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牵娲乡医疗 心系民众健康
——记第四届“奉献天水•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候选人李来祥

在素有“羲里娲乡”之称的秦安县医疗界,人们传颂着一位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疗工作者的先进事迹。他凭着对医疗事业的挚爱和对家乡父老的深情,孜孜不倦,忘我工作,为救死扶伤和发展秦安医疗事业,倾注了心血和汗水,奉献了智慧和力量,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和好评。他就是秦安县中医医院副院长、中医内科主任医师李来祥。

现年46岁的李来祥,1988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他现担任秦安县中医医院分管医务工作的常务副院长,同时还兼任甘肃省中医药学会会员、甘肃省仲景学术研究会理事、《中华全科医学研究》副主编、《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专家编辑委员会编委、甘肃中医学院兼职副教授等职务。2008年8月,被甘肃中医学院评为“优秀带教教师”;2009年5月,被秦安县人民政府评为“优秀医务工作者”;2010年1月,被天水市人事局、天水市卫生局评为“天水市市级名中医”;2010年4月被县委、县政府评为“秦安县首届劳动模范”。

待患如亲,医德高尚。只要是为了病人的救治需要,无论是节假日还是休息时间,病房中总能看到李来祥的身影。他每天中午下班经常是一点多钟,甚至是二点,从未吃过一口热乎饭,直至将所有门诊病人全部看完才下班,为此他没有少挨家人的抱怨,可他经常说“病人那么远来,他们有的地处偏远,来回需要坐车,要是上午看不上病,下午就赶不上车,我就是迟吃一些时间饭,也得把这些人的病看完才行”。面对他的解释,家人也就只能任他看病了。他这朴实的话语,却道出了一心为病人着想的心声,他每天每月每年都坚持这样做,他的这种敬业精神难能可贵!他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对待病人热情周到,遇到患者对病情不理解的,总是不厌其烦地耐心解释。对病人能够通过服药治疗的,决不让患者打吊针,能在门诊治好的,决不要求患者住院治疗,尽可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他还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高尚的医德,在物欲横流的商海大潮冲击下,不慕金钱,默默奉献,始终保持着人民医生的本色,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坚决拒绝“红包”、“回扣”等行为。他对待病人的真诚热情态度获得了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曾几十次收到病人及家属送来的锦旗和感谢信。

勤奋好学,精益求精。近年来,李来祥除了参与医院的正常医疗和管理工作外,还抽出大量的时间坚持学习,每年自费订阅专业杂志及书刊,积极参加院内外举办的各种学术活动,先后在国家、省级以上刊物共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高水平医学专著1部,有市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县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他悉心通读各类医学经典,撷取精华,穷究其理,博采众长,融合新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不懈的努力,他逐步掌握了各种内科病的诊疗规范,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擅长于内科各种常见疾病、多发病和疑难复杂病症的诊治,并多次主持和参与内科乃至全院危重症病人的抢救和疑难病例分析讨论及诊疗工作。去年春节放假期间,内科一位患心肌梗死的病人,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经过同事长时间的抢救,患者的病情仍在不断恶化,在所有人都有放弃念头时,得知情况的他顾不得享受难得的几天休息,和其他同事一道守候在病人身边,反复给予电除颤、心肺复苏、静脉输液等治疗,经过一天一夜的努力抢救,该患者的病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控制。当患者的妻子在病房长跪不起以表谢意时,他只是说:“救死扶伤,是我们的责任!”近两年来,他每年诊治病人6000余人次,收住住院病人700余人次,治疗好转率达96%以上,从未发生一例医疗纠纷和事故,为医院的两个效益做出了较大的贡献,赢得了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传授帮带,甘当人梯。作为甘肃中医学院、甘肃省中医学校、天水市卫生学校三所院校聘请的临床带教兼职副教授,在繁忙的工作中,李来祥没有忘记和松懈对人才的培养。除了抓好全院人才的培训培养外,他还加强了对下级医师的带教带培等工作,他常对师带徒学员、下级医生和实习医生说:“医学的发展一日千里,随时都有新的病种和医学难题出现。医务工作者只有努力学习与刻苦研究,才能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攻克和破解随时出现的新的医学难题”。他在工作中时刻创造条件,随时督促下级医生积极学习。一方面,他以身作则带领大家加强书本知识的学习,了解最新的医学动态,掌握扎实过硬的理论基础知识以便做到灵活运用。同时不定期地组织大家进行业务学习,对一个时期以来的疑难病例进行讨论研究,对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以便加深大家对这类疾病的认识和掌握。另一方面,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下级医生,将自己多年来的经验和许多临床效果明显的验方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的医生,并尽可能多地为年轻医生们创造直接参与接触病人的机会,以便锻炼和提高大家的临床技能。近年来,他每年带教实习进修人员120余人。培养下级医师2-3人,并从前年开始,作为市级名中医,带教市级中医学徒3人。

秦安县中医院内科医生高勋对记者说道:“李院长对待病人和蔼可亲,对我们要求严格,无论是从医德上还是医术上,李院长对我们的影响都特别大。有次我值夜班,凌晨1点多的时候来了一位急诊病人,表现为胸闷、气短、意识不清,一时间我确诊不了所以没法下药,就给李院长打了电话。李院长第一时间赶来医院,确诊之后给别人服了药,第二天早上病人就脱离了危险。事后,李院长就病人的症状机理等给我们进行了详细分析,我们也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在医院里,像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