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贠少灵
执着的追求 无悔的人生
——关于推荐贠少灵同志为“十大奉献标兵”的单行材料
倾心教坛、立志从教的贠少灵,自步入教育战线以来,她深爱着教育事业,以满腔的热诚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以高度的敬业奉献精神和精湛的教学业务技能,以与时俱进的求学思想和前卫的管理方法,一步一个脚印地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一名卓越的学校管理者,走出了一条勤奋学习、专心执教、科学管理的求实之路。一路走来,辛勤与汗水换来硕果累累,先后取得诸多喜人的荣誉与奖项,成为全县教坛的“佼佼者”。几十年矢志不移地耕耘于教育事业,忙碌中收获着自己的幸福人生。
一、教育教学、创新实践、勤于耕耘
不论所处岗位如何变迁,从未冲淡她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探究、创新和实践。从教以来,她潜心钻研、致力于教育教学及课改实践的各项工作。坚持因材施教、关注着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她的课堂教学,经常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集体帮助个人法”、“共同学习法”等方式,使学生的个体学习与群体学习得到统一。采用“成功教学法”帮助后进生重塑自信心、自尊心。唤醒他们学习的自觉性、主动心。同时,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说,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中如鱼得水,通过互动、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在倾听、倾诉、思考、应用的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学会自主学习,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合作,成为和谐社会的合格人才。在十多年班主任工作中,她坚持爱字当先,育人为本。注重面向全体,从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对优秀生高标准、严要求,鼓励他们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勇攀高峰;对各方面相对后进的学生不歧视、不讽刺、不体罚,给以尊重、信任、关心和帮助。她深刻地理解着陶行知先生的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她认为健康成长比能否取得高分更重要,她总是对后进生说:“只要努力了,你一定行!”她尽可能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让他们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成长的快乐。在多年教学生涯中,她不断用自己的爱心帮扶着孩子们。家庭贫寒的,她主动为其垫付学费,购置学习用品;家境遭遇不好的,她及时地送给他们母亲般的温暖;学习有困难跟不上的,她牺牲双休日为他们补课而乐此不疲。她所带过的几届毕业班学生,考试及格率均达到100%,优良率达85%以上,在全县小学毕业会考中排名列前茅。她个人多次被国家、省、市、县授予殊荣。
1996年被评为“县教学新秀”,获县“园丁奖”;
1998年被评为“校教学新秀”、“优秀班主任”;
1999年被评为“县优秀辅导员”;
2000年被原泉小学评为“先进工作者”,同年4月,在参加全省《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暂行条例》知识竞赛中成绩突出,被市委组织部表彰奖励;
2001年被评为省小语会先进工作者;同年被天水市委、市政府评为市“教学新秀”,授予市“园丁奖”;10月被甘肃省教育厅评为首届“青年教学能手”;
2002年被原泉小学评为“先进工作者”;
2003年被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授予“全国爱国教育最佳园丁奖”;
2004年被评为县“两基”达标先进工作者;市优秀党务工作者;
2005年被评为天水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市第一届优秀青年。
2007年被评为清水县“优秀教育工作者”,再次荣获“县园丁”奖;
2009年被评为“甘肃省骨干教师”;
2010年荣获甘肃省“园丁奖”。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些成绩和奖项正是她兢兢业业、勤恳奋斗的见证,也成为鞭策她积极投身教研教改工作的巨大动力。
二、教研教改、潜心钻研、勇于探索
教学一线的各项工作,为她在教研方面提供了源头活水。在教育科研方面,她善于观察、敏于思考、勤于钻研,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创新自己的实践,集思广益、积累总结。18篇教育教学论文发表,其中7篇获奖,一部教学丛书出版发行。一项项可喜的教研成果接踵而至。
