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呵护新校园

(2009年8月18日,秦州区隆重举行皂郊镇兴隆学校教学楼灾后重建工程竣工典礼。)
5月5日清晨,天水市秦州区皂郊镇兴隆学校教师张凤英和往常一样,5点多钟就起床了,52岁的她为年迈的父母准备好早餐后,6点准时出门,沿着316国道步行5里路,提前半小时来到学校,打扫新教学楼的四层楼梯。
自2009年8月25日,灾后重建的新教学楼建成后,不论刮风下雨,张凤英一直心甘情愿地打扫新教学楼楼梯。“新教学楼是灾后重建中爱心人士为我们农村学校捐助的,建得很漂亮,我要用心去呵护,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宽敞明亮的新教室里学习、成长。”张凤英由衷地说。

兴隆学校位于秦州区城区以南20公里处通往陇南的316国道边,始建于1965年,张凤英已在这所学校执教30多年。“5·12”大地震中,兴隆学校的20间教室梁断墙裂,成为危房。“地震之前,我们学校的教室是上世纪60年代建造的土坯平房,有5排20间,还有一个操场。地震那天,我正准备到教室去上课,突然就感到脚下的地在动,眼前教室的窗户玻璃碎了,房顶发出吱吱的响声。顷刻间,教室的墙体就裂开了长长的大缝,我惊呆了。”张凤英说。“缓过神来后,我看到学生已开始喊叫乱跑,这时,听见校长在大声喊:同学们,大家到操场集中,操场集中!我也跟着喊:地震了,同学们,快去操场。我一边喊,一边拉起几个低年级的同学,跑到了操场。还好,当时,到校的学生不多,没有一个同学受伤。平静下来后,又发起愁来:今后学生们怎么上课呀!没想到,不到半个月,学校在板房里就开始上课了,更没有想到,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坚固、美观的新教学楼就建起来了,学校的操场比过去大了很多。”
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怀下,2009年秋季开学前,兴隆学校1490平方米的新教学楼建起,过去潮湿的平房变成了宽敞明亮的楼房,师生们高兴不已。

张凤英现在任五年级(1)班的班主任,“在新教学楼里给同学们上课,我的心情特别畅快,有时候总感到一堂课的时间很短。学校新的环境,使全校老师和学生更加热爱校园。现在有这么好的环境,就应该更用心地用实际行动去呵护我们的新校园。”
张凤英每天坚持提前半小时到校,打扫卫生,擦洗教学楼楼梯扶手,虽然这些活并不归她干,但她说:“干这些活很简单,校园就是我们全体师生的家,我有责任去这样做。”“在我们学校,不仅我这么做,还有很多的老师也用自己的行动呵护着美丽的校园。新校园建成后,一位老师把亲戚送的地毯拿来,义务铺到学校活动室,他还给学校栽了一些花草,经常浇水、修枝。”张凤英说。
在张凤英和其他老师的带动下,学生们更加热爱校园,爱护校园环境,一看到校园里有纸屑,学生马上就会捡起来。“校园发生着全新的变化,师生倍加珍惜新的学习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不断提高。”张凤英感慨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