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水县政府在清水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向全县人民郑重承诺,年内要办成惠及全县人民的“十件实事”。为了保质保量完成“十件实事”,清水县政府将“十件实事”具体分解到相关单位承办,由县政府分管领导包抓,政府办公室督促检查,至目前“十件实事”已全面完成。
一是办好第二届轩辕文化旅游节暨经贸项目洽谈会。积极吸取首届轩辕文化旅游节暨经贸洽谈会的成功经验,成功举办清水县第二届轩辕文化旅游节暨经贸项目洽谈会。在节会期间,举行了项目推介洽谈及招商引资签约仪式、轩辕文化研究会第二届年会、清社公路通车仪式、赛牛大会、商品交易会、农特产品展销、农业产业化经营成果展等活动。邀请知名作词家车行、作曲家戚建波谱写、著名歌唱家吕继宏演唱、组织全县干部职工、中小学生、城乡群众学唱的《来日方长》、《我家清水门前流》两首歌,在县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举办大型明星演唱会、秦腔名家演唱会、第二届“轩辕故里”风情书画、摄影艺术作品展览,丰富了城乡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文物展馆于节会前开展,共展出鲁恭姬造像碑等国家一级文物200多件。
二是启动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及城市低保人员医疗保险工作,解决23.3万名群众就医难问题。全县共有51985户、234080人登记注册,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80.27%,收缴参合基金234.08万元。乡镇合管办与参合农户签订了责任书51985份;完成了合作医疗证的审核、发放工作。县财政给每位参合农民补助的3元,共计70多万元全部拨付到位;并落实前期启动经费15万元,保证了前期筹备工作的有效开展。于3月1日完成前期各项筹备工作,正式启动报销。该县住院参合患者2067人,住院率为0.85%,住院报销受益2064户,占总户数的3.84%,住院费用总计549.46万元,住院补偿166.4万元,平均报销比例为30.4%。参合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为2577.16元,平均住院报销费用为764.88元。为了使更多的人享受这一惠民政策,该县还想方设法尽可能扩大参保面,提高报销比例,县政府第七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将参保面、报销比例提高到了80.27%和38%。
三是完成清社公路路基配套工程和清陇公路路基工程。清社公路全线总长32.592公里,于2006年4月21日举行了清社公路建设开工奠基仪式,8月份进入了全面攻坚阶段。在清社公路建设过程中,清水县发扬“宁在苦中干,不在苦中熬”的清水精神,不等不靠,动员广大干部职工踊跃捐资募款,农民群众义务投工投劳,各级领导干部积极争取列项争资金,先后全县干部职工捐资170万元,县内外企业界人士捐资240万元。与此同时,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克服重重困难,使整个路基工程在第二届轩辕文化旅游节如期交付使用。清水至陇东通乡四级油路工程全长19.17公里,全线按四级公路标准改建,核定总预算798.22万元。按照省、市通乡油路管理办法,采取公开招标,于2007年8月31日开标施工,已全面完成了路基工程和砂砾垫层敷设工作。
四是完成草川路城区段、西华路、南环路西段道路建设工程、泰山路东干河开挖取平桥涵工程和轩辕大道立交桥、红崖观大桥建设工程。泰山路东干河桥涵及道路工程设计道路全长415米、开挖土方3万立方米,路幅宽度24米,于2007年2月23日动工建设,总投资249.73万元。西华路拓宽改造工程设计道路全长650米,路幅宽度26米,于4月10日开工建设,总投资223.97万元。草川路城区段建设工程全长850米,路幅宽度20米,于4月6日动工建设,完成工程总投资163.7万元。轩辕大道二标段建设工程在2006年完成路基工程建设的基础上,今年完成地下管网敷设、道缘石安砌、路面铺油。红崖观大桥全长69.468米,宽7.50米,于2006年11月上旬开工建设;东干河桥长16米,宽16米,于2006年10月开工建设,建成总投资45万元;张清公路牛头河大桥是清水历史上的首座立交桥,该桥与改道拓宽后的牛头河交角65度,跨越新牛头河及新建轩辕大道,桥梁全长144.488米,桥面净宽16米,工程于2006年3月8日正式开工,完成投资410万元。以上七项工程均于第二届轩辕文化旅游节之前交付使用。
