街子温泉、武山温泉、清水温泉;市区内与名刹古树相伴有五大名泉:
  甘泉、又名春晓泉,在北道区甘泉镇。唐杜甫《太平寺宗眼》诗赞曰:“常供十方僧,香美胜牛乳。”
  北流泉,秦城区南郭寺内。唐杜甫《秦州杂诗》“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旱盈潦缩,有“灵湫”之誉;
  玉泉,又称明眼泉,八卦泉,秦城区玉泉观内,清人有诗赞曰“仙人瀑玉眼曾洗,清意在山尘不容”;
  北道区马跑泉、秦城区南湖官泉、清冽甘美、香淳四溢。
  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自然地理环境特色,悠久的历史积淀形成历史人文资源特色,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人文资源的沧桑演变形成建筑物质要素特色,三者共同构成天水历史文化名城特色。
(二○○四年八月二十日)

 

天水城区园林植物多样性与
生态环境建设初探

李仲芳1  高彦明2  任继文3
(1.天水师范学院 2.天水市林业局3.天水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 天水 741000)

  天水是西部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又是陇上最佳人居城市,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宜人。但天水地处西北,干旱少雨,生态环境脆弱,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大量人工建筑物的建成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制约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不得不考虑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同步改善,以创造优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涵括了多方面内容,包括植物、动物、建筑物、水、空气等多个方面,其中绿地系统的建设是决定城市功能完善及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足够的绿化面积和植物的多样性,就没有整个生物的多样性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因此,我们在对天水城区园林植物种类、数量、分布及园林绿化状况等初步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天水绿地系统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建议。
  1.天水城区园林植物的多样性与园林绿化现状
  天水市境内风光旖旎,名胜古迹众多,有麦积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和伏羲庙等文物保护单位。城区分为秦城和北道两个区,现有六大公园,即:玉泉观公园、南廓寺公园、人民公园、儿童公园、马跑泉公园、北山公园。还有大小不等的街心花坛20余座。天水市园林绿地主要分布在城区各旅游景点、公园、街心花坛、羲皇大道、环城路、藉河渭河两岸和一些绿化单位, 共有园林绿地面积426.75公顷,公共绿地74.2公顷,城市绿地率为13.6%,人均绿地面积2.51m2。其中,秦城区绿地率11.49%,人均绿地面积1.7m2;北道区绿地率14.14%,人均绿地面积3.31m2;城市中心区绿地率12.0%,人均绿地面积0.87m2。秦城南北两山生态林工程、藉河风情线、伏羲祭祀广场、诸葛军垒、李广墓等一批新的绿化工程和景区景点的建成将进一步增加天水的绿化面积。2003年天水市政府投入560万元用于秦城区城市绿化,目前全市城市绿化率提高到了18.41%,城市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观。
  2003年春至2004年春我们调查了天水师范学院、天水市委党校、首钢岷山厂、天水苗圃等17个企事业单位;羲皇大道、滨河东路、滨河西路等13条大小街道和人民公园、南郭寺、玉泉观、樱花园等4处旅游景点的园林植物,其种类与分布有以下特点:①园林植物种类多数量少。天水地处秦岭北麓,南北植物兼而有之,生态环境建设有较好的物质基础。据我们调查,城区共有园林植物44科143种(包括变种、变型和栽培种),其中蔷薇科植物主要分布在公园、单位等的园林中;杨柳科、黄杨科、悬铃木科、卫矛科、柏科植物主要分布在行道;豆科植物园林、行道、草坪都有分布;禾本科植物用于草坪;苦木科的臭椿和豆科的刺槐主要作景点护坡。蔷薇科植物和国槐、梧桐、黄杨、大叶黄杨、圆柏、侧柏数量多,占天水园林植物总量的80%以上。近年来金叶女贞、紫叶小檗、鸡爪槭、栾树等优良树种也较多地用于行道。②古树名木多。天水老街区和伏羲庙等修建年代久远的公园景点集中分布有一批以国槐、侧柏为主的古树,与天水的人文古迹交相辉映,形成了天水历史文化名城独有的风姿。有些古树因神、形、龄兼备,已成为知名度很高的华夏名木[1]。③濒危植物应用于园林中。天水一些公园和街道还种植有麦积山自然保护区的濒危植物,如银杏、紫斑牡丹、水杉、玫瑰、紫荆等,长势良好。④季相变化明显。天水园林布局中以落叶植物为主,四季轮回,变化明显。春天观花植物主要有腊梅、迎春花、连翘、樱花、玉兰、碧桃、榆叶梅、紫叶李、蔷薇、刺梅、紫荆、紫藤、槐花等姹紫嫣红,娇艳妩媚。夏天主要有紫薇、月季、牡丹、芍药、石榴、刺梅等,秋天主要有菊花、月季,各类花木秋叶艳丽。冬天以常绿观叶植物为主,有松柏、大叶黄杨、卫矛、女贞、小檗等。
  2.天水城区绿地系统与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近年来天水城市建设发展很快,园林绿化达到了新的水平,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特别是羲皇大道和环城路的绿化水平已经上了一个台阶。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①人均公共绿地率低,缺乏总体规划,分布不尽合理;②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布局分散,生态结构简单,除人以外的生命,难以栖息,生态脆弱,环境效能低下;③园林植物种类多数量少,配置和造型简单,缺乏色形变化和地方特色植物,体现不出天水应有的植物景观;④城市立体空间没有得到有效利用,难以发挥生态效益与景观效益;⑤存在“四重四轻”现象,即重建筑轻植物,重新建轻养护,重近期效益轻长期效益,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效益。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2.1 将生态环境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基本内容,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在城市各种复杂功能活动相互争夺城市空间的今天,城市规划者和决策着要更加重视将生态环境的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基本内容。根据生态学原理和以人为本的原则,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注重景观效应与生态效应、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利用城市绿地载体提升城市景观特质和文化内涵,并追求城市绿地系统的复合功能,体现对人的尊重,满足观赏、休闲、娱乐、健身、交往等多方面需要[2]。同时,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保证城市自然生态过程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尽量减少“岛屿状”生境的孤立状态,增加开敞空间和各生境斑块的连通性,减少城市其他生物生存、迁移和分布的阻力,给其他生物提供更多的栖息地和更便利的生境空间,改善生物群体的遗传交换条件,为生物群体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生存和繁衍环境。打破传统园林的界限,充分考虑城市热岛环流,不仅规划城区也要包括城郊,结合城郊旅游业、农业的发展,建设郊区的公园绿地、风景区和生态林区,实现以整个市域为载体,城郊一体化的绿地系统,实现生物的多样性、空间的异质性和景观的多样性,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有力地支持城市物流、能流、信息流、价值流、人流的通畅。
  2.2 立体绿化,快速增加绿化面积。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土地面积越来越少,传统的绿化模式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环境的要求,立体绿化是解决城市建设用地和绿化用地矛盾的唯一有效途径[3],而天水立体绿化至今还是人们所忽视的待开发的处女地。立体绿化即把建筑和园艺技术结合,利用城市地面以上的各种空间栽植适宜植物,使绿色植物覆盖地面以上的各类建筑物及其他空间结构,如阳台、屋顶、墙面、围栏、柱廊等处,让绿色在城市的三维空间延伸,大幅度提高城市绿化面积,丰富城市景观,改善城市气候,减少热辐射和大气污染,抑制城市热岛,改善人居环境。
  2.3 合理选择和搭配园林树种,突出地方特色。根据天水实际,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要注重选择地方乡土树种,乔灌木和藤本、地被植物搭配,突出植物造景,塑造和强化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鲜明形象特征的西部名城。如伏羲祭祀广场,可用两种色彩反差较大、质感相近的植物组合成伏羲八卦或阴阳鱼图案的模纹花坛,突出广场主题。在园林树种的选择和搭配上,不仅要考虑其适应性和美学原则,使创造出的植物景观具备科学性和艺术性两方面的高度统一,植物个体美与及群体美的协调[4],利用天水特有的植物为主造景以表现地方特色。天水还有许多其他濒危植物、野生花卉与特色植物,如连香树、领春木、红豆杉、羽叶丁香、七叶树、粗榧、大瓣铁线莲、绣球藤、庙台槭、甘肃醉鱼草、秦连翘等和已经驯化成功的银露梅、金露梅等[5][6][7],如果将这些特色植物引种驯化并应用到天水园林中,便会在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的同时创造天水独特的植物景观。
  2.4 加大科技含量,提高生态环境建设水平。目前,广州、成都、深圳、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已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如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功能研究、乔灌木墙面贴植新技术、无土轻型保绿基质新材料和生物砖草墙等的应用,而天水生态环境建设尚处于较低水平,缺乏相关理论与技术的系统研究和高新技术的应用。绿地系统与生态环境的建设,不仅需要掌握植树种草技术,而且要懂得生态学原理、美学原理与园林艺术,深刻理解地方历史文化,具备生态学、植物学、建筑学、设计艺术学等多学科知识,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生态环境达到艺术性与科学性、实用性的统一,以及生态效益与景观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一致,创造出优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因此,天水地方政府应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系统普查,建立“城市生物多样性数据库”,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城市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依据。同时,积极开展相关学科的系统研究和高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尽快提高天水生态环境建设水平。
  2.5 制定相关政策,加速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产业化。国内外一些城市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培育市场,促进了城市绿地系统与生态环境建设的产业化。如1991年4月日本颁布城市绿化法,规定在设计大楼时没有屋顶绿化方案不予审批。1999年决定对修建楼顶花园的业主提供低息贷款;我国深圳、上海、广州、长沙等地在屋顶绿化方面也出台了相关规定,从而促使城市生态系统的建设逐渐成为一门新兴的产业。天水可借鉴这些经验,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相关政策,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构建国有、集体、个人所有制并存的合理结构,加快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产业化,促进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可以预见,城市建设与园林园艺技术结合,将给天水创造出更加优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和独特的都市魅力。

