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技术创新为依托 以产学研发相结合
天水电传所致力打造科技型产业主体
【本报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加快实施,赋予天水电气传动研究所良好发展契机。近年来,该所以技术创新为依托,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走出一条科研产业化的成功之路,取得多项科研成果,在我国电气传动控制技术领域的知名度不断提升。目前,一个拥有行业先进水平实验室、中试基地、产业化基地的开放型科研开发基地在我市初步形成。
据了解,该所先后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合作,开展高层次、高水平、超前及有共性技术的研究工作,解决诸多技术难题,促进技术水平的大幅提高。据悉,无电网污染高压大功率变频器是该所近年来研制的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其研究在国内起步较早,经过改进又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性能优越、功能强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基于DSP的无电网污染高压大功率变频器。
高精度、大容量特种电源装置研发项目技术难度非常大,该所课题组与西安交通大学一起攻克许多技术难题,在短时间内推出各种规格特种电源样机十多套,实现了科研项目当年立项、当年开发、当年实现销售收入的新突破。
该所注重科技创新工作,“十五”期间,推出科技成果十余项,成果转化率达百分之百,新产品产值率保持在85%以上,实现了创新项目的高效率。自2000年以来,该所科技投入率达2%。
多年来,该所不断完善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引进先进科研仪器设备、数控加工设备、检测试验设备,建立了CAD/MIS系统,相继开发出技术含量较高的新产品。随着研发能力的大幅提升,该所取得丰硕成果,产品遍及世界各地,创下多项第一。该所将全数字控制技术运用到钻机电传动系统中,自行设计制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驱动钻机全数字电控系统,填补了该项目国内空白;成功研制我国首台变频电动钻机电传动系统装置“ZJ40DBS变频电动钻机电传动系统”,总体技术性能达到国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据了解,为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该所不断完善激励机制,营造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良好氛围。该所对技术人员通过提供国内外各种培训学习的机会增长才干,并采取多种方式鼓励科技人员勇挑重担,新技术、新产品开发项目均由项目负责人担纲;从课题组的人员配置、考核分配到元器件采购,均由课题负责人掌握。对具有凝聚力、创新力的大团队,从分配机制、资源配置方式等政策层面上予以倾斜,有效激发科研团队和个人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涌现出一大批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年轻科技人才。与此同时,该所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对由该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电气传动自动化》在国家商标局进行了注册;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6项技术内容进行专利检索及申报,使新技术得到有效保护。
据悉,“十一五”期间,该所将继续大力实施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石油钻采装备电气传动自动化系统产业化”项目,加快研制国内外用户满意的高科技产品,力争成为国内一流的设备供应商,向建设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电气传动自动化研发基地目标迈进。(杨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