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展示秦安蜜桃产业发展的新成就,进一步扩大宣传推介,提高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激励和引导创新创优,推动秦安蜜桃产业再上新台阶,秦安县决定于8月5至6日在县城举办为期两天的秦安蜜桃鉴评会,会上邀请9名国家级桃专家对秦安优质蜜桃样品进行鉴定、评审,将评选出桃王1个、桃风味皇后1个、品质综合奖18个。
这9名专家分别是: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北京农林科学院林果研究所研究员姜全,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研究室主任、北京农林科学院植保研究所研究员张帆,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栽培与综合研究室主任、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书记、研究员王志强,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北京综合试验站站长、北京农林科学林果研究所研究员郭继英,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石家庄综合试验站站长、河北农科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研究员马之胜,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昌黎综合试验站站长、河北农科院昌黎果树研究所研究员陈湖,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大连综合试验站站长、大连农科院研究员关海春,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西安综合试验站站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研究员王安柱,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兰州综合试验站站长、甘肃省农科院林果花卉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发林。

八月的秦安大地,瓜果飘香,绿意葱茏。近日,记者在西川镇雒川村连片优质果园里看到,硕大的蜜桃挂满枝头,随处可见果农采摘蜜桃的身影,粉红色的蜜桃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晶莹剔透,让人垂涎欲滴,空气中弥漫着醉人的蜜桃香。该村蜜桃种植大户雒小军充满信心地对记者说:“今天,我们全家人都来到果园里挑选品质最好的桃子,准备参加县上举办的蜜桃鉴评会,你看我们家的桃子个头大、颜色艳、味道好,肯定能拿回大奖。” 据县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鉴评会,首先由县果业局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全县主产区蜜桃种植能手、种植大户、果品龙头企业、果品专业合作社等提供的蜜桃样品,进行统一编号,并根据有关指标进行初评,筛选出60个参赛样品进入复赛,最后由专家组根据参赛样品的果形、果色、单果重、风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内、外品质进行综合打分,按照得分高低确定获奖名单。

秦安蜜桃以体硕形端、色艳肉嫩、汁多味美、绿色营养的优良品质而远近闻名,畅销西北乃至全国各地。有“天有王母蟠桃,地有秦安蜜桃。”之美誉。并以其环保、优质荣获国家级绿色食品认证,荣获“中华名果”称号,被评为北京奥运推荐果品一等奖,还被列入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秦安蜜桃之所以色艳味美,是由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决定的。秦安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北部,属陇中温带半湿润气候,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北方落叶果树最适栽培的黄金纬度区之一,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土层深厚、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农作物生长期较长等特点,都非常适合果树的栽培。蜜桃种植主要分布在兴国、西川、刘坪、王尹、叶堡、郭嘉、安伏、王窑等乡镇的川道区和浅山区。

秦安蜜桃甲天下。近年来,秦安县立足县情,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合理布局、 深度开发、提高效益的原则,把做大做强做优林果业作为富民强县的重大战略,以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和实施品牌培育为重点,大力发展蜜桃特色产业,至2013年底,全县共有桃面积10.2524万亩,年产量8681.5万公斤,产值26044.5万元。秦安蜜桃不仅种植面积大而且品种多,先后从多家科研院所、蜜桃生产先进省市积极引进栽植早、中、晚熟鲜食蜜桃品种100多个,品种结构和生产布局日趋合理。其中,早熟蜜桃品种有春艳、春蕾、早花露、早春水蜜、麦香等,六月中下旬成熟;中熟蜜桃品种有仓方早生、红桃、大久保、北京七号、红清水、绿化9号、沙红桃等,七月中旬至八月中旬成熟;晚熟蜜桃品种有八月脆、处暑红、莱山蜜、红雪桃、秦王桃等,八月下旬至九月下旬成熟。同时,从中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引进了中桃6号,春美,油蟠桃36-3,黄金蜜桃3号,中油4号、5号、8号、9号、10号、12号等10个桃树新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