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 玲
兰玲原是天水一家国有企业的技术骨干,1990年在国营企业干了十多年的她下岗了,端了十几年的铁饭碗突然没了,她心里头像石磐一样沉重,此时与她同在国营厂的丈夫也下岗了,一家四口人生活没个着落。兰玲在困惑中流泪了。刚下岗的那二十多天的日子里,她常常是整夜难眠,她对丈夫说:“我要走出去,要用我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去奋斗、绝不能成为家庭的包袱。”她思谋着从摆地摊开始,后来,舅舅给她借了2600元做本钱,在秦州区自由路摆起了地摊。摆地摊是小本生意,效益还算不错,半年下来,不但还清了舅舅的2600元,而且还有2000余元的积蓄。
那时候,她经常只身一人赴广州进货,往返行程要三天两夜,没座位时,她就钻在座位下睡觉,煤灰、汗水和着泥土,沾满了全身。南方的夏天热得像蒸笼,当时没有百元的票面,最大的只有10无,她怕小偷偷去,一裹再裹,缝了又缝,藏在贴身处,到广州时钱已被汗水湿透了。为了省钱,她出发时就从家里多带些干馒头和咸菜,灌上壶凉开水,饥了啃口干馍,渴了喝口凉开水,有时还得撑着病体来回赶路。
想起第一次去广州进牛仔裤时的情景兰玲都不禁唏嘘。那一次她受骗了,一广州老板把面料裤子当牛仔裤批发给她,挂着大人号码,而实际上却是小孩的尺寸,结果400多条小孩牛仔裤大量积压赔了本钱。事后兰玲认真分析了天水服装市场,决定继续经营牛仔裤,主动出击,终于在牛仔裤经营上立住了脚。
兰玲懂得一名成功的个体经营者,不仅仅要掌握市场行情,揣摩顾客心理,而且得有法律知识,懂得纳税程序与税法,靠这些知识才能维护自己的利益,掌握市场。有一次去广州进货,广州地方要她上税,她依照要求缴纳了税金,然后到火车站托运,但火车站又要让纳税,到了地方营业时又要让缴税,来来回回缴纳了好多次税,没办法最后只好提高零售价,由于价太高,货物一时难以卖出去,造成资金周转困难。这之后,她认真学习了有关经营方面的法规,去广州进货时,她带上税法,碰到勒索者她依据税法据理力争,终于减少了许多杂税。
兰玲明白要做一名出色的私营企业家,主要是要讲信用、讲正气、讲文明、讲风格;她在经商中做到了明码标价,诚信服务,决不坑骗消费者。
1997年经过兰玲的多方努力,创办了拥有近百万资产的天水市第一家个体股份有限公司——天水市同心合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兰玲成了全市有名的私营企业家。在成功的同时她心系困难群众和下岗职工,在她的公司里有位下岗职工叫马文域的体弱多病,每年住院要两三次,每次住院至少要二十多天,兰玲除给她垫交住院费外,工资照发,使这位下岗职工深受感动。为了活跃个体经营户的文化娱乐活动,兰玲积极配合区个协自编自导自演了《个体户的心声》、《我们是光荣的个体户》等节目,夺得全市优秀创作奖、一等奖。
这些年兰玲为国家上缴利税40多万元,为灾区群众捐款1万多元,为希望工程捐款捐物8000多元,1995年,她被评为全市先进个体户,1996年被甘肃省树为“百强个体户”,连续三次被天水市树为光彩之星称号,去年被当选为市人大代表,2003年7月光荣加入党组织,2004年,又被评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兰玲以勇敢者的姿态迎接了生活的挑战,命运的纤,她自己拉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