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日至3日,由国家督学、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原副厅长车芳仁,国家督学、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原常务副主任靳伟才等带领的国家教育督导团,在甘肃省教育厅厅长白继忠及天水市政府副市长郭奇若、市政府副秘书长李海成、市教育局局长李淳等省、市领导的陪同下,对秦安县的“两基”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秦安县四大组织领导及教育、财政、发改、司法、监察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一起陪同检查。

检查采取召开会议、听取汇报、观看专题片、查阅资料、询问了解、实地查看等形式,分别深入陇城中学、陇城中心小学、陇城西关小学,就秦安“两基”工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督导检查。

国家督学、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原副厅长车芳仁讲话
督导团对秦安的“两基”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秦安县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教育工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上下下形成共识,发展教育的决心大、信心足、氛围浓、环境好。在实现“两基”后做到“四不”(即“两基”机构不撤,“两基”队伍不散,“两基”投入不少,“两基”力度不减),继续巩固提高,“两基”巩固提高取得了显著成效,“两基”工作整体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全县教育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形成了许多可供借鉴推广的特色亮点。
一是建立县上领导联系学区、学校,部门配合服务教育的责任体系。全面实施教育振兴十大行动,即在全县教育系统全面推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行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行动、教研教改进课堂行动、教育拔尖人才培训行动、贫困学生救助行动、教育督查问责行动、教师支教行动、中小学校舍安全维护行动、校园周边环境整治行动、社会各界帮扶教育行动。落实领导联系学区、学校制度,坚持县级领导每下乡必进学校,检查工作必检查教育,建立了经常性督促检查工作机制;各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相互协作。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共同推进教育发展的良好格局。
二是不断加大教育投入,落实了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制定出台了《秦安县中小学校公用经费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建立健全了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专户管理、经费报账、预算编制、民主理财、财务公开、固定资产登记等工作制度,规范了公用经费的管理使用。严格落实财政对教育投入“三个增长”政策,加强教育经费管理,各类教育专项经费使用规范。在经费投入上基本做到了“三个确保”:即确保教师工资按月足额发放,确保学校工作正常运转,确保学校危房及时得到改造。

国家督学、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原常务副主任靳伟才讲话
三是依托项目,加大教育投资,改善办学条件。2000年以来,全县有281所学校分别实施了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扩大内需以及灾后重建项目、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捐赠项目等,总投资5.2亿元,新改建校舍建筑面积 36.5万平方米,县上落实建设用地698亩。2008年以来,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县委、县政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把教育布局调整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学校建设与长远发展相结合,无偿划拨城区学校建设用地313亩,完成了县二中、职校、兴国一小、三小、四小改扩建和兴国中学、二小、县二幼搬迁新建工程,启动了河西三中和桥南初中新建项目。同时,争取项目资金467万元,为72所学校配备了图书、多媒体器材等教学设施,在兴国中学等学校建立实验室13个。去年以来,共建立各类实验室80余间,购置图书60余万册。
四是开展宣传动员,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支持捐资办学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秦安教育网、《秦安教育》杂志等新闻媒体,深入宣传《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做到了广播有声音、电视有画面、街道有标语、村组和学校有板报,全社会关心、支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十七个乡镇为中小学无偿提供水泥3500余袋,用于校园道路和活动场地的硬化。香港爱心集团为五营乡雒源小学捐款18万元,用于学校硬化、购置体育设施和图书仪器;市水务局为郭嘉宋沟小学捐款13万元,捐赠了价值1.8万元的课桌凳等教学用具;秦安籍企业家马国文为安伏龚川小学捐建800平方米教学楼一栋,2500平方米硬化绿化广场1座,目前正在规划设计;中石油西北化工销售公司、景园集团、天天乐食品有限公司及西川镇宋场村村民曹继荣等企业和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捐资捐物,为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秦安县委书记徐健表态发言
五是开展校容校貌综合治理,优化育人环境。重视校园环境建设,制定了“两无”“六化”“三园”标准,各学校都积极开展“两无”(无乱搭乱盖、乱堆乱放现象,无脏、乱、差现象)、“六化”(学校的绿化、硬化、美化、亮化、净化和教育化)、“三园”(构建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和人文校园)建设,取得了可喜的变化。从去年以来,各学校栽种花木14000多株,粉刷教室3063间,硬化路面7189米。
六是建立和完善了控辍保学工作机制。全面落实了学生入学通知书制度、流失学生报告制度和劝返制度,实行了县、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校长包校,教师包学生的“四包”责任制。采取法律控辍、责任控辍、扶贫控辍、质量控辍、爱心控辍、环境控辍等多种措施,狠抓控辍保学工作,努力提高普及程度。特别是全县各级各部门、各学校严格执行“双线目标”责任制,积极主动地开展了未到学生劝返工作,使控辍保学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0年小学、初中辍学率分别由2000年的0.49%和1.91%下降到0和0.67%。

县委副书记、县长王东红汇报秦安县“两基”工作
七是建立和完善了留守儿童关爱机制。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家里留下了一大批未成年的儿童。留守儿童因管理不够或无人管理,这些儿童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亲情教育难、管理监护难、督促学业难、健康安全难、学校教育难”的“五难”现象。针对这些现象,秦安县积极组织开展了“留守儿童”教育调研,在各乡镇中心小学都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实施单亲家庭子女关爱教育计划,探索相应的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措施,通过实施师生结对,聘请代理家长、组织节假日走访、帮教、举办生日会、真情捐助等活动,打造亲情校园,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生活和学习上给“留守儿童”更多的亲情和关爱,让远离父母的孩子拥有家的温馨,缓解父母不在身边造成的精神和心理压力,促进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八是落实资助政策,全方位资助贫困学生,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县长助学基金、冯绳武奖学金、中央彩票公益金、“深圳——甘肃助学基金”等教育爱心基金,全力救助贫困学生。

市政府副秘书长李海成主持汇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