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安县人民政府县长 王东红
在2月5日召开的秦安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秦安县县长王东红代表县人民政府作了《政府工作报告》。王东红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共分2008年政府工作的回顾和2009年的政府工作两部分。

王东红在报告2008年政府工作时说,2008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克服突如其来的 “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带来的困难和挑战,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齐心协力,奋力拼搏,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县生产总值完成22.14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其中第一产业7亿元,增长10.8%;第二产业4.9亿元,增长11.7%;第三产业10.24亿元,增长13.8%。财政收入完成8280万元,增长17.9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52亿元,增长23%。
农业特色产业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林果产业规模和效益持续增长,新建果椒基地12万亩,引进新品种13个,高接换优1.2万亩,水果套袋3.98亿个,建设无公害果椒基地2万亩,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全国“兴果富农”工程果业发展百强优质示范县和中国花椒之乡称号,被中国百县(市)优特经济专题调查办公室命名为中国甘肃优特苹果生产基地,秦安蜜桃、秦安花椒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成功承办了中国天水果品博览会,果椒总收入 4.41亿元,增长25%。养殖业快速发展,新建养殖小区15个,新增养鸡100万只,畜禽饲养总量达到352.7万头(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壮大,新增专业合作经济组织7个。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推广玉米全膜覆盖技术9万亩,种植洋芋15.4万亩,新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5000亩,中药材、牧草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粮食总产达18.8万吨,增长20%。扶贫开发稳步推进,完成了陇城镇头图等13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解决了1.3万绝对贫困和低收入人口的温饱问题。劳务经济健康发展,输转劳动力9.5万人,其中有组织输转5.5万人,总收入4.3亿元,荣获全省劳务经济先进县称号。新农村建设进展良好,完成了省、市、县级示范村、推进村的村庄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省级示范村兴国镇枣滩村顺利通过省市验收,陇城镇凤尾、五营乡徐洼等村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
工业园区建设势头良好,县域工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增长较快。工业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何川、安伏工业园区规模进一步扩大,长城果汁厂年产3万吨苹果汁生产线、隆源果品进出口公司5000吨气调库、盛源花椒及中药材加工、德顺面粉加工等项目建成投产,投资2.5亿元的北京养加加果蔬汁饮料生产项目正在建设。实现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8000.4万元,增长15.9%。县属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完成了粮食购销企业改制任务。个体私营经济较快发展,新增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644户,从业人员1570人,注册资金5136万元。市场建设有序推进,编制了秦安·中国西部小商品城建设规划,完成了西川蔬菜批发市场后续工程和陇城农贸综合市场建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2亿元,增长15.2%。
项目工作成效显著,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紧紧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重点,抢抓国家扩大内需机遇,全方位、多渠道争取资金,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全县共落实各类项目296项,总投资4.74亿元,其中国家投资3.95亿元,是上年的1.1倍。签订招商引资项目34项,总投资14.85亿元,到位资金6.1亿元。财税金融工作迈上新台阶,大力培植新型财源,依法强化税收征管,财政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积极争取各类专项资金,加强资金调度,强化支出管理,保障能力明显增强,财政支出9.15亿元,增长70.62%,及时发放了职工工资、津贴补贴和年终一次性奖金,基本保证了抗震救灾、民生工程等重点支出的需要。财政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居民公共财政补贴“一册明、一卡统”试点经验在全省全面推广。金融运行平稳,成立了天水市众信村镇银行,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4.41亿元,增长45.38%;各类贷款余额12.68亿元,增长35.18%。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城乡面貌明显改善。城市建设和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大,投入拆迁建设资金5755万元,拆除滨河北路、青年西路等区域建筑物1.2万平方米,实施了滨河南路何川段道路建设,完成了滨河北路、街泉路、旱坪路等3.3公里道路改造铺油和滨河南路等城区重点路段的绿化亮化工程,城北集中供热工程、滨河路和凤园小区休闲广场投入使用,新建改造城区免费公厕4所,硬化城区小巷道 16条1.9公里。深入开展城镇管理提高年活动,加大环卫设施投入,狠抓城区环境卫生、市场和交通秩序整治,市容市貌有了较大改观。土地经营成效显著,收购储备土地497.6亩,挂牌出让土地7宗229.7亩,实现收益5467.8万元。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陇城、兴丰、魏店小城镇建设取得较好成绩。农村公路通行能力明显提高,完成了104条258公里农村公路通达工程和秦远、寺魏公路改造铺油,实施了古(城)王(尹)、喇(嘛墩)双(庙)公路和靖天公路南小河桥改造工程。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加强,新修梯田1.6万亩,治理小流域32.1平方公里,完成南小河凤山段和葫芦河依仁、贤门段堤防工程4.7公里,新建小水利工程10处。建成沼气池2500口。封山育林、荒山造林9000亩。邮电通讯事业迅速发展,新增宽带用户800户、移动用户3万户,农村通讯覆盖面达 96%。