 

城市改造与土地利用的问题及对策

谭成贵
(昌吉市人民政府  副市长, 新疆 昌吉 831100)

  [摘要] 城市化快速发展与城市空间不断扩大将大量增加城市建设用地,人地矛盾也将日益突出。针对目前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普遍不高的现状,应适度进行城市改造,本文以新疆昌吉市城市发展为例,探讨如何提高城市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
  [关键字] 城市化进程、城市发展、城市改造、城市土地资源利用
  1.城市化进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城市化的演变历史表明,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正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劳动分工的不断深化,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以及服务业的发展,促使大量分散的农业人口向城市集中,众多的经济要素在城市空间聚集,使得城市规模不断地扩张和空间结构的多元化。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取得快速的发展,城市化的发展步伐也在加快,城市化水平从1980年的19.39%上升2003年的38%。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进一步加快,完全可以预见,城市化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新疆昌吉市是昌吉回族自治州州府城市,距乌鲁木齐市35公里,是乌鲁木齐都市经济圈内的重要城市之一。1983年撤县建市以来,昌吉市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社会经济迅速发展。2003年昌吉市的GDP达到45.12亿元,增长16%。经济的发展规模的扩大极大地推动了城市发展,城市化进入的稳步上升的时期,城市化水平现已达到57%,城市建成区总面积27平方公里,市域总人口38.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2万人。
  2.城市化加速及城市建设快速发展与城市土地资源短缺的矛盾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产和生存的基本资源和环境,是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的载体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由于土地位置不可移和非再生性等特征,在城市化进程加速与城市发展空间不断扩大下,城市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日益增长,城市土地的供需矛盾会进一步加剧。
  昌吉市虽然处于人口较少的新疆地区,但绿洲少,山地、荒漠多,可利用土地资源不容乐观,制约土地自然的供给;城市建设的存量土地十分有限,且旧城区大都处于繁华商业圈,旧城改造征地拆迁工作难度大,成本高,闲置土地与土地需求量相比,显然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城市建设用地量持续增长,经济与人口的增长将推动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根据《昌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的预测,到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需扩大到42平方公里。通过城市土地的供需关系,不难发现昌吉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人地矛盾将日益突出。
  3.城市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普遍不高,闲置用地城市空闲土地利用潜力巨大。现实中,许多城市的建成区内存在土地长期闲置的现象,一些建设用地单位取得土地使用权并且具备用地条件而未按约动工建设或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建设。据有关调查资料表明,城市建成区内空闲地平均占建成区面积的17%以上。旧城改造潜力也很大。昌吉市旧城需改造面积有4平方公里,占建成区的15%,仅5家企业空闲土地达120 公顷,占企业用地总量的40%还多。同时还存在城市土地闲置浪费现象。
  一种情况是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未及时对土地加以利用,或土地利用率未达到规定要求,致使土地处于未被利用或利用不充分状态,还有一种情况是各种非法批地所造成的闲置状态,如越权批地造成的,未经批准,已圈占了土地,但未征或未用或利用不充分所造成的等。大规模的集中占用土地和违法滥用土地,不仅远远超出了经济建设的正常需求和实际可能的开发能力,而且是外延发展、粗放经营,以牺牲大量土地资源为代价的。
  4.城市改造对优化城市土地资源配置的作用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4.1 城市改造对城市土地利用和城市发展的作用
  通过城市改造优化城市土地资源的配置,提升城市土地价值。城市改造是城市发展中一项最复杂、涉及面最广的社会系统工程。新时期的城市改造不仅面临城市基础设施老化问题,还面临着城市功能布局的重新调整和规划。城市改造已不仅仅是一个局部改造问题,而是如何提高城市整体机能问题,其工作重点从整体上应面向调整产业结构,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功能,保护生态环境等长远性、全局性的目标。
  推进城市改造作为城市经济发展和优化投资与发展环境的重点,应坚持以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促进工业化的长足发展,集约利用土地,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效益经营进行城市改造和建设,有力地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4.2现阶段城市改造的本质内涵
  现阶段城市改造的本质就是基于工业化进程开始加速、经济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社会进行全方位深刻变革的宏观背景,促进城市物质空间和人文空间的大变动和重新建构。它不仅面临着过去大量存在的物质性老化问题,而且更交织着结构性和功能性衰退,以及与之相伴而来的传统人文环境和历史文化环境的继承和保护问题。从深层意义上,城市改造应看作是整个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总体上应面向提高城市活力、推进社会进步这一更长远的、全局性目标。其总的指导思想应是提高城市功能,达到城市结构调整,改善城市环境,改造物质设施,促进城市文明。
  4.3城市改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
  我国城市改造中存在不少问题和难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城市改造任务完成难;旧城改造难;拆迁安置难;资金筹集难;按规划实施难;效益发挥难;改出精品特色难;文物古迹保护难。
  近年来,昌吉市非常注重城市规划与城市改造工作,通过各项恰当举措,改造城市空间结构,全面改善城市形象,促进城市功能升级,城市的面貌日新月异,城市的价值不断提高,城市地位稳步上升。现在的昌吉已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基础设施完善、开放程度高、经济结构合理的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城市,是天山北坡经济带最佳投资、最佳人居环境城市。
  5.城市改造过程中,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对策
  5.1做好城市发展规划和土地规划,发挥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
  城市改造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城市规划则是实现城市改造的重要技术手段。通过城市规划,确定城市产业结构和功能布局,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城市改造的核心环节是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城市规划的实施。同时要充分运用规划调控手段和级差地租的杠杆作用,发挥规划用地的潜在价值;强化规划调控功能,稳步推进城市土地开发;科学测算地价,合理分成土地级差收益。
  5.2 集约用地,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土地作为城市改造和建设的载体和基本条件,是社会经济发展中一个最为活动的生产要素。土地供应与保障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城市改造建设与发展的空间、潜力和方向。因此,运用综合手段合理解决土地从哪里来,城市建设的资金从哪里来的问题,就成为城市改造建设进程中的关键环节。只有走集约利用土地的道路,才能保证城市改造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在土地集约利用和控制土地合理供应量的前提下,大力推进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使现有城镇土地资产价值充分显化出来,经济效益得到真正体现。通过实施土地集约利用,实行土地供应集中统一管理,严格控制供应总量,依法用市场机制配置城市土地,聚集土地资产,以地生财,以财兴市,做活土地这篇文章。提高城市化水平必须坚持土地集约利用,是城市化进程的现实选择。
  昌吉市从实际出发,强化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和调控,加强土地收购储备,实现土地集中统一供应管理;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依法用市场机制供应土地;大力开展闲置土地清查工作,查处土地违法行为,杜绝乱占乱用耕地和拖欠农民征地补偿费问题的发生。从2003年以来,全市清理各类土地近200公顷,极大地提高了全市闲置土地的利用率。
  5.3扩展城市土地利用空间
  城市是由地面、上部和地下三维空间协调扩展而成的。相应的,城市土地利用也存在如上三个方面。城市建设和改造须坚持地下地上统筹规划、长远与近期相结合,不给城市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遗憾和巨大浪费。
  开发城市地下空间,不仅提高土地利用率,而且具有众多优点:节省土地资源、缓解中心区高密度、人车立体分流,疏导交通、扩充基础设施容量、减少环境污染、保持城市景观、增加城市绿地,改善生态环境等。目前我国城市仅人防规划涉及地下空间。
  合理利用城市上部空间。根据城市性质和规模,结合用地条件、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背景、社会经济状况等因素综合确定城市整体容积率,以空间垂直利用代替平面利用,开发利用地上、地下空间,提高城市土地的空间利用率。注重社会、经济、环境效益为导向,通过完善的法律约束机制,集约利用土地,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
  5.4 提高城市经营水平,加快城市产业化步伐
  城市改造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资金匮乏,通过经营城市,推进城市资产的保值、升值和增值,加快城市产业化步伐,扩大城市的经济实力,完善城市的多种功能,优化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的品位,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能力。昌吉市初步建立了以土地储备拍卖为基础,以组建城建投资公司为龙头,以重点项目为主导的经营城市、建设城市、发展城市体系。一是开发和盘活城市土地资源,把城建投资公司作为经营城市的载体,树立发展城建投资公司就是发展城市建设的理念,城市规划区土地由政府实行一级垄断后,挂牌出让,城建投资公司依法揭牌取得土地经营权,通过配套基础设施,使土地增值,增值收益部分再行投入到城市建设中,使城市建设能够实现“增加地上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增大土地效益—增加土地投入”的良性循环,实现城市建设自我滚动、自我增值和自我发展,为城市建设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二是建立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回报补偿机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有效吸引企业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从2000年起,昌吉市各方面已累计投入资金近10亿元用于城市道路、供热、供排水、垃圾处理、供气、供电、通讯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市民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加快了城市改造步伐。三是加强城市无形资产的经营,开辟多元化融资渠道。通过拍卖、转让城市公共设施——道路、桥梁、公交线路、商业网点、公厕、路灯、报刊亭等有形实物的经营权,以及依附于其上的冠名权,筹集更多的资金用于城市的改造建设。

