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乡村干部】
小康路上的带头人
——秦州区关子镇西沟村党支部书记罗宝林

(秦州区外宣办)走进秦州区关子镇西沟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平坦宽阔、干净整洁的水泥道路,一排排错落有序,新颖别致的小康住宅。村内绿树成荫,学校、医院、幼儿园、文化活动中心等设施应有尽有。西沟村,这个昔日名不见经传、一穷二白的小山村,在村党支部书记罗宝林的带领下,闯出了一条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之路,由昔日的贫困村一跃进入“五好村”行列。西沟村先后被评为全区“五好示范村”、“平安村”、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市“党建示范点”、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西沟村党支部多次被市区评为“先进村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罗宝林先后被市区授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青年星火带头人”、全市“优秀村党支部书记”、“精神文明先进个人”、“奉献天水十大新闻人物”等称号,2010年荣获甘肃省劳动模范,2012年获秦州区“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创先争优好书记”称号。许许多多的荣誉,见证了一位普通的村党支部书记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的不平凡的业绩。
干出成绩做表率
关子镇西沟村位于秦州区西北部,全村有6个自然村305户1439人,耕地面积2056亩。多年来由于交通不便,人多地少,土地贫瘠,村班子涣散,群众致富门路少等原因,许多群众生活十分困难。1994年,刚从卫校毕业不久的罗宝林,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全村最年轻的一名党员。1996年,刚满27岁的罗宝林被推上了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成为西沟村最年轻的村党支部书记。从一名普通党员到全村的带头人,罗宝林暗下决心,不干就不干,干就要干出成绩来。俗话说,治穷先治愚。罗宝林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着手建学校、没资金,他四处筹集,同时自己还一次性为学校捐款5000元。工程开工后,他一边跑材料、运砖瓦,一边现场指挥。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半年时间,一座拥有五间教室、两间宿舍、一间办公室的教学楼终于落成,看着全村百余名适龄儿童都走进了宽敞明亮的校舍,罗宝林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这也更坚定了他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信心。针对村上行路难的问题,他垫资购进水泥,兴修道路。近年来,在他的带领下,积极争取上级部门财政奖补项目,硬化村庄主巷道、支巷道10公里;加宽改修田间道路5条11公里;新修西沟至西华路段河堤1200米,保护耕地200余亩。同时,大力改善村内基础设施,组织群众对村容村貌进行整治,所有污水全部排入路旁暗渠,改变了过去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污水遍地和水道不畅问题;绿化村庄道路6公里,沿线栽植塔柏、香花槐2000余株。积极落实“一池三改”和上水工程项目,全村建成沼气池120眼,户户安装了太阳灶,自来水全部入户;2012年,结合“双联”行动,通过个人捐资5万元、垫资43万元,新建建筑面积378㎡幼儿园一所,解决了本村及附近村庄70多名幼儿的入园难题;多次和相关部门协调,积极争取实施村庄亮化项目在村内主巷道安装路灯60盏,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2013年将积极争取项目完成提灌工程,柳家沟自然村上水工程和1240米河堤工程。和几年前相比,西沟村面貌发生可喜的变化,罗宝林也赢得了全村村民的信任与支持。

致富路上带好头
针对村上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的问题,罗宝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深深地认识到靠单一的粮食种植很难使群众脱贫致富。在经过大量考察论证后,他带领党员、干部带头种植适宜于本村发展的红苹果,引导农民扩大种植面积。经过几年发展,群众尝到了甜头,累计发展苹果园2000余亩,亩均收入5000元以上。如今苹果产业已成为西沟村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按照总体规划,集中连片的工作思路,利用本村土地资源优势,他积极带领群众发展种植中药材,全村中药材种植面积800多亩。针对群众中药材“卖难”问题,他带领村党支部一班人,找销路、跑订单,有效解决了中药材“销售难”问题。同时,把劳务输转作为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途径,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年输转农民工300多人,年创收入300多万元。在罗宝林的带领下,西沟村群众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全村新修小康住宅85栋,家家户户通上了电视、电话,2012年人均纯收入达到5400元。
办好医院解民忧
罗宝林出生于医生世家,作为医生,他以良好的医德医风、精湛的医术和乐善好施的品德赢得了众多患者的称赞,罗宝林的家庭医院声名远扬,前来应诊的人络绎不绝,原有的病房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他自筹资金26万元,建起了一座1000多平方米的住院楼,如今,由7名家庭成员组成的医务队伍,已有5人取得了乡村医士资格。固定资产达100多万元,年门诊量达3万多人次,年收入10多万元,诊治范围辐射秦州、甘谷、麦积的20多个乡镇,罗宝林作为家中的长子,深知父亲创办医院的初衷和不易,那就是让更多的人免受病痛折磨。因此,在他接诊的患者中,无论是远乡近邻还是贫穷富贵,他都一视同仁,甚至有些患者无钱求医,他都一一收治。去年,甘谷县古坡乡古坡村一个孩子摔伤,在没交一分钱的情况下住进了医院,经过罗宝林的精心医治,孩子很快痊愈,但1300多元的医疗费却难煞了这名患者家属,罗宝林听说患者家属要将家中耕牛卖掉来付医药费用后,当即决定费用全免。患者家属感动地直掉眼泪,拉着他的手直说:“你真是我们家的救命恩人”。像这样的例子在罗宝林的医院不胜枚举。他家每年免掉特困户、五保户的医疗费就达一万多元,每年欠帐几万元。他不仅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更是一位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

抓好班子带队伍
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的罗宝林清醒地认识到,要想干好各项工作,必须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发挥好“火车头”作用。“打铁必先自身硬”,要得到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党员干部必须干在前、做表率。一是狠抓学习,夯实党员干部思想基础。党支部每年都要利用农闲季节举办各种培训班,组织学习党的基本知识以及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二是健全制度,保证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建立村民议事制度,认真倾听村民代表的意见。建立了民主管理制度,制定了西沟村干部廉洁自律制度、村规民约等。建立民主监督制度,坚持村务公开和村民代表意见建议答复处理制度。在财务收支上,坚持每月公布一次,年终向村民代表作全面汇报。
文明之花朵朵艳
罗宝林不仅重视物质文明建设,同时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通过开展评选“科技致富能手”、“遵纪守法户”、“计生光荣户”、“十星级文明农户”、“五好文明家庭”等活动,大力倡导文明节俭、健康向上的新风尚,村党支部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寿事不办、神事禁办”的移风易俗活动。同时大力弘扬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精神。本村女党员王新巧住的房子还是70年代的土坯房,房子年久失修,破烂不堪,遇到下雨天,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无处安身,而且十分危险。面对这一情况,他发起了为老党员捐资修房的倡议,带头捐资3000元。在他的带动下,本村党员村民都伸出了援助之手,一次捐资4000多元。随后他又多方联系,争取到了4000多元资金,资金到位后,他扔下繁忙的医院工作不顾,跑材料,寻木匠,一管到底,经过一月多的苦干,一座宽敞明亮的房子建成了,彻底解决了老党员的后顾之忧。5.12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地震发生后,他累计向灾区捐款2000元,缴纳“特殊党费”1000元,并在村上大力宣传,积极组织群众捐款。如今,村里尊老爱幼、互帮互助,人人做好事蔚然成风。
罗宝林,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一位优秀的村党支部书记,十几年如一日,一心扑在工作上,全心全意为群众谋福利,得到了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如今的西沟人,在村党支部书记罗宝林的带领下,正以冲天的干劲,在小康路上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