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 国际 | 军事 | 社会 | 娱乐 | 体育 | 女性 | 科技 | 赳客电影 | 图片公园 | 财经 | 房产 | 汽车·车库 | 教育 | 人体艺术
甘肃 | 走进天水 | 图说天水 | 人文 | 羲里墨珍 | 秦州 | 麦积 | 秦安 | 清水 | 武山 | 张川 | 图吧 | 中国之音 | IT·下载 | 博客·论坛·播客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秦安>>正文
甘肃省秦安县发展旱作农业的实践与启示(组图)
(2010-8-15 16:55:49)  来源::《中国贸易报》报记者梁志强 特约记者陈中校  打印本页

  来自秦安一线的报道

为了大地的丰收

——甘肃省秦安县发展旱作农业的实践与启示

中国贸易报报记者 梁志强  特约记者 陈中校

  《中国贸易报》是中国最早唯一一份面向海外发行的经贸类报刊,成为国际航班和每届广交会的指定合作媒体。四大看点:宏观权威性的政策解读,微观实用性的商贸信息,客观公正性的深度报道,通俗知识性的案例点评。重要版面和内容分布:国际市场--突发事件报道、行业市场分析、最新行情披露、商事商机提示;国内贸易—产经新闻报道、区域经济扫描、民营企业动态、民族品牌展示;会展周刊—会展热点报道、展业谈经论道、展场商情披露、展会预览导航;贸易与法—纠纷摩擦报道、法律法规解读、贸易预警提醒、专家学者说法。具有专业媒体和公共媒介的共性与特质:公正、客观、专业、实用。

秦安县委书记徐健(右二)向省委书记陆浩(左一)汇报旱作农业发展情况

  七月流火。记者来到甘肃省秦安县,也许是农作物生长茂盛的缘故,天蓝果香沁人心脾。行走在秦安大地上,漫山遍野用新技术种植的全膜垄侧马铃薯和全膜覆盖玉米葱绿茂盛,长势喜人。从农家院里、田间地头、门外树下传出的朗朗笑声,给记者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政策好,人勤奋,秦安又是一个丰收年。
  秦安,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古称成纪,这个“羲里娲乡”,有大地湾、兴国寺、文庙大成殿3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市县文物保护单位68处。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县境内海拔1120米—2020米。属陇中黄土高原西部梁峁沟壑区,山多川少,土壤贫瘠,年平均有效降水仅有428.8毫米,多年走不出“农业大县、经济弱县、财政穷县”的怪圈,农业发展举步维艰,秦安人在这片土地上过得并不富裕。 
  如今,承载秦安人喜悦心情的“梯田+全膜覆盖+特色产业+集雨节灌+整村推进”的“秦安模式”——旱作农业,翻开了秦安农民新的一页,一项项科技成果的推广,牵引生态农业强势发展,秦安人在告别靠天吃饭历史的同时,也向世人精彩展示了这片古老土地的无限活力和美好未来。

甘肃省委书记陆浩(右二)深入秦安县千户四坪梁视察旱作农业基地

实践篇  

以土为首综合治理

省委书记陆浩((左一))在田间地头与农民交谈

  提起秦安,知道的人不一定很多,但是大地湾文化名扬天下,成为古成纪秦安的第一个文化符号。
  秦安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干旱少雨,环境恶劣,经济基础较差,山区群众靠天吃饭、广种薄收的生存方式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盼水,引水、找水,改善土壤条件是当地最大的工作。面对群众困苦的生活状况,近年来,秦安县委、县政府绞尽脑汁,探索出了一条符合秦安实际的发展之路,那就是从解决土壤保水、人畜饮水、农作物“喝水”入手,以土为首,综合治理。围绕这个主题,秦安县确定了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近期奋斗目标,以黄土地为依托,抢抓时机,看中了攻略的方向,扬起了以发展旱作农业为主的航行风帆。
  近年来,秦安县先后在王尹乡南山流域、千户乡四坪流域、兴丰乡燕湾流域和王铺乡郭岔流域实施以土为首的综合治理工程,实行整流域片带式开发,大力推广科技增粮,实现了梯田建设的效益化、林果基地的规模化、玉米种植的全膜化,农业的发展由以前单纯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变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山水田林路程综合配套并重;大力实施规范化旱作农业。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县的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逆能力,迅速提高,产投比配套优化,连续几年战胜了春旱和其它自然灾害,农产品持续稳定增长,摸索出了一套发展旱作农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苦干加巧干黄土地惊现“人造水”