1996年6月她研究设计的《一年级拼音教学转盘》被天水市教委评为优秀作品;
1997年她的教研论文《课堂提问浅议》发表于《甘肃教育》第十期,此论文在天水市第五届教研成果评选中被评为二等奖;论文《看图说话浅谈》获天水市教科所 “高等教研成果奖”;
1999年在省会兰州举行的全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比赛活动中,她所执教的观摩课《火烧云》荣获二等奖;同年10月在全市小学目标教学教改实验总结会上,她所上的示范课《威尼斯小艇》被天水市教科所评为市级优质课;
2000年她的个人教研论文《开展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参与》被甘肃省教科所评为三等奖;
2001年她的教研论文《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语文素质》发表于《天水日报.教育周刊》第30期;同年,她的观摩录像课《跳水》被全国目标教学专业委员会评为二等奖;论文《遵循整体原则、实施目标教学》在大会上交流,并获二等奖;
2002年她所承担的《学校内部目标量化管理》课题研究通过天水市教科所专家鉴定;教研论文《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获天水市优质论文二等奖;同年8月承担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目标与学习行为转变的研究课题,并于2004年通过国家课题组专家的鉴定;
2003年8月她作为中央教育科学院基础课程教材中心的编委成员,完成了《小学课堂综合素质训练》六年制语文第六册的编写工作;
2008年12月她撰写的《小学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困惑与改善》在全省骨干教师培训中,交流并发表;
2009年,她撰写的优质论文《用美启迪智慧、用爱净化心灵》在天水市第二届教育发展研讨会“美德在我心”教育项目教育工作交流集中刊载发表。
2010年,她主持参与省十二五课题“课堂教学中无效教学行为的调查研究”通过了市课题组的鉴定。
多年来,她走出了一条勤奋学习、专心执教、致力教研、科学管理的求实之路,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得到了各级组织的肯定。
三、学校管理、率先垂范、乐于奉献
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她坚持制度管理和情感管理相结合,封闭管理和分层管理相结合,团结其他班子成员,坚持育人为本、教育为主、全面发展、培育特长的办学指导思想,制定并完善了学校规章制度,并带头执行、模范遵守。坚持把“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到了管理制度的公平、公正性。对待教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在强化学校内部管理的同时,她重视校党支部建设,推荐优秀的党员充实班子,发展入党积极分子,积极开辟党建阵地,把学校党支部逐渐建成一个富有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基层组织,使学校工作和党建工作两不误、两促进。作为学校这个大家庭的管理者,她的最终目标是把学校办成教师尽显才华的乐园,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
2003年,贠少灵被选调担任了西关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在新的岗位上,她不负众望,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的教育价值观,以培养更多“四有”新人为目标,带领学校领导一班人,开拓创新,顽强拼搏,争创一流的办学业绩,从而开创了西关小学教学工作的新局面。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她突破僵化的旧模式、优化学校内部管理,把时代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和学校实际结合起来,对学校内部制度进行修订和大胆改革,放权练人,试行“校长分工负责制”、“年级组长负责制”、“教师评优制”等措施,用科学的管理制度激发了全体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推动了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在教师人才培养方面,她下大力气,多方邀请专家帮助制定了《西关小学教师专业成长方案》、《骨干教师培养方案》,努力创造机会为西关小学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使许多年轻教师脱颖而出,成长为县、市级骨干教师、教坛新秀、教改之星。
