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光阴荏苒,日月如梭,又到年末岁首。回眸2011年,轩辕故里—清水大地处处焕发着新的发展活力,让我们利用网络,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再现全县上下奋发拼搏、谱写华章的壮丽画卷,展示清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喜人成就。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清水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进一步弘扬“宁在苦中干、不在苦中熬”的清水精神,求实创新,真抓实干,开创了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的新局面,为深入实施“5551”战略,建设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充满活力、独具魅力的西部科学发展特色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核桃大县建设强势推进

(天水市委书记马世忠在白沙乡西灵山万亩优质核桃示范基地调研)
近年来,清水把发展核桃产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以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市场化运作模式,积极实施“核桃大县”发展战略,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进一步增强了县域经济实力。

(白沙乡西灵山万亩优质核桃示范基地)
为了打造这一富民优势产业,清水县从2007年开始,每年以万亩的速度规模化种植核桃,初步建成了南部山区、中部北山、北部新城方湾梁、西部三湾梁、东部秦亭筱麦梁五大核桃产业带,建成陇东、草川、秦亭、黄门、松树、白沙、永清8个万亩核桃乡,目前全县共栽植核桃28.43万亩,其中挂果核桃4.4万亩,产量达到了400多万公斤,实现产值6000多万元。就一亩核桃来说,在初果期(栽植前5年),按每株产5公斤干果,每公斤16元计算每亩收入达1880元,而种小麦或玉米每亩收入则为350元—630元。在盛果期(栽植10年以后),按每株产20公斤干果,每公斤16元计算每亩收入达6680元。同种小麦或玉米相比,纯收益率达85%。仅核桃产业一项,农民人均增收200元以上。

(秦亭镇李岘村核桃园)
今年,为了把核桃这一富民兴林产业做大做强,清水县在巩固以往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新建干鲜果基地建设6.1万亩,其中新植核桃4.4875万亩。建成千亩以上规模点26处,其中万亩以上规模点1处;5000亩以上规模点3处;1000亩以上规模点22处。巩固提高了秦亭莜麦岭梁、新城方湾梁、黄门樊家梁等10大产业带,新建了黄门西伞湾、新城北山梁、金集桑寨湾等5大产业带,突出打造了白沙乡西灵山万亩核桃基地、黄门乡西伞湾5000亩核桃基地、新城乡北山梁、大陆梁5000亩核桃基地、王河乡林沟流域5000亩核桃基地和永清镇马沟塬5000亩核桃基地5处县办精品点。今年入秋以来,由白沙乡、县果业局共同举办了以核桃秋冬季综合管理为主的400名果农现场培训班,县林业局供给化肥2万斤、优质核桃苗木2万余株,对西灵山万亩核桃示范基地及时进行施肥和全面补植,确保了建设成效。 在规模种植的基础上,全县在核桃适宜区大力推行“一乡一业”和“一村一品”的产业样板工程,积极开展核桃生产化经营,核桃专业村达到了8个,建成核桃生产专业协会、农民经济合作组织12个,有效的保证了农民种植核桃的收益逐年增加。
同时,清水县倾力打造品牌核桃,薄皮核桃已经通过了绿色食品产品认证,并在2007年甘肃省第二届林果花卉博览会和2009年在中国第二届核桃大会上再获殊荣。目前,全县的核桃种植已由传统粗放型管理向科学精细型管理转变,核桃产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日趋彰显。

(白沙乡西灵山万亩优质核桃示范基地)

举办优质新品种核桃技产技术培训

田家坪核桃科技示范园区

清水陇东薄皮核桃产品

陇东乡田湾村核桃示范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