秦安县委书记徐健(右五)、县长王东红(右三)陪同省委书记陆浩等领导深入旱作农业示范点

  发展农业,农田基本建设是中心环节。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秦安县以整地改土为基础,建设土壤“水库”的举措,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锄头自带三分水”,秦安人认准这个老理,靠苦干加巧干,科学加勤奋,通过改土、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采用深翻、深耕、平整土地,改造坡地、培肥地力。夏秋季深耕,熟化土壤、蓄水保墒,改良土壤结构性能,发挥潜在肥力。经科学测定,土地深耕40厘米比20厘米含水量高27.2%,增产28.5%。秋后耙耱保墒和早春碾地提墒的方法可有效保持土壤水分。在不旱的情况下,碾压过的土地干土层浅l厘米,含水量可提高75%。山区兴修梯田坝地,缓坡地搞机修梯田,整修地堰,里切外垫,耕深深翻,梯田土壤含水量比坡地高6%-11%,大旱情况下高20%-60%。
  “土壤水库”为发展农业打下了良好基础,保住了天上水,增加了抗旱力,有效地解决了农作物、林果树的“喝水”问题。
  王尹乡姚沟流域面积8553亩,涉及6村8130人,常年干旱少雨,自然条件差。县委县政府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开展“有树没路的地方修路,有路没树的地方栽树,实施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依托项目支撑,在山顶开辟了占地22亩的大型集雨场,在古王公路沿线建起了800眼集雨节灌水窖。集雨节灌工程的建成运行,解决了流域内尹川、姚沟、李庄等村新栽植的2400亩新红星苹果的灌溉问题。姚沟流域是秦安县南部坡耕地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依托土地整理项目,按照“一事一议、项目管理、市场运作”的原则和“人机结合、机修为主、人工培埂”的方法,新修梯田1700多亩,同时该乡先后在姚沟流域加宽、新修通村农路和田间道路5.87公里,路旁新栽良种柏树和红叶李7000余株,均长势良好。

“五项工程”紧密相联助农增收

县领导检查工作

  优化结构促调整,在开发高效农业上做文章是秦安县领导的共识。大力发展全膜覆盖种植农业,是提温、保墒、蓄墒,提高降水利用率,减少土壤蒸发的有效方法。秦安县优化农作物布局,大力推广抗旱良种,全力实施的地膜覆盖增粮工程、测土配方施肥工程、种子工程、植保工程、沃土工程的“五项工程”收到了良好的效益。今年,小麦、玉米、洋芋三大作物,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106万亩,完成春播全膜覆盖26万亩。设施蔬菜新建钢竹结构塑料大棚2000个,面积1000亩。春播全县建成马铃薯良种繁殖田2.2万亩,推广早熟马铃薯克新2号6000亩。引进各类农作物新品种35个,使全县马铃薯、小麦、玉米良种率分别达到97%、98%、100%。
  蓄水保墒与培肥土壤是旱作农业的关键。旱地土瘠肥少、用养脱节是造成产量低的主要原因。通过以有机肥为主,有机与无机相结合的办法,采取缺什么补什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以肥调水,以土蓄水。同时推行草田轮作,熟化土壤、耙耱镇压建立耕作层水库,达到保墒抗旱作用。对休闲田,夏季深耕纳雨,早施底肥,雨后及时耙耱保墒。大秋田及时清除根茬,深耕蓄水并施肥壮垡,早春顶凌耙地保墒,播前及时浅犁踏墒,播前播后镇压提墒,保证有足够水分出全苗、壮苗。目前,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面积达到65万亩,果园施肥面积达到40万亩。
  “一优、二调、三改、四结合”是秦安县在区域内旱作农业示范区上推行总结出的一套增产技术:一优是大力推广抗、耐旱作物优良品种,可增产5%-10%。二调是调整旱地作物种植结构和品种结构,通过调整种植结构,挖掘作物自身的抗旱耐旱能力,稳定提高旱地作物产量;调整品种结构以市场为导向,以高产、优质、高效为目标,引进推广抗旱作物的优质品种。三改是改“三跑田”为“三保田”,培肥改土及耕作改制。在山区对25度以下坡耕地,通过建设机械化宽带梯田,种植生物埂等措施,实行保水、保土、保肥。在平地植树种草、增加植被。旱作耕地的主要特点是投入少、地力差、产量低,制约生产的问题在“旱”,但解决问题的关键在“肥”。只有肥料足才能不断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才能实现以肥调水、以肥壮根、以根抗旱增产,实行间、混、套立体种植,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突出核心支撑实现梯田效益最大化

