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
秦州区大湾梁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大湾梁项目于2013年11月开工建设,2014年3月全面竣工,累计完成综合治理面积达8.68km2,占计划的100.03%。其中:坡改梯833.6hm2,水保林34.05hm2,地埂种草83.05 hm2,田间道路46 km(其中:砂化主干道20km,生产道26 km),排水渠20km,行道树10500株。完成土方量293.99万m3,投入劳力33.43万工日,机械台班3.33万台时。

该工程的建设,为项目区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现了项目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成效显著。
一是控制了水土流失。通过综合治理,完成治理面积8.68km2,累计治理程度达到77.27%。经调查分析测算,项目区各项措施每年可减少径流总量101.35万m3,年可减少泥沙4.03万t,拦蓄效益显著提高。
二是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项目区新修梯田12500亩,基本农田面积累计达到17600亩,人均基本农田面积由治理前的0.05hm2提高到治理后的0.19hm2。
三是减轻了农业生产劳动强度。项目区配套建设农机路46公里,其中,宽6米、长20公里的田间道路1条;宽5米、长26公里的生产道路3条,实现了作业道路网络化,极大的减轻了群众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利用率。

四是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建设。项目区田间道路宽敞平坦,贯穿流域,连接村镇,生产道路四通八达,网路化布设,为农业机械化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农用机械有了用武之地,实现了农业生产建设机械化。耕种收获季节,项目区随处可见拖拉机、旋耕机等农用机械作业的喜人场面。
五是助推了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在项目区,立足实际,面向市场,有计划地发展适宜本地生长的马铃薯、甜玉米、苹果和核桃等经济作物和树种。按照2011至2015年秦州区农业产业发展布局规划及专项推进计划,秦州区将建设以大湾梁项目区为主线的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产业带,计划种植马铃薯1500亩,甜玉米1000亩,核桃1000亩,苹果2000亩。
六是带动了养殖业的发展。目前,项目区种草面积达到200多亩,带动建设养殖基地2处:汉水源养鸡场养鸡10万多只;吸引新赛畜牧有限公司兴办养牛场1处,养牛1200多头,发展养羊散户60多户,养羊700多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