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按照《儿童福利机构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省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市儿童福利院持续认真践行“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服务宗旨,以积极推进“精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质量提升行动为抓手,保安全,优服务,护成长,切实推动儿童福利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筑牢儿童成长“保护墙”,保障儿童生命安全。市儿童福利院按照“儿童至上,安全第一”原则,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三管三必须”和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通过讲安全、强能力、重防范“三项安全措施”切实为工作开展提供安全保障。今年以来,3次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督导干部职工清醒认识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严峻形势,切实增强了干部职工做好安全生产的使命感和紧迫感。通过选派7名消防工作人员参加消防技能培训,3次组织开展地震、灭火、防汛等应急演练活动,充分运用院内宣传栏和微信工作群等载体宣传消防安全知识等方式,教导干部职工和服务儿童将消防安全等有关安全生产知识和防范措施熟记于心、科学防范于行,切实提高了干部职工和儿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坚持每日安全员巡查和每周五安全生产大检查,对消防设施设备、食堂燃气管道、应急配电设备等安全生产重点领域进行隐患排查,严格落实对消防灭火系统、应急配电设备、天然气管网等安全生产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更换后厨阻燃吊顶,及时修复和加装紧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拆除影响人员疏散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防盗网、铁栅栏等障碍物,做到细致排查隐患、及时整改安全问题、决不留安全隐患,坚决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全力为儿童提供安全的成长环境。
二、聚焦儿童服务“精细化”,保障儿童全面发展。立足儿童养育主责主业,聚焦“养育、医疗、康复、教育、社会工作”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精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积极创造有利于儿童成长的条件,促进儿童全面发展。按照儿童年龄阶段,科学设置生活区域,进一步规范抚育流程,促进孩子们早期情感、认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让“家”的概念在孩子们心中得到根植。强化膳食营养保障,推行营养餐计划,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生理成长需要,每周更新食谱,做到主副食、荤素菜合理搭配,保障儿童膳食营养均衡、健康成长。为全体儿童购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联系医疗机构定期上门开展健康体检、免疫接种、健康知识培训等服务,并及时将患病儿童送往医院就医,为孩子开辟出了一条畅通无阻的生命通道,给予孩子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今年4月,积极对接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口腔科为2名唇腭裂患儿顺利完成修复手术。帮助8名适龄儿童确定发展方向,按就近就便原则,安排儿童在市内普惠性幼儿园、公办中小学接受义务教育,同时将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和特殊教育的儿童分别送至康复医院与特殊教育学校进行专业康复训练,切实保障全院适龄就学儿童的教育权、发展权。充分运用专业社会工作方法,积极邀请心理咨询师为孩子们开展儿童需求评估、心理辅导、社会融入等工作,为儿童提供个性化、多样化服务。
三、丰富儿童成长“体验感”,保障儿童快乐成长。始终坚持以儿童为本的理念,在精准做好救治、康复等各项工作的同时,不断营造温馨的生活成长环境,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促使孩子们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着力打造“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花园式儿童福利院,让孩子们参与果树、花卉及向日葵、草莓、笋子等时令水果和农作物的种植过程,通过修剪树木、花卉,进行土地平整、除草和铺盖地膜等劳动,让孩子们体会到了劳动带来的快乐和收获,培养了孩子们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在院内创建国学文化长廊,修缮篮球场地、羽毛球场地等体育活动场所,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培养孩子们对国学文化的兴趣,同时引导孩子们积极参与室外体育活动,强健体魄。今年以来,开展庆祝传统节日、过集体生日、举办趣味运动会、组织春游研学活动等主题活动6次,通过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参与集体活动、锻炼身体、融入自然的方式,达到让孩子们热爱生活、体验生活、快乐健康成长的目的,为促进孩子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新闻来源:天水市民政局 转载:李俊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