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区外宣办 辛志锋)2015年,秦州区扶贫开发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省、市精准扶贫工作精神,认真实施全区“1234566”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推进行动计划,紧紧围绕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核心目标和“六个精准”要求,将西南片区作为扶贫攻坚主战场,坚持精准扶贫与片带开发相融合,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和整合力度,以开展“百联千扶万帮”工程为主要内容的“联村联户建阵地、脱贫致富奔小康”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以项目建设和双联行动为抓手,兴产业、调结构、强基础、促增收,积极构建“大扶贫”格局,全面完成全年扶贫开发工作目标任务,加快推进全区扶贫攻坚步伐。

积极创新工作载体。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2015年以来,在全区开展了以“百联千扶万帮”工程为主要内容的“联村联户建阵地、脱贫致富奔小康”主题实践活动,紧扣对象、目标、内容、方式、考评、保障6个精准扶贫新要求,以西南片区扶贫攻坚为重点,百个机关党组织联系贫困村党组织互联共建(百联)、千名科级干部联系贫困村扶持发展(千扶)、万名党员干部联系贫困户帮助致富(万帮),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干部作风切实转变,深入一线、服务群众,进一步加大精准扶贫力度,将扶贫攻坚行动和双联行动深度融合联动,互相推动,促进贫困面貌全面改变,努力把秦州打造成全市乃至陇东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带头区、核心区。通过“百联千扶万帮”工程深入实施,我区积极引导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工作有机结合,找准焦距,推动帮扶资金向贫困村、贫困户聚集,扶贫政策向贫困村、贫困户聚焦,进行全方位精准扶贫,确保达到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实用技能,实现两年整体脱贫的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好坚实基础。

扶贫资金投入大幅增加。全区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大力争取各类扶贫资金,积极引导各种项目资金向贫困村倾斜安排,不断加大双联帮扶力度,集中全社会力量进行扶贫攻坚,着力改善贫困面貌。截至目前,今年全区扶贫攻坚总投入达到48.4069亿元,比上年5.46亿元大幅增加,其中专项扶贫资金1.0037亿元,整合行业扶贫资金8.0373亿元,社会扶贫资金2.8649亿元,精准扶贫贷款7.5577亿元,金融支持企业“三农”贷款6.0434亿元,农发行异地扶贫搬迁贷款21.4亿元,财政异地搬迁专项资金1.5亿元,特别是专项扶贫资金是去年全年争取量4105万元的2.45倍。通过各方力量扶贫攻坚,使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扶贫产业格局基本形成,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为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业扶贫连片开发成效显著。坚持把发展作为扶贫开发工作基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着力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林果优势产业,重点发展西汉水流域苹果优势产业片带和秦牡杨核桃优势产业片带开发,集中力量倾斜安排扶贫项目。通过整合资源、连片开发、连续推进,今年上半年完成栽植各类果园和经济林17188亩,其中核桃12388亩、苹果3200亩、大樱桃600亩、落叶松及油松1000亩,配套产业基础设施进一步优化,初步形成了以藉口镇、秦岭乡为主的西秦山万亩果业基地,巩固提升古集梁优质果品产业带、藉关梁流域万亩核桃种植基地和中梁乡苹果基地等扶贫产业基地,扶持培育扶贫龙头企业12家,广泛带动了5000多户贫困群众大力发展富民产业的积极性,有效促进了贫困村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成效喜人。在实施整村、整乡推进项目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不断加大扶贫资金投入,整合各方力量,积极构建专业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着力打造2个果品基地建设市级扶贫开发科学发展示范点。一是秦州区皂郊镇扶贫开发科学发展示范点,已在皂郊镇马河等10村完成果树建园5800亩(核桃3400亩、苹果2300亩、大樱桃100亩),栽植行道树16公里、防风林带4公里,硬化巷道15500平方米,新修堤防1850米、蓄水池17个、排水渠4.83公里、过水路面2处,硬化道路3.3公里,危房改造12户,砂化产业路41.3公里。二是秦州区西秦山扶贫开发果品基地科学发展示范点,在秦牡杨片区的藉口镇、秦岭乡、牡丹镇3乡镇竹林、杜白等14村,已完成果树建园5750亩(核桃4850亩、苹果700亩、大樱桃200亩),硬化巷道40244平方米,新修堤防632米、过水路面2处,硬化道路4.35公里,广场硬化3800平方米,危房改造6户,砂化产业路31.3公里。通过项目带动,示范点基本实现宜果区果品产业全覆盖、安全饮水全覆盖、梯田建设全覆盖、阵地建设全覆盖、通畅工程全覆盖。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扶贫产业格局基本形成,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500元以上,为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新精准扶贫机制,探索产业扶贫新路子。大力推行政府和企业双重扶持的“公司+基地+农户+市场”产业精准扶贫模式,由政府牵头,贫困户提供土地,扶贫部门提供项目扶持,企业提供资金补助和技术指导,在贫困村组织农户建设产业基地,基地建成后土地经营权、土地上产品所有权都不变,全归农户所有,农户只需按企业要求进行生产,产品随行就市,按市场价由企业回收。一是企业带动农户精准扶持,保障收益。由政府牵头引进了天水仲林果品有限公司、天水百富佳果品有限公司等3家果品公司,作为带动果品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企业每年为农户按每亩380元的标准提供资金补助,补助年限为5年,到果树挂果收益为止。同时,公司确定专人,对农户开展的一系列生产活动进行全方位跟踪监管和技术服务,果品成熟后,公司以市场价收购农户果品,保障农民增产增收。二是扶贫项目准确支持建成基地,连片开发。利用专项扶贫资金为区域开发提供项目支持,为农户提供果树苗木,进行技术培训,确保建成果品产业基地,并配套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整片整区域连片扶贫开发,有效改善贫困面貌。截至目前,利用该模式建成了秦州区秦牡杨贫困片区西秦山万亩果业片带,今后3年计划推广到5万亩。该模式是对精准扶贫与片带开发相融合方式的大胆创新,使公司有了稳定的产品来源,基地有了资金和技术扶持,农户有了产品销路,市场有了产品对接,实现了“双方共赢”的扶贫经济发展新格局,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奔小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