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饮水安全工程 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秦州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秦州区人多地少,山多川少,旱多雨少,农业基础脆弱,是一个典型的雨养农业区。由于20世纪90年代的持续干旱,境内河流大部分断流,地下水位严重下降,同时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农村饮用水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人数超过农村人口的60%,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十分突出。经国家和省上核定秦州区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32.93万人,占全区农村总人口的75%。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中有氟超标6.54万人、水质不达标2.94万人、水量及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23.42万人,涉及16个乡镇359个行政村的754个自然村。截止2013年底,秦州区仍有19.14万人饮水不安全,其中纳入国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规划剩余人口11.11万人。2005年以来饮水安全项目已安排投资但实际未解决人口0.42万人(暴洪灾害水毁及资金不足等原因影响);原调查评估属于饮水安全,但仍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人口7.61万人。按照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规划,2014年—2016年将解决剩余的19.14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届时秦州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将得到全面解决。

2005年以来秦州区抢抓国家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的机遇,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山川统筹、规模推进、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工作思路,全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工程质量稳步提高,运行管理逐步加强。截止2013年年底,秦州区建成了中梁、关子、藉口、秦牡、汪川、徐家店、西部、西北部等8处万人以上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及齐寿乡稍子坡、汪川镇郭山、平南镇黑林村等16处单村饮水安全工程。共解决了玉泉镇、关子镇、藉口镇、太京镇、皂郊镇、平南镇、天水镇、汪川镇、娘娘坝镇、牡丹镇、秦岭乡、齐寿、中梁乡、杨家寺乡、华岐、大门等16个乡镇252个行政村451个自然村,47848户21.82万人及平南中学、初中、小学等147所农村学校27620名师生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其中解决氟超标人数4.96万人,污染水0.28万人,水量、用水方便程度、水源保证率不达标人数16.58万人,自来水普及率达到61.74%以上。

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于2013年4月22日全面启动建设,截至目前水厂已经完成围墙280米,综合办公楼1座,2座500立方米的清水池,泵房和附属设施用房建设已经完工,净水车间和一体化净水器的建设已进入施工阶段;水源工程截流坝和泵房已经建成,目前正在安装和调试水泵等机电设备;水源至净水厂的3150米的输水管、排污管,至2号、4号高位蓄水池的上水钢管已经铺设完成;输配水管线的勘测和放线工作已经完成,目前已经完成配水管道开挖、安装、回填;2号高位蓄水池至天水镇寨子梁、4号高位蓄水池至天水镇柴家山、水厂至天水镇的配水管线三条共120千米,2号500立方米和4号400立方米的两座高位蓄水池已经完工;大门乡彭寨、于山、张湾、关峡及平南镇的赵尧、梨树等21村的村级管网和调蓄池已经全面开工建设;其余配水管网正在勘测放线,同时入户的调查摸底、宣传动员、进户工程自筹资金的收缴稳步推进。

秦州区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计划于今年10月底建成并投入试运行,是目前秦州区最大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工程建成后可解决娘娘坝镇、齐寿乡、汪川镇、平南镇、大门乡、天水镇6乡镇99个行政村的饮水不安全人口106874人,其中氟超标人口11894人,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人口45174人,水源保证率不达标10016人,水量不达标人口14103人,污染水25687人,同时解决项目区68所学校10490师生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