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灾情发生后十四个小时后还未融化的冰雹)

6月18日下午20时20分,清水县遭受暴雨冰雹袭击。降雨量局部集中,冰雹密集且持续时间长达10分钟,粒径最大的有2.5厘米,其余均为1.0厘米以上,形成暴雨冰雹灾害。
本次暴雨冰雹灾害致使清水县郭川乡、贾川乡、金集镇、土门乡、远门乡、永清镇、秦亭镇、白驼镇、黄门乡、陇东乡等10个乡镇59个村11371户57798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96424亩,成灾面积69483亩,绝收面积23493亩。受灾作物主要是玉米、小麦,造成经济损失3696.4万元;经济作物受灾面积17390亩,成灾16107亩,绝收7550亩, 主要是胡麻、大麻、油菜、荏子等作物, 造成经济损失930.94万元;果园受灾20833亩,成灾严重的9561亩,预计造成经济损失11990.8万元;蔬菜塑料大棚损毁11个,造成经济损失10万元。预计共造成经济损失16628.14万元。
灾情发生后,清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四大组织领导第一时间深入受灾乡镇察看灾情,及时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生产自救工作。清水县抗灾救灾恢复生产自救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的农作物、经济作物、果树救治恢复生产自救工作小组、受灾群众生活安排工作小组、信息工作小组和灾情汇报工作小组结合各自职责全力开展工作。

6月20日,县委副书记、县长马越垠主持召开6.18暴雨冰雹灾害救灾及生产自救工作安排会议。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牛永祯,副县长蔡俊杰出席了会议,县委办、政府办、农工部、财政局、民政局、农业局、林业局、水务局、交通局、气象局、财险公司等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马越垠要求: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抓好当前防汛减灾和安全生产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强化应急值班,及时上报灾情信息,确保信息畅通。要加强灾害预防,落实防灾减灾措施,强化职能,多方配合,各尽其责,切实抓好防汛减灾和安全生产工作。二是进一步准确核实灾情。民政、农业、林业、交通、水利等部门和各乡镇密切协作,对农作物、经济林果以及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受灾情况再进行一次全面详实的核查,逐乡、逐村、逐户进行普查,并建立灾情档案。三是积极组织开展生产自救。各相关单位负责人和相关技术人员,继续深入到受灾乡镇,积极指导帮助广大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农业局和林业局要抽调所有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群众,用科学的方法,切实做好农作物自救工作,对受灾较轻的作物,加强田间肥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通过除草、施肥、喷洒农药等措施,促进受灾的农作物较好地生长,防止病虫害等次生灾害发展,切实降低灾害损失。对受灾较重,并已绝收的作物,要积极组织干部群众克服困难,抢抓时间,合理改种,通过补种黄豆、荞麦、糜子等作物弥补经济损失,抓好受损果树的涂药防腐,最大限度地减少冰雹灾害带来的损失。四是妥善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由民政部门牵头,有针对性地做好受灾群众的生活安排。对于因灾造成生活困难,缺吃少穿的要及时发放救济口粮和救灾款,有效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五是进一步做好灾情信息汇总上报工作。各乡镇、民政等部门要做好灾情信息的上报等工作;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宣传部、广电局和报道组要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及时、全面、客观、准确报道我县灾情,宣传组织受灾乡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的情况,为群众自救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六是水务局、防汛办、气象局要高度重视当前防汛工作,进一步加强监测和预报预警工作,密切监测天气和汛情变化,尽最大努力提前发布灾害预警,提早做好灾害应对工作,切实防范灾害发生;各乡镇、县直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抢险队伍建设,增强应对暴雨、冰雹、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全力做好当前防汛减灾和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安全度汛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据了解,为切实抓好灾后生产自救工作,清水县安排100万元财政资金,并整合各类项目资金,积极调运改种种子及农药、化肥,解决群众开展生产自救的难题。

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牛永祯讲话

副县长蔡俊杰讲话

部门汇报受灾情况及生产自救开展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