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县委书记刘天波在张杨村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
为了将这次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抓出成效,清水县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结合县情村情实际,按照对口帮扶的原则,因村施策、分类指导,探索出了五种结对帮扶贫困村模式,促进了这次行动的有效开展。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阮珠有在联村联户联系点开展帮扶活动)
一是对组织不健全,班子较涣散的村,重点安排党群部门结对帮扶。针对个别村组织不健全,村班子涣散,双带能力弱的问题,县协调推进领导小组重点安排党群部门,从整顿村班子入手,及时撤换和组建新的村级班子,加强干部队伍、党员队伍建设。目前,全县共撤换和重组村级班子11个,让村级班子真正能够发挥其先锋带动作用,真正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推动贫困村经济快速发展和脱贫致富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县委副书记、县长马越垠在张杨村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
二是对基础条件较差的村,重点安排经济主管部门和实力较强的企业结对帮扶。根据前期调研资料,重点安排发改、财政等经济主管部门和实力较强的企业,对基础条件较差的贫困偏下类村进行联系帮扶,加大项目转移扶持力度,重点加强对贫困偏下类村道路、饮水、梯田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指导产业帮建力度,促进贫困户脱贫村致富的步伐。

(县政协主席陈喜祥在联村联户联系点检查指导顶凌覆膜工作)
三是对社会矛盾较多、治安比较混乱的村,重点安排政法机关结对帮扶。对社会矛盾较多、治安比较混乱的村,重点安排政法机关联系帮扶,借助进村入户的机会和“送法下乡”活动,组织法律工作者到村上进行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和培训,大力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为广大农民送法律政策、送服务、送温暖,提高了广大村民的法律素质,促进了社会的和谐。截至目前,已查处并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12起,为广大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秩序。

四是对发展产业有一定基础的村,针对不同产业,重点安排农口单位结对帮扶。将联系帮扶工作与贫困村主导产业发展相结合,重点安排县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等相关部门联系帮扶贫困村开展全膜玉米种植、干鲜果示范基地建设、养殖小区建设,深入实地,为广大养殖户和果农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与农户就如何搞好农业产业进行交心谈心,解决遇到的实际困难,促进各村主导产业的发展,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目标。

五是农村党员群众“携手互助”结对帮扶。积极动员村干部党员和其他有帮扶能力的党员与村上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目前全县有1400多名有帮扶能力的党员与与1600户困难群众结成了携手对子,为农户开展政策宣讲168场次,提供致富信息320多条,开展技术指导165次,采取帮思想促提高、帮技术促致富、帮项目促发展的“三帮三促”方式,在全县形成了党员带群众、携手共致富的发展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