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音符在审判台上跳动
——秦安县法院建设学习型法院纪实

走进秦安县人民法院二楼的文化长廊,一股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廊内整洁划一,字画诗词高悬,环境格调高雅,带给人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感觉。
近年来,秦安县法院以学习型、创新型法院建设为目标,打造精品学习平台,把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与党组中心组学习、提高班子决策水平和法院审判工作相结合,努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创新学习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切实提高干警的文化和法律理论素养,着力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高度廉洁自律意识和过硬专业知识的高素质法官队伍。

筑平台建设学习型法官队伍
在学习方式上,秦安县人民法院坚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在学习上,做到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力争各项事业有新创造、新突破、新发展。领导干部们带头学习,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思路,积极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学习新的法律法规,提高司法能力。
秦安县人民法院无论是从制度建立、资金投入、氛围营造、成果推介,还是奖励措施的落实等方面,都继承了时俱进优良传统。在提高干警素质、创新办案理念、打造精英法官队伍方面,成为地区法院系统创建学习型法院的排头兵。

“读书沙龙”蓄出激情活力
为全面提高全院干警的综合素质,秦安县人民法院每月组织“法官读书沙龙”活动,通过法官对工作之外所学知识的交流与探讨,共享人民法官的感性之美,真正做到“宽心容物,虚心受善,平心论事,潜心观理,定心应变”,促进法官在自身文化建设上有质的提高。
法官读书沙龙活动的首要环节是选书,所选书籍包罗万象,涉及励志、修身、管理、司法理念、审判业务等诸多主题。并对每个学员建立读书档案,实行面对面座谈交流,交流读书心得,定期检查考核,开展大读书评比表彰,引导青年法官多读书、读好书,积极向上。

法官走上“百家讲坛”
“听了今天的讲座,解开了我平时工作中的许多疑惑,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案件,心里就有底了。”刚听完法官授课的干警任丁强高兴地说。每当县人民法院举行法官讲堂,二楼会议室里总是座无虚席,法院全部干警都会来认真聆听业务骨干或有关专家学者的授课。
为什么要举办法官大讲坛?院长符继红告诉笔者,为推进学习型法院建设,促进审判实务交流,切实提高全院干警的理论素养和司法能力,县法院于2011年下半年建立了法官讲堂制度,2013年起,又推行了周五全日制学习制度。规定每周五上午由院长和分管院长组织,分组进行小课堂学习,内容主要是实体和程序实务问题分析、优秀案例解读和裁判文书评析。周五下午举行全院干警参加的法官讲堂,由院领导、庭室负责人和业务骨干轮流授课,并邀请市中院、兄弟法院、纪检监察有关部门以及有关专家学者进行政治、廉政和业务辅导。迄今已开办56讲。

青年法官论坛撞出智慧火花
“学而不思则罔。”秦安县人民法院结合审判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2012年4月13日成功举办了首届“青年法官论坛”,通过主题研讨,让青年法官关心社会问题、了解司法前沿问题的核心观点,澄清工作中的一些模糊认识,学会正确应对疑难复杂问题的方法,探求司法进路,实现职业价值。
在每次举办的青年法官论坛上,县人民法院许多干警踊跃撰写论文,积极参与研讨,不仅在论文评选中获得较好成绩,更在与全国知名专家、学者、法院同行的交流中受到启发。“要让学习成为法官、干警的内在追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他们切实从学习中受益,通过学习解决他们的疑难问题。”谈到举办青年法官论坛的初衷时符继红院长说,院党组就是要积极引外脑、挖内智,通过论坛、讲座等多种方式开展“互动”式学习,让干警受激励、受启发。
县法院以“关心社会问题、擦出思想火花、探求司法进路、实现职业价值”为宗旨的“青年法官论坛”,为法官们搭建起一个展示自我,相互学习交流,滋养司法情怀的学习交流平台,动员和引导青年法官紧密结合审判实际,围绕法律适用、法院管理和法院干警关心关注的司法理论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培养勤于思考、善于学习、积极上进的文化意识。
风劲扬帆正当时,奋发学习创佳绩。秦安县人民法院以实施“11133”工程为起点的读书学习活动正在不断地深入,读书和学习就像一串串活泼的音符,在审判台上跳动,法院干警时刻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以勤于学习实践、善于思考创新、勇于公正司法的活力不断推动秦安县人民法院的各项工作必将取得更大的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