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每一天都当成工作的第一天”
——记秦州区“全国百位优秀社区民警”哈继先

哈继先,一个普通的社区民警。1985年,热爱警察工作的他考入公安机关,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公安民警,一直在基层派出所工作,在社区里跟群众打交道,到现在已经有29年了。29年的时间,他执着地默默坚守,做着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有着忙碌充实的每一天,收获着暖人心田的群众夸奖。同事们、熟悉他的社区居民都亲切地叫他“老哈”。从警29个年头,58岁的“老哈”没办过大案要案,可他的身影却始终没有离开过居民小区、楼群院落和大街小巷。今年2月,“老哈”当选为“全国百位优秀社区民警”,成为我市唯一入选的基层民警,甘肃省仅有4位民警入选。
一
作为社区民警,哈继先没办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案件,但对于他来说,群众的急事、难事、糟心事,都是天大的事。
2月28日上午9时,天空密密地飘洒着雪花,记者跟随哈继先去永红家园调解一起邻里纠纷。
“不管心情好坏,到社区里见到居民一定要面带微笑,这样大家都会相信你,乐意和你交朋友。”一路上,“老哈”不停地给记者指这指那,“这是新开的超市,这里有个麻将馆,这是我辖区最大的住宅小区……”
说到自己管辖的秦州区西关街道永庆路社区,哈继先脱口而出各种数据:常住人口3645户,9190人,16—45岁年龄段2884人,其中重点人口80人,企事业内部单位18家,10个住宅小区,100栋楼,186家居民院落,1个城中村,240家临街商铺,1个大型农贸市场,1所小学,2所幼儿园。
哈继先说,与居民熟稔,是靠“跑”出来的。8年前他刚刚接管永庆路社区工作时,辖区外来人口众多,人员流动频繁,治安形势极其复杂。为了摸清辖区人员的情况,10个住宅小区,100栋居民楼,近万人口,哈继先挨家挨户地跑,8年时间,脑子里自然形成了一幅永庆路社区的“活地图”。
“我们当警察的,职责就是让老百姓有安全感。他们担心的事,要尽量想办法办好,不能对不起咱这一身警服。”说这一番话时,哈继先眼中的坚毅让人为之动容。
“富大爷,您好,您的身份证我给您送过来了。”刚推开永红家园物业管理中心的大门,“老哈”就笑容满面地和坐在房里的一位老人打招呼。前段时间,71岁的富大爷弄丢了身份证,去派出所办理了补办手续。两天前新证办下来了,考虑到富大爷年事已高,行动不便,“老哈”给富大爷打了电话,约定好时间,让富大爷今天在住宅区的物业中心等着。
“老人年龄大了跑一趟不容易,对我来说是举手之劳。”“老哈”说道。像这种“顺便”为辖区居民送身份证的事,对于“老哈”来说,是平常事也是为社区居民服务中小得不能再小的事。
9:20分,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都到齐了,“老哈”招呼着双方都坐了下来。早在前一天,“老哈”就联系了永红家园的物业和保卫处负责人,希望通过调解来解决当事人长达近两月的矛盾。
住在永红家园的田大爷和姚大爷是上下楼的邻居。今年农历新年前,楼上田大爷家暖气管道爆裂漏水,水淹了家住楼下的姚大爷家。事后,虽然田大爷赔偿了姚大爷家几件被水泡坏了的电器的损失,但对于姚大爷提出刷房子的要求,双方始终没能达成协议。此前,厂里的物业和保卫部门都出面进行了调解,但双方一直没能达成协议,无奈之下,华天电子集团保卫部部长冯岩找到了“老哈”,请求帮助调解。
9:37分,正在主持调解矛盾的“老哈”电话骤然响起。一位曾和“老哈”接触过的市民报警称,他的儿子在天水长途汽车站附近被人殴打了,要求“老哈”出警。“老哈”耐心地解释到,天水长途汽车站属于北关派出所管辖,并提供电话号码让其与北关派出所联系。
9:48分,“老哈”接到所里的电话,分局通知他去接一名辖区内强制戒毒期满的人员,到所里进行对接。
9:53分,“老哈”接到一位曾帮助过的市民的来电,向他咨询遇到问题的解决办法。
……主持调解会的“老哈”不时被电话铃声打断。
经过哈继先和物业、安保负责人一个半小时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说,利害分析,田大爷和姚大爷由面红耳赤的情绪激动平静了下来。“老哈”和物业方提出了 一些建议供他们参考,最终姚大爷和田大爷都赞同了他们提出的调解意见,达成协议。
华天电子集团保卫部部长冯岩说:“这几年,哈警官给我们这儿调解过三四十起纠纷了,只要我们有处理不了的事都会请‘老哈’来调解,他和我们这里好多居民都是朋友,一个星期得来四五次,协助指导小区的平安创建工作,我们小区已经连续6年被秦州区评为‘平安小区’了。”
