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话 :近年来,秦安县教育工作以实现“教育强县”为目标,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为抓手,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全县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耕耘在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立足三尺讲台,呕心沥血,默默耕耘,履行着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为全县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从即日起,县委外宣办、县新闻中心在中国·秦安网开设《园丁颂》专栏,宣传报道部分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引导和激励全县广大教育工作者恪尽职守,扎实工作,严谨笃学,奋发进取,为全县教育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园丁颂】
默默奉献 辛勤耕耘
——记秦安县第三中学教师王万平

从教二十多年以来,他始终把教书育人当作自己的神圣天职,时时处处以一个党员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农村的贫瘠土地上播种着希望。他就是秦安县第三中学语文教师王万平,自从踏上三尺讲台以来,他一直兢兢业业,对待学生始终用爱心去浇灌,用诚心去感化;对待工作用执着去演绎,用汗水去谱写,在教育教学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2005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园丁奖”称号,2008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园丁奖”称号,2011年被市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1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县高考先进个人”,2014年荣获甘肃省“园丁奖”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治班有方,爱生如子。从教多年来,他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在班级管理中,从严治班,科学管理,所带班级学生学习热情高,思想觉悟高,班风良好,也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班主任”,为学校班主任工作做了典范。他工作扎实,认真细致,不断转化“学困生”,帮扶“贫困生”。九十年代,家境一般的王万平经常为贫困学生资助字典、笔、墨水、本子等学习用品,为班上购置体育用品。90届学生王虎林的父母都是弱智,王万平就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精心照顾了王虎林两年整。他还不断为学校建设捐资,为贫困大学生捐款,正是因为这些爱的付出,他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信任与爱戴。
投身教改,模范带头。他钻研好学,主动汲取最新教育理念,多次参加外地学习、观摩、交流和培训,2010年参加了甘肃省高中新课程学科骨干教材培训后,主动承担新课改,学习新课程标准,研究新教材,探索教学新思路、新方法,不断总结经验得失,在校内开展交流、讨论,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学校成功推行新课改做出了贡献。他还担任语文教研组组长、高考备课组组长,在工作中,身先垂范,带领全体组员钻研业务,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讨,努力促进组内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认真开展公开教学,优质课比赛、学科竞赛、研究性学习等活动。

勇于创新,成绩突出。在教学工作中王万平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幽默、生动的课堂,深受学生喜爱,也解决了农村学生课堂不开口“老大难”问题。结合新课程理念,学习杜郎口模式,将“教学案一体化”引入新课改课堂,将自主性学习落到实处,走出了一条适合农村新课程教学的新路子。他通过多年努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05年所带班级有13人高考上线,2008年所带班级有18人高考上线,2011年所带班级有22人高考上线。对一个山区农村中学来说,这个成绩的取得实属不易,因成绩突出,被多次评为校级“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等称号。
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他在认真完成自己承担的工作外,还承担着语文教研组工作,他热心积极地帮助和指导青年教师,为学校师资力量培养生力军。他特别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给教师上示范课,指导青年教师备课、讲课,真正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很多青年教师在他的指导下进步大,业务提升快,如庞林祥、蔡红梅、逯三军、孟晓霞等数十名老师已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其中庞林祥荣获“县十佳教师”,赵耀香荣获 “省教学能手”。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有力地促进了全校语文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他坚信,只要无愧于学生,无愧于千万个家庭,他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教育事业默默奉献、辛勤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