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秦州>>正文
人间天上玉泉观(图)
(2019/2/12 9:24:40)  来源:秦州区外宣办  打印本页

(玉泉观)

  每年农历正月初九是玉泉观的朝观日。从初八晚上开始,这里就灯火通明,旗幡高挂,香烟袅绕,钟磬齐鸣。天水市民扶老携幼来到这里“朝观”,纳福祈祥,已成为陇上最重要的春节文化活动。

  以“天河注水”的美丽传说而闻名于世的秦州,气候温润,泉水众多,其中尤以北山玉泉最为神奇,至今还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传说。

(玉泉观)

  北山玉泉,在道教胜地玉泉观内,因泉水晶莹如玉,而称玉泉,玉泉观也因此得名。在这海拔1224米之高的山坳里,清澈甘冽的泉水历史悠久。唐代时,吕洞宾以“石池清水是吾心”的诗句表明了泉的存在。元代初期,有碑记载:山腹出泉,其味甘美,名曰“玉泉”。民间又称此泉为“明眼泉”。据传,元代时,一年盛夏,秦州数月没有下雨,天气炎热,一种突发性眼疾迅速蔓延,城中十有六、七的人均染此疾,痛苦不堪。梁志通道长用泉水给患者洗涤治疗,凡经洗疗的患者,病痛很快解除,数日痊愈。众多的患者闻讯后集聚这里,梁道长与道众分别为患者洗疗,很快,州城患者全好了。事后,州民捐资制作了一面精制大匾,上书“明眼泉”,悬挂亭内。“洗目疗疾,其效甚佳”的美誉至今在民间流传。此泉水味有苦、甜、咸三种,不时变味。经探测,因岩层中高低不同处有三眼涌泉,三眼涌泉分别为苦、甜、咸三味,甚是奇特。

(玉泉观)

  玉泉观,位于天水市城北天靖山麓,北迤青山,南俯州城。在汉代时就有道士在这里活动,古称“北山观”“天庆观”,至宋末被毁。元代初期,长春真人丘处机的徒裔梁志通云游到这里,进行了重修。此后历经元、明、清三代30余次的扩建重修,终于形成拥有90余座建筑的庞大道教宫观建筑群落。

(玉泉观)

  玉泉观历来以宏大的古建筑群而著称陇上,为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最为著名的道教宫观建筑群落。玉泉观整个建筑群依山而建,沿山脚而上,逶迤半山,建筑布局以道教规制分布。在现存的89座大小建筑中,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玉泉观建筑艺术,是在继承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又融合了地方特色,其建筑类型众多,形式各异,风格独特,造型精美,荟萃了我国古建筑艺术的精华,对研究天水明清时代古建筑有着极其重要的文物价值。近年来已引起省内和国内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并给予高度评价,公认其规模和完整性为国内罕见。

(玉泉观)

  玉泉观内,翠柏苍松、曲径幽道、花鲜柳长,古树名木数量众多,居全市景点之首。玉泉观现存古树名木50株,均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树木。这些古树有的临崖舒伸,凌空险绝;有的傲立崖畔,参天挺拔。其中尤以“辫柏”最为奇绝,该树悬根露爪,根茎交织,形如发辫,故名“辫柏”,被国家古树研究专家誉为全国之最。这株古树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相传元代初期,梁志通修葺神仙洞时,在洞旁亲手植柏一株,植时有意将其根系交织结辫,形似女子发辫。数百年来,人们习惯称它为“神仙手植柏”。苍劲荫郁的千年古柏与古建筑群相映生辉,更增添了“人间天上”的神秘感。一棵古树,见证着一段历史,记录着一种文化,承载着玉泉观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

  多少年来,通往山顶的路上,行走着络绎不绝的天水市民,他们追寻着前人的足迹,走向心中的福地。当天水市民拾级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才会体会到登峰的艰难,也更能明了人生是一个从低到高,不断进取的过程。

  今天,当你登临修缮一新的玉泉观,俯瞰高楼林立的古城美景,品尝清冽可口的泉水,聆听那些动人的传说,在国槐的浓荫里,在钟声的回响里,在烟火的明灭里,在石碑的笔画里,你会感到“人间天上”并不遥远。

(玉泉观)

(天水在线编辑:李俊锋)

摄影相关图片
天水民俗专家释疑“天水”之名的 入了腊月都是年,肉丸子炸起来! 腊月初五,雪落天水(图) 天水市体育中心已经长这样了(图) 天水城飘来2019年的第一场雪(图) 天水2018年的最后一场大雪(图) 还记得那是2006年,海峡两岸同胞 还记得那是2005年1月1日,秦城区 还记得那是2004年,天水的伏羲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