副省长泽巴足视察旱做农业模式

  按照“整合项目、融合资金、集中连片”的思路,秦安县集中力量办大事,综合利用创特色,实现梯田效益的最大化。近几年,他们在千户四坪梁、王尹南山、兴丰燕湾梁、王甫郭岔等4个片带式流域进行科学规划、综合开发,以农民直接受益、持续受益为出发点,实行“梯田建设夯基础、林果基地兴产业、小水工程增效益、综合治理求发展、山川秀美奔小康”的发展战略,走“梯田搭台、产业唱戏”的路子。充分利用去秋今春果椒建园黄金时机,在新修梯田内栽植优质苹果树,力争建成万亩无公害苹果生产基地;同时套种全膜玉米、洋芋,实现收益弥补。依托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项目,新建集雨场,实施扶贫整村推进。
  千户梁旱作农业示范点围绕坡地梯田化、梯田产业化、产业林果化、耕作精细化“四化”目标,坚持梯田建设与产业调整相结合、与全膜玉米双垄沟播种植相结合、与集雨节灌相结合、与扶贫整村推进相结合、与测土配方示范相结合的五个“结合”,在新修梯田内栽植优质苹果6800亩,套种全膜玉米5500亩,新建集雨场7500平方米,区域内布设集雨节灌水窖400眼,硬化、新修、整修路面,区域内形成了路成网、田成方、林成片的格局,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
  种树、种粮两不误,优势互补增效益。勤劳聪明的秦安人采取间作套种,作物营养互补互进的办法,达到种粮种树两不误的目的。至目前,旱作农业集中连片面积达到68000亩。
  今年6月22日,甘肃省委书记任陆浩,省政协主席陈学亨,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冯健身,省委常委、秘书长姜信治,副省长泽巴足,省政府秘书长李沛文等领导,带领省直有关单位负责人深入秦安县千户乡四坪流域调研“梯田+全膜覆盖+特色产业+集雨节灌+整村推进”的旱作农业模式。省委省政府对“秦安模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陆浩书记在田间与正在忙活的农民交谈中,得知旱作农业已经成为秦安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促进农民收入的新途径后高兴地笑了,并说:“你们做得对,找到了增收的好方法。秦安近年来探索出梯田+全膜覆盖+特色产业+集雨节灌+整村推进的模式,是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举措,要示范带动、大力推广。”
  省农牧厅厅长武文斌把旱作农业发展的“秦安模式”描述为几个紧密联系的环节:首先是浅山干旱区山坡地片带式大修梯田,在山顶上修造大型集雨场、集雨节灌水窖;其次,实施沃土工程和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地里需要什么肥料就施什么肥料。第三,抢墒全膜覆盖种植。第四是实施种子工程,推广优良果树种植和玉米、黄豆间作套种。在幼树生长期间玉米、黄豆套种,两种作物营养互补,相互促进,种粮种树两不误,幼树4年后不间作套种就变成了规模基地果园,利用节水灌溉旱涝保收。也就是“梯田+全膜覆盖+特色产业+集雨节灌+整村推进”。
  实践证明,在缺少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干旱半干旱山区,实施集雨节灌、全膜双垄沟播种植,变秋雨为春用,实现以水抗旱,主动抗旱,基本能够克服春夏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制约,地膜覆盖、膜侧种植、间作套种、良种推广、塑料大棚、小流域治理、集雨节灌等一系列抗旱技术的推广,是造福一方的为民工程。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01页  0102


