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甘肃省清水县围绕社区治理重点难点堵点问题,聚焦“分类治理、健全机制、诉求办理、考评问效”四个环节,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有效途径,着力推动城市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聚焦分类治理,开启多元共治“新模式”。综合考虑小区建设年限、设施新旧、物业服务等因素,将其划分为新建小区、老旧小区、“三无”小区3种类别精细化治理。通过制定《普通住宅小区物业服务等级评定工作方案》等文件,强化对物业公司的监督管理和考核考评,督促物业提升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根据不同类型小区实际,因地制宜分类治理,新建小区以“五个全覆盖”为目标,新成立物业党支部1个、业主委员会2个,新建休闲活动场所13个、停车场16个、便民服务点4处,切实提升居民小区品质;老旧小区以环境整治为抓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6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对11个小区安装充电桩150个,不断夯实硬件设施;对“三无”小区扎实开展“四个一”活动,促进规范管理,持续增强社区治理效能。
聚焦健全机制,筑牢协同治理“新基石”。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引领作用,着力构建“党建引领、社区实施、部门联动、小区协调、多方参与”的新型社区治理体系,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以社区为单位组建成立联合党委,吸纳54名机关事业单位、物业企业、业主委员会、居民和党员代表担任兼职委员,发挥其业务熟、群众熟、情况熟、工作熟的优势,凝聚起社区治理的多元力量。协调各方资源,健全完善“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联系户”四级组织架构,组建社区联合党委7个,成立小区党支部129个、楼栋党小组39个,确定党员联系户31名,划分网格69个,成立网格党组织59个,着力构建全面覆盖的党组织体系,形成了社区党建工作的整体合力。
聚焦诉求办理,搭建民意畅达“新桥梁”。聚焦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建立完善“居民板凳会”“治理联席会”“共商恳谈会”等双向互动机制,畅通党员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制度化渠道。聚焦生产生活、医疗服务、矛盾调解等关键环节,梳理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生活服务3大类69项办理事项,进一步明确社区办理事项。健全居民诉求闭环办理收集、研究、交办、办结、跟踪“五步”工作法,线上通过“智汇永清”小程序、开通便民热线、设立线上客服等方式收集居民诉求,线下采取入户走访、群众来访、实地了解掌握群众意见建议,累计征集居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8件。发挥社区党委书记牵头抓总作用,定期组织党委委员、兼职委员和会议成员单位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居民反映问题,结合职能部门工作职责进行限期交办,目前反映问题已办结26件,办结率54.17%。
聚焦考评问效,激发干事创业“新活力”。建立县、镇、社区三级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召开2次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调度会议,共同推进社区治理各项工作,破解社区治理中存在的32个问题,精细化做好社区治理。认真落实县级党员领导干部结对联系社区、县直各单位包抓居民小区工作制度,确定7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包抓社区,110个机关单位包抓小区,组织2065名在职党员到社区开展开展“双报到”活动35场次,形成居民小区治理合力。实行年终考核评价激励机制,由县委组织部牵头,永清镇党委配合,对社区、职能部门、包抓单位、物业公司全年工作情况分层开展考核,强化结果运用,倒逼各单位提高履职能力,为提升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效能注入动力。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