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新风扑面来
———秦安县公共财政补贴“一册明、一卡统”
试点工作纪实

甘肃电视台《今日聚焦》栏目记者采访县长王东红
8月26日,秦安县兴丰乡信用社营业室内,人头攒动,农民们手持存折排着长队,纷纷领取今年的涉农财政补贴钱款。兴丰村农民贾喜生领到181.99元农资综合补贴、28.55元种粮农民直接补贴、984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后,黝黑的脸上堆满了喜悦的笑容。他高兴地说:“一个存折把我家的各项补贴都打上了,现在咱农民也能拿折子在信用社及时领到国家发的各种钱款了,我们很满意!”

(农民日报驻甘记者站站长吴晓燕(右一)、新华社记者李曼曼(右二)、甘肃经济日报记者康瑶(右三)深入农户采访)
“七多”问题带来“干部烦、群众怨”
党和政府改善民生、保障民生的惠民政策,为亿万农民群众送来了福音。近年来,各项惠农补贴政策相继出台,惠农补贴项目逐年增加,补贴标准不断提高,补贴范围越来越大,资金总量日渐增多,为提高农村居民生产生活保障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健全、服务措施办法不尽完善等诸多原因,许多地方在涉农补贴资金发放管理中存在着管理部门多、管理人员多、发放环节多、代理银行多、发放形式多、滞留延压多、挤占挪用层次多等“七多”问题,出现了涉农补贴发放中行政成本高、工作效率低,涉农补贴上访比例高、群众对基层政府满意度低,群众领取补贴费用高、补贴资金使用效率低的“三高三低”现象,结果是导致了“发钱的烦、领钱的怨”。
据调查了解,秦安县农村居民目前享受国家的各类涉农补贴共有种粮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退耕还林粮食补助、能繁母猪补贴、五保户供养、村干部报酬、乡村医生补助、死亡抚恤、伤残抚恤、义务兵家属优待金、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农村特困家庭医疗救助、高龄老人生活补助、计划生育特困救助等21项,涉及财政、农牧、民政、林业、组织、计生、卫生等7个部门。在补贴资金发放中,这些部门各有各的管理办法,各有各的代理银行,有的发现金,有的发存折,以致于有的村民手里,拿了三四个银行的好几个存折。有些群众还对自己该享受的补贴项目标准和资金数额不清楚、不明白。有些乡村组织在补贴发放中不公开、不透明、不及时,甚至出现滞留延压、克扣截留、挤占挪用、虚报冒领等现象,近两年该县就发生此类案件6起。
提及涉农补贴发放之事,农民群众感触颇深,意见很多。秦安县兴丰乡兴丰村村民贾小平家里种了11亩地粮食,按国家相关规定,他家今年要领取42.25元粮食直接补贴和269.35元农资综合补贴。而在2007年以前,他从来不知道自家该领多少补贴,总是怀疑村委会干部给他家没有发全,因而与村干部发生过多次纠纷。对此,该村村支书李二儿苦不堪言:“我们村上从调查摸底、填表上报、张榜公布,到申领发放,经过好多环节,费了许多周折,把群众的补贴分文不少地发给了他们,但群众还有误会,对村干部不信任。有些村民丢了收据条子,时间长了忘了,却硬说我们没发,怀疑我们截留挪用或私分,还告我们的状哩!”
如何简化和规范补贴发放程序,严格资金封闭运行,确保农村居民公共财政补贴资金发放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和财政部门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去年8月以来,秦安县委、县政府经过反复酝酿、调研讨论后,在兴丰乡全面实施了农村居民公共财政“一册明、一卡统”发放管理试点工作,为补贴资金阳光发放和有效管理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实践。

惠农政策“一册明” 财政补贴“一卡统”
现在,拿着《秦安县农村居民公共财政补贴明白册》,兴丰乡兴丰村79岁的农民刘奇峰终于能弄清自家到底能领多少“国家发的钱”了。刘奇峰能领到的有粮食直补、农资补贴,还有民政部门落实的有关生活补助,共9项。现在,这些钱都打在一个个人结算存款折上。
秦安县实施的农村居民公共财政补贴“一册明、一卡统”发放管理,是在各有关主管部门对补贴政策宣传解释、补贴对象认定补贴金额确定和补贴核定程序等责任和权限不变的前提下,由财政部门将各类补贴的项目、标准、金额、领取时间、地点和方法等以“一册明”通知到户,将补贴资金以“一卡统”兑现到户的发放管理方式。县长王东红通俗地介绍说,“一册明”就是给每个农户发放统一印制的《秦安县农村居民公共财政补贴明白册》,使每个农户对自己应享受的各项补贴及具体标准、金额心中有数;“一卡统”就是由农村信用社根据户主姓名、身份证号码等相关信息,按照“实名制”的要求,为享受财政补贴的农户开设一个存款账户,将农民享受的各项财政补贴资金“一个漏斗”向下集中到一个存折,兑现到农民个人手中。
如今,秦安县兴丰乡农户家中都有一个个人结算存折。村民陈荣华介绍了这个存折的好处:“‘一卡统’存折既方便又实用。现在只用一个折子,即使不去信用社打钱,信用社就凭乡上报的底册,把我们应得的补助金一分不少地按时打到折子上,我们在购买化肥、农药用钱时在信用社直接提取,不用钱时存下的补助资金还有利息。”
“一册明、一卡统”发放既方便了农户,减轻了乡村组织的工作压力,也使相关职能部门如释重负,受益匪浅。秦安县民政部门负责11项补助资金的发放管理,涉及10395户、37475人,年发放救助资金264.9万元。实行“一卡统”发放后,减少了资金周转环节,精减了资金管理人员,降低了发放成本,确保了资金发放及时到位。

“民心工程”暖民心 风清气顺事业兴
近日,兴丰乡兴丰村农民李碎很在乡信用社领到了他家738元低保金、27.41元粮食直补和174.71元农资补贴后,激动地流下了热泪。他说:“国家给农民的各项补贴能及时领到手了,党和政府又为老百姓造福了!”秦安县“一册明、一卡统”试点工作得民心、顺民意,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认同和好评。
秦安县委书记陈天雄在总结试点工作的成效时,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规范了资金管理,减少了中间环节,保证了资金安全;二是提高了发放效率,降低了行政成本;三是强化了财政管理服务功能,有利于监督检查;四是维护了群众利益,密切了干群关系,树立了各级政府和干部的良好形象;五是扩大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推进了农村民主理财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程。陈天雄深有感触地说:“推行惠农财政补贴管理制度和支付方式的改革,为农民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务,使党的各项惠农政策真正落到实处,让农民群众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我们实施‘一册明、一卡统’试点工作的根本目的。”
秦安农民居民公共财政补贴“一册明、一卡统”发放管理这一“民心工程”的实施,让农民群众吃了“定心丸”,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筹资投劳参与农村公益事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他们齐心协力建设新农村的热情和活力。今年以来,兴丰乡上陈村群众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发动群众捐款集资3.49万元,义务投工2030个,硬化主巷道2条,还筹资投劳新修了一条长达5公里的农路。兴丰村群众在小城镇建设中舍小家、为大家,积极配合拆迁工程和道路拓宽建设。涉农补贴资金的及时足额发放,有力地促进了高效农业的大面积推广及种植、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全乡今年共落实全膜玉米1.1万亩,栽植优质果树1600多亩,新增养殖户126户、牲畜6394头只。