相 关 新 闻

·麦积区旱作农业全膜覆盖项目通过省委省政府验收(图)·甘谷县:推广旱作技术 实现增产增收(组图)
·天水旱作农业技术集成应用通过验收鉴定(图)·旱作农业技术成为秦州粮食增产的“助推器”(图)
·省政协调研天水市粮食规划旱作农业区实施情况(图)·省政协调研组赴清水调研旱作农业区粮食增产情况(图)
·秦州区召开旱作农业现场观摩促进会(组图)·张家川县旱作农业项目现场会在川王乡召开(组图)
·全市旱作农业项目顶凌覆膜现场会在秦安召开(图)

新 闻 推 荐

天水市举行为舟曲遇难同胞默哀仪式(组图)

·胡锦涛等哀悼舟曲遇难同胞 政治局常委会默哀(图)
·舟曲山洪泥石流废墟现场为遇难者举行悼念活动
·媒体称中国对抗战纪念不够:每年应按最高级别办
·韩计划裁减百名将官设特战司令部应对朝威胁(图)
·胡锦涛江泽民等深切哀悼舟曲泥石流遇难者(视频)
·舟曲在泥石流废墟上为遇难同胞举行哀悼仪式(图)
·港媒:中国调整政策 将为核心利益付诸行动?
·九寨沟县城水源因泥石流受重大污染 全城已停水
·天水市举行为舟曲遇难同胞默哀仪式(组图)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黄渚镇受灾严重(图)
·沉痛悼念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遇难同胞(图)
最 新 图 片
天水市举行为舟曲遇难同胞默哀仪式(组图) 天水市下半旗为甘肃舟曲遇难同胞志哀(组图) 市直机关效能管理年活动领导小组召开会议(组 励小捷关心天水灾情 电话慰问全市新闻工作者 采用天水在线图片 央视第一时间报道天水灾情 海峡两岸蜜蜂与蜂产品研讨会在天水召开(组图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天水资讯
·秦州区暴雨灾害死亡人数增加至4人(十四)
·秦州区召开娘娘坝抢险救灾指挥部紧急会议(十三)
·李文卿市长对天水消防抢险救灾工作作出批示(图)
·天水市紧抓抗灾 积极支援陇南抗灾救灾工作(图)
·8月15日上午,武山县12吨新鲜蔬菜送往舟曲灾区(图)
·甘肃省秦安县发展旱作农业的实践与启示(组图)
·天虹化工为陇南灾区捐赠近10万元救灾物资(组图)
·秦州抢险救灾纪行之十三:万众一心 共抗“洪魔”(图)
·天水移动快速应对天水8.12暴雨袭击保通信畅通(图)
·甘谷县为舟曲遇难同胞举行默哀仪式(组图)
·武山县:深切哀悼舟曲遇难同胞(组图)
·秦州区在花园村举行为舟曲遇难同胞默哀仪式(组图)
·天水移动全体员工悼念舟曲泥石流遇难同胞(图)
·张家川县下半旗为甘肃舟曲遇难同胞志哀(组图)
·秦安县干部群众深切哀悼舟曲遇难同胞(组图)
·麦积区社会各界为舟曲遇难同胞志哀(组图)
·清水县社会各界为舟曲遇难同胞志哀(组图)
·天水市举行为舟曲遇难同胞默哀仪式(组图)
·麦积三乡镇遭受暴雨灾害 直接经济损失达3036万元(图
·麦积区举行“伏羲文化—中华本源文化”专题讲座(图)
·天水市下半旗为甘肃舟曲遇难同胞志哀(组图)
·张景辉 李文卿深入秦州区灾区检查指导救灾工作(图)
·省军区政委傅传玉检查指导秦州区抢险救灾工作(图)
·36.5万元救灾物资从天水紧急运往陇南灾区(组图)
·秦州区抢险救灾纪行之十一:电信移动全力抢修(图)
 文化历史
·钱伟长晚年两个着急:对当今教育现状不满意
·追忆钱伟长:接受采访曾对记者勃然大怒
·耿飚:留守抗日根据地
·罗瑞卿:危机时刻为毛泽东“顶着天”的人(图)
·钱伟长:我怎能对祖国说“不”(图)
·国共空军1958年抢夺台湾海峡制空权内幕(图)
·十大元帅的不同葬礼(图)
·毛泽东对调八大司令内幕:决不允许枪指挥党
·钱伟长颁发的毕业证和钱伟长的题词(组图)
·钱伟长,否定苏联式教育的科学家
·共和国十大元帅后代今何在(组图)
·钱伟长轶事:被邓小平任命终身校长
·民国十大绝世奇女子:文学奇才女张爱玲上榜(图)
·钱伟长:弃文从理 六十余载报国路(组图)
·二战时钱伟长曾帮助伦敦免遭德国导弹袭击(图)
 博 客
·陇上人家:团结就是力量(图)
·国道316线终于全线抢通
·聚焦娘娘坝:守望家园
·秦州区李子园突发特大暴雨灾害
·天水突降暴雨引发洪涝灾害(视频
·龙飞:华岐灾情(组图)
·天水遭受严重暴雨洪涝灾害有感
·余伟摄影:古风犹存(组图)
 播 客

