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为迎接盛会,营造舆论氛围,即日起推出【迎接党的十八大】秦州专栏,全面展示和谐秦州风采,弘扬团结奋斗精神,鼓舞率先跨越干劲,向党的十八大献礼!现刊发系列报道之二:《“扶”出新天地——秦州区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二三事》。
“扶”出新天地
——秦州区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二三事

(秦州区外宣办 彭高峰)阳光普照秦州大地,扶贫花儿遍地开放。
沐浴着十月丰收的喜悦,走进秦州区华岐稠泥河海池片区,红彤彤的苹果惹人喜爱,农民沉浸在忙碌的幸福中,采收希望;宽阔的水泥路绕过果园,沿山梁一直延伸向前,运送苹果的车辆,用马达声表达着农人内心的欢快。农人说:“这里原来就有大片的果园。近两年,区上实施扶贫开发项目,又栽了大面积的天汪一号红苹果,还加宽、硬化了农路。我们这一带的苹果已经成了气候。”华岐乡政府负责人告诉记者,“稠泥河流域新老苹果园面积已经达到2万多亩。同时,配套建设农路28.4公里,修梯田1200亩,河堤550米,硬化村组道路4.2公里。”

在另一个扶贫开发建设点——古集梁又别有一番景象。古集梁扶贫开发片带建设项目以汪川、天水、华岐3乡镇为主,突出果品产业优势,已栽植苹果4.8万亩,绿化行道树10.2公里,机修梯田1.3万亩,硬化产业主干路27公里,砂化产业路47公里。果树栽植之初,先给土地铺了地膜,远远望去,整个山湾像银丝带拼成的图画;栽后越冬时,又组织农民对树苗根部壅土防寒,这些措施有效保证了果树的成活率。针对基地新建、果树尚未挂果的实际,该区指导农民套种了黄豆、洋芋等作物,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了农民收益。

让农民真正受益,让农村加快发展。为切实做到这一点,该区除了帮扶农村发展产业,还开展智力扶贫,把农民培育成懂技术的新型农民,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增添发展产业的信心,开展家政、美发、烹饪、果树等实用技术培训833人次,在扶贫项目村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3000多人次。

落实工作不折不扣,争取项目更是马不停蹄,积极争取进入六盘山扶贫片区规划就是最生动的实例。该区已着手开展下一步工作,成立区级实施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深入一线调研论证,认真组织编制好《实施规划》。进入六盘山扶贫片区规划,为该区扶贫开发工作带来新了机遇,也更加鼓舞了推动率先跨越的士气。
走过秦州的山川梁峁,扶贫开发产业遍地生机勃勃;致富路上,秦州扶贫事业像是掘土种金,为广大群众播洒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