在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方面,她不畏艰难,上任伊始,能充分发扬“宁在苦中干,不在苦中熬”的清水精神,不等不靠,在资金极其短缺的情况下,一面积极申报项目,争取上级的资金扶持,一面通过借贷欠资等形式,开展校园建设与资源配置工作,平整硬化院子,修建水房车棚,修整道路水渠,新建跑道、篮球场、升旗台,种植草坪,修建花园,栽种风景树……,督建工程重任在肩,但她胸有成竹,忙而不乱,合理筹划,与工程施工人员同息同作,顶烈日,冒酷暑,废寝忘食,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短短的几个月间,圆满完成了校园的硬化、绿化、美化工作,同时还建起了微机室,安装了校园网,看着日益美化的校园,她由衷的感到自己的心血没有白费。感到欣慰,感到与自豪。在西关小学任职的六年间,学校管理科学规范,教学质量名列全县前茅,学生人数剧增,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资源配置与校园建设成为全县小学的排头兵。
2008年8月,根据工作需要,县委、县政府调任贠少灵为新成立的县轩辕小学校长,开始了第二次创业的艰辛历程。轩辕小学是在原县职校旧址上成立的一所小学,暑期上任伊始,看到的是搬迁留下的一片狼藉与四处拆迁的瓦砾废墟。百废待兴,从零开始,工作繁杂,开学在即。有过一次创业经历的她,思维缜密,思路清晰,迅速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案。在组织的关怀与帮助下,首先组建了强有力的领导班子,通过从城区四小选调省市骨干教师和从各学区选聘青年优秀教师两种途径,组建教师队伍,凝聚了卓越发展的师资力量,继而建立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各项办学行为。制定了“一年迈好步,两年上台阶,三年创一流”的三年发展规划,提出了“一手抓教育教学质量,一手抓校园建设和资源配置”的工作思路和“为学生终身发展与幸福奠基”的办学目标,坚持“育人为本,教学为主,提高素质,发展个性”的办学宗旨,倡导 “文明团结,勤奋进取”的校风,“严格严谨,求实求活”的教风和“刻苦好学,探究创新”的学风,并以此统领学校工作全局。学校工作得以如期并顺利开展。她不辞辛劳,顶着炎炎烈日亲自参与,整理校产,造册登记,为了设计出美观的楼体色彩,她加班直至深夜十二点,第二天又亲自指挥,粉刷楼梯内外墙壁,使教学楼旧貌换新颜,她带领老师们冲洗院落,清理垃圾,安放桌椅,布置教室,招生分班,促使学校教育教学迈好第一步。在校园建设方面,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高位达标”的目标,多次赴兰州、跑天水,多方争取建设资金。拆除原有的学生宿舍等旧平房,拓宽操场,修建跑道,平整院子,重建校门,设立门房,建造“智乐园”,新建升旗台、舞台,使校园环境得到了净化与美化;为了完善教育教学的各项配套设施,维修装配了微机教室、电子备课室、多功能教室,购置了校园低音广播系统,为“红领巾广播站”打开了窗口。采用统一规划,分块分年级包干的办法,完成了校园宣传橱窗及文化墙的建设,使校园文化氛围日益浓厚,狠抓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指导开展各类教研活动;多次联系组织学区间、学校间的教研交流,积极推动教师业务能力不断上新的台阶;本着以质量求生存,凭质量谋发展的办学态度。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办学思路,着实创办了独具特色的崭新学校。现在,当你步入轩辕小学,看着一幅幅妙趣横生的墙画,赏着池中的碧水游鱼,听着朗朗的书声,闻着幽幽的墨香,不禁让人感叹“真不易呀!”一手抓“建设”,一手抓“质量”,质量是学校发展的命脉,对此她从不放松。自2008年学校成立至今,学校连续三年在全县小学升学统考中荣获第一,被评为全县“教学质量优胜奖”,她个人也连续三年获“先进教育工作者”的光荣称号。这一切的创建,贠少灵作为总负责人,真是操碎了心,跑酸了腿,多少个黎明与黄昏,多少个深夜窗前灯火通明,她总是身先士卒,尽心尽职,她的顽强与睿智,分明告诉我们,她不仅是优秀的校长,更是杰出的巾帼强人。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正是她的倾心投入与付出,使她的业绩突出、工作显着、得到了各级党政组织的肯定。2004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05年3月在第一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为全市共产党员做先进事迹报告;2005年12月被共青团市委、市青联评为第一届天水市“优秀青年”;2007年作为“省党代表”出席了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2011年作为“市人大代表”出席了全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回望征途,弥漫她身心的不是成功的甜美,而是对自己努力和坚持的回味。潜心于教育,她真切的感受到,生命的亮度与光彩,体会了播种的快乐与幸福,也更坚定了她守望教育、奉献教育的不竭信念。她将在新的征程上谱写自己华丽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