 


高雄市港当前发展课题之比较分析

汪明生1  马群杰2
1、台湾中山大学公共事务管理研究所教授
2、台湾中山大学公共事务管理研究所博士候选人

  [摘要] 高雄市是台湾南部第一大都市,而高雄港是全岛第一大港,地方发展潜力原本雄厚,但在全球化的地区竞争趋势下,高雄地区由于面临到岛内其它地区以及大陆、亚太国家乃至于全球其它区域的资源竞逐,因此,高雄市与高雄港的竞争优势已大不如前。当此之际,如何厚植发展的实力,为高雄市港进行产业发展分析以培养地区发展的相对竞争优势,就成为今日高雄地方发展的核心议题。基此,本研究除将藉由台北高雄两地产业的区位商数分析与相关产业区位因素评选分析,阐明高雄产业「重工业轻服务业」的失衡现象外,并针对两岸三港(高雄港、上海港与深圳港)的营运情势进行探究,期能有效理清高雄市港今日面临到的发展盲点,进而提供高雄未来地方发展建议。
  [关键词] 全球化 高雄市 高雄港 区位商数
一、绪论
  高雄是台湾第一大港与第二大都市,地方发展潜力无限。但由于长期以来一直着重在第二级产业的建立,如高污染重工业及低回馈性工业等,可说既有的产业结构为基础性产业,如石化及制造等产业产品以外销至外地为主,而非基础性产业如金融业等消费者服务业往往只占极小的比例。这种「重制造业轻服务业」的产业发展失衡现象不仅影响地方环境品质的提升,也因长久未对地区产业进行规划调整,促其转型,以致在今日面对全球其它城市的激烈竞争时,高雄地区难以有效引进充裕资金进行地方建设。都市是经济成长单位,而经济是都市发展的支柱,有繁荣的经济才会有适当的诱因来吸引优秀人才的进入(Jacobs, 1993; Swyngedouw, 1997),也就是在缺乏资金与高等人力的进驻下,高雄地区不仅难以提升本身竞争条件,甚至连想维持原有的竞争地位也在所不能。
  至于在高雄港的营运发展方面。自2002年5月间,根据「国际商港管理委员会设置要点」,高雄港管理委员会成立,使得高雄港市发展更趋密切。高雄港位居亚太转运枢纽,港口本身发展条件优越,历年来不仅进出口货柜总量高据全台第一位,而且货柜量也曾在1993至1999年间,连续七年蝉联全球第三大货柜转运港的荣衔。但近年来,由于面临全球经济情势的转变与两岸相继于2002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的影响,高雄港不仅丧失原有优势转运地位,今(2004)年起甚至连全球第五大转口货柜港的地位亦已不保,将其拱手让给深圳港。在此情况下,高雄地区不可避免会造成人才与资金更快速流失,同时可预见日后高雄地区所面临到的发展情势必将比过去更为险峻。
  为求突破当前高雄市产业发展失衡与高雄港港口营运成长趋缓的瓶颈,高雄市政府亦开始主动配合经建会规划的「绿色硅岛」愿景,计划结合高雄港和高雄都会区优越的产业与地理条件,积极推动地区产业的转型,以「制造业培养服务业,服务业支持制造业」与「境外航运中心」的理念,规划发展出包括「多功能经贸园区」、「高雄软件科技园区」与「国际软件研发中心」等投资专区,期望能从产业面与技术面来提升硬件环境的竞争优势,将大高雄都会区连结成一个体系完整的地区经济体。但在积极进行技术性的建设之际,若未能对高雄产业规划与港口发展盲点进行深入剖析,则地方发展所面临的根本问题还是未能真正解决,竞争优势仍难有效提升。
  由于高雄地区未来除了将面对岛内其它地区间的资源竞争外,大陆、亚太地区乃至于全球等其它区域都将成为高雄地区发展的资源竞逐者;因此,若不急思厚筑地方竞争的基础,则一旦错失地方发展的第一时程,未来的竞争优势将难再寻。当此之际,如何厚植发展的实力,为高雄市港进行产业发展分析以培养地区发展的相对竞争优势,就成为今日高雄地方发展的核心议题。基此,本研究除将藉由台北高雄两地产业的区位商数分析与相关产业区位因素评选分析,阐明高雄产业「重工业轻服务业」的失衡现象外,并针对两岸三港(高雄港、上海港与深圳港)的营运情势进行探究,期能有效厘清高雄市港今日面临到的发展盲点,进而提升高雄未来发展的竞争优势。
二、高雄地方产业发展分析
  一、产业区位商数分析
  在各种分析地方经济基础的技术中,区位商数分析是最易了解及实施的,其最常用的衡量因子就是生产额。由于当区位商数大于1时,意味着该财货劳务之产量相对地高,故其中有部份可供外销,该产业也从而被认定为经济基础且对整体地方经济有贡献;相反地,商数小于1时,该产业便被推定为在地型产业或非基础产业。就经济发展目标而言,须将焦点集中于极值之上-商数大于1.25者(多为外销基础)及小于0.75者(有进口替代机会),而介于1.25与0.75间的产业则能生产足供地方需求的财货与劳务。本研究即依1996及2001年出版之「台闽地区工商普查统计年报」资料,针对台北高雄两市大中业别产业进行区位商数分析,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基于台湾长期的重北轻南政策、资源多半集中于北部的结果,岛内南北两端有着不同的发展趋势,此发展可由【表1】中明显看出。依【表1】所示,台北市的产业发展以第三级产业为发展重心,整体工业部门发展自1996年至2001年期间,区位商数值约处于0.68-0.76之间,相较之下整体服务业部门之商数值均高达1.42-1.43,显示台北市的产业发展趋向已然脱离第二级产业,朝向低污染高附加价值的第三级服务业为主。
  进一步依中业别进行产业分析,服务业部门中除社会服务与个人服务业区位商数值较低外,其余不管在一般商业、运输仓储及通信业、金融保险及不动产业以及工商服务业等均超越1的输出水准,其中金融保险及不动产业之值更高达2以上,由此可见台北市产业发展虽然亦算是某种产业发展的失衡,但此种「重服务业轻工业」的失衡不仅无损地区发展与当地生活品质,相反的还对活化地方经济、拓展地方赋税财源有相当大的助益。
  相对于台北市,高雄地区长期以来一直着重在第二级产业的建立,如高污染重工业及低回馈性工业等。由区位商数的结果分析显示,高雄市不管在1996年时或2001年时,整体工业部门之区位商数值均高于1,当中尤其以营造业为最高,而在金融保险及不动产业、工商服务业均小于1,显示既有的产业结构为基础性产业,如石化及制造等产业产品以外销至外地为主。
  至于在非基础性产业方面,如金融保险及不动产业与工商服务业等消费者服务业往往只占极小的比例,且明显地低于台北市,显示制造业一直是高雄的经济基础。而服务业比例过低,且过度依赖高污染性制造业的结果,使得高雄的产业结构明显失调,这种情况经过地区数年的经营,虽然从1996至2001年有些许转变,但变动幅度却极微小,而且其中除了之运输仓储及通信业有大幅度的发展外,其它诸如一般商业、工商服务业以及社会服务与个人服务业却是呈现不升反降的趋势,可见高雄市的产业失衡情况不仅未能有效改善,在相当程度上还出现反向发展的态势。在此情况下,除非能调整原有二级产业使朝向低污染高附加价值的方向转型,否则长此以往,地方发展的竞争能力将再难提升。
  表1 北高两市大业别生产总值区位商数*

 

 

 

 

 

 

 

 

 


  资料来源:1996及2001年台闽地区工商普查统计年报,本研究整理
  *本研究L.Q.取至小数点后第二位,以下采四舍五入法进位
  **1996年至2001年,服务业部门中:
  商业分别独立成为:批发零售业以及住宿餐饮业
  金融保险及不动产业独立区分成为:金融保险业及不动产租赁业
  工商服务业独立区分成为:专业科学及技术服务业
  社会服务业独立区分成为:医疗保健业、文化运动及休闲服务业与其它服务业
  二、产业区位因素评选分析
  (一)金融产业融资体系分析
  高雄市2001年底工商业场所单位数有73485家,占台闽地区工商业家数之7.59%。若与1996年底比较,五年来只增加3640家,较上次普查之19.89%,大幅降低到5.21%,且其增加速度较台闽地区平均增加8.2%为缓,显示本市工商业近五年来仅呈现出缓慢成长的趋势。
  表2 高雄台北金融保险产业类别统计

 

 

 

 

 

 

资料来源: 2001年台闽地区工商普查统计年报,本研究整理
  若单就金融保险业而言,至1996年底时,企业单位数达484家,场所单位数也达1139家,全年企业单位生产总额共为1029.76亿元,企业实际运用资产净额更是高达8741.11亿元,显示金融保险产业对高雄市之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力,如【表2】。然而若再深入探究,却可发现不仅在企业单位家数、总从业员工数与场所单位使用土地总面积上都倍数落后于台北市,且员工全年劳动报酬却只占全国总数的1.98%。尤其更值得注意的是,全年企业单位实际运用资产净额(874,111百万元)更只有全国相同产业比重之2.18%,相较于台北市的86.57%可说是远远落后。部分因素可说台北市是台湾的政经中心,企业总部多设置于此,岛内外金融贸易多交汇于此,因而不管是赋税营收或资金流动所产生的乘数效果都较为显著,相对地也充实融资体系,因此不管在生产总额与资产运用净额都远非高雄市所能企及;但由另方面观之,北高分别位居台湾北南两大工商重镇,产值相去却以数十倍计,可以看出数十年来岛内对区域发展规划的偏颇,这种资金融通体系的不健全也造成高雄市在今日地区发展上的财源匮乏窘境。
  表3 金融保险业场所单位与产业人数变动幅度比较

 

 