抗震救灾扎实有效,灾后重建有序进行。“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波及我县,县委、县政府紧急行动,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广大干部群众核查灾情,排危除险,动员全社会力量捐资捐物,多渠道筹措抗震救灾资金,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生产生活,确保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落实上级灾后重建资金1.5亿元,县财政投入840.5万元,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捐款290万元。严格程序,严明纪律,加强对抗震救灾款物的监管,保证了物资资金的安全有效。科学编制灾后重建规划和实施方案,按照轻重缓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保证重点、全面推进的原则,有力有序有效开展了灾后重建。实施重建学校26所,维修校舍2.7万平方米、医疗业务用房0.8万平方米。兴国镇庙咀等13村整体搬迁工程进展良好,新建农村居民住房6631户,占重建户的59.1%,2945户住房维修户己全部完成维修加固。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面推行城镇非职工医疗保险,按时发放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落实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医疗保险和住房补贴1140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4%,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得到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多渠道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新增就业8150人。认真落实惠民政策,广大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兑付退耕还林补助、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等涉农补贴资金5742.5万元,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4030万元,发放医疗床位补贴和救助金236.5万元、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206户490万元,为37.8万名农村参合病人报销医药费3426.7万元。城乡群众收入显著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03元,净增 40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00元,净增 483元。
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大市民的文明素质有了较大提高。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不断深入,实施各类科技示范推广项目32项,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8项。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编制了全县教育布局调整规划,实施了四小重建、二小搬迁及40所中小学校危房改造、寄宿制项目,完成了职教中心学生公寓楼和食堂建设,职业教育、民办教育、成人教育发展势头良好。建立了贫困学生县长助学基金,发放助学金21.21万元。全县高考二本以上上线1406人,净增351人。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文化事业有了新发展,秦安小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女娲祭祀、麦杆编织技艺被列入省级保护名录,编制了凤山景区旅游总体规划,完成了凤山蓬莱阁维修加固。老干部活动中心投入使用。《秦安史话》出版发行,《秦安县志》二轮修编进展良好。文物保护和广播电视事业取得新成效,开展了泰山庙、清真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陇城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大地湾史前遗址博物馆建设进展顺利。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89%、87%。卫生基础不断夯实,实施了莲花、五营卫生院住院楼,魏店乡陈庄等16村卫生室建设,认真查处“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及时救治疑似患儿,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工作健康发展。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转变工作方式,强化日常管理,狠抓督查考核,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6.79‰。
效能建设深入开展,民主法制不断加强。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大力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行风评议、行政监察等工作,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行政效能不断提高。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积极开展全县行政执法人员第三轮换证工作,出台了 《 秦安县贫困学生县长助学基金管理办法》等7部规范性文件,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积极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主动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推进了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广泛开展“五五”普法,荣获全国“五五”普法中期工作先进县称号。依法加强土地管理和环境保护,狠抓了市场秩序和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有效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强化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安全生产形势保持了基本稳定。高度重视信访工作,认真开展大接访活动,群众反映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政法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
高度重视民生事业,十件实事基本完成。着力改善民生,狠抓了十件实事的落实。滨河北路改造铺油及滨河南路、南河西路绿化亮化工程,便民市场建设,农村公路建设和寺魏公路改造铺油,农村中小学校校舍维修改造,五营、莲花卫生院和魏店乡陈庄等村卫生室建设,城镇非职工人员医疗保险和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住房补贴,城区公厕改造,凤山景区绿化、凤山古建筑群维修加固等实事全面完成,兴国、王尹等乡镇饮水安全工程和县医院2号住院楼建设正在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