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区外宣办)山绿了,城市更美了
7月1日上午8时许,家住秦州区东团庄的张老刚刚晨练归来,红光满面。今年73岁的老人耳不背,眼不花,脚步敏捷,说话中气十足。“坚持锻炼30多年了,一天不出去活动活动,就像丢了啥似的不舒服。”老人晨练的这条路是从东团庄出来,然后顺着南廓寺的小径一直爬到南廓寺的山顶,有时还要到后山转转,后又原路返回。
“现在好多了,路好了,空气好了,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山上一年四季都有绿色。”张老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初他刚上山的时候,后山上光秃秃的,树也不是很多,路也不是很好,上山锻炼的人也不多,现在绿化好了,山前、山后都是锻炼的人。
在老人的记忆中,最大的变化是从10年前开始的。“这些年山上种的树多了,空气就变得特别好,在山上也能随时看到一些小动物,有个林区的样子了。每天早上,听着小鸟的叫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上山锻炼身体,真是让人神清气爽,越活越年轻。”老人说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绿色、鸟语花香的城市里是“最大的幸福”。
在许多天水市民及外地游客的眼中,天水如今山绿了,城市也越来越美了。

绿洒秦州大地
仲夏时节,踏入天水市秦州区的山山水水,一波波绿浪织成的屏障,构成了一幅郁郁葱葱令人赏心悦目的山水美景图。举目眺望,满目葱郁,绿树红花。俯首环视,流水潺潺。侧耳细听,鸟鸣绕耳,这交相辉映的境界,让人不由得心旷神怡。
近年来,秦州区林业局把两山绿化与退耕还林、“三北”四期、流域治理、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等工程相结合,按照“绿化城市、美化城市、服务城市”的宗旨和“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建设要求,开展了以“生态绿秦州、果业惠民生、林改促和谐、科学谋发展”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各项工作成效显著。
南北两山绿化工程,东起麦积区伯阳镇花南村,西至秦州区藉口镇五十里铺村,东西长50公里,区域内有15个梁峁、向面坡,14条沟壑、河道,总面积57.2万亩,其中建城规划区两山面积29.6万亩。秦州区是两山绿化的主战场,秦州区林业局承担着东起玉泉镇县家路,西至藉口镇五十里铺村,东西长25公里,总面积39.1万亩,两山绿化规划区面积26万亩的绿化任务。
自2002年,秦州区林业局在南北两山绿化秦州区域内共栽植各类树木1700万多株,绿化地埂190万米,绿化道路64公里。完成退耕还3.14万亩,大地埂绿化及荒山造林4.86万亩,总绿化面积达到了18.8万亩(向面坡共计19.6万亩),建城区两山绿化率达到了96%,为创建陇上最佳宜居环境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做出了贡献,两山区域沟道、河道得到有效治理。
截至目前,秦州区南北两山区域内南郭寺、玉泉观、豹子沟珍稀植物园、皇城堡等一批高规格、上档次的景区绿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北山示范园区、大樱桃基地等示范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形成了以常青树为主,乔灌花草结合,山水林田路协调,生态旅游、防护林带、林果产业相得益彰的格局。同时,使两山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市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成为集旅游、观光、生产为一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陇上最佳宜居城市,不仅为天水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和“甘肃省园林城市”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富裕了一方百姓。
两山播绿数十年,其巨大的生态意义已凸显出来。

珍稀植物园初具规模
在全力绿化南北两山的基础上,2008年以来,秦州区林业局将豹子沟珍稀植物园由绿化逐步向园林型植物园深度绿化转型,除完成牡丹园、樱花园、白皮松园、月季园等建设外,2012年新建月季园30亩,新扩建白皮松园20亩,丁香园10亩,木槿园30亩,并建成南北两山绿化纪念碑广场,极大提升了游园档次,为植物园又添新景。
近年来,秦州区林业局对南山一带进行精心规划、合理开发,园区内完成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天水市南北两山绿化工程纪念碑一座、办公楼一幢,铺装石台阶100余米。建成农家休闲乐园一处,休闲长廊50余米。建成梅花、牡丹、大丽花、樱花、紫薇、紫荆等高档园林绿化观赏树木及花卉专类园区10余个。完成周边背景绿化1000余亩,共栽植香花槐、七叶树、紫荆、紫薇、樱花、玉兰、石楠、月季、牡丹、龙爪槐、红瑞木等园林绿化树种、乡土树种和观赏花卉共计80余种100多万株,为绿化南北两山、改善生态环境、创建陇上最佳人居环境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3年春季以来,珍稀植物园区遵循“服务城市、美化城市,上档次、树品牌”的原则,以巩固完善现有绿化成果,园区由绿化型向美化型过渡为目标,改造园区内老果园50亩,栽植樱花、紫薇、梅花、塔柏共计6000余株,建成了樱花、梅花和紫薇三个专类园。对周边背景区域利用大苗进行一次性绿化,共栽植侧柏、香花槐20余万株,形成了一道绿色生态屏障。
目前,珍稀植物园区内各项建设已初具规模。花红柳绿的豹子沟珍稀植物园已经成为天水市民游乐休闲的好去处。

国内首家青少年森林教育中心
2011年开始建设的天水市秦州森林体验教育中心,位于豹子沟珍稀植物园西侧。青少年森林教育中心由室内展厅和户外场地构成,构思以森林要素为特点,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游玩兴趣,具有获取森林知识、陶冶情操、增强体能的多重效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天水市秦州森林教育中心是国内首家以森林可持续发展教育为框架,以森林为主题的教育中心。该中心是中德财政合作造林项目的子项目,由信息展厅和森林探险通道两部分组成。展厅建筑面积1185平方米,信息中心展厅以“森林,与生命共脉动”为主题,将“认知森林、森林功能、人林和谐”作为布展的主线。探险通道全长2公里,分别由入口、平衡板、木制游乐场、探险区、野炊区、不同年龄树木展示区、休闲区、观鸟区、诗歌艺术区、林产品展示区、瞭望台、土壤区12个站点组成。青少年通过在森林体验教育中心参与森林体验活动和参与绿化校园活动,获得与森林相关的知识和情感,懂得人类行为如何才能与自然更亲和,从而树立爱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意识。森林体验教育中心已开展森林体验教育活60余次,3000多人次接受了森林体验教育。社会各界对教育活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高度评价。
这一具有先进生态教育理念的教育基地201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德国委员会评为联合国十年“可持续发展教育奖”。该奖项是中德合作30年来中国唯一获得的联合国奖项,更是我省林业外资项目获得的最高奖项,为甘肃林业在世界赢得了荣誉。
打造秦州绿色屏障,造福万代千秋功业。一棵树就是一座绿色工厂,一片枝叶就是一曲曲快乐的乐章。“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如今,一个山川秀美,集旅游、观光、生产为一体,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秦州绿色工程,正逐渐地变成一张宏伟蓝图。
后记
如今,“生态建设就是最大的基础建设”这一理念早已成为天水人民的共识。从满目荒山到山清水秀的山水新城,秦州区生态环境的脱胎巨变,面对逐步成型的绿色梦想,秦州林业人志存高远,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在这方热土上“挥毫泼墨”,成就更加壮阔的绿色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