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区外宣办 刘可)为学习借鉴武山县蔬菜产业发展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视野,加快秦州区蔬菜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5月7日,区委农工部、区农业局及太京、天水、汪川等7个乡镇的主要领导、部分村干部、群众代表、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共计50余人,专程赴武山,通过看现场、听介绍、互动交流等形式进行了考察学习。
在武山县相关领导的热情陪同下,考察团一行先后参观考察了武山蔬菜博览会部分展厅、城关镇清池全国设施蔬菜标准化示范园、山丹乡周庄西瓜基地和洛门镇大南河流域设施蔬菜产业园。

武山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渭河上游,海拔在1340一3120米之间,年均气温10.2℃,日照2363小时,降水量500毫米,渭河及其五大支流径流量9.4亿立方米,蔬菜种植的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历史传承源远流长,是“中国韭菜之乡”、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县和首批设施蔬菜标准园创建县、全省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
近年来,武山县围绕建设关中一天水经济区蔬菜外销基地、全国西菜东调基地和西北高原夏菜生产基地,采取政府推动、园区带动、市场拉动、服务联动和产业互动的“五动措施”,建成了滩歌黑池殿等八个标准化示范基地,因地制宜推行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地膜覆盖、露地栽培、间作套种和复种蔬菜“六大模式”。止2010年底,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8万亩,其中:日光温室2万亩,普通棚9万亩,正茬地膜蔬菜7万亩,复种6万亩,总产量达到73万吨,总产值6.8亿元。蔬菜已成为武山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蔬菜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3%。
考察团成员表示,武山县蔬菜产业发展思路清晰、基地规模宏大、管理精细、配套设施齐全,在工作方法上,基础扎实、措施得力、优势明显,非常值得秦州区学习。回去后,要以这次考察为契机,加强宽领域、深层次、高水平的交流与合作,把这次考察学习到的经验和做法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去,推动秦州蔬菜产业化建设快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