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县十四次党代会以来,县委、县政府全力把握清水发展事业的新使命、新内涵、新要求、新机遇,团结带领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科学决策,亲力亲为,努力开创了“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充满活力、独具魅力的西部科学发展特色县”,奋力实施了“5551”发展战略,全力打响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精心描绘了城乡巨变新画景,努力推进了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强力推进了民生改革和社会事业进步,党的建设进入了新阶段、新境界。为喜迎中国共产党清水县第十五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清水县属媒体将推出【夯实基础 砥砺奋进】专题,对近年来清水县取得的辉煌成绩进行专题报道,为努力开创清水发展新局面、谱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篇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夯实基础 砥砺奋进】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记十四次党代会以来全县统战民族宗教工作

(2015年7月22日,刘天波一行深入新城乡调研,鼓励群众要发展以核桃为主的富民产业,拓宽增收渠道)
县十四次党代会以来,全县统一战线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服务发展为目标,争取人心,凝聚力量,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统一战线各个领域的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清水县召开2016年统战民族宗教工作会议)
围绕中心,为发展服务取得新突破。
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思想建设。建立县级领导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坚持走访企业,解决企业在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认真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综合评价工作,坚持在民营企业家中开展“争做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活动,推荐参加省、市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评选,引导他们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工作,有效的发挥他们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清水县召开台胞台属侨胞侨眷迎中秋茶话会)
创新思路,海外统战工作有新拓展。
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方针,为经济建设服务有新作为。坚持广泛宣传我党的对台政策,大力开展反台独、反分裂的宣传。坚持与台属台胞和海外侨胞保持热线联系,积极宣传我县的发展变化 、经济建设取得的成绩,激发海外台胞侨胞的爱家爱乡热情,用亲情、乡情、友情鼓动他们为我县招商引智引资牵线搭桥,为我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发挥优势,民主政治建设迈上新台阶。
参政议政能力不断提高。建立和完善了领导干部与党外人士、工商界人士交友联谊制度,确定由领导干部挂钩联系党外对象,进一步加强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坚持每年召开两次党外人士、工商界人士情况通报会 ,邀请县政府领导通报政府工作情况,倾听党外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党外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
全县始终把党外干部和党外人士工作作为民主政治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除按要求做好党外代表人士的政治安排和在实职安排外,积极为党外人士建言献策疏通渠道。定期召开党外代表人士民主协商会、通报会,对事关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座谈讨论,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通过多种形式,充分发挥他们的参政议政职能,为县委、县府决策提供参考。

强化管理,宗教工作有新突破。
一是切实加强领导。成立了县、乡镇、村三级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以统战部部长为召集人,统战部、民宗局、政法委等14个单位分工协作的宗教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将宗教工作纳入乡镇“十星制”考核,各乡镇安排一名领导分管宗教工作,强化对宗教工作的领导。二是抓好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渗透工作。建立由各有关部门参加的抵御渗透的工作机制、工作网络和信息网络,及时掌握境外宗教组织对我县进行渗透活动的动向,提高防范能力。四是完善日常管理。县十四次党代会以来,各宗教活动场所基本建立了“一会二簿三上墙”制度,即“一会”:管委会;“二簿”:会议记录簿、财务记录簿;“三上墙”:政策法规上墙,组织人员上墙,场所登记证及法人代表证上墙。同时从2012年开始实行财务收支季报表制度,规范宗教活动场所财务运作,严格控制资金流向。加强宗教活动场所消防安全宣传和检查工作,依法开展宗教活动场所年检工作,对批准开放的宗教场所办理了“四证一账户”。 四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鼓励和支持宗教团体积极参与扶贫济残、捐资助学等社会公益事业活动。
(2015年8月28日,清水县在蒲魏梁举行西北浅山区精准扶贫集中攻坚行动启动仪式)
注重实效,民族工作有新特色。
十四次党人会以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加快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村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切实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创新工作特色,狠抓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期间,少数民族工作呈现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投资600万元的清真食品一条街即将建成。开展少数民族基本情况调查,筛选道路建设、种养植产业、饮水工程等一批项目上报省、市民族宗教部门,争取资金50多万元,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二是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期间开展少数民族农业科技培训300多人次,因地制宜指导少数民族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核桃种植等具有当地特色的产业,拓宽少数民族群众增收渠道,努力增加少数民族群众的收入。三是民族教育文化取得长足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切实抓好少数民族大学生帮扶工作,期间共帮扶少数民族大中专学80多人,发放帮扶资金4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