资料来源:1996年与 2001年台闽地区工商普查统计年报,本研究整理
  再由【表3】中分析,高雄市金融保险及不动产业在1996年底时有2315家,到2001年底时却减少到1139家,五年之间减少了1176家,减少幅度为50.8%;而若以金融保险从业人员言,1996年时有36906人,到85年底时缩减为23567人,缩编幅度为36.14%。在同时期,以营业单位场所单位数计算,台北市的进展幅度为27.83%,全国比例则下降43.05%;就从业人数看,台北市不仅未减少,反而还呈现逆势上涨(29.81%)。
  由此两项分析中可以发现,在这五年来,高雄市的金融单位及金融从业人员成长率不但落后于台北市(-27.83%与29.81%),甚且较台闽地区的平均表现也略逊一筹,这可以说明高雄市今日的金融产业发展政策还须进一步加强规划。由于融资体系的发展表现在地区发展的工作上就成为对中小企业经营的资金供给助益,不管是对企业的融资疏困或资金在国内外流动运用上都能更为便捷有效率,而资金能完善供给则企业发展越能蓬勃兴盛。相对的,高度成长的企业也能反过来对地方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这也就是金融产业的反馈,金融与产业发展、地区发展相依相存,缺一不可。与此同时,地方也同样能从上述两者的交流中,获取得充足的财政税收,进一步达成活化地方经济的最终目的。
  (二)制造产业体系分析
  以制造业而言,2001年底时高雄市企业单位数达4310家,场所单位数也达4510家,全年企业单位生产总额为6955.69亿元,企业实际运用资产总额更高达1.24兆元,显示制造产业占高雄市工商产值比重之钜【表4】。
  但若进一步就台北与高雄两市占同产业总额比例相较【表4】【表5】,可以发现,虽然高雄市的制造业使用土地将近为全市的一半(48.34%),远高于台北市的31.26%,但年产值仅为台北市的三分之二强(8.38:12.24),企业单位实际运用资产净额更远远落后(7.55:32.02)。其显示出虽然高雄市的制造产业凝聚了高雄地区一半以上的土地资源,但实际上除了为高雄地区留下一个高污染的环境之外,现阶段的地区发展政策其实并未替地方带来实质上的助益。
  表4 高雄台北制造产业类别统计

 

 

 

 

 


资料来源:2001年台闽地区工商普查统计年报,本研究整理
  表5 制造业场所单位使用土地面积比较

 

 

 

 

 


资料来源:2001年台闽地区工商普查统计年报,本研究整理
  表6 制造业场所单位与产业人数变动幅度比较

 

 

 

资料来源:1996年与2001年台闽地区工商普查统计年报,本研究整理
  从另一角度分析,高雄市制造产业在1996年底时仅有4129家,到2001年底时已增加到4510家,虽然这段期间中受1990年代末期经济不景气及产业外移之影响,但五年之间成长了381家,成长幅度为9.23%。而若以从业人员人数言,1996年时有129704人,到2001年底时却缩减为124398人,减少幅度为4.09%;在同时期,以营业场所单位数计算,台北市的缩减幅度为9.84%,全岛比例则成长4.53%,就从业人数看,全岛亦小幅度成长(0.42%),然台北市却是大幅成长(34.71%)【表6】。
  由此两项分析中可以发现,虽然高雄市的制造业厂商家数的成长率高于台湾与台北市之值,但其就业员工的人数却是大幅度缩减,这说明高雄市今日的第二级产业表面上虽然稳步成长,但这种改变却未能为高雄地区人口的就业机会带来直接的助益;反之,台北市藉由产业面转型,在降低制造业厂商家数的前提下,反而创造出更为大量的就业机会。由此观之,如何能藉由地方产业的转型,一举将高雄都会区传统重污染的二级产业,转型为具发展潜力、高附加价值、低污染产业,同时带来更多就业机会,以期吸引高技术性的专业人力进驻,才是地方发展的首要之务,这也是今日高雄都会区在地方产业规划上所要面对的首要课题。
三、高雄港货柜营运实绩分析
  高雄港位居亚太转运枢纽,自1993年至1999年,高雄港曾连续七年位居世界第三大货柜港,不仅进出口货物总量据全台第一位,而且货柜量也迭创新高,与香港及新加坡并列亚洲三大转口货柜港。最近四年来,高雄港货柜装卸量先后被釜山港、上海港与深圳港超越,自2002年被上海港超越、2003年被深圳港超越后,至今(2004)年排名已落居世界第六位;相较之下,除上海港已于2003年11月突破1000万TEU而越居全世界第三,取代高雄港过去保持七年之久的全球第三地位外,曾自1996至2000年间,连续五年货柜装卸量成长率超过50%的广东深圳港,在摆脱2001年成长趋缓后,持续以50%的高成长速度紧追在后,到2003年亦已正式超越高雄港,一跃成为全球第五大货柜港口,而高雄港连第五大转口货柜港的地位亦已保留不住【表7】。
  细观高雄港今日所面临之发展困境,可见诸于航令规范之限制所造成港区经营自主性极灵活性不足,难以因应海运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变化等,此外,货柜转口押运流程复杂、租金与费率调整缺乏弹性、货柜航商租用码头区块分散,无法完整充分利用,乃至于红毛港迁村时程延宕,影响所及致使历年来转运货柜成长率高于进出口货柜量等,都已成为高雄港当前发展的重大瓶颈。虽然以上诸因素导致港口发展迭遭踬跛,但当中影响最大者实在于因两岸通航方式未确定,致货柜转运量成长的成长幅度不如预期之故。
  台湾在传统产业方面已失去优势,过去劳力密集的产业都外移到大陆、东南亚设厂,进出口货源产品都大为减少;加以近年来国际海运竞争激烈,对船舶的大型化及货运时效都提出新的要求,兼以受到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打击,台湾进出口货柜大减,影响所及高雄港的转口货柜业务亦难以进一步提升。
  自2002年两岸相继加入WTO以来,高雄港更因面临到国际经济情势的转变与台湾加入WTO的影响,货源不断减少,虽货运量逐年成长,但增长幅度最高只达12%,2000年以来除一年成长率达10%以上外,其余三年平均成长率都仅达个位数;反观上海港与深圳港的货柜装卸量,几乎每年都以20%至30%的速度大幅增长,其中深圳港的成长更是耀眼,年成长率在2002年甚至创下50%的佳绩【表8】。两相对照下可以看出,面临到大陆港口竞争力的不断提升,高雄港的营运优势也正在持续流失当中。
  由于高雄港的货柜装卸有一半是转口货柜,因此一旦受限于两岸无法进行货运直航,则往来东南亚与东北亚之船只必须在赴台途中湾靠第三地之琉球石垣岛或香港,如此一来增加往来航商营运成本与时间,在此情况下,航商若不愿错失大陆市场的庞大商机,唯有径行将船只货运驶往大陆港口停靠装卸,上海港与深圳港即在此条件下继之而起,取代台湾港口城市的地位,使原本颇具优势的高雄港渐趋边缘化,不仅货柜装卸量在全球的排名节节下降,诸多外籍航商的航班也不再前往湾靠,广大航运商机自此再难挽回。
  高雄港在面临到大陆港口优势竞争的同时,在岛内也受到包括云林麦寮港、台北港等新港口瓜分货源的威胁,因此港区的发展时已到了危急存亡之秋。当此之时,在岛内发展计划中编列594亿元预算,规划兴建高雄洲际货柜中心,并计划在高雄港第二港口北防波堤北侧填海造地以填筑新生地,开发为外海货柜中心,同时亦辟建第二过港联外道路,期能从降低货主的运输成本并提高港口货物转口效率,兼以整合协调国防、关税与高雄港务局等公部门的行政作业以降低官僚成本。虽然港务当局采行诸多行政措施,企图从整体面提升高雄港的竞争力,但高雄港区由于一直以来偏重于供给面的港区建设,却缺乏从航商的观点考量港区的长远竞争条件,因此如果两岸仍无法直航,航运成本仍将无法节省,高雄港的竞争能力亦将持续丧失。
  表7 两岸三港货柜装卸量统计 单位:1,000TEU