·2010(庚寅)年甘肃公祭伏羲大典
·第三届中国旅游电视艺术周开幕
·天水在线走进秦安桃花园采风视
·陇西成纪话李白
·李白“故里”在天水
·伏羲 中华文化绵延数千年的秘密
·烟雨阁:锣鼓喧嚣闹社火(图)
·看社火的孩子们(组图)
 娱 乐

·张家辉罕见激情戏曝光 导演赞其表现奔放(组图)
·“小舒淇”潘霜霜浴室大玩湿身 秀性感喷火身姿
·郭德纲被曝睡女主持人 何云伟李菁暂“下课”
·美媒评郭德纲事件:中国需打掉无法无天土围子
·郭德纲遭“组合拳”已删除骂人博文 圈内无人挺
·李玟亮相为新加坡个唱造势 内地站筹备中(图)
·《3D肉蒲团》开拍 香港波神力撼日本女优(图)
·BTV《每日文娱播报》宣布全面封杀郭德纲(图)
·柳岩加州随性街拍泳装秀 游学归来期待爱神降临
·央视用排比句批郭德纲

 社 会
·8个“8”连号人民币现身广东 有人开价88888元
·“四星伴月”今晚上演 水金火木星届时同现天空
·张家界工商局长在异性家身亡 据称死时身体赤裸
·揭秘人体私拍:300元拍两小时 成艳照源头(图)
·正版AV潜入大学扫盲 专家呼吁为性教育解套(图)
·报告称80后成职务侵占高发人群 女性被告人近40%
·网帖曝交警被要求排队等政委擦汗 官方否认作秀
·北京一女婴出现性早熟 曾饮用圣元奶粉半个月
·郭德纲事件成海外热点 分析指其高估自己能量
·传地方相继停播郭德纲节目 光盘及书籍下架

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50006 Copyright 2005-2006  天水在线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938-8218028 13893879576 QQ:57530489 邮箱:tswjy@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