“从警年头多了,好多人都有我的电话,一有事情就会先想起给我打电话,这说明对我的信任。”调解会结束后,“老哈”不好意思地对记者说。
二
人世间有些情愫,像盖不紧的酒精,挥发得快,也淡化得快。而哈继先对基层公安工作的热情,却像一瓶贮存于老窖中的陈年美酒,存放得越久,味道越浓。在纷繁复杂的社区治安工作中,哈继先把“每天都是当警察的第一天”当作自己的座右铭,以十足的热情奋战在基层一线。
当警察前“老哈”是天水轴仪厂的一名工人。1985年,29岁的他通过考试进入公安机关。
“当人民警察是我的夙愿,但并不是所有的警察都很威武,破大案、立大功的机会很少,但我并不失落。作为管段的社区民警,和老百姓打交道心里就特高兴。”真诚的态度,爱心+诚心+耐心,以心换心,对民警工作的热爱成为哈继先工作中最大的动力。
永庆路社区主任张晓明说:“哈警官阳光般的心态赢得了群众的信任,社区只要有事,不管白天还是晚上,只要打个电话,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永庆路社区居民常某曾误入邪教组织,常常趁着夜幕在社区居民楼里发些传单和影像资料,还时常非法组织练习者进行集会,影响社会治安稳定。常某的性格因此也变得十分古怪。2012年,常某因参加邪教组织被依法处理。常某服刑后,她的爱人曾一度对常某十分抵触,不愿意去监狱探视,夫妻二人感情出现裂痕。“老哈”通过社区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找到常某的爱人,劝说他要帮助迷途中的常某,不应该放弃自己的妻子,也应该考虑到正在参加高考的孩子的感受,让常某积极改造,争取早日出狱一家团聚。
在“老哈”的多次劝说下,常某的爱人最终原谅了她。为了方便探视在兰州服刑的常某,她的爱人还专程去兰州打工,定期买些生活必需品去探望妻子。常某很是感动,积极配合改造,于2013年12月底提前释放。回家后常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主动向社区交来了保证书、悔过书,“老哈”又协调社区为其一家办理了低保。如今,常某不仅能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类公益活动,原本身体瘦弱的她脸色渐渐红润起来,脸上也始终挂着笑容。
居民李峰(化名)是社区里一名间歇性精神病患者,其母亲在世时,在她的精心照料下,李峰病情稳定很少有发病的时候。2010年,李峰的母亲因病去世,由于其父对李峰疏于照顾,兄弟姐妹也因嫌弃而不与他往来,缺少亲情关爱的李峰病情不断恶化,时常半夜三更不睡觉在家里闹腾,打烂家里的门窗玻璃,甚至发展到在小区里打人。每当此时,不管是社区工作人员还是居民,只要打电话给“老哈”,不管多晚,“老哈”都会赶到现场处理。
2010年8月的一天,被李峰折腾得苦不堪言的20余名小区居民联合起来,找到社区要求予以解决。社区干部无奈之下打电话叫来了“老哈”。“老哈”一边耐心劝说上访居民,一边通过社区找来了李峰的父亲,其父亲表示家里经济困难,其他兄弟姐妹又不愿伸出援手,眼看着李峰发病越来越频繁却无力送往医院医治的情况后,“老哈”自己动手做了个募捐箱,每天抱着箱子满社区转悠,动员居民为李峰捐款。短短几天时间,在“老哈”的带动下,社区居民共为李峰捐款1万多元。“老哈”和社区干部一起,将李峰送往专科医院接受治疗。此后直至今年2月的4年时间里,老哈一边动员李峰的亲属出钱,一边帮助他申请救助资金,与社区一起努力为其申请补办了医保,每年都想办法筹钱送李峰去医院治疗几个月。如今,李峰的病情渐渐稳定了下来,兄弟姐妹也能给予他亲情温暖。社区居民们都在心里给“老哈”竖起了大拇指。
在社区走访时哈继先发现,有些刑释解教人员,由于自己犯过错误,重新进入社会后不但被周围的人们歧视,甚至连亲人都不愿接受,就业和生活等方面陷入困境。为了让这些曾经迷失的人重新融入到社会中,“老哈”一方面和社区商量如何为他们办低保、解决生活实际困难,一方面常常登门做其家属的思想工作,让这些帮教人员首先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避免再入歧途。
“老哈”说,解决了一个人的问题,就解决了一个家庭的问题;解决了一个家庭的问题,就是解决了社会层面的一些问题。而“老哈”就是从这些小事入手,尽可能地帮助那些需要帮扶的社区居民、帮教人员,赢得了人们心底的尊敬。只要“老哈”的身影从社区出现,人们都会热情地招呼一声“老哈,来了!” (景春燕 王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