 

 

 

注:*高雄港自1993年至1999年均位居全球第3大货柜港
  **上海港于1995年起始进入全球20大货柜港排名
  ***深圳港于1999年起始进入全球20大货柜港排名
资料来源:1. Containerisation International Yearbook-1993~2002, 2003
     2. Containerisation International Yearbook-2003, 2004
     3. 本研究分析整理
表8  两岸三港货柜装卸量年成长率 
资料来源:1. Containerisation International Yearbook,1993~2002
     2. Containerisation International Yearbook, 2003
     3. 本研究分析整理
四、高雄地区产业发展未来走向
  高雄长久以来一直被定位为「工业化」城市,近年来,高雄市的地方发展面临到转型上的瓶颈,在由二级产业过渡为高附加价值的生产者服务业过程中,产业发展重心的的调整未有明确定位,因此产生常态性失业与产业发展呈现停滞不前的现象,从而整体都会区生活品质也未能随政经发展有所提升。由研究中发现,高雄市近年来的基础产业仍以制造业为重心,经济发展高度依赖高污染低回馈产业的结果,导致产业发展的失衡。再加上高附加价值的生产者服务业和企业总部进驻意愿薄弱,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对地方财源的冲击,在缺乏充足的财政收入的情况下,不仅不利于都市环境的维护及整体生活品质的提升,连带的对吸引高素质人力的进驻亦产生负面影响,如此的恶性循环将使得整个都市地方发展陷入困境。
  至于在高雄港区货柜营运发展方面,由于受到当前大三通政策未能松绑的局限,两岸转运功能因此迟迟无法开展的影响,因此高雄港虽在1999年时排名全球第三,去(2003)年全年货柜装卸量亦达到884万个TEU之历史新高,但在全球排名却已滑落至全球第六,先后被釜山港、上海港及深圳港(盐田、蛇口)追上,其中深圳港在1999年时还排名27,四年来每年都以百分之三、四的成长率直追。这样的发展不仅已影响到高雄市的财政收入与人口的就业机会,进一步更将对地区发展的财源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由此可见高雄港今日所面临的重大危机,若不善加掌握发展的契机,则港口的成长必然会被更多竞争对手超越,最终平白丧失都会再发展的机会。
  针对高雄市与高雄港当前所面临到的发展瓶颈,在(2003)年7月间「自由贸易港区设置管理条例」法案通过后,高雄港期望能以「境内关外」的自由港区特质,及单一窗口、厂商自主管理与免税等优惠,与世界市场接轨;同时大陆货物也可自由进出港区,原本在台湾接单、大陆生产的产品有一成将可留在台湾生产。在两岸直航大三通政策尚限于胶着的情况下,自由贸易港区相关法案的通过虽已为高雄港明日发展带来一线曙光,至于能否藉此对高雄地区原有二级产业进行调整,促成转向「低污染高附加价值」发展,则还有待评估。但高雄地区发展的困境,根本解决之道还是在于开放两岸直航三通,唯有促成两岸直接通航,才能真正解除高雄港货柜营运衰颓的困境,进而扩大生产者服务产业的发展,推进在地产业的转型。
  高雄港进行境外航运中心的发展规划已将届十年,但受限于两岸政治情势的不明朗与政策束缚而失去成为两岸转口贸易的契机。高雄港今日所面临的危机也是台湾整体面临到的危机,因此应从开放两岸直接通航方向来进行规划。进言之,高雄地区在面对全球港口城市的激烈竞争时,除应善加利用本身地理区位优良与港扩水深的优势进行转口货运外,更应摒弃政治上意识型态的局限,藉由大陆经济的迅速成长进行两岸直接通航,如此不仅能为高雄港市发展开创新局、活化高雄地区产业环境,更足以达成两岸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
甘肃·天水 城市发展与城市特色
甘肃·天水 城市发展与城市特色
甘肃·天水 城市发展与城市特色
甘肃·天水 城市发展与城市特色
甘肃·天水 城市发展与城市特色
甘肃·天水 城市发展与城市特色
甘肃·天水 城市发展与城市特色
甘肃·天水 城市发展与城市特色
甘肃·天水 城市发展与城市特色
甘肃·天水 城市发展与城市特色
甘肃·天水 城市发展与城市特色
甘肃·天水 城市发展与城市特色
甘肃·天水 城市发展与城市特色
甘肃·天水 城市发展与城市特色
甘肃·天水 城市发展与城市特色
甘肃·天水 城市发展与城市特色
甘肃·天水 城市发展与城市特色
甘肃·天水 城市发展与城市特色
甘肃·天水 城市发展与城市特色
甘肃·天水 城市发展与城市特色
甘肃·天水 城市发展与城市特色
甘肃·天水 城市发展与城市特色
甘肃·天水 城市发展与城市特色
甘肃·天水 城市发展与城市特色
甘肃·天水 城市发展与城市特色
甘肃·天水 城市发展与城市特色
甘肃·天水 城市发展与城市特色
甘肃·天水 城市发展与城市特色
甘肃·天水 城市发展与城市特色
甘肃·天水 城市发展与城市特色
甘肃·天水 城市发展与城市特色
甘肃·天水 城市发展与城市特色
甘肃·天水 城市发展与城市特色
甘肃·天水 城市发展与城市特色
甘肃·天水 城市发展与城市特色
甘肃·天水 城市发展与城市特色
甘肃·天水 城市发展与城市特色
35
-
-
34
-
-

 

