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区机关作风综合整治工作系列报道之十二
玉泉镇:转变作风强产业 提高效能促发展
(秦州区外宣办 玉泉镇政府)近期玉泉镇按照全区机关作风效能突出问题综合整治活动的总体部署,结合镇上提出的“三比三看三提升”主题实践活动,从镇情实际出发,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载体,在做好各项常规重点工作的同时,利用秋季大好时机将工作的重点迅速转移在农业产业化建设上来,提出了“转变作风强产业,提高效能促发展”的工作思路。
玉泉镇冰凌寺多家庄自然村,地处城区西南部与皂郊镇接壤。村上有部分川水地,面积较大、集中连片,主要种植大田蔬菜,属于传统粗放种植模式,经济效益并不高。随着天宝高速亘村而过,为该村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为此镇上多次调研,认真分析后主动争取农业产业项目,适时启动了蔬菜大棚的建设。这次建棚占地近100亩,建设标准蔬菜大棚200座,目前已基本建成近100座。大棚建成后,将改变全村经济种植模式,经济收益大幅提高,受到了全村群众的普遍欢迎。

地处南山区域的曹家崖村,是全镇最偏远、最贫困的行政村。主要以传统大田作物种植为主。靠天吃饭,群众一年的经济收入十分有限。如何尽快改变该村落后面貌,成了机关作风效能整治活动以来镇上工作的主要议题。经过多方论证,镇上决定在该村选两个点进行大规模秋季建园建设。在区林业局的指导支持下,选择了管理较为粗放,适应山区高寒种植的优质核桃做为种植树种,每个点建园200亩,共计400亩,目前已全部完成了打点平地工作。果园建成后,将彻底改变该村产业结构,经济收入会成倍增长,成为转变山区村贫困面貌的有效途径。
秋季农业产业化建设之所以取得了可喜成绩,是与机关效能整治活动后镇村干部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的结果密不可分。这两项工作开始以来,主要落在了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干部的身上,他们一班人不怕天气寒冷,始终恪守“一线工作法”的要求,亲临一线,坚持在田间地头与群众“同住同吃同劳动”。 11月16日中午,已是吃饭时分,但曹家崖村的田地里人头攒动,异常热闹,原来是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干部和区林业局的两位女技术员正在现场为群众培训果树建园勾垄平地的技术。通过规范指导、现场演示,群众高兴的合不拢嘴,纷纷表示心里有了底。在多家庄塑料大棚的建设现场上,随着天气越变越冷,建棚的困难也随之增多,但镇村干部始终不畏困难、不怕严寒、坚守在一线,时而向群众详细讲解,时而亲自动手扎棚,忙的不可开交。建棚以来,从开展群众动员大会到规划地块、放线定桩,镇上农服中心的干部加班加点,主动放弃休息,为建棚任务的早日完成抢时间、保质量,付出了很大心血,成为全镇机关作风效能整治活动以来的又一典型事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