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映红小康路
——记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秦安县兴丰镇燕湾村党支部

在6月28日召开的全市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表彰大会上,秦安县兴丰镇燕湾村党支部被授予“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
“以前村里的路泥泞难行,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满身泥水。现在都是水泥路,家门口就是广场,还有不少健身器材,日子一天比一天舒坦,这都是党组织的功劳啊!”村民魏大爷感慨的说。曾经的燕湾村生活环境差,村民收入低。为了改变这种落后面貌,村党支部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了一条小康路。
近年来,燕湾村在各项重点工作推进上,紧紧围绕党支部这个核心“战斗堡垒”,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围绕产业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充分调动广大群众推动小康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了各项事业的稳定发展。
强班子带队伍,充分发挥党员模范作用
燕湾村党支部结合“村两委”换届工作,选优配强了“两委”班子,做到了结构合理,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通过坚持“五个一”工程,进一步规范党内生活制度,积极开展党支部公开承诺践诺、党员设岗定责等活动,认真落实党内激励关怀机制,激发党员意识,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调动了广大党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通过“三会一课”、“党员固定活动日”、邀请县“巡回党校”送教下乡等形式,组织党员学理论、学政策、学技术、学管理,增强了广大党员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实行“四议两公开”制度,对村内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阳光操作;通过组织党员参与美丽乡村建设与村务管理,注重群众意见和建议,更好地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全村形成了以党风带民风,以民风促村风的良好社会风气。

夯基础促产业,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俗话说:“群众富不富,关键在支部”。近年来在党支部的带领下,燕湾村不断夯实基础实施建设,发展壮大劳务产业、种植业和养殖业,使全村面貌焕然一新。
培育壮大林果产业,燕湾村党支部紧紧抓住全村梯田面积大,果园发展早,苹果产业发展条件好等有利条件,调整产业结构,探索早作农业发展模式,形成了“梯田+水窖+全膜+路网+林果”五位一体早作农业发展模式。至目前,已建成优质果园2590亩。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魏墩组道路硬化项目和燕湾村幼儿园建设项目,新建优质示范园1500多亩并进行树行覆黑膜、安装杀虫灯8只、悬挂粘蚜板15000个等精细化管理措施;投资40万元建设果品市场l处,维修加固果窖50眼,建成果品交易大棚2座500多平方米,建成管理房100平方米。该市场的建成,有效地解决了燕湾及周边村群众卖果有市无场,有果难卖的难题,促进了本地果品产业健康发展。拓宽群众增收渠道,通过土地流转,在燕湾高咀梁流转土地280亩,通过招商引资由甘肃盛源菊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成中药材高山种植示范基地一处,种植冬花、防风、桔梗等中药材。使农民在收取土地租金的同时,实现劳动力就地转移。一方面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学习中药材种植技术,为实现“公司+农户”产业经营模式打下了基础。
讲文明树新风,狠抓本村民主法治建设
燕湾村党支部结合村情实际,制定了《村规民约》、《评选文明农户、“五好家庭”标准》,不断规范群众的言行举止,倡导全村群众争做“四有”村民。积极探索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开展了评选“五好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一些村民喜闻乐见、各具特色的活动,让村民在自我教育、自我评价中享受到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大大调动了广大村民参与文明村建设的积极性。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引导村民自觉做到学法、用法、遵法、守法;认真落实“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等制度,大大提高了广大村民的参政议政能力,使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政治上的民主权利。

建阵地强功能,切实改善服务群众条件
按照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五位一体”要求,经镇政府多方筹措、整合资金,新建燕湾村活动场所砖混二层230㎡、配套建成文化广场一处,共占地1亩,并进行了规范化布置,切实提升了服务功能。2015年燕湾村党支部被确定为支部书记专职化试点村,支部书记改变了以往的兼职为专职,做到了村级活动场所“门常开、人常在、事常办”,积极开展便民服务代办制度,公开了办事流程,简化了代办程序,得到了全村党员群众的一致好评。
“基层干部只有心系百姓,像办自家的事一样办村民的事,才能赢得群众的尊重和爱戴。”村支书魏遂成说。燕湾村近年来所发生的变化,正是党组织牵头引领、党员践行群众路线的生动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