积极培育陇东南大城市

天水市建设局局长  赵建强

  新的世纪,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我国农村城镇化、城市现代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中共天水市委第四次党代会审时度势适时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全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要取得新突破,并从长远出发确立了发展大城市的目标。这为城市建设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地处内陆的天水市如何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要求我们必须登高望远,开拓思路,以新的观念、新的思路和新的勇气,认真审视确定今后城市发展思路。面对挑战,结合我市所处区位优势与实际,在今后城市发展中我们要牢固树立两个观念、努力创建一个环境、加快建设三个体系、积极解决一个问题。
  首先要树立大城市的发展观念。为促进西部开发,国家提出要加快建设陇海线西-兰-新经济带。我市处于该经济带的东端西兰经济带的中心,在这个经济区域除两端有兰州、西安两个特大城市外,其它都是中小城市,城市布局与结构不合理。为此,省上根据我市区位等优势将我市确定为该经济带上的大城市来重点培育。这无疑为天水的发展又提供了新的机遇与要求。我们必须积极响应,牢固树立发展大城市的思路。以超前的意识,发展的眼光,全新的观念,主动出击,谋求发展。今后,全市城镇发展、公共基础设施与城市开发项目,都要围绕这一目标布局,为发展大城市构筑完善的框架。
  为此,今后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项目的前期工作,建立城市发展项目库:一是市政与基础设施方面,包括中心广场改造、七里墩文化广场、市政广场、天水郡大桥、双桥大桥、渭河二号桥、成纪大道(秦城至北道北山路)、三阳川新区开发等;二是名城保护与旅游发展方面,伏羲城与中华祭祖台开发、名城保护与开发、秦安至大地湾高等级公路、大地湾历史博物馆、麦积山景区大环道(包括渭河二号桥至贾河高等级路、曲溪景区道路)、织锦台等;三是生态与环境项目,藉渭河风情线及河堤工程、秦城南片集中供热、北道桥南集中供热、北道污水处理等;四是五县供水、供暖、垃圾及城区改造等;五是按照发展大城市的要求,建议对天水市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以上工作要争取早日完成,适时争取省上和国家支持,加快发展。
  其次要树立经营城市的观念。城市建设首要的问题是资金问题,土地是城市政府最大的资源、最大的财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城市建设投资机制已发生了根本改变。要克服过去一切建设靠财政资金和上级部门投资的旧观念,确立经营城市的新观念,政府必须高度垄断一级土地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挖掘城市土地、公用设施等资源潜力,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为此,我市将成立天水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公司,对城市土地实施大规模三通一平开发后公开拍卖或直接开发出让增收,统一经营城市基础公用设施,收益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再通过完善的基础设施使城市开发潜力、投资环境进一步“增值”形成良性循环。
  再次要努力创建良好人居环境。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良好的人居环境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要求。天水号称“陇上江南”,由于多年盲目发展,造成环境日益恶化,问题突出,这与“陇上江南”的美誉极不相称。我们要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以改善人居环境为出发点,以提高城市品位,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以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城市景观建设为重点,把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纳入今后城市建设重点发展计划,以切实地措施加以落实。
  今后几年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应着眼于两山、二河、一线、八园、八场、庭院、小区绿化美化的发展思路。两山即南北二山绿化工程,将南北两山纳入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用于城市生态绿地系统。两河即藉渭河风情线建设。一线是以羲皇大道等城市主干道为主的绿荫线建设。八园即对南郭寺、玉泉观、李广墓、诸葛军垒、水上公园、北山公园、吕二沟生态公园、人民公园等八大公园进行改造、扩建,突出植物景观造型和公园主题。八场即中心广场、火车站广场、伏羲纪祀广场、七里墩文化广场、廿里铺商贸中心广场、市政广场、玉泉观广场、飞将广场。庭院即单位庭院绿化,在全市倡导拆房增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垂直挂绿、全民建绿、依法护绿。小区即对城市小区各项建设工程实行绿线控制,凡新建小区绿地率必须达到35%以上,并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旧城改造区绿地率必须按25%控制;对随意侵占绿地的行为要采取严厉措施给予处罚。
  与此同时,要加快城市水气环境的治理步伐,实施便民工程。在重点抓好秦城污水处理工程、道北集中供热工程建设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早日实施道南集中供热工程、北道污水处理工程、秦城南区集中供热工程。加快公厕、小巷道硬化等便民工程的建设。
  四是加快建设内外畅通的城市交通体系。内外畅通发达的城市交通体系是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和发展大城市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我市对内交通随着城区外环路工程的建成已有所改善。但要达到快捷畅通方便的要求,还需在今后三五年积极争取实施规划中外环路二期工程(以成纪大道为主的三路二桥),加大对城市主次干道的拓建改造,满足未来城市发展要求。
  对外交通应着力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市区与四个卫星城(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县城)的快速交通问题。目前,与秦安间的快速交通已解决。对其余三条线应捆绑立项争取早日实施。另一方面是我市与周边地区的快速交通问题。我市城市性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陇东南以旅游、商贸及加工业为主的中心城市。这一性质决定了第三产业发展在我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而快捷、畅通、方便的对外交通就成为旅游、商贸、加工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只有这个问题根本解决了,天水的经济才能活力无限。尽管宝兰二线的实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尽快建设与毗邻地区的快速通道仍显得十分迫切,这对巩固和增强天水陇东南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具有决定性作用。首先应尽快启动天定、天宝高速通道的建设,尤其天宝高速不仅可解决天水经济向东部发达地区的融合问题,而且还可使天水到咸阳机场的通行时间缩短至两小时左右,倘若如此,我市通航与否就无关紧要。其次是天武(都)、天平(凉)、天临(洮)高速、天陇(县)和天汉(中)快速通道问题。
  五是编制城市景观雕塑体系规划。城市景观雕塑是完善现代城市氛围,提高城市品位和市民文化素质,反映悠久灿烂历史文化的重要手段,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弘扬和展示天水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加强城市景观雕塑建设十分必要。对我市来说,这也是广大市民的迫切期望。为使这一工作一开始就步入高起点、科学化轨道,市政府将组织编制《天水市城市景观雕塑体系规划》。
  六是加速完善市域内城镇体系建设。尽快建设完善的市域内城镇体系是加快天水城市化进程,建设大城市的必然要求。这一过程要通过编制一个规划、强化三个层次的建设来实现。
