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就是硬道理
——周继军到联系点高庙村慰问调研纪实

(秦州区外宣办 彭高峰)沿着山坳看过去,是连绵不绝的山,连绵不绝的农田。这个名个叫高庙的地方,是秦州区委副书记、区长周继军在“联村(社)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的联系点。
6月30日,周继军顶着烈日,在双休日深入藉口镇高庙村走访慰问,看望联系户,了解全村经济社会建设情况,与村干部和广大群众促膝交谈,共商发展大计。
山坳上的农田,有逐渐变黄的小麦,有刚刚割完菜籽的空地,还有葱茏的玉米和洋芋等作物;山路上时不时有农人赶着牛儿走过。
村庄被农田包围起来。

(周继军察看村上菜籽收成情况)
村党支部书记王聚宝说:“全村共124户506人,五保户、低保户共有19户。除种植小麦、玉米、胡麻、油菜等,平均每户还养大家畜2头。”
沿着山势和新修的村公路,有一处地方绿得特别惹眼,在小麦、玉米、油菜交错的农田中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是我们村种植的薄皮核桃,累计有3000多亩。”王聚宝介绍说,“你帮我们把路修到了地边边,为我们将来的发展创造了极好的条件。”顺着王聚宝的手指的地方,一条平坦、宽阔的大道延伸到前方,穿过山坳……
周继军说:“土地是我们的优势。我们不仅要种核桃,更重要的是要把核桃发展成致富的产业。要依托高庙这个点,带动周边村子形成种植规模。在此基础上,要通过建市场、搞合作社,以市场化引领产业发展、带领群众致富。”
周继军和王聚宝一边往村里走,察看周围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一边和他亲切交谈。
“现在才是起步阶段,如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至关重要。”周继军说,“一定把政策解读好、宣传好,要把村上发展的思路、信心和决心,告知每一个人,帮助每一户人算好农业产业这一笔账,培育几个典型示范户,以点带面,提高大家种植的积极,促进规模化发展产业。”

走进联系户贵小平和袁保林两户家中的时候,周继军一边向他们表示问候,和他们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给他们每户送去了500元的慰问金。同时,询问了他们对种核桃有什么想法。
虽然这两户人已经各种了几亩核桃。但是因为核桃才种植两年,尚未见效益,他们对未来的发展还是很茫然。
听到他们说种小麦好,最起码家里的口粮不用愁。周继军意味声长地说:“要转变观念。把经济搞上去,口粮问题就不是问题。作为农民,土地是资本,也是优势。我们要想办法让土地效益最大化。在我们山区,受地块面积和地势限制,大型机械无法进地作业,我们就要想其他办法降低劳动成本。调整产业结构,搞养殖种果树就是一种办法。”

“秦州大樱桃,已经打出了品牌。玉泉镇烟铺村的农民,尝到种植大樱桃的甜头,他们就抱定这棵摇钱树。”周继军说,“将来的高庙,我们也要把他发展成秦州核桃的品牌。”
阳光很明媚,使高庙的这个夏日,因为农田的丰收充满喜悦——小麦、油菜以及茂盛生长着的玉米、洋芋都已显示出丰收的征兆;更因为,阳光路上,这一片葱茏的绿、这一片盖过农田茁壮成长起来的核桃树,带给大家新的希望。
周继军的话,让在场每一个的人脸上都浮现出灿烂的笑容;比阳光更灿烂的笑容,农人心中更踏实更坚定的信念,使夏日午后的这个小山村分外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