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靠什么走出困局
——甘肃省部分企业应对金融危机述评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一季度,我省工业用电量持续下降,企业应收账款、产成品库存不断增加,全省工业生产持续低迷。
与石化、有色、电力和冶金等主导产业在困境中徘徊不同的是,日前记者在西北永新集团、陇星散热器有限公司等企业采访时,却感受到另一番产销两旺、效益稳增的良好发展态势。
逆势而上方显真本领。我省部分企业之所以能化“危”为“机”,率先走出困境,他们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做法,给人很深的启迪。
品牌就是市场
西北永新集团是我省老牌省属国有独资企业,有着40多年专业制漆历史。去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虽然国内涂料市场大幅萎缩,产品价格下滑,但西北永新却表现出了极强的市场竞争力,产品价格基本保持稳定,市场份额逐步扩大。今年前4个月,在行业销售淡季情况下,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9%,利润同比增长33%。
公司董事长杨建忠认为,西北永新之所以能在危机面前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与其超强的品牌知名度和过硬的产品质量是分不开的。
众所周知,在国内涂料行业,西北永新涂料产品质量曾连续4年蝉联冠军、6年亚军,是国家涂料行业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永新牌”油漆先后荣获“甘肃省著名商标”、“全国用户满意产品”、“甘肃名牌产品”、“陇货精品”等荣誉称号,永新油漆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通过提升品牌美誉度,影响渠道商和终端消费者,这是国际大企业开拓市场的惯用手段。今年,西北永新集团投入巨资,永新涂料的广告首次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放。4月29日,西北永新首次召开全国营销大会,吸引全国20多个省区市的218名经销商及工业客户参加。
在全球金融危机面前,我省西北永新集团很巧妙地借助品牌优势,不仅拓展了新的销售市场,还重新树立了行业领先地位。
质量好才能价格高
当市场萎缩、企业产品销售下降、库存大幅增加的时候,减价促销,甚至亏本经营,往往是企业应对生存危机的保命手段。
然而,记者在位于兰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耐驰(兰州)泵业有限公司采访时,却遇到相反的情形。来自德国的经理罗必羲告诉记者,公司生产的奈莫泵不仅是国内最昂贵的水泵,而且市场占有率最高。
原来,耐驰(兰州)泵业有限公司引进了德国先进的技术,解决了国内在复杂系统中介质输送难的问题,产品广泛用于我国的石油、化工、冶金、食品、造纸及水处理工业。公司研制的最新产品,甚至可以输送像苹果这样的固体物质,这在行业内是独一无二的。
由于奈莫泵优质的质量及售后服务,自1994年投产后为公司赢得近2500家客户,产品被广大国内用户所接受,成为行业公认的一流产品。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30万元,产销率稳定提升。
从耐驰(兰州)泵业公司的发展不难看出,高质量的产品往往是一个企业应对危机的重要法宝。只有依靠自身的优势,生产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质量产品,企业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产品适销对路才能赢得客户
走进兰州陇星散热器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记者看到的是忙碌的生产场景:工人们正在紧张地焊接暖气片接口,英国进口的全自动流水线执行喷涂作业,产成品则被包装打捆,装进厢式货车,发往全国各地。
陇星集团董事长吴爱华告诉记者,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房地产市场低迷,今年散热器市场出现大幅波动。但公司适时调整营销策略,一季度产销保持平稳增长,部分型号的产品甚至出现脱销现象。
作为国家散热器生产研发基地,陇星集团董事长吴爱华坦言,做老百姓可以接受的产品,这是陇星散热器摆脱危机的安身之道。
根据国内外市场需要,这家创建仅10年的企业先后形成了铝合金、铜管铝翼、钢管和钢铝复合四大系列散热器,使陇星系列散热器不断满足客户日益变化的消费需求,成为国内轻型散热器行业中唯一一家集大成者,并引导了国内大批同类散热器的仿制潮流。
做适销对路的产品,让陇星散热器不仅被国家奥运射击馆、首都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和钓鱼台国宾馆等标志型建筑选用,而且远销意大利、美国、德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在抢占高端专业市场的同时,公司紧盯民用市场,即使是经济适用房也有优质价廉的产品。
市场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只有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充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企业才能生存,才能发展。兰州陇星散热器有限公司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个简单而实用的市场经营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