  编制一个规划就是要尽快组织编制《天水市城镇体系规划》。城镇体系规划是各级政府对区域城镇布局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其主要任务是结合国家发展战略,综合评价城镇现状和发展条件,制定区域发展战略,协调城镇发展与产业布局的时空关系,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社会设施和建设用地,预测区域及重要城镇的人口增长及城镇化水平,引导城镇发展和布局。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区域协调发展已成为城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省已于2000年开始编城镇体系规划,各地州已从去年8月完成了这一工作,而我市还未提上日程。建议市政府成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组织人力,划拔专项资金,尽快开展这一工作。
  强化三个层次的建设就是:一是强化中心城市建设。除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内外交通、水、生态环境问题外,要紧紧围绕我市的城市性质确定的“陇东南以旅游、商贸及加工业为主的中心城市”这一功能,综合部署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点和方向。今后几年,要在竭力抓好西关片开发、伏羲城建设、马跑泉新区开发的同时,要对羲皇大道的开发建设给予高度重视。
  羲皇大道不仅仅是连接两区的快速干道,它应成为系在我市城区的一条“金项链”、一条黄金大道;应以现代、气派、科学的规划手法,结合城市功能在其沿线两侧部署建设“一颗颗明珠”,使它们成为天水名符其实的最具活力和生机的经济增长带。尤其是对七里墩至分路口区域,应消除一些基层单位盲目开发、低水平建设将其作为小城镇来规划建设的错误认识,对乱搭乱建行为更要坚决严加制止。而应按上述要求,严格统一规划,科学建设,避免造成我市仅有的黄金土地资源和社会资金的巨大浪费。九月底市区联手对羲皇大道沿线的13处违法建筑,依法予以强制拆除,充分表明了市区政府建设现代化黄金大道,加快发展的决心。
  二是加快建设卫星城市群。加强政策扶持与倾斜,以甘谷、秦安为龙头,武山、清水、张川及陇南成县等县城作为我市卫星城市培育。尤其要协同各方将秦安、甘谷、成县作为中等城市培育建设。扩大天水城市的幅射带动力。
  三是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结合市域内城镇区划的调整,加快公路、铁路沿线及风景区各乡镇的撤乡建镇进程,加快建设,吸纳剩余劳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全市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通过上述三个层次,力争将我市建设成以市区为龙头、卫星城市、建制镇为基础城镇体系,促进全市城镇化、城市化进程。
  七是慎重解决水的问题。我市水资源奇缺,以水定城问题突出,发展大城市首要问题是解决水的问题。两区东西水源地已经开发,但仅能满足近期需求。三阳川水源地还要考虑未来三阳新区开发需求,牛头河水源也有限。长远看水的问题不从根本上解决,天水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必将受到其致命制约。现在一是要严格加强现有水源的保护,实施污水处理工程推行中水利用;二是大力建设节水型城市;三是尽快推动引洮入渭工程的实施。
  近年来,纵向看天水城市建设每年都有新举措,都有新进步,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横向看,全国各城市都在飞速发展,我们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而且还在逐步拉大。在发展的具体措施上,还需要我们在前进中从以下方面加强探索,在探索中加快发展。
  (一)理清思路促发展
  市第四次党代会明确了我市城市建设发展思路,即就是以建设大城市,陇东南中心城市,陇上最佳人居环境城市为目标的一系列发展思路。这些思路无疑是正确的,是符合实际的,也是我们今后必须坚持的。但不可否认,多年来我市在城市发展中长期立足于旧城改造而忽视了新区开发,不仅使城市建设得不到突破性发展,而且造成了旧城改造与名城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通过近年发展中的不断思考,我们认为发展大城市、建设最佳人居环境城市,首先要解决三方面问题:一是正确认识和理解天水大城市的发展目标。天水大城市不是单纯的指空间规模的大、也不是宽马路、超高楼,而应结合用地有限的实际,合理确定人口规模,突出“陇上江南、陇上古城、秦州文化”特色,建设西部特色城市。二是城市的发展方向应在加速两区相向发展的基础上,加快新区开发。尽快实施政治中心东移,对建设二十里铺商务中心(CBD)进行论证。对七里墩以东要按照现代化新城区来精心规划设计,精心建设。三是确立四个层次、三个重点的小城镇发展思路,推进全市城镇化进程。即:以秦城北道两区作为市中心区重点建设发展大城市;以秦安、甘谷县改市为目标加快县城建设;以武山、张川、清水县城建设为龙头带动46个建制镇全面发展。
  (二)体制改革促发展
  要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建立科学的城投体制,经营城市促进发展。按照“政府指导、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专业化人才、多元化融资、垄断性经营、开放式开发、政策法规保障”的要求,建立科学的城投体制,推动全市城市经营新突破。所谓政府指导就是在政府指导下,由城投公司履行替政府经营城市资产、替政府筹资融资、替政府承担项目建设法人责任、替政府偿还建设债务;市场化运作就是指城投公司的一切经营活动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企业化管理就是指城投公司是按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一级法人实体;专业化人才是要求城投公司要由懂经营、通建设、会管理的高素质人才群去经营管理;多元化融资指多渠道融资;垄断性经营就是城市土地必须由城投公司来进行垄断式的开发经营;开放式开发是城投公司的项目可以实行多元化开发建设;政策法规保障指城投公司除依法经营外,政府还要授予其一定的特许经营。市上已按此要求组建了市城投集团公司。希望各县区在这方面作进一步的探索。
  今后建设项目按照性质分为非经营性项目和经营性项目两类。对社会公益性的非经营性项目,按照政府批准实施的项目计划,由城投公司负责贷款实施,市县区财政负责贷款本息的兜底偿还;对经营性建设项目,实行市场化管理,所需建设资金由城投公司等贷款单位自行筹集偿还。
  总之,今后全市都要以城投公司为“龙头”,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吸引社会各类经济实体,多元化投资,部门联动,以城市环境建设、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承载与服务能力为目标,加快发展。
  (三)项目建设促发展
  认真贯彻省委书记苏荣在我市调研时的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只有项目,才有投资;有了投资,才能建好大城市,才能建设陇上最佳人居环境城市。今后,市建设局要把项目工作作为全局的重点工作,给予高度重视。一是健全机构,专人负责今后各类城建项目的前期工作,努力做到建设一批、储备一批、论证一批。二是进一步突出服务意识,在依法行政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审批办事程序,增强服务的自觉性、主动性,提高行政效率,努力创造更为宽松的项目发展环境。
  (四)名城保护促发展
  随着城市发展战略的调整,天水必须打造历史文化名城这一响亮“名片”,建设精细雅致名城,促进发展。要根据《天水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对有条件的保护街区借鉴绍兴、平遥等地作法试行开发保护,秦城区特别是西关片应成为我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中之重。今后这一区域的建设就要紧紧围绕建设“陇上江南、陇上古城、秦州文化”的主题,以伏羲城建设为“龙头”,以《天水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确定的7个保护街区(84公顷)为重点,按照“重点保护、合理保留、局部改造、普遍改善”的原则,优惠政策、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以旧带新、迁出搬进,形成特色,突出文化延续信息,建设精细雅致名城。依据名城保护规划对各片区、巷道进行准定位,确定维修保护主题,编制保护修复性详细规划,力争形成各有特色又互相联系的格局。实行市场化运作,按照“谁建设、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可采取政府收购开发、政府与产权人联合维修保护、组建开发实体维修保护等办法先行试点,探索适合我市的历史街区维修保护经验。名城资源的开发应无点找点,小点做大,大点做强,形成规模。按照精细雅致要求,做好人文文章、历史遗迹文章、旅游文章,不宜求快,唯求精雅的要求做好名城维修保护工作。
  (五)打造精品促发展
  建设项目要量力而行,适度超前,不求最多最大,唯求最好最佳。要向建设伏羲路步行街、中华西路步行街、商埠路步行街、民主路建设路环境综合整治那样,用一流的设计、一流的施工队伍、精心建设,建设精品,对城市精雕细琢。特别是要严格按项目建设程序在科学可行、扎实可靠的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抢抓机遇,争取投资建设项目。通过实施精品工程,创环境、增效益、促发展。打造品牌城市。
  总之,将天水建设成大城市是一篇大文章,需要省市及邻近地市通力协作,市内各部门社会各界齐谋共进才能著成宏篇大作。


