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在希望的田野上绽放
秦州区农业局 王燕

(作者照片)
(秦州区农业局 王燕)百花齐放的春天,人们最喜欢的景致莫过于雍容华贵的牡丹,烂漫缤纷的樱花,馥郁芬芳的丁香,婀娜多姿的玉兰……而我们基层农技人的眼中,最愿意看到是春意盎然的油菜花如云似雾、香阵冲天,因为那是我们精心推广的优良品种;最舒心畅快的是洁白鲜亮的地膜垄带如缎似练,飘满层层梯田,那是我们精心实施的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最倾心呵护的是早春三月的温室大棚鲜菜青翠欲滴、硕果累累,那是我们帮助农民建成的设施农业……
如果我是诗人,我会用漂亮的诗句讴歌我们的事业;如果我是学者,我会用深邃的思想思考我们的价值;如果我是歌手,我会用动听的歌喉歌唱我们的存在。然而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农技人,但身在基层,身临大地,蓝天、青山、绿林、农田相依相融,构成的一幅幅美丽画卷,无疑是我们为之不懈奋斗、渐行渐近的真实的梦。
我的身边就有这样一群同事:农技推广岗位上默默奉献二十多年的高级农艺师杨建太,区级科技创业带头人,他在杨家寺乡流转土地800亩,示范推广“黑膜全膜脱毒马铃薯丰产栽培技术”, 和农民一起同吃住,整日整日默默坚守着他的岗位;市劳模、省农技推广先进工作者李天祥,十几年如一日坚守在农业示范推广第一线,20个优良新品种、5项农业新技术、3种新材料、48万余亩旱作全膜覆盖双垄沟播玉米、2560万元农业增收,这是由汗水和脚印串起的一组数字啊!肖亚东,这个秦州土壤肥料工作的领头人,多次获得省级先进个人奖、市级科技进步奖,组织推广测土配方技术325万亩,实现全区测土配方技术覆盖率95%以上,建立旱作节水农业试验示范区2000亩,新增经济效益总计1.16亿元。我们这些进农户、入园区、钻大棚、磨破手的一线泥土农技人传授农技知识,不觉辛劳、辛苦和辛酸,有的只是开心、满足和欣慰。我们的梦想就是让农民都能分享农业科技的成果,让先进的农业科技丰富农民的“钱袋子”,让百姓吃上无公害的“放心粮”、“放心菜”。
杨建太、李天祥、肖亚东,是秦州农业推广的一个个典型代表,如徐徐清风,像润物春雨,默默奉献在为之自豪的基层一线。“农业稳,天下兴”。连续1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殷切关注着“三农”,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建设美丽乡村的宏愿。如果说农业科技能使土地生“金”的话,那我们农技人就是生“金”的土壤。农技人生逢其时,应该放开手脚,爱岗敬业,把科技与智慧的“金钥匙”交到渴望富裕的农民手中,让土地生“金”,让大地披彩,在吃苦中把握人生追求,在奉献中绽放人生风采。这必然是人生的价值诠释;这无疑是人生展示的风采、追求的辉煌。
一颗小苗要想长成参天大树,就应该长在荒山野岭。如果你不得不在屋檐下生长,生命力又足够旺盛的话,你可以把屋檐顶破。 “在希望的田野上,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生活在人们的劳动中变样……”一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传唱至今,也是万千农技人的梦想,已是“望得见桅杆尖头了的航船”,已是“光芒四射喷薄而出的红日”。我们相信,农技人的心中梦、强农梦必然会实现,一定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