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门至玄头“双联路”施工现场)
自全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以来,清水县按照“紧紧围绕七大任务,牢牢抓住八项重点,认真开展八个行动,务求取得八大成效”的总体思路,科学制定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流程图,注重特色创新,狠抓工作落实,取得了阶段性的工作成效。
确立“三访三联三帮”工作机制。结合全县贫困户多的实际,将原定联系特困户数量扩大到县级干部联系5户、科级干部联系3户,一般干部联系2户,并确立了“三访三联三帮”的工作机制,建立了城区学校、医院联系基层学校和乡镇卫生院机制。城区学校确定部分乡镇初级中学和中心小学作为联系点,乡镇中学、中心小学联系村小学、村教学点,各学校主要负责人帮扶乡镇特困教师。县医院联系12个乡镇卫生院,中医院联系5个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联系所属村卫生所。
开展“双联”与“六民活动”相结合。在去年县乡换届之后,县委、县政府结合县情实际,提出并实施了以进十村访百户为主题的“听民声、访民意、集民智、理民事、解民忧、暖民心”六民活动,我们把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与“六民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为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有效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
积极推行“双向承诺活动”。联系单位向贫困村做了承诺,联系干部向贫困户做了承诺,较好地解决了“单位明白怎么抓、干部明白怎么帮、群众明白怎么干”的问题。
各级领导和联系单位开展帮扶工作有声有色,成效明显。省政协张主席积极为赵尧村核桃园建设协调解决资金30万元,修河堤40万元,同时,张主席和省政协办公厅将赵尧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堤防工程、道路及桥梁建设工程、秦亭学区校舍建设项目和柳林村养殖项目等多个惠民项目协调上报至省级相关部门,不仅解决了联系村群众的现实需求,更为全县各级帮扶单位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带头作用;省农牧厅在白沙乡桑园村采取参与式农村评估(PRA)方法,科学确定帮扶内容,实行“六个农民说了算”,真正体现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省农牧厅的这种有效做法,多次得到了省市检查组的高度评价,并且在全县进行了大力推广;省交通厅立足行业优势,在立项解决总投资490万元的玄头至底川14公里道路硬化工程的基础上,多方积极争取,总投资达2520万元规模最大的山门至玄头通村公路42公里,打开了清水东部乡镇通往麦积区元龙镇接国道310线通往天水市、陕西省的一条主要通道,为清水东部乡镇贫困群众开辟了一条发展路,致富路;省委政策研究室为山门村、白河村困难群众送去7.6万元的生产生活物资,并且正在积极协调,申报立项投资50万元的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和448万元的通村路硬化工程;省文化厅为樊峡村帮扶文化活动经费5万元,并在积极协调落实20万元的养殖小区后续管理补助资金;省工行为高庙村捐赠磷肥55吨,核桃树苗5000枝;省社科院投入4万余元为西李村修筑护坡、购置办公设备。省地税局、省工商局及延伸单位为联系村购置办公设备,捐赠地膜1500公斤,化肥3吨帮助开展农业产业化建设;市交通局投资近50万元解决了薛堡村110余户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老干局、市农业局、市文化局、市环保局等单位及部分下属单位,在春季农业产业化建设中为联系村捐赠农膜、化肥,为联系户捐赠现金和生活物资,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农业产业化建设的顺利开展。县直各帮扶单位结合全县重点工作,积极帮助开展农业产业化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至目前,省市县乡四级帮扶单位共为联系村协调落实帮扶项目96个,总投资达5928万元,已完成投资1891万元,解决帮扶资金359万元,有效推动了全县各项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