①Smith, D (1996) Third World Cities in Global Perspectives, Westview Press Inc.
②而中国目前的城市,即使不把1.8万个平均人口不足万人的镇包括在内,平均规模也只有30万人口。王进而作出结论:与最优规模相比,在平均工资30万人口的规模上,净规模收益损失高达全部城市GDP的10%。

   
最 新 图 片
缺少资金“东方艺术雕塑馆”麦积 1亿巨资“包装”麦积山进世遗 天水市保护古树名木的调查与思考 邓宝珊--积极抗日的爱国将军 全国残疾人坐式排球锦标赛9月在天 请为天水晚报投一票 "我最喜爱

相 关 新 闻 相 关 专 题
新 闻 评 论
请注意: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天水在线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天水在线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天水在线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本月热点
·访秦安县委书记陈天雄
·1亿巨资“包装”麦积山进世遗
·“天水母婴双亡案”一审判决接生大夫赔3万元
·天水市气象台发布橙色高温预警信号(8月2日16时)
·天水市2005年8月份气候预测
·我市召开申报“较大的市”工作汇报会
·缺少资金“东方艺术雕塑馆”麦积山遭鸟抓鼠咬
·麦积山角逐《中国国家地理》“最美”评选
·宝天高速公路天水段征地提前完成
·千里寻踪追逃犯 众志成城擒凶顽
·天水成功堵截百余川猪
·天水市保护古树名木的调查与思考
·东方百合落户甘肃天水
·深切缅怀邓宝珊将军
·国道310线牛北公路2005年7月份水毁情况说明
·我市外贸进出口创新高
·忌惮夺命猪瘟甘肃天水“遣返”百头四川猪仔
·中纪委副书记刘峰岩来我市考察
·穆斌资助贫困生张宁圆了大学梦
·我市农产品唱响名牌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