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区抢险救灾工作进展顺利

(秦州区外宣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交通、水利、卫生、电力、通讯等部门,驻市驻区部队官兵及当地干部群众的连日奋战,截止15日18时,娘娘坝特大暴雨抢险救灾及基础设施抢修等各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一、灾民安置方面。目前全区共转移安置受灾人员9721人,其中设置集中安置点10个、集中安置685人,通过投亲靠友等方式分散安置9036人。搭建帐篷193顶,发放棉被840床、木胶板458块,发放方便面1080箱、饮用水1216件、馒头及盒饭等方便食品1300箱、面粉540袋、大米100袋、食用油200斤,采取安置点开灶办伙、发放快餐食品、亲友家中吃饭等方式解决了受灾群众的吃饭及饮水问题。目前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妥善安排。
二、交通道路抢修方面。市、区交通部门组织干部职工及施工技术人员80多人,紧急调用挖掘机10台、铲车10台,全力抢修水毁道路。省交通厅及时协调宝天高速公路秦州过境段武警支队三标段支援挖掘机2台,投入李子至中金公司、李子至白音道路抢修。天水军分区、秦州武装部出动官兵100多人,驻市驻区预备役出动270多人,天水武警支队出动官兵100多人,分别奔赴上店子村、花园村、杜家庄村开展河道清淤清障、加固维修水毁河堤、抢修冲毁道路。市城投公司及时调用铲车2台,挖掘机2台,上李公路项目部支援铲车2台、人员十多名,藉罗战备路二标段支援挖掘机1台,分别赶赴花园、望天、长河、白音等受灾一线,开展道路抢修工作。目前河口村至杜家山沟3.5公里道路、李子村至中金公司2.5公里道路抢通、沟门村至望天村5公里道路、陶家庄至花园村6公里道路已抢通,其余道路正在加紧抢修。区防汛办、水务部门及时调拨防汛抢险专用编织袋56000多条,铁锹、洋镐等抢险工具180把,调运组织抢险车辆60辆、大型机械17辆,深入娘娘坝镇柳林、上店子、河口等村,疏浚河道,排除险情。目前已清理泥石流、巨石、树木等障碍物2.3万多方,大部分河道已完成清淤清障。

三、供水设施抢修方面。区水务部门抽调45名技术骨干组成6个供水抢修分队,深入娘娘坝镇柳林、李子、花园、沟门、长河、白音、杜家庄7个水利设施严重受损的村庄,维修更换供水管道8133米,投入潜水泵2台(套),安装进户水表、龙头等13套,其余水毁道路正在加紧抢修。目前受灾断水的柳林、花园、沟门、杜家庄、李子等6村已恢复供水,解决了635户2610人的饮水问题。
四、电力设施抢修方面。市、区电力部门组织抢险工程技术人员133人,调运抢修作业车辆64台次,发电机一台,对李子供电所进行紧急抢修,经过检修队员连续作战,目前,娘娘坝至李子供电主线路已恢复运行,柳林村、李子林场等6台变台恢复供电,因灾断电的286个自然村已有250个恢复供电。其余线路、设备故障正在积极抢修中。
五、通讯设施抢修方面。天水移动公司、天水电信公司及时组织现场抢修队,调运工作车及应急工程车30多辆,全力抢修损毁通讯设施。目前,因灾损毁的白音、营房等村移动和电信通讯设施抢修结束,灾区通讯全面恢复。
六、医疗及卫生防疫工作。区卫生部门组织20多名医疗卫生和防疫人员,对4个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周边进行了全面消毒,为受灾群众发放漂白粉、水质消毒漂白精300多公斤,84消毒液、灭蚊蝇200余瓶,为灾民点配置消毒喷雾器4台,加大对受灾群众卫生防疫知识的宣传,发放卫生常识宣传单600多份。区畜牧部门启动了重大动物疫情防治应急预案,抽调31名专业技术工作人员,成立疫情诊所、消毒处理和执法监管3个应急工作队,深入到受灾村组、农户对动物尸体进行处理,下发宣传资料1000份、消毒器械100套、消毒药品1000公斤,焚烧、深埋动物尸体715具,消毒圈舍、屠宰场等场所21000㎡,有效防止了灾区动物疫病发生。

七、社会治安稳控方面。公安部门对李子园上店村天水民爆公司李子仓库进行了安全转移,指导协助开展消除中金公司李子金矿尾矿坝隐患,防止安全事件发生。积极协助开展失踪人员搜救、灾民转移等工作,在指挥部设立治安巡防点,抽调警力23人进行昼夜巡逻。在受灾村张贴维护灾区治安秩序的通告和标语,对受灾户逐户进行走访,宣传安全防范常识,增强群众自我防范意识,确保了灾区社会治安秩序稳定有序。
八、地质灾害监测及治理方面。组织地质专家对娘娘坝镇花园村、柳林村陀阳组等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现场踏勘和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研究制定治理方案,安排专人24小时监控。同时,积极做好地质灾害易发点的监测防控工作,设置了警戒线和警示牌,对受威胁的群众发放防灾避险明白卡,提高群众防范能力,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九、生产自救开展情况。区直7个涉农部门采取蹲点包村的办法,分别由一名科级干部带队,组织80多名区乡干部,深入重点受灾村,包村入户,驻村蹲点,核实灾情,排除隐患,宣传政策和防灾减灾知识,发动组织群众开展多种形式的生产自救。目前,灾后各项恢复生产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