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西关街道人口计生工作以“找差距、寻根源、出实招、破难题、创特色”为抓手,突出抓服务、抓管理、抓宣传,不断创新机制、强化管理、夯实基础,有效促进了街道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健康发展,培育形成了诸多特色和品牌。
“一十百千”夯基础

西关街道不断强化“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着力抓,其他人员协助抓”的工作机制,制定出台了“一十百千”计生工作考评机制,不断加强基础业务建设。通过大力实施“一十百千”计生工作法,从干部队伍建设、办公条件改善、经费投入、制度建设等入手,通过月巡季访年考核,走出去学习取经,请进来解剖麻雀,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得到了上级业务部门的肯定和区委、区政府的表彰奖励。
“幸福寓所”幸福长

西关街道按照省、市“陇家福?幸福寓所”的建设要求,成功打造了自由路、永庆路、聚宝盆、解放路、西站社区幸福寓所。幸福寓所设立文化图书室、棋牌活动室、室内健身室,实行全天候开放,让社区老年人、育龄妇女、少年儿童、流动人口等在寓所休闲娱乐、锻炼身体、健康咨询、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的同时,潜移默化中起到了宣传计生知识和计生政策的作用。
健康讲堂促健康

“健康大讲堂”是西关街道四大讲堂之一,旨在为群众传播卫生健康理念,宣传疾病防控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健康大讲堂以为群众传播健康知识为良好载体,以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为重点,结合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向群众传播相关健康知识,推广健康生活方式。从而带动全街道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西关街道大讲堂活动有声有色,形式多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赞扬。
“六访六问”连心桥

西关街道以 “两学一做”为契机,在全街道开展以“干部在身边,温情进万家”为主题的“六访六问” 计生家访活动,按照计划生育个人责任区,组织街道干部入户家访,了解育龄群众的生育、生产和生活情况,竭力解决计生家庭遇到的实际困难,畅通服务对象计生利益诉求渠道,在计生干部和计生服务对象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实现了计生管理服务与千家万户“面对面”。
亲情服务寓温馨

西关街道对辖区流动人口实行人性化管理、亲情化服务,把“外来户”当成“自家人”,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推出了“亲情化服务”流动人口管理模式,积极为流动人口提供法律法规、优生优育、劳动技能、便民维权等均等化服务,千方百计保障流动人口的各项权益,让流动人口在温馨的服务中,主动配合参与到计生服务管理中来。
关怀失独情真切

西关街道始终把关怀帮扶计生特殊家庭作为重要民生工作来抓,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自由路社区失独户张敏,一个人独自艰难度日,体弱多病,负担很重。去年又不幸检查出患上了乳腺癌,在走头无路之际,西关街道多方筹集资金,帮助她做了手术,渡过了难关。
在大家的关怀下,张敏逐渐走出了情绪低谷。为了摆脱过去的阴影,也为了回报社会和大家对她的关爱,她主动参加社区志愿者,还担任了杨家楼支部书记,并多次被街道党工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今年“七一”前夕,市委常委、区委雷鸣书记亲切看望了她。
广泛宣传树典型

西关街道从夫妻和睦、孝老爱亲、教子有方、热心公益等方面出发,在全街道广泛开展“幸福家庭”、“最美家庭”评选和表彰命名活动,以此引领辖区居民树立和谐家庭的良好风尚。解放路社区朱召梅带着前夫过日子的故事感动了身边的每个人。经过层层推荐,朱召梅家庭荣获2014年度“全国最美家庭”提名奖。2015年,秦州区广播电视台和西关街道以朱召梅家庭一天的生活截面为题材联合摄制的微电影《一天》经过网络传播,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同时,该片获得了甘肃省网络剧大赛一等奖,朱召梅因此成为全市的道德明星。
西关街道通过媒体宣传、现身说法、表彰命名、设立“善行义举”榜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不断扩大影响,传递正能量,在全辖区形成人人学习模范,个个争当典型的浓厚氛围。
文化艺术惠母亲

“一位好母亲就是一个好家庭”。近年来,西关街道紧紧抓住母亲节这个温馨的节日,每年都要在全辖区精心组织开展 “寻找最美母亲”评选等活动。通过走访慰问、举办文艺演出、趣味运动会、书画进社区、评选表彰、幸福交流等多种形式,有力促进了和谐家庭建设,充分彰显了一位好母亲在一个家庭中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