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实的防洪大堤
——秦州区水务局抗洪抢险纪实

(秦州区抗旱防汛指挥部副总指挥、区水务局局长刘书文现场指导抢险救灾)
今年进入汛期以来,天水市秦州区先后遭遇了“6•20”、“7•8”、“7•21”、“7•25”四次暴洪灾害和“7•22”岷县、漳县6.6级地震波及灾害,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损失。
在洪水灾情发生的关键时刻,在特大暴洪袭来的生死关头,秦州区水务人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所在,始终牢记“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领导在一线指挥,党员在一线带头,职工在一线奋战。他们以大无畏的精神构筑起了一道坚实的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防洪大堤,他们用忠诚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曲抢险救灾的水利人之歌。

(抢修受损饮水工程)
跋山涉水查灾情
汛情就是召唤,灾情就是命令,抗洪抢险是水务人义不容辞的使命。
持续强降雨灾情发生后,秦州区水务局全局紧急动员,迅速反应,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成立了由局长总负责的抢险除险队、供水抢修队、应急供水队、防汛物资运输队和预警预报组、后勤保障组、综合协调组、灾情核查组等4队4组8支队伍,全力以赴投身以娘娘坝镇为重点的抢险救灾工作中。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哪里最危急,哪里就有水务职工。
6月20日晨6时许,刘书文局长带领灾情核查组第一时间冒雨赶到了受灾严重的娘娘坝镇。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冒着生命危险,在白家河沿线的南峪、钱家坝、舒家坝等地,一处一处查看险情,一村一村了解灾情。其它工作组在组长的带领下,也迅速赶到受灾乡镇、村组排查险情,排摸灾情,开始了紧张有序的灾情核查工作。6月23日,在通讯、电力还未抢通,甘什战备路董甘段多处被泥石流、洪水冲断、阻断,抢修工作正在紧张进行时,灾情核查组人员沿着被洪水冲毁的崎岖山路,经过近3个小时的跋山涉水,步行10多公里路,进入了严重受灾的马家坝、柴家庄,现场勘查灾情,安慰群众,与镇、村干部一起研究部署抢险救灾工作。
同时,从7月27开始,按照统一的核查办法,将全区水利基础设施受灾情况核查工作分城乡结合部玉泉镇、中梁乡,重灾区娘娘坝镇、汪川镇、大门乡、齐寿乡和其余10乡镇三部分,由各水务站牵头,抽调30名业务骨干,深入堤防、饮水、梯田工程建设一线,全面核定受灾情况。经深入勘查核实,6.20以来的四次特大强暴雨致使秦州区娘娘坝、齐寿等乡镇部分村段堤防、人畜饮水、灌溉等水利工程水毁受损,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7863亿元。其中暴雨水毁堤防工程73229米,人畜饮水工程38处;水毁灌溉工程3处,影响灌溉面积21475亩;梯田受损面积51880亩。

(投入大型机械清淤清障)
紧急清障除险情
特大暴雨导致娘娘坝镇柳林、河口、上店子等村堤防被毁,河道被石块、树木、泥石流等障碍物堵塞,严重影响了沿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看到被暴洪泥石流肆虐过后满目疮痍的河道和村庄,水务职工感到肩上责任的重大。他们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尽快清除河道障碍物,及时排除险情。为了防止次生灾害发生,抢险除险队的37名党员干部不顾疲劳和个人安危,现场组织指挥挖掘机、铲车等大型车辆,清除河道内的泥石流、树木等障碍物,填堵决口。渴了他们就和施工人员一起喝一口矿泉水,饿了就啃一口方便面。截至目前,以娘娘坝镇白家河为重点,先后调运抢险车330辆(次),投入挖掘机210台(次),装载机90台(次),施工人员270人(次),先后2次抢通娘娘坝柳林至上场道路3处9公里,荣光、河口、望天等村公路6处12公里。抢护桥梁2处4次,清理排洪沟21处15公里。清除荣光、花园、柳林、马家坝、柴家庄、望天沟、长河沟、张家山、刘家河、钱家坝、舒家坝、沿川和娘娘坝镇区河道淤泥障碍物42.85万立方米,疏浚河道23.77千米,填堵河堤决口8处2500米,拆除阻水桥2座,及时排除了当时形势下的险情。与此同时,投入挖掘机、装载机等大型机械146台(次),雇佣清理工389人(次),对藉河城区河道、罗峪沟、吕二沟、水家沟、豹子沟、南沟河等城区段长约23公里的河沟道进行了清淤清障,共清淤13.7万方,清理垃圾0.43万方,清理农作物380多亩,树木80棵,拆除河道违章建房8间,确保了沿线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防汛物资运输队4台车辆全部出动,紧急运送编织袋22万条,铅丝笼(片)4000件,雨伞、雨衣、雨靴等雨具380套(件),铁锹、洋镐等抢险工具490把,发电机2台、抽水机30台,有力地保障了防汛抢险需要。后勤保障组在市水务局和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及时贮备了编织袋42万条、铅丝笼(片)15000件、雨衣雨具500套、铁锨洋镐600把、油桶10个、发电机10台、应急照明灯54只、强光手电40把、对讲机10台、中继台1台、小型保温桶17只、拖车钢绳140米、水罐及支架15 套,调集小型运行车辆10台,贮备油料(柴油)4200升,为当前防汛应急做了充分的准备。