五是积极筹措资金,启动实施黄门乡王店村等5个省、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20个县级示范村建设。完成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34个村,编制了18个后进村的产业发展规划。第一批市级示范村建设大棚949座,建果窖71眼,栽植苹果3700多亩,栽植核桃6400亩,种植马铃薯3100亩。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5294.69万元。搬建新村4处(易地搬迁项目),选址建房9处,建设房屋765户,安全饮用水入户6村915户,硬化村庄道路3.82万平方米,硬化水渠9775米,建沼气池665眼,建村阵地4处。
六是完成永清镇苏屲村等10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程、红堡镇李店村等3村295户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和2000户农村“一池三改”沼气建设工程。2007年省市共下达整村推进项目11个村,安排财政扶贫资金600万元,已全面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其中红堡镇麻池村等11村的整村推进项目定植苹果6000亩,栽植核桃5500亩,新建塑料大棚150座,开挖果窖100眼,种植大麻1500亩。新修樊河李崖段堤防工程2200米,新建黄门乡王店村后川河桥1座,在草川、秦亭栽植早实核桃4000亩,在松树、草川、丰望、白驼、秦亭、新城等6乡10村建牛舍425座,养牛725头。市发改委下达我县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计划295户1318人,涉及永清镇苏屲村苏屲、红堡镇李店村、李家上湾自然村、草川铺乡黄崖村。项目总投资1603万元。止目前, 苏屲安置点已完成155户住宅工程,完成投资334万元,李店安置点已完成88户住宅主体工程, 完成投资204万元;姚家下沟安置点已完成42户住宅主体和10户住宅基础工程,完成投资80万元;三个安置点已全面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元旦前夕搬迁群众乔迁新居。今年我县被农业部准列为2006年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建设县,按省农牧厅、省发改委下达的投资计划2200户,涉及郭川、山门等9乡镇19村。止目前,2200户农村沼气“一池三改”工作已全部完成,产气率达到100%。
七是启动农村饮水安全远门供水工程,解决远门、土门、郭川3乡19村2万多人饮水安全问题。远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成后将彻底解决远门、土门、贾川和郭川等4乡19村4081户20721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该工程于2007年3月开工建设实施,首创了该县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的“四最”,即规模最大,投资最高,覆盖面最广,惠及人口最多。止目前,已完成潜坝1座,高位蓄水池1座,村级供水房12座,村级蓄水池20座,综合楼1栋,水表井及给水栓2200座,安装管道150km,安装变压器1台套,架设高低压输电线路2km,完成工程总投资750万元。
八是完成新体育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文化中心建设工程。体育场、文化馆、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综合楼建设工程总占地面积53.57亩,设计总建筑面积17128平方米,工程规划总投资1200万元。该工程于2006年11月14日破土动工,主体工程于2007年6月10日完工,目前该项目已全面峻工交付使用。
九是启动实施中医院住院楼建设工程。为了建成规划合理、条件优越的县级中医医院,清水县委、政府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决定将中医院实施整体搬迁,新址位于北环路上邽乡家属楼与丰胜村办公楼中间地段,占地面积4240平方米,实施了县中医院选址新建及整体搬迁前期筹备工作,完成了新址的拆迁、补偿,制定出了详细的建设计划,争取到位县中医院3000平方米住院楼建设项目国债资金220万元。
十是完成有线电视城域网改造工程,城区广播电视用户达到8000余户。 积极实施城区光纤改造工程,铺设光纤干线7.8公里,架设支干线12公里,电视节目套数由原来的25套增加到41套,69套数字电视信号传入到用户家中。光纤延伸工程覆盖了东至马沟村、西至红堡镇、南至南峡村、北至苏屲村的3乡镇31村78个自然村的9920户,干线长度130公里;于4月20日开通了两套频率分别为98.2MHz、93.7 MHz的调频广播,可直接收到市广播电台的新闻综合节目和音乐文艺节目。新增城区有线电视用户2000户,新增农村有线电视用户1000户,城区广播电视用户达到8000余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