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个并不富裕的普通家庭,却让周围邻居啧啧称道,全因为这个家充满着温馨、和谐,83岁的老父亲、相敬如宾的夫妻、一对懂事的儿女组成了幸福的五口之家。这个令人称羡的家庭就是秦州区西关街道办自由路社区天创花园何建志的家。
说到孝顺老人,何建志对妻子杨春秀竖起了大拇指,他说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就是娶了一个好妻子。何建志家庭负担很重,父亲患有脑梗,长期要靠药物来维持,一对儿女在外地上大学,每到开学时,孩子的学杂费用就让他犯愁。为了担起养家的重任,他不得不常年奔波在建筑工地以及商户的配送车间打工挣钱。这样一来,照顾家里、孩子以及父亲的重任,就全落在了妻子杨春秀的肩上。
记得那时跟妻子结婚时,母亲还不太愿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妻子的言行渐渐改变了母亲的看法。尤其是母亲年龄大了、身体不好,连着住了9次医院,每次都是妻子陪着细心照顾,忙前忙后,更是感动了母亲。何建志兄妹六个,他排行老三。母亲临终前,将父亲托付给他,说:“我看了,只有将你父亲托付给你和春秀,我才放心。”就这样母亲走后,夫妻俩将父亲接了过来。
杨春秀以前也有一份较为稳定的工作,公公来了以后,她就辞了职,以便安心在家照料老老小小。公公年岁大了,牙齿也不好,杨春秀就单独给老人做吃的,一日三餐营养搭配得当,时令水果、新鲜蔬菜和肉类样样不缺,尽量让老人吃得舒心、可口。
冬天的早上,老人怕冷不下床,勤快的杨春秀便用热腾腾的毛巾为老人洗脸,将准备好的早点端到床前;晚上给公公泡脚按摩、舒筋活血。由于何建志在外打工经常不在家,给老人洗澡、换洗衣物只能由妻子完成,妻子将这些做得妥妥贴贴,公公身上总是干干净净、穿得清清爽爽。
因为患有脑梗,公公行动不便,长期待在家里难免有些苦闷孤单,为了让老人散心,杨春秀总会在天气晴好的日子推着轮椅送公公去广场和别人打牌聊天。这样天天接送,周围的人还以为杨春秀是老人的亲女儿。老人听到这话,感慨地说:“儿媳多年细心照料我,不是女儿胜似女儿呀!”
如今,何建志夫妇的两个孩子双双考上了大学,女儿现正在攻读研究生。在他们夫妻的影响带动下,儿女也非常孝顺,常常以父母为榜样,在生活中勤俭节约,学习上刻苦努力,年年都能挣得学校的奖学金。假期回家时,还会用不多的奖学金或打工攒的钱给爷爷和父母买个礼物。由于社区对他们家帮助很大,何建志的孩子们会利用假期来社区做志愿者,用他们的方式感恩社会,回报社会。
今年6月,杨春秀的公公去世了。老人去世后,杨春秀远在重庆的女儿将她接了过去,说母亲这些年太辛苦了,让母亲出去散散心,好好休息休息。
11月25日,记者连线远在重庆的杨春秀,杨春秀的话语非常朴实,她说,她没有觉得自己做了什么,照顾公公婆婆是应该的,每个人都有父母,丈夫的家人就跟自己的家人是一样的。
“百善孝为先”,杨春秀这位普普通通的妇女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王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