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岁月如梭,转眼接近年末岁首,让我们用镜头和笔回放2011年秦安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迅速发展的精彩片断和靓丽剪影,展示重点工作、特色亮点,回眸取得的可喜成绩。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重要一年,秦安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项目和科技为支撑,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目的,深入实施“11132”发展战略,继续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县域工业、文化旅游、商贸流通四大产业,加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幸福新秦安。
秦安:“畜”势发展恰逢时

秦安县畜牧兽医工作按照“重点发展猪、鸡产业,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全面提升养殖业发展水平”的总体思路,以建设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村为载体,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为保障,以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促进畜牧业优化升级,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进程,畜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基地建设加固产业链条
秦安县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科学规划、规范经营”的指导原则,大力推进养殖专业村、养殖专业合作社、标准化养殖小区、龙头企业建设。全县畜禽饲养总量达414.82万头(只),目前养殖专业村138个、规模养殖场174个、养殖小区51处、养殖专业合作社16个、龙头企业13个。
新建的养殖基地辐射带动周边乡(镇)群众发展养殖业,加深了畜产品营销专业户和流通中介的紧密衔接,建立了有序的自律机制,维护了广大养殖场(户)的合法权益, 肉蛋奶总产量达5.59052万吨,比上年增长22.6%,牧业产值、农民人均牧业收入分别达4.2714亿元、678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52%、13%。

技术推广促进畜牧发展
今年,全县新建永久性青贮池1.5万立方米,青贮玉米秸秆3万吨,组建青贮服务队2个,建成青贮示范点3个,总容积1900立方米。 新发展中山、刘坪、王铺、兴丰等乡镇280村2.5万亩紫花苜蓿种植示范区,在五营、陇城等乡镇推广种植饲用玉米1000亩,推广完成人工种植牧草8.63万亩。 全县新建黄牛改良冻配点1个,新建猪常温人工授精点1个,全年共完成牛冻配5000头,完成猪常温人工授精6000头。冻配改良工程和猪常温人工授精工程的实施,大大加快了畜种改良力度,提高了畜禽生产能力。先后从北京、山东、陕西、宁夏、兰州、定西等地引进良种猪、鸡、山羊、牛,这些新引进的品种生长发育快,生产性能高,适应性强,使农民的收入得到增加。

政策落实惠及广大农户
秦安县草原总面积28.76万亩,为了更好的保护和利用好现有草原资源,召开落实工作会议,并安排部署全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落实工作,制定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方案。目前,采集填写完成了补贴申请录入表(村级统计表A)纸质版和电子版,制定完成了全县和17个乡镇的人工种草和天然草原面积上图工作;根据省、市统一安排,秦安县印制完成草原使用权证20份、草原承包经营权证430份、草原承包经营合同书430份。
今年以来,秦安县组织相关技术人员,深入市县重点种畜禽养殖场及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养殖户,指导相关人员规范建立养殖档案和相关资料。同时,根据省、市要求,秦安县确定专人,深入乡镇村组,进村入户按时完成了能繁母猪补贴摸底上报工作,全年共参保能繁母猪12560头,参保率80.64%;共参保奶牛400头,参保率67.44%,圆满完成2011年度能繁母猪和奶牛政策性保险工作。各项政策的落实,使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

动物防疫保障生产健康
秦安县把动物防疫工作作为农业产业化的一项重要保障措施来抓,严格落实“县乡(镇)政府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责任制。全年共免疫猪口蹄疫苗85.462万头,牛口蹄疫苗7.186万头,免疫羊口蹄疫苗14.97万只,免疫高致病性禽流感苗300.67万只,免疫注射猪瘟苗83.84万头,各类疫病在应免区内的免疫密度达98%以上。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县兽医实验室通过完善兽医实验室管理制度,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实验活动,提高实验室工作能力,被农业部验收为二级生物实验室。 今年,按照省、市疫控中心下达的任务要求,全面开展了免疫抗体监测、抗体监测和病原学监测任务送检工作。截止11月底,共监测各种样品1250份,合格1180份,总体合格率为93.66%。

安全监管强化养殖环节
为进一步强化养殖生产管理,加大对养殖投入品的监管力度,建立投入品购入、使用记录和疾病治疗记录,确保养殖业健康发展和畜产品质量安全。2011年我县共检疫生猪25万头、牛300头、羊1025只、鸡35万只、马类家畜125头(匹)、蜜蜂685箱,毛类580吨,骨头26吨,皮(张)1车(564张),肉类1580吨,持证率均达100%;全年共开展动物卫生监督检查38次,审核发放《动物防疫合格证》11份;对全县28个动物诊疗场所开展了阶段性监督检查,发放了秦安县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制度和动物诊疗机构守法明白纸,推进动物诊疗机构备案制度,督促其建立了详实的诊疗记录;查处过期及假冒伪劣兽药产品180多袋(盒),价值2000多元;建立产地检疫报检点446处,涉及全县17个乡镇428个行政村。秦安县全年饲料、肉、蛋、奶、水产品例行抽检合格率达100%,年内未出现一起重大畜(水)产品安全事故。

项目争取增强发展后劲
2011年,秦安县共争取中央、省、市各类畜牧项目资金190万元,招商引资发展生猪养殖项目300万元,引进良种母猪80头,种公猪10头,饲养生猪680头。县财政投入畜牧发展资金73.5万元,搭建畜牧产业融资平台,当年整合畜牧产业发展资金1000万元;财政安排动物防疫相关经费70万元。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在畜产品加工、畜禽养殖、秸秆开发利用等方面引进客商,建设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促进畜牧产业跨越式发展。
秦安县还积极开展特色优势畜产品品牌开发认证工作,加大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力度,“可泉山鸡”通过国家工商总局注册认证,“可泉山鸡”牌肉制品、蛋类系列产品被中国国际品牌委员会命名为“中国著名品牌”,“裕丰生猪”通过省农牧厅无公害畜产品认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