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秦安县冬小麦面积35万亩,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一喷三防”补助政策,县委、县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就全县小麦“一喷三防”工作进行了重点安排部署,并将“一喷三防”工作列为乡镇和有关部门全年重点工作考核内容之一。同时对今年“一喷三防”工作提出了“五到”要求:一是公开招标采购到物资;二是物资统一发放到村组;三是措施完全落实到田块;四是防治技术指导到农户;五是落实情况张榜公示到村。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为了确保全县小麦“一喷三防”工作的顺利开展,县农业局、财政局联合及时下发了《秦安县2013年冬小麦“一喷三防”工作实施方案》(秦农字[2013]33号),结合全县小麦病虫害发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具体实施措施,强化服务,狠抓落实,立足一个“早”字,突出一个“快”字,狠抓一个“实”字,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设立了工作办公室。要求各乡镇乡领导亲自挂帅,精心组织,明确责任,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同时,县植保站及早下派17名技术骨干,深入各乡、村、组及田间地头,加强对“一喷三防”补助政策的宣传和开展技术指导服务,确保“一喷三防”工作顺利开展。
公开招标,采购物资
按照《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全县小麦病虫害发生的实际情况,县农业局公开招标采购了20%氯氟敌敌畏乳油14.5吨、5%己唑醇悬浮剂10吨、1.8%阿维菌素乳油10吨、98%磷酸二氢钾20吨,四种物资折合资金共计175万元。目前,招标采购的农药、叶面肥由中标企业已全部发放到各乡镇村组。由各乡村具体负责,确保补助物资落实到户,对补助物资落实情况以村为单位进行张榜公示,明确农户姓名、补助农药及叶面肥的具体数量、实施面积等,广泛接受群众监督。
开展宣传培训,加强技术服务
县、乡两级行政技术部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墙报、出动宣传车辆、印发明白纸、召开会议、现场培训等多种形式,深入广泛地开展“一喷三防”技术的宣传培训,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加强对“一喷三防”补助政策的宣传和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具体指导防治工作。县植保站印发“一喷三防”技术明白纸,明确用药时期和用量,指导农户科学施用,力争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田”,营造小麦“一喷三防”工作的良好氛围,确保“一喷三防”技术落实到每一块麦田。同时,根据全县不同区域小麦病虫害发生的实际情况,分别在云山乡吴大村、中山乡东寨村、刘坪乡杜寨村和莲花镇小户村设立4个以条锈病为主的小麦病虫害监测点,结合全县范围内大面积的普查,准确掌握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动态,及时发布病虫情报,为广大农民及时防治提供科学有效的信息服务。
建立防治示范区,强化统防统治
为了推动全县“一喷三防”工作的全面开展,县农业局为各乡镇统防统治机防队重新配置机动喷雾器共160台,以确保全县统防统治工作的全面开展。在云山、千户、中山、刘坪等乡镇建立“一喷三防”示范区,示范区内打破乡、村界限,集中连片,采用统一组织、统一时间、统一方法、统一用药,开展统防统治。各乡镇采取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具体负责本乡镇的统防统治工作,目前全县防治面积达25.6万亩,其中统防统治面积8.5万亩。今年力争重点乡镇小麦“一喷三防”统防统治面积达到70%以上,全县统防统治面积达15万亩以上。
开展监督检查,加强进度调度
根据省农牧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冬小麦“一喷三防”工作的通知》(甘农牧函〔2013〕138号)要求,确定专人联系乡镇,及时掌握各乡镇一喷三防”落实进度,严格执行每周两次的信息调度上报工作。为了确保“一喷三防”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县“一喷三防”领导小组深入各乡镇、村组,对全县小麦“一喷三防”实施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一喷三防”补助政策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