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少年自觉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县教体局以乐于助人、自强自立、诚实守信、尊老爱亲、文体之星为主要内容,评选出了一批“秦安美德少年”作为首届“天水美德少年”候选人。县委外宣办、县新闻中心在中国·秦安网开设【美德少年】专栏,宣传报道他们的典型事迹。
【美德少年】
刘兰:身残志坚 挑战命运

今年15岁的小少年刘兰与病魔已经斗争7年多了,她敢于向命运挑战的这种精神支撑着身体,艰难地行走在求学路上……
近日,记者走进秦安县千户乡阳山小学六年级教室时,看到刚完成检测考试的刘兰正和同学一起打扫卫生。她腼腆,话很少,面对记者的询问,她一直很有礼貌地面带微笑,不停地点头或摇头。
八岁女孩患脑瘫
刘兰自幼身体不太好,直到 8岁那年的寒假里,刘兰在家玩耍突然感觉全身软绵绵的,不能收缩,不能活动,她的父母赶紧把她送到天水市人民医院,经过医生的检查得知是脑瘫,医生建议让她转到省城大医院去治疗,就这样她们一家人来到了甘肃省人民医院进行治疗。
经过一年多的治疗,刘兰的病情稍微有所好转,能艰难的走动,部分生活不能自理,正在他们一家人看到希望的时候,专家说:“这个病只能治疗到这个程度,可能一辈子都没法治愈,只能控制病情”父母听完这个消息后痛哭流涕,不知所措。
回到家后,刘兰的父母始终没有放弃,带着她四处求医,可是昂贵的医药费给这个原本困难家庭雪上加霜,现在家里是债台高筑。
求学路上艰难行
经过多年的医治,现在的刘兰病情得到了控制,但仍然反应迟钝,部分生活不能自理,行动僵硬,说话、写字都比较困难,看着让人心酸。
刘兰家住千户乡曹湾村,从家里到学校大约有两公里路,正常人要走二十多分钟,她需要花费近一个小时,可是刘兰坚决不要父母送她上学,每天凌晨5点多钟就起床吃饭,天不亮就开始打着手电筒走在上学的路上。
“刘兰从来没有迟到过,班上很多同学以他为榜样。”代课老师说,每次看到刘兰拿着笔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他知道那是她在强忍病痛。刘兰虽然写字非常困难,但是她还是认真地完成了每天的作业。 “不管多么艰难,刘兰从不搞特殊化。”班主任说,每次看到刘兰站立不稳,让她可以不做值日生,由同学代劳,不过刘兰每次都拒绝,还是一丝不苟地完成了义务劳动。
最大的梦想是当医生
“奶奶,你好辛苦呀!”刘兰看到已经60多岁奶奶,每天天不亮就要下地干活,不太爱说话的她也忍不住说上一两句关心的话。家里的农活,如喂猪、烧火做饭、扫地洗碗等,刘兰都和奶奶抢着干。
“孩子挺有孝心的,要是没有病痛的折磨该多好。”奶奶说,有时给她拿零用钱,她都舍不得用,说要积攒起来做点有意义的事。
刘兰是最需要别人帮助的人,但是当别人需要帮助时她总能第一个站出来;在同学身患重病的时候,在“5.12”地震的时候,刘兰总是在班上最早一批捐款的学生。
刘兰虽然残疾,但却是个内心充满奋进精神的孩子。她把一些残疾人成功的事例抄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以此来不断地激励自己。刘兰说:“我将来最大的梦想是当一名医生,要为和我一样患病的小朋友彻底治疗好这种病,还他们一个健康的儿时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