(出动供水车辆保障受灾群众饮水安全)
及时抢修保饮水
“生死关头,看到你们,我们就看到了希望!”看到水务局供水抢修队的队员们在道路被泥石流、树木、巨石阻断,无法前行的情况下,踏着泥泞的道路,冒着生命危险抢修供水工程的情景后,柴家庄群众激动地说。
为了让灾区群众尽快吃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供水抢修队30名业务骨干分5个工作组深入娘娘坝镇等重灾区,先后3次抢修31处严重受损的饮水工程,累计架设供水管道165.5公里,增设临时供水点28处,有效解决了7.25特大暴洪之前受灾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应急供水队在7.25特大暴洪发生后,紧急投放1.5吨水罐26个,出动大型水车2辆巡回流动,集中向5个村和11个临时安置点运送自来水,及时解决了受灾群众的喝水问题。

(组织挖掘机清理沟道山洪泥石流)
全力抢通“生命线”
汛情十分紧急,灾情相当严重。领导干部是群众的主心骨,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是职责使然,党性使然。
6月20日上午9时,娘娘坝镇大雨仍然下个不停,疯狂的洪水冲着树木、巨石和淤泥急流而下。当刘书文局长带领灾情核查组查看了白家河上游沿岸村庄、基础设施受损情况后,准备赶往降雨量最大的望天、花园村时,唯一通往李子园的道路在野雀扁被暴雨冲下来的泥石流阻断,死死堵住了通行。看到眼前的情景,想到道路前方受灾的群众,刘书文和灾情核查组的同志们神情凝重,他们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尽快清除道路上的障碍物,及时排除险情,争取在第一时间抢通通往重灾区的生命线。
上午10时许,灾情核查组组长胡小波和河道清淤组队员余谦分别从就近工地调来了铲车、挖掘机,开始了紧张而有力的道路清障工作。几吨重的巨石、树根、树枝被挖掘机一铲一铲挖走,泥石流最多的野鹊扁道路终于被一点一点的铲出了一条可以让小型车辆通行的生命通道。
从李子通往长河村的道路长达26公里,路就在水边,水就在路边,水路相依而靠,道路多处被大水冲毁隔断。沟门大桥被洪水撕开了一道20米长的口子,通往沟门、长河等村的唯一通道被大水阻断。抢险攻坚组又调来一台挖掘机和一台铲车,一铲、两铲……开始挖土,填堵决口,经过6个多小时的奋力抢修,大桥决口处一条3米宽的路面终于被泥沙垫了起来。
路通了,桥也通了。大桥两边着急等待的群众顾不上言谢,迫不及待地向桥对面赶去。看着匆匆过往的群众和缓缓通行的小型车辆,抢险攻坚组的同志们总算缓了一口气。
在一个多月的连续奋战中,秦州区水务局顾全大局,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调运组织挖掘机、装载机等大型机械12台,及时抢通了通往荣光、柳林、李子园、沟门等村受阻道路6处,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科学预警降损失
从6月19日19时10分开始,秦州区抗旱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就通过山洪预警“户户知”预警平台,严密监测云情雨量,持续发布气象黄色、红色预警公告和山洪灾害准备转移、立即转移预警通知31次、发布预警广播 31 次,发布短信70次25672条,其中预警短信4111条。各乡镇、村、重点项目建设单位、矿山企业等接到预警信号后,第一时间通过镇、村级无线广播发布了预警。各相关单位负责人利用手机、电话、铜锣等设备进行预警转移通知,组织村民群众、施工人员及时转移,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储备的防汛物资)

(设置临时供水点保